第135章
作者:七度糖心      更新:2020-11-06 12:21      字数:5023
  顾英:“是啊,这家店的味道我上回吃过后馋了老久,这可不就逮着了机会?”
  顾英这么提也是因为上回吃这家店就是跟赵壬晖一起,那时候两个人在一个剧组,也是在这影视基地拍摄,甚至这家店都是对方介绍的。
  赵壬晖果然觉得更加亲近,又这么聊了两句,顾英望了望赵壬晖身后,迟疑地说:“赵老师,好像有人在跟着你,现在也快十点了,要不坐我的车回去?”
  赵壬晖一回头,那神经病果然还在,正隔着段距离往这看呢。
  他晦气地说:“就是个神经病,非说自己是萧琰大伯,要我帮他联系萧琰,现在的骗子都不过脑子吗?”
  顾英目光一凝,然后若无其事地接道:“是啊,现在骗术很多,花样也各种各样都有。”
  又这么交谈了几句,赵壬晖拒绝了顾英送他回酒店的帮助,觉得没多远,走个十来分钟也到了。
  因为喝了些酒,回到酒店的时间倒比预计的完,一路上脑子被夜风吹得清醒了些,让客服送了杯牛奶到房间,又接到女儿报平安的电话,电话里赵倩还不放心又叮嘱了好几遍,让他一定记得找萧琰要签名,最好再能写个一两句话。
  赵壬晖挂了电话,不知怎么突然想起刚刚的事,又想起顾英和萧琰的恩怨,心里有点跳。他安慰自己不就是个骗子,给顾英知道了又怎么样?再说,身正不怕影子斜,他萧琰要是没什么还怕别人找事?这样一想,放下心,强行睡过去了。
  第二天结束上午的戏份,赵壬晖又接到女儿短信,叮嘱他一定别忘了,这下想拖也没法拖,只好起身拿了方巾纸向萧琰走去。
  让萧琰给他签名,还一签签三张,别人不知道,可赵壬晖自己心里有几分难堪。
  萧琰对他那曲折委婉的心思一无所觉,也没有打算跟他挑破那几回阴阳怪气,签了就把方巾纸还给他。
  赵壬晖放松了些,看来萧琰没发现他看他不顺眼。
  晚上回去后周粥敲门进来,告诉他没有发现那个人的踪迹,至于是不是亲戚,得再过两天才能知道,毕竟萧澜的老家也不近。
  萧琰沉思起来,他对赵纪说:“帮我做件事。”
  赵纪:“?”
  萧琰拿出一张银行卡:“给姜平县追加一笔捐款。”
  给姜平县的捐款还在萧琰去了孤儿院后想做慈善之前,最早是他还清了齐漠的借的医药费后。
  也不算多,每次十多万的样子。
  但这么积累下来,也有四五次了,一般三个月捐一次,按说现在还没有到时间。
  萧琰摇摇头,没有具体解释原因,他说:“这次你去,将这笔钱主要捐给来泽乡,其中又偏向小屏村。”
  自这项捐款开始后,捐助的人群就一直是失去顶梁柱的家庭,捐款的事没有宣扬,但也不像最近做慈善匿名。
  赵纪只当他回馈乡里,没有多说过什么,艺人愿意做慈善是好事。
  周粥在调查什么他也知道,再加上这回突然的追加捐款,他问:“你是为了以防万一?”
  “嗯。”萧琰应了。
  赵纪想了想问:“那我捐款的时候给那边透一下情况吧。”
  萧琰对赵纪这方面的能力并不担心:“你看着来就好。”
  赵纪也果然看着来,他坐飞机到县里,跟当地政府官员交谈过后,就在基层干部的陪同下,跟主要捐助的几个村村长见了面。
  一群人找了个不怎么费钱的一般馆子下了,这也是赵纪要求的,说是不给国家财政添麻烦。
  他要吃大餐什么时候都行,干什么要和公职人员一起吃,一个搞不好就是猫抓糍粑脱不了爪爪。
  酒桌上迎来送往很是热闹,以前的六十多万再算上这回的百万,一百多万捐款在当地很少见,据说是为了回馈乡里,这种出息了不忘本的人大家都敬重。
  赵纪不拿架子,在别人询问下,也透露了具体情况。
  “几位老哥不知道,我是做经纪人的,就是给明星当经纪人那个,我家艺人老家是这儿的,对了就是小屏村。虽然小时候就出去城市了,可有了些出息,怎么着也还是想要回报乡里,就让我来帮他捐款,他现在在剧组,走不开。”
  虽然知道有人捐款,可就连那几个基层公职人员也不太清楚具体捐赠人,这也正常,他们只是陪同,不是专门负责这个的,他们都不知道,更别说几个村长们,听得一愣一愣的。
  小屏村的村长萧成业尤其惊愕,他问道:“您说的明星是?”
  赵纪举起酒杯,唇边的笑意味深长:“是萧琰。”
  萧成业更惊了,萧琰他知道,演刀觉明那个,他们村子是大多人姓萧,可没听说过有叫萧琰的啊?想再问问,可赵纪已经转过头去和别人说话了,一时之间倒找不到机会。
  酒喝到一半,赵纪出去解手的时候,萧成业也跟了出来,在厕所门口找到人,“赵先生,您说的萧琰是?我过去也看过他演的电视,可我这记性,想来想去也想不起他是村子里谁家的。就想问问您,回去也好跟大家伙儿说一说,也叫被帮了的知道该感谢谁。”
  赵纪就等着他问呢。
  做出为难状,在萧成业再三询问下,才说道:“我家艺人原名萧澜。”
  村长对萧澜这名字也没太多印象,但二十多岁,小时候去了城里……
  想了一会儿,他面露惊愕,急急问道:“是成光家的?”
  赵纪微笑默认。
  萧成业一片唏嘘:“难为阿澜出息了还记得乡亲们。”
  又跟赵纪道:“赵先生你看阿澜还回来吗?我给他把老房子收拾一下,住起来也方便。”
  赵纪把手搭在他肩膀上,制止了村长,一副跟他交心的样子说:“老哥,我也得跟你说说心里话。虽然萧琰从来没跟我说过,可他到底只有二十三岁,想什么我能看不出来?他家的事我当他经纪人的时候就了解了,我看得出来,他不是不记挂乡里头,可你也知道,当年的事儿实在是……”
  赵纪没把话说明白,只是道:“孤儿寡母,连个帮衬的人都没有,亲爹病逝也没人愿意搭把手。而且他刚进圈子的时候妈还生了病,要动手术,为了凑手术费拍戏是真的拼命,没有一刻敢休息。我听说也是因为生活实在艰难,老家别说老房子,连那几棵树都求人帮忙后送出去了。他心里头念着大家,可也是真的有些心结,我以前跟他说过,你小时候就出来了,老家统共认识几个人?这么挂着挂着不是自己心里难受吗?可他就是放不下,这不?好几次让我回来捐款。”
  说着长叹一声:“这些他从没跟我说,可我们天天见面,我知道他在想什么。这回也就是遇上您跟随便聊一聊,您别忘心里去。”
  萧成业眼睛也湿润了,说道:“当年成光多好多能干一个人,平常也没少帮乡里人,可他走的时候他那几个兄弟做的是什么事?当年我大伯、也是那时候的村书记希望阿澜他娘住村里,也能就近照顾一二,可他娘被那几家人气着了,撑着口气带着孩子没回来,这么多年过去大伯也还常常提起这件事。”
  他跟赵纪道:“赵先生你回去跟他说乡亲们感谢他的帮助,至于回来看,这个不勉强,什么时候想回来了,这里都是他的家。”
  赵纪打包票:“行,回去我一定好好转达。我还要在这儿待两天,想给他带些特产回去,到时候麻烦兄弟帮忙参详。”
  两个人说定,结伴回了包厢,被一群人调侃去得久,又喝了几杯,这才散场。
  赵纪主动买单,又把人都送上出租车。
  第二天醒了酒,他跟萧成业一起去买特产,没买多,多了不好拿,买特产的同时赵纪也挑着水果买了好几兜子,硬塞给萧成业。
  “您别跟我见外,这既不是钱也不是好酒好烟,谈不上收受贿赂,就是些水果,这夏天天气热,买给嫂子侄女吃的,兄弟可快别推了。”
  以赵纪的口才,很快让人高高兴兴收下来。
  回程的时候东西挺多,还多付了些托运费。
  到了酒店没顾上跟萧琰说话,先倒了杯水灌下去,好一会儿旅途劳累才缓过来,赵纪问萧琰道:“你一早就给县里捐款,难道就是料到了这一天?”
  要真这样也太神了。
  他跟村长描述的那个思念乡里,但又纠结于当年亲戚不地道,一副殷殷游子样的萧琰当然是胡编乱造的。
  这家伙日常面无表情的冷淡,哪来的什么思念乡里。
  但他以前又怎么突然想起捐助乡里了?
  萧琰给的答案有些奇怪,“不是,只是习惯。”
  习惯?习惯啥?习惯捐款还是习惯回老家捐?
  但萧琰显然没有解释的意思。
  解释也解释不清,这是两个时代文化的不同。
  萧琰当年生活的大陈门阀士族与皇族共治天下,而高门士族之所以能有这样的权力,除了天下动荡,也是因为他们深深根植乡里,往往一乡百余里,不知道天子,只知当地大族,庄园和坞堡正是由此形成。
  这种形态对集权统治自然不利,但却是自有其存在道理,比如说就很好地在当年那些无能且热爱作死的皇族手底下,保留下的部分民众的生气。当然,这也导致了后来士族势力大涨。
  萧琰当年当政的时候主张的是拔除乡党,但习惯难以改变,仍旧会下意识照顾乡民。
  这纯粹是一种习惯。
  当然,其中还有一些不可对人道的考量。
  ——给当地政府留个印象。
  并不是打算违法乱纪,只是在了解到明星这个职业的特殊性后,下意识的决定。
  至于为什么资助失去顶梁柱的家庭,则是因为身体的原主人,萧澜。
  与愧疚无关,萧琰没有愧疚这种感情。
  只是应该这样而已。
  作者有话要说:  啊啊啊啊啊,七糖还莫有解决掉顾英,我们三章之内让他彻底出局。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单酒 2瓶;听雨吹风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一百一十一章
  赵纪刚回来, 第二天周粥也带着调查清楚了的情况上门了。
  在周粥的资料里,酒店外徘徊打听萧琰的人叫萧成德,是他亲缘关系上的大伯。萧成德家早先是村中富户, 修路的时候公家还因为经过了他家田地, 给了不菲的补偿。家里还有个小果园,不大, 但每年也能有个七八千块钱的进账,加上种田种菜的收入, 生活比一般农民好多了。
  两夫妻为人抠搜爱计较, 在村民中风评不太好, 但日子过得还是很舒适的,原本这么下去也能安安稳稳生活,奈何不会养孩子。
  他俩对别人抠搜, 连帮了很多忙的亲兄弟去世丧礼稍稍沾手都不愿意,就怕要出钱,可对着唯一的儿子却大方得很。
  十多年前那会儿就给镇上上初中的儿子一个月一千块钱,还时常补贴零花,平常要买个什么勒紧裤腰带都给买。对着儿子巴心巴肝, 对着女儿却很苛刻, 平常家务全得做不说, 刚上完初中就让人辍学嫁人, 收了不菲的彩礼却没给一分嫁妆, 气得那姑娘不是逢年过节绝不回来。
  可就是这种偏爱,没出个孝子, 反倒养出了个白眼狼。
  萧强拿着爸妈给的钱,初中开始逃课打游戏泡妹,和外头的混混搅合在一起,常常让萧成德一家一家网吧挨着找人。
  初中上完好说歹说送他去读技校,也没学到什么,拿着钱混日子,等终于混到个毕业证,找家里边儿要了五万块钱就说要出去闯荡社会干大事。
  萧成德家底当时为了供养他,以及赔偿时不时被他打了的人的医药费,家底就已经去了七七八八,这五万块还是卖了家里头养的猪再添了养老本才凑出来的。
  可萧强哪是什么真心想找工作成家立业的人,反而因为这笔钱,刚出去就很快和城市里头的混混流氓玩到了一起,以前只是去网吧,去打工后网吧不去了,可开始混迹酒吧迪厅和各种□□。
  带他进这些场所的人能有什么好心思?专把他往那种鱼龙混杂的带,没用多久就让他试了摇头/丸,也让萧强彻底堕落,榨干了他手里头的钱。
  资料里头记载萧强现在已经彻彻底底被毒/品控制,为了这东西几次打电话回去威胁爹妈,不给钱就自杀,要不就拿刀砍人。
  前年萧强他妈过世,打了五十多次才打通他的电话,通了后也还是等到都头七了人才回来。且回来也不是为了吊唁,还是为了要钱,当时闹得很难看,乡里的人都很唏嘘,说这样的儿子还不如猪圈里头的猪。
  周粥说到这里面有异色,因为这个事最奇葩的还不在这里,最奇葩的是村长出面,又劝萧成德请了当地老人和派出所同志,跟儿子断绝关系,跟他说现在都这样了,以后还能指望萧强养?叫他还不如断绝关系,往后萧强要再敢回来要钱他们可以帮忙挡着。然而这些难得不计前嫌替他着想一回的人,不但没得个好,还被萧成德骂了一顿,骂得狗血淋头很不客气。大概意思就是这是我们父子间的事不要外人插手,当时萧强就在在旁边冷嘲热讽。
  这件事可是把村长气了个倒仰,后面撒开手,再也不管他。萧成德果园因为萧强卖了出去,地也大多给别人承包了,为了吃饭以及继续供他儿子吸血就进了城打工。没有技术又做不了体力活,就只能干些零活养活自己。
  这期间萧成德也不知道哪里知道的萧琰是他早死弟弟的儿子,现在当了大明星,就想要找他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