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作者:虞六棠      更新:2020-11-10 05:59      字数:6251
  “哦!从何说起!”听到孝子,太后立刻打起精神,正好让皇上知道什么叫孝道。
  皇上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恨死御史台的老家伙,他们就是先皇留下来的毒瘤,太后身边的走狗。
  “楚将军为了让母亲过上好生活,偷偷变卖自己的画作;每月俸禄全交到楚妇手里。”张御史将两年前的事说了一遍,“不知道楚将军为何烧其字画,转身投入到武官行列,又为何藏古氏嫁妆,令其母饱受贫寒之苦?不知道传言是否为真,楚将军今天并未看望楚妇!”
  太后脸色立刻就不对劲了,她是想借楚尘打皇上的脸,没想到却打了自己的脸。“哦!楚爱卿,你熟读孔孟之道,应该知道孝道是顺应天道,哀家想不通你为何这样做。母亲生你、养你,难道你就不该遵从孝道?”
  “回禀太后娘娘,想来母亲也会尊重臣的选择。都说天底下慈母心最沉重,她们不求回报将自己一生奉献给儿女,臣敬重她们。”楚尘一脸感激的看着太后,“太后娘娘,您也是一位母亲,同时您是天底下所有百姓的母亲,母仪天下,受人爱戴。您最能感受到慈母人,最暖人。”
  楚尘说的这句话太后爱听,全天下百姓都爱戴她。“此次班师回朝,为何不回家看看其母?”太后才不会这么容易就被楚尘糊弄过去。
  “母后今夜是庆功宴,有何事,明日再问也不迟,大臣们等着后面的节目呢!”宗帝抬手示意台上舞者继续表演,他改变注意了,楚尘的确是个可造之材,不能就折在太后手里,他应该为更多百姓服务。
  太后冷眼看着舞池中的歌女。
  舞着明显感受到太后不喜,音乐停了下来,舞着跪在地上,求太后饶命。
  “回太后,臣不回家是有原因的,请太后听臣慢慢说。”楚尘离开座位,站在大殿上,“臣自幼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叔伯帮助我们母子,臣感激;外祖家于我们母子切断联系,臣无怨言,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他们怕臣和母亲上门打秋风,臣能理解,这都是人之常情。臣自幼品到人间冷暖,看透人心,知道你有实力了,大家才能看的起你,从那时起,臣发奋读书,希望能出人头地。”
  “还没有说到重点!”太后有些不耐烦了,楚淮生苦与不苦,和她有什么关系。
  “臣考取功名后,外祖家才与我母子们联系。母亲心里厌怀恨外祖十几年对她这个女儿不管不问,但是不忍心外租家在外流浪受罪,母亲就将外祖一家接到京城府邸居住。”楚尘一副不想说,却被逼无奈,“这次臣不进家门,不想母亲为难。外祖让臣办事,臣帮了,母亲心里难受;不帮,母亲心里内疚,臣这是不想让母亲左右为难,故不会家。”
  大家都知道楚尘纯粹瞎掰,这些日子他们看到的画面都是假的吗?楚母明明想拉着娘家人一起富裕,他娘家人就想坑楚尘。
  太后对楚尘的解释勉强接受,她要好好调查一下楚尘,她实在不相信楚尘说的话。她总觉得楚尘讲这些话暗指外戚执政,像是讽刺她娘家人,该不会是楚淮生和皇上沟通好,想一脚甩开她娘家人,门都没有。
  楚尘地事,暂时告一段落,大家好好享受歌舞表演。
  第31章 表哥功名录11
  古婉吃惊的看着楚尘, 在场人绝大部分心里清楚, 夫君这番话里只有一成真话, 其他话全与事实相反, 但是他们无法反驳。
  “母亲因为孝道才纵容娘家人,她老人家心里不愿意,表面上还是装作很乐意。别人不了解母亲, 做儿子能不了解吗?母亲表面上对娘家越好,心里越是痛恨自己。”楚尘一脸哀痛, 心疼母亲, “哎, 都是儿子, 让母亲陷入两难中。”
  离楚尘近的文官,都想一巴掌拍死楚尘,这家伙太会扭曲事实了, 楚母明明一心向着娘家, 当他们瞎了, 不长眼睛是吗?
  狄罗快憋死了,这家伙太会颠倒黑白, 楚母要是听到这些话,一准气死。
  御史台的人更生气,就是楚母当面指着楚尘不孝。根据楚尘今晚的话也能理解为:楚母表面指责,那是做做样子给娘家人看的;心里十分心疼儿子。因为孝道, 楚母不得已这么做。御史台的老家伙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儒雅状元郎, 什么时候变成诡辩大流氓,睁着眼睛说瞎话,太不要脸了。
  皇上心里可舒爽了,楚淮生这一招妙,“众爱卿,大家要向楚爱卿学习。当母亲陷入两难的时候,大家就是顶着骂名,也要替母亲分忧。”皇上觉得自己抓到绳子了,这一招他或许也可以用用。
  一些被孝道折磨的大臣,灵光一闪,好主意。母亲都是为儿女考虑的,她们就是做事偏颇,也是被逼无奈,做儿子的就应该为母亲分忧,哪怕是背上骂名,他们也认了。
  晚宴结束后,第二天就有妇人将自己儿子告到官府。
  被告的儿子拿楚尘昨晚在宴会上的说辞搪塞知府,知府也很为难,孝道一说源于太后,昨晚太后也没有斥责楚淮生,说明太后也是赞成楚淮生说的话。
  “母亲,儿子知道你心里不是这样想的,你都是被逼无奈。儿子以前不理解你的想法,现在理解力,就是儿子脱了这身官袍,也不会让怎么为难,儿子愿意为母亲分忧。”官员对无脑孝道一说,早就痛恨死了。
  太后她老人家提倡凡是母亲说的话都对;凡是母亲说的话,都要执行;凡是都要以母亲为天。大家心里谁不清楚,太后就是想用孝道栓住皇上,控制皇上。
  “你这个逆子……”
  “母亲,儿子知道你心里的苦,你放心,所有错,都由儿子承担。”
  每天都有几十个这样的案件发生,哪家母亲是极品,大家心里都清楚,知府就直接打发他们回家。对于混水摸鱼耳朵人,知府对其严惩。
  太后得知这间事,当下摔碎宫里所有的摆设。“去,把楚淮生打下天牢。”
  “太后娘娘,楚将军立下显赫战功,我们这样做,会激起民愤,这样一来就如了皇上的意。”公公附在太后身边说道,“国舅爷一定不会任由这件事情放任下去。”
  “父皇,皇祖母那边一定不会善罢甘休,儿臣怕楚淮生……”冢离担忧道。
  “皇儿,没想到楚淮生能入你的眼。”他这个儿子为人冷漠,不喜与人结交,刚正不阿,无形中得罪不少人。
  “只是敬佩这个人罢了。”冢离淡漠的说道。
  皇上早已习惯儿子这副死样子,“原本以为你到外边转转,心胸会开阔一点,没想到变的更加冷淡了,行了,你下去!楚淮生是一个大才,怎会有事!”
  第二日,楚尘一家三口才回到楚门,下人们通知老爷回来了。
  楚母就坐在正厅,昨天晚上她才得知儿子带儿媳参加宫宴,竟然都没有知会她一声,她可是从来没有去过皇宫。
  “霖儿,这就是祖母。”楚尘领着媳妇、儿子拜见楚母。
  “我老婆子可担不起楚淮生大人的叩拜。”楚母胸口气的起伏不定,这是气死她了,楚母用手支着额头,“老婆子每日吃不好,夜不能眠,担心儿子有个闪失,老婆子就随儿子一起走了……”
  “母亲,儿子死了,那是为国捐躯,朝廷会赐下好多金银珠宝、绫罗绸缎,您要是跟我一起走了,这些东西可都是留给婉娘了。”楚尘说道,老太太真的想和他一起走,这两年就不会如此作妖。
  她只是说说,没有当真,这么多钱财傻子才不要,会留给那个毒妇?“儿子,这不是你没死吗?皇上可有赏赐什么金银珠宝?”
  “儿子就知道母亲心疼婉娘,这么多的财宝,母亲都能视如粪土,您的心思儿子明白,”楚尘看到楚母想要说话,立刻阻止道,“您什么也不用说,有时候您说话句句戳儿子的心口窝,可儿子知道您心里不是这么想的,咱们母子过惯了苦日子,怎么会被着区区富贵**了眼,您放心,以后大钱归婉娘,小钱归您。”
  楚母直接抄起茶具,扔到楚尘身上,“你这个逆子,老婆子含辛茹苦将你养大,你却将钱财全留给这个毒妇。”
  楚尘抱起孩子和古婉闪开茶具,“霖儿,祖母可开心爹爹能够这样做,但是他要做做样子给外人看。”
  “霖儿,祖母就喜欢亲人和她唱反调,面上发怒,心里高兴。”古婉怕给孩子留下阴影,赶紧安抚孩子。
  霖儿心里不停的鄙视父母,他就这么弱智,看不明白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什么事了吗?祖母明明都快被爹娘气死了。“孙儿知道祖母最心疼我们一家三口。”
  “原来我们这是被人亲外孙嫌弃了,有些人就是发达了,看不起我们这些穷亲戚,我们这就走。”楚母母亲当下脸色就不好看,故作样子要离开这里。
  “娘,这里是我家,我看谁敢撵你们走。”楚母怒气冲天看着儿子,也儿子表演母慈子孝,她知道儿子这是彻底和她离心。
  “大外甥,你要是看不惯住在这里就直说,可你不能因为我们,就和你母亲离了心,我们迟迟不走,就是想要看看你,看完你,我们就走。”楚母大哥伤心说道。
  “你看你们,母亲心里想赶你们走,可母亲因为孝道,嘴上不说,我做儿子的能越俎代庖,只要母亲不赶你们走,你们留下来就留下来了。”楚尘递给楚尘一个钱袋子,“母亲,孩儿不孝,不能在您面前奉养您了。”
  楚母也不计较儿子说的话,掂掂钱袋子,心里还算满意,楚母娘家人看到鼓鼓的钱袋子,都想上去摸一把。楚母打开钱袋子一看,“还不错,别忘了将赏赐搬一半到这里。”
  “儿子和吴将军几位将领商议,将赏赐分给牺牲的士兵家人。这些钱是孩儿卖了自己的战马(觍着脸,多问皇上要的),特意给母亲留下的。”
  楚母直接抄起家伙,就要打楚尘,楚尘带着老婆孩子迅速离开楚门。
  楚尘离开后,有人找到楚母,商议了一些事,给了一箱子钱财,一刻钟之后,楚母就将楚尘告到官府。
  楚尘早就知道有人不会放过他,他早就做好打算了。楚尘脱下官袍官帽,将官袍官帽放于殿前。“淮生辜负皇上期望,偷偷卖了战马,将卖战马的钱送与母亲,请知府大人降罪。”
  楚母怎么愿意儿子就此成为庶民,她还要做官家老夫人,她还要留在京城过富贵生活,这一切都是这个儿子赋予的荣耀。“大人,民妇是被人逼迫,有人拿钱财逼迫民妇状告儿子不孝。儿子,我们回家,赶紧将官服穿上。”
  人群中有人赶紧离去,围观百姓没想到会是这么回事,审讯还没开始,状告之人就要撤告。
  知府派人到楚门收缴罪证。
  “母亲,儿子不想让您为难。”楚尘立于大殿之上,“您知道儿子一生最大的追求是什么吗?”
  “功名、权利!”这是她常常与儿子说的四个字,大概已经刻在儿子的骨头上了,“功名和权利都有了,我们回家!只要你孝敬娘,咱们还是一家人。”
  “大人,幸亏我们去的及时,有人想将钱箱搬走,这里面是五千两白银。”衙役禀告道。
  大家恍然大悟,这是有人想要陷害楚将军。
  知府询问是何人指使楚母这样做,楚母说不出所以然,“大人,让儿媳妇赎回战马。”楚母惶恐说道,“民妇不知道战马是朝廷的,只要赎回战马,我儿子就没罪。”
  “大胆刁妇,你诬告朝廷命官,还敢在朝堂之上喧哗,可知罪!”对于处罚楚淮生的事,他不会掺和,还是由皇上定夺。
  楚母当即吓傻了,没有人和她说,状告自己儿子,还是犯罪的。“大人,有人将钱财塞进民妇家,民妇不想要。”楚母可不愿意受棍棒之苦,“我状告儿子也没有错,是他不孝在先,不敬母亲。只要儿子愿意和民妇回家,承认错误,民妇就不告淮生了。”她现在脑子有点不清楚,到底怎么样,才能让儿子不被罢官。
  “狡辩,将刁妇收押,隔日再审。”知府说完就赶紧将此事禀告皇上,有皇上定夺。
  ……
  “你这小子,那钱财明明是朕多赐与你的,为何要这般行事?”皇上实在看不透楚淮生的想法,这人好不容易拜托了文官的制约,如今为何要这样做。
  “臣只要一天立于朝堂之上,家母就不会停止闹腾,徒留笑话,然臣文官也做了,武将也做了,虽职位不高,但无愧于朝廷百姓。”楚尘知道皇上不会这么轻易放自己走,说道,“皇上,您可以借由臣之事,煽动官员在大殿之上讨论太后娘娘提议对母亲无条件支持是否正确,这和您没有关系,这是大臣们自己要讨论的;我相信民间百姓也深受其害,只要大部分人反对太后关于母亲言论,到时候可以提出理性听从母亲的话,对于那些胡搅蛮缠的母亲不予理会。”
  宗帝转动扳指,思考了一下,他觉得楚尘说的很有道理。楚尘因为楚母被罢职,他记得还有几位官员因为母亲,锒铛入狱,把这件事大肆放大,让百姓不能盲目听从母亲的话。
  第32章 表哥功名录完
  大家没有想到昨日楚尘风光无限, 受人仰慕;今日却因送其母钱财, 转而被皇上罢免官职。
  大家都在讨论楚尘也是一个傻子, 皇上奖赏这么多金银财宝, 拿出一点给其母,何必都要赠予伤亡士兵。
  直到有一天,一本描述边疆战士的书问世, 他们才知道楚尘为何这样做。
  楚尘现在已是一介白衣,他到牢狱中接回楚母, 替之受罚。皇上念其战功, 赦免楚母之罪。
  楚母不相信, 她儿子就这样被罢官了, “儿啊!你去求求皇上,皇上不能说罢官就罢官,我们把钱补上行吗?”楚母以为凭借儿子的本事, 一定能进入内阁, 她儿子大才, 皇上有眼无珠。贪赃枉法的人多了,儿子不过是偷卖了一匹战马, 怎么就会被罢官了呢!
  “母亲,皇上金口玉言,说出去的话岂能说收回就收回。”楚尘苦笑道,“我和婉娘决定要回楚家村, 母亲要一同回去吗?”
  “女儿, 楚宅早已买下, 我们手里还有一些钱,在这里做一点小生意,比回到那个穷乡僻壤强。”楚母母亲说道,他们既然来到京城,就没有回去的想法。“外甥媳妇不是有嫁妆吗?那些嫁妆应该可以支撑大家日常开销。”
  “对,淮生,儿媳妇……”
  “母亲,儿子求娶婉娘的时候,已经立下协议,婉娘嫁妆留给您未来的孙女。现在婉娘的嫁妆全被封存在古宅,岳父可看不上我们这些布衣,您如果去闹,官府将您抓进监狱,儿子远在千里之外,帮不上一点忙。”
  “行了,你愿意回去就回去,娘可不想灰溜溜回楚家村。”楚母懒得看儿子,这座宅子可以卖千两百银,在这里饿不死她。
  楚尘就知道会是这个结果,就不知这些钱财能够支撑多长时间。
  楚尘回家后。
  “婉娘,我们回楚家村,开一间学堂,你当师娘、我当夫子,顺便教导咱家小呆子,在生一个胖娃娃。”楚尘期待的看着古婉,他不知道古婉是否愿意和他一起过平淡地生活。
  古婉不在乎什么荣耀,只要和楚尘待在一起,就算是布衣又如何。“好!”
  “楚淮生,不要让老子抓到你!”狄罗大声喊道,听到楚尘被罢官了,训练完新兵,顾不上吃饭就跑来安慰这家伙,没想到人去屋空,就留下洋洋洒洒几个大字,‘闲云野鹤,勿羡’,不告而别,真够可以。
  孝道之说在京城掀起了轩然大波,大家极力反抗凡是都听母亲言论。是非曲直,自有公道判断。母亲想要吃肉,割自己身上的肉给母亲吃的做法显然不明智。楚淮生就是一个例子,因母缺少钱财,私自卖朝廷战马,还有很多因母亲而锒铛入狱的人。
  大家集体抗议孝道之说,太后没想到自己苦心经营的局面,就被一颗小小的石子打破,激起这么大的风波。等她想要找罪魁祸首的时候,人去屋空。
  因这事,太后在朝堂上的势力削弱很多,宗帝知道这是不可以急,他要慢慢架空太后一派势力,他铲除不了,还有他儿子。
  “你说皇上会不会复用女婿。”古母担忧小俩口子路上不要出事,她娇滴滴的闺女,就被女婿骗回老家当师娘。
  古尚书很赞同女婿的做法,该抽身时,毫不拖泥带水,不像他们,已经抽不了身了。“看你女婿愿不愿意再次登上高堂。”
  楚尘携妻儿回到楚家村,楚奶奶、楚爷爷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看到最优秀的孙子,双目都被温热的泪水染湿。
  楚尘也是感慨万千,与楚家人说了一下自己的打算,没有透露为何突然辞官回家,大家也没有问,该知道的时候就会知道,何必急于一时。
  楚家村人听说楚尘再楚家村办学堂,村民们很激动,状元郎、武将军办学堂,大家不知道农村娃子是不是学习的料。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