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作者:黑子哲      更新:2020-11-09 18:00      字数:5816
  飞廉王子身体微微一僵,楚宴却拧眉看了他一眼,显然怕他脑子不清醒,真跑去找皇上,他好不容易等了这么久,自然不希望旁人打乱他的计划。
  楚宴眯了下眼,“想合作也不是不可以,你还有什么能承诺的?单凭之前的筹码有些不够。”
  飞廉王子没料到竟还有转圜的余地,脸上顿时有些惊喜,他身边的谋士却蹙了蹙眉,本能地察觉到了不对。
  楚宴扫了他一眼,随即挑了挑眉,“堂堂王子潜入京城,竟只有一个人护着?你胆子可真够大的。”
  飞廉王子脸上微微一红,他也是实在没办法了,才偷偷跑过来的,人若是带多了,暴露的可能性也大,说到底,也是当初楚宴没杀他的事,让他觉得他这人守信,可以合作。
  他身边的谋士眉头却蹙了起来,显然不理解他在楚宴面前为何如此掉以轻心。
  楚宴将他们的神情尽收眼底,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二位随我入府详谈吧。”
  谋士对飞廉王子使了个眼色,他却根本没放在心上,随着楚宴走了进去,谋士也只得跟了进来。
  刚入王府,楚宴就似笑非笑转过了身,他身手快如闪电,都没看到他怎么行动,他就一掌劈晕了一个,随后他才对李殷道:“暂时关押起来,这两日给我看好了,不许任何人靠近他们。”
  李殷恭敬地应了下来。
  楚宴这才去上早朝,好在怕引起他的怀疑,皇上也没敢让人监视景王府,他们的出现并未被人察觉。
  左右没耽误太多时间,楚宴上朝时并未迟到。
  这一日的皇上,已经恢复了常态,跟平日没什么区别,从外表丝毫瞧不出他明日要对楚宴和太子动手。
  为了彰显对太子的重视,他还交给太子一个极其重要的责任,说三月份他打算微服私访体察民情,让太子留下监国,还剩一个月时间,这一个月让他多学学,有不懂的地方,可以随时向他和大臣们请教。
  之前因他把控着手中的权力,不愿让太子干政,让不少大臣有意见,毕竟太子已经不小了,这个年龄也该多学点什么了,万一他若出个什么事,太子却难当大任,于国于民都非幸事。
  大臣们以为他总算想通了。以陆阁老为首的老臣颇有种欣慰的感觉,觉得平日的劝谏总算出成效了。
  太子眼眸微微动了动,才道:“儿臣定不辜负父皇的信任。”
  朝堂上一片其乐融融,丝毫瞧不出某人的包藏祸心。见皇上喊退朝时,语气都比平日轻快一些,楚宴掩住了眼中的情绪。
  这一日,他像往常一样,没去翰林院,而是直接回了府,他待在府里时,无非是陪陪苏皖和宝宝。
  太阳好时,他们中午还会出来晒晒太阳,今日恰好是个晴天。他就让人将藤椅搬了出来,抱着宝宝在院子里玩了玩。
  小丫头因为年龄太小,就算醒着时,也不太活跃,大多时间都是盯着一个地方出神,大家逗她时,她也都是心情好时看上一眼,也有不搭理的时候。
  楚宴逗了她两下,见她兀自垂着眼眸,无精打采的,就啧了一声,“不抱了,一点成就感都没有,跟苏宝倒是挺亲。”
  苏皖忍不住笑出了声,他每次想逗她时,都是说宝宝,宝儿来看爹爹一眼,声线起伏都差不多,小丫头能听懂才怪,苏宝逗她时,不是摇拨浪鼓就是拿出稀罕的小玩意,她当然会有反应。
  他嘴上说着不抱了,却依然抱着没撒手,望着他平静的侧脸,有那么一瞬间,苏皖甚至以为早上发生的事,只是她的幻觉。
  但是他早上确确实实跟她聊了聊,还特意叮嘱了她明日差不多开始早朝时,让她抱着宝宝去书房,秦二会护送着她们进入密道,到时苏翼会亲自去出口接她们。
  让她们暂时出府避一下风头,等事情解决了再回来。苏皖早就知道总会有这么一日,哪怕心中很担心他,她却也清楚,她既不会武,又没法参加早朝,帮不上什么忙。
  她能做的唯有护好孩子,不让他挂念,她当时便应了一下,只是考虑到哥哥在禁足,才提议换成三叔和莫羽接他们是一样的。
  楚宴却说他们都会跟着,苏皖瞧出了他眸中的担心,也没再劝。无非是怕皇上狗急跳墙,做出什么不可预测的事来。
  下午时,苏三叔就来了景王府,说苏翼禁足时无聊坏了,也想苏宝了,想让小家伙去定国公府住一宿。苏皖和楚宴自然是应了下来。
  苏宝已经不是第一次住在定国公府了,皇上并未怀疑什么,他自然不清楚苏宝刚入定国公府没多久,就随着外祖父和姨母从密道去了别的院子。
  尽管没发现什么异常,晚上入睡前,皇上一颗心还是跳得有些快,再次确认了一遍,发现确实没什么不对,他才彻底放心。
  这一晚,对皇上来说注定是个不眠之夜。不仅他没有睡着,太子也没有,如果说皇上是兴奋得睡不着,他则是觉得悲哀,他的父皇,为了对付他们还真是下了很大一盘棋。
  楚宴这一晚也只是略微休息了一下,苏皖睡着后他就拿出了父皇传给他的尚方宝剑,轻轻擦拭了一下。
  第152章 污蔑
  皇上一直没有睡着,还不到早朝时间便已经起身了。
  内侍听到动静,连忙进去服侍了一番,本以为皇上这么早醒来,必然会心情不快,谁料,他却根本没有冷着脸,宫里这些人最会揣摩上级的心思,见皇上心情不错,才松口气。
  平日里大臣们皆来得很早,皇上喝了一碗红枣莲子羹才去上早朝,这个时辰其实还早,不过大臣们都来得早,已经陆陆续续都到齐了,唯有楚宴喜欢踩着点来,还没入宫。
  皇上在龙椅上坐了下来。
  朝臣参拜过后,皇上说了一句,“众爱卿平身。”
  他掀开眼皮扫了一眼,见楚宴没来,他丝毫不提今日是他来早了,无奈道:“逸之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竟让所有人等他一个。”
  他说完问了一下身边的小太监,“去让人看看他到哪儿了?”
  小太监很快便跑了回来,说楚宴已经入宫了,正在来的路上,皇上微微颔首,入了宫就不怕他跑了。他道:“先开始吧,无需等他。”
  按惯例,大臣们便开始上奏,前两位都是鸡皮蒜毛的小事,皇上也听得不耐烦,随意点评了两句,这时,却听殿前侍卫来报说楚宴今日入宫时佩戴着宝剑,是否许他佩戴宝剑上朝。
  王爷入宫时可佩戴宝剑,上朝时却需要摘下,当年百野之战虽惨败,将领却是楚宴的舅舅,该罚的也都罚了,皇上还趁机收回了兵权,楚宴凭一己之力斩杀其王子,也算立了功,皇上怕楚宴怀疑什么,为了展现皇恩浩荡,特许他上朝可佩戴宝剑。
  这是极大的荣耀,楚宴这几年,却从未佩戴过宝剑,见他今日竟突然佩戴了宝剑,皇上心中本能地生出一丝不好的预感。
  难道是他听到了什么风声,才带上剑?就算带上又怎样,难道深处深宫中,他还敢对他用剑?不说宫里全是他的人,他若真当着众位大臣的面伤了他,唾沫星子都能将他淹死。
  他觉得楚宴应该没这么蠢才对,便道:“让他进来吧。”
  楚宴便一步步走了进来,依然是那副慢悠悠的姿态,瞧到他这个模样,皇上心中冷笑了一声,想看看他待会还能不能笑得出来。
  皇上扫了众人一眼,才道:“陈大人不是有事要禀,何事?”
  陈大人当即跪了下来,义正言辞地控诉道:“臣今日状告景王和太子有不轨之心。”
  刑部侍郎是周德和,当初曾被楚宴拐走帮着指认了安王的罪行,这位陈大人不仅是他的左右右臂,职权也仅次于周德和,在朝中向来有威望。
  他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皇上同样一副震惊的模样,眉头也微微蹙了一下,冷声问道:“爱卿可有证据?无故诋毁朝廷命官可是要受律法制裁的,你若胡说八道朕也救不了你。”
  陈大人深深伏在了地上,道:“若没证据,臣又岂会胡说八道?”
  大臣们面面相觑,见楚宴跟太子皆一副置身事外的模样,并不慌乱,几位大臣才没那么慌乱。
  陈大人没敢抬头看楚宴,不知是太过激动还是太过紧张,指尖也在微微发颤。他拼命压下了打颤的牙关,一口气指责道:“其实百野之战惨败时,臣就怀疑景王有不轨之心。”
  此话一出,更是满朝哗然。谁不知道百野之战时,是楚宴立了功,他不仅带领一千多精英厮杀了出来,还潜入敌营杀了敌国的王子,若是没有他大夏朝可谓是一败涂地。
  成功活下的那一千多人里有十来个都是朝中大臣的亲属,他们一直感激楚宴带领着众人杀了一条血路,谁料这时,却听到有人在因百野之战指责他。
  不说其他人,连陈大人的直属上级,周德和都满腔怒火,“荒谬!百野之战的惨败,又非他所愿,他能有什么不轨之心?”
  陈大人眼皮颤了颤,额前的汗坠落了下来,他冷声道:“百野之战,我军近两万战士,几乎全死在了战场上,却唯有他带领的小队活了下来,若说其中没有猫腻谁信?”
  其中一位与楚宴并肩作战的副将,骂道:“放你娘的狗屁,什么唯有他带领的小队活了下来?老子也死了吗?我们在战场上英勇杀敌,才愣是杀出一条血路上,到你嘴里,我们没死反倒是我们的错了?就因为他活了下来,就有不轨之心?难道我们所有人都有不轨不心不成?”
  他至今还记得百野之战的惨烈,身边的兄弟一个个倒了下去,杀到最后,几乎所有人都没了力气,他们能厮杀出去,靠的是顽强的毅力,才愣是突出了包围,是楚宴带着他们深入丛林,翻山越岭,才从敌军的围堵下活了下来。
  那几日他们甚至有不少人是饿死在山中的,他们吃了青草吃猎物,最后连树皮都啃了不少,才侥幸捡回一条命。
  听到陈大人的指责,心寒的自然不止开口说话的这位副将,还有好几个武将,当年活下来后,他们一个个都升了官,在朝中也有一定的影响力。
  这些武将虽然不擅言辞,见如今竟有人拿百野之战攻击楚宴,还是急红了眼睛,有个脾气暴躁的都想给陈大人一拳,还是楚宴一个眼神拦住了。
  见这些武将如此拥护楚宴,皇上脸色自然有些难看,还说他厌恶楚宴了,他为了江山社稷兢兢业业,尽职尽责都没得到什么好称号,反观楚宴,整日玩世不恭,却轻而易举赢得了一群人的支持。
  他脸色沉得恍若能滴血,大臣们自然感受到了他糟糕的心情,有好几个胆子小的不由擦了擦额前的汗,深深低下了脑袋。
  皇上这才开口,“刘副将所言甚是,活下来的人将近两千,你为何唯独怀疑景王?陈大人还有什么想说的?”
  陈大人道:“臣之所以会怀疑王爷,不仅是因为他活了下来,更因为百野之战的惨败并不正常,臣其实一直怀疑是有人泄露了行军布阵图。”
  此言一出,朝堂上死一般的寂静,其实在场的众人,有不少都怀疑过百野之战输得不正常,本以为必胜的一站却被人来了个瓮中捉鳖,肯定是有人勾结了外敌才行。
  当时也曾有人提出过疑惑,可是因没有证据,才不了了之了。
  楚宴至此才轻笑了一声,道:“何止你怀疑,只怕有点脑子的都会怀疑吧?我倒想听听陈大人为何怀疑我?”
  陈大人道:“会怀疑你自然是有原因的,知道行军布阵图的总共不超过十个人,活下来的却只有你和你舅舅,你舅舅至今躺在床上,一条命去了大半,因是主将,战败的惩罚也全是他受着,唯有你不仅安然无恙地杀了敌国王子,还靠此赢得了大家的称赞,可谓名利双收。”
  他这番话自然不成比例,楚宴虽然战胜了,却根本没要什么赏赐,随后的几年更是大多待在边疆,连锦衣玉食的生活都抛弃了,分明是战败的事给了他极大的打击。
  见他如此颠倒黑白,很多人都不由气乐了。
  陈大人依然在指责着楚宴,说来说去无非是他有多可疑,单凭一己之力,怎么可能杀掉敌国王子,肯定是有人跟他里应外合,如果没勾结外敌,他怎么可能安然无恙地逃出来?
  武将们清楚楚宴的身手有多厉害,自然没怀疑什么,文官们却有些动摇,确实单凭他一己之力就避开巡逻的士兵,潜入敌营杀掉一国王子,怎么听怎么不真实,这世上怎么可能有这么厉害的人?
  不少文臣都有些动摇,连陆征都出声问道:“景王可有什么要辩解的?你当初当真是单枪匹马杀掉了他?”
  楚宴原本以为,皇上想借百野之战毁掉他,是找人伪造了通敌的书信,见如今只是口头指责和怀疑,不由轻笑了一声。
  见他这个时候,竟还能笑出来,大家望着他的目光也好似在看什么神经病,楚宴悠悠道:“没什么可辩解的,本王的身手就是这么好。难道你不信?”
  他说完就动了起来,大家根本没看到他是怎么动的,只见紫衣一闪,他就消失在了原地,武将们还能瞧出一点他的身影,文官们瞧到的却只余一抹残影。
  他速度太快,快的让人几乎什么都瞧不清,只觉得眼前恍惚了一下,因为他是朝着殿外的方向消失的,大家都以为他走了出去。
  可是片刻后,殿中却突然全响起了他的声音,“只是潜入敌营而已,摸清士兵们的巡逻的时间,也没那么难。”
  听到他的声音后,大家定睛一看,才发现,他竟不知什么时候跑到了皇上身旁,就在龙椅的斜后方站着。
  皇上的瞳孔骤然一缩,如果他想杀他,还真是易如反掌的事,不等他有所反应,楚宴已经悠悠走了下去。
  文官们都呆若木鸡的瞧着他,连陈大人都震惊地抬起了头,显然没料到他竟然会当众露这么一手。
  甚至有个文官道:“怎么可能,分明没瞧到你进来,你莫不是耍诈吧?”
  他们没瞧清,只是因为没料到他速度会这么快,武将们却瞧到了他的身影,见他竟纵身跃到皇上身旁时,不少人都捏了一把汗。
  有个别文臣也瞧到了,也有人站出来为景王说话,说他确实身手了得,以他的身手,在摸清巡逻的情况下,深夜潜入敌营也不是不可能。
  陈大人这才不再咬着此事不放,道:“臣之所以怀疑景王,并非只是因为百野之战,更因为有人状告他私藏龙袍。”
  此话一出,大家都皆笑了,说安王私藏龙袍他们信,说景王会做出这种事,他们还真不信,未上战场前,他不过是个纨绔子弟,天天在京城晃悠,因不学无术,好几次气得永宁侯破口训他。
  他唯一能拿的出手的也就一身武艺,哪怕立了不少军功回京依然懒散的紧,成亲后更是荒唐,时不时就告假,因为媳妇怀个孕,还直接辞官归隐,一个闲职都不耐烦挡真。
  这种人你说他私藏龙袍,逗谁呢?
  陈大人似乎也察觉到了这话,会令人笑场,不由紧张地吞了一口吐沫。
  楚宴眼眸动了动,抬头看向陈大人,“龙袍?我自己都不知道我府里竟有这种东西,陈大人莫不是在开玩笑?”
  陈大人道:“您私藏龙袍之事,并非是臣污蔑,而是有人揭发的此事。”
  他扭头对皇上道:“状告他的人是景王府的一等丫鬟,理应不会撒谎,瞧到龙袍时她也吓坏了,思来想去才寻了我,皇上若是不信,可以尽管带人去搜查,也可以将这丫鬟传上来审问。”
  见他言之凿凿,不少人都有些懵,太子也惊讶极了不由朝楚宴看了一眼,楚宴抿着唇,眉头紧蹙了起来。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