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作者:屋里的星星      更新:2020-11-10 13:17      字数:5055
  第61章
  医女的话落地, 所有人都又朝洛茜看去,洛茜手臂上的伤口刚上了药,在所有人的视线下,她却觉得那伤口处又在隐隐泛疼, 便是这时,德荣走了进来。
  同洛煜安说明了,那丫鬟同小喜素不相识, 往日也安分老实, 言下之意,小丫鬟所言为实,后又说,在小喜身上发现了一柄匕首。
  洛伊儿敛了敛心神, 她已然能猜到洛茜身上的伤定是小喜所为, 而小喜头上的伤痕也是洛茜制成, 但是小喜是否真的是洛茜所杀, 还有待考究。
  只是,怕是没有人会去彻查。
  说到底,死得不过是一个小丫鬟。
  在这里, 等级森严,便是苏氏身为侯府姨娘, 也不过一夜暴毙, 这丫鬟除了死状可怖外,并不引人稀奇。
  那年,她在宫中伴读, 时常听说后宫那口井中不知淹死了多少人。
  小喜脖颈处的簪子也已经洗清,呈了上来,太过普遍的一支银簪,便是一些大丫鬟都未必能看上,查无可查。
  楚氏坐在一旁,不愿多说,由洛煜安代劳,冷声问道:“你还有何话说?”
  洛茜咬了咬牙,跪地道:“女儿手臂上的伤口的确不是花瓶所伤。”
  “为何撒谎?”
  “那丫鬟持匕首伤了我,若是我言明,岂不是惹人怀疑?可那丫鬟当真不是女儿所害!父亲明察!”洛茜咬着牙,将这番话说出。
  不管旁人信否,都没有让一个主子为丫鬟赔命的道理,便是此时洛煜安心底冷然,对洛茜再不喜,此时也不会将杀人的这个罪名按在洛茜头上。
  毕竟洛茜是侯府人,她名声有污,旁人不得不联想其他侯府小姐身上。
  但是到底小喜死因不明,为了止住下人的心中惶恐,洛煜安还是将此事交于荣德去查,今日便已然散开,下人们心底自有决断,众人徐徐退场,洛伊儿最后一个出去。
  洛芋路过她时,她下意识地朝洛芋的手处看去,却被袖子挡住,什么也看不见,唯独露出些许帕子,帕子一角染上些许红色,似是朵红艳寒梅,洛伊儿眸光微顿,若无其事地收回视线。
  待回到云霞苑后,天色早已黑透,天际处不见一丝灰白,就连月光也掩了去,屋内徐徐点着一盏暖暗的烛光,玲珑等人正让人烧水,要让洛伊儿再沐浴一遍,去去晦气。
  洛伊儿不在意,此时正捧着一碗姜茶,细慢地饮着,只是想着今晚的事,不免有些失神。
  洛茜的话不似作假,但是她话并未说完。
  留下了许多疑惑,小喜为何要伤她,洛伊儿隐隐能猜到些许,毕竟洛茜那张纸条犯了忌讳,惹来杀身之祸实属正常。
  洛伊儿想知道的是,小喜在何处伤得洛茜?既然小喜额头处有伤痕,洛茜还提到了花瓶,自然不可能是在竹林内。
  那小喜又为何死在竹林里?旁处并无血迹,那竹林定是案发现场。
  她想到了洛芋出现的时机,还有她手帕上的那丝红色,心底微哂,洛伊儿眸色越发清浅,也许那丝红色并不是什么梅花,而是血迹。
  她心底是怀疑洛芋的。
  那时洛芋在芳韵堂咬住手指,真的是紧张?她所言所行,都不似这么容易害怕之人,更何况做出如此不雅之举。
  那她为何这样做?
  洛伊儿有一个猜想,也许不是因为害怕紧张,而是在毁灭证据。
  她咬住手指,其实不过是为了舔净上面的血迹,毕竟她手帕上都染了血迹,手上自然也会留下痕迹。
  在听到小丫鬟的声音,便立即躲起来,等到有人过来了,再出现,便不会那么显眼,而这般,她自然没得时间去处理自己身上的一些痕迹。
  后来一系列表现也堪称滴水不漏,极其自然地害怕和紧张,那些小动作也不惹人眼。
  洛伊儿轻叹了口气,若是洛茜也像如此,再加上她掌握了不少先知,便没有那么好对付了。
  倏地间,洛伊儿想到,若真的如她所想,那簪子扎进去的时候,定会喷出血来,而洛芋身上十分干净,所以才没有人第一时间怀疑到她身上。
  ……痕迹?
  洛伊儿唤来盼思,眸色沉沉淡淡,附在她耳边说了句什么,盼思眼睛睁大,瞧了眼她的神色,也不多问,径直退了出去。
  等到盼思回来,洛伊儿已然沐浴过,半斜靠在软榻上了,今日是年宴,本是喜庆的日子,却因为此事染上几分暮暗,府中也如同陷入一片死寂,不见一丝欢庆。
  盼思面色凝重,让其他人下去,屋中只剩下两人,洛伊儿懒懒趴在塌上,瞧着盼思的神色,微勾了勾嘴角,似是有些乏了,抬手掩着嘴角打了个哈欠,半阖着眸子,懒洋洋地问她:“发现了?”
  她瞧见盼思的神色,便已然知道自己的猜测是对了,这一番证实,她自然也就失了兴趣,丝丝乏意也随之浮了上来。
  说到底,小喜的死她不在意。
  谁才是凶手,她也不在意。
  但是,她不允许府中有事情能瞒过她的耳目,当看不清的时候,便容易走错了路,做错决定。
  盼思点头:“奴婢去竹林看了,的确如小姐所猜想,才竹林里,奴婢发现了一件大氅,上面有许多血迹,被埋在雪里,今日混乱,才没人发现。”
  “除此之外,落云阁也传来消息,小喜今夜里伤了大小姐,也被大小姐用花瓶砸到头部,因着大小姐心有顾忌,才并未声张,但是小喜身死,并不是大小姐所为。”
  这两条消息,也就的确证实洛伊儿的猜想,杀害小喜的人,是洛芋。
  其实,洛伊儿猜对了大半,至于她心底尚存的疑惑,洛芋为何那时出现在竹林?
  洛芋在芳韵堂说的话并未有假,只是隐瞒了一些而已,她的确是去寻玉佩,她心心念念的婚事,自然对那玉佩十分重视。
  却不想,在到竹林,还未进落云阁处,她便看见有人从落云阁处出来,躲到了竹林中,月光下,她看见了那人的脸,正是那日湖边的那个小丫鬟。
  那丫鬟脸上有伤,血痕顺着脸颊流下,在夜色里,多了几分恐怖,可能是心底藏着事情,她躲在那里,却没有发现洛芋就在她身后,隔着几颗竹子,若是她稍留心注意,定会发现洛芋的存在。
  洛芋心底生疑,又想起那日湖边场景,眼神闪烁不定,那日旁人都以为她是不慎落水,她想起那日这个丫鬟看向自己诧异的神色,咬了咬唇瓣,怀着莫名的心思,拔下头上的簪子杀死了她。
  簪子插进她脖颈处时,洛芋的手都是抖的,那丫鬟转过来,瞧见她,面上浮现震惊,她突兀用力,簪子全部没进她脖颈,喷出的血溅了她一身。
  旁边巧儿面色惨白地看着她,捂着嘴,浑身颤抖着不敢说话。
  她往日素来低调,自然不会带一些显眼的簪子,今夜本就突然之举,听到竹林处的脚步声,她便带着巧儿躲了起来,将沾了血迹的大氅埋在雪里,等到那处人多了,抚了抚自己的发髻,才带着巧儿走过去。
  不管如何,她都有法子摆脱嫌疑,更何况她如今的身份不比从前,一旁的巧儿还在瑟瑟发抖,她瞧着远处似乎是洛伊儿走近,伸手掐住了巧儿,这才让洛伊儿过来的时候,看见了一副她一手紧紧握着巧儿的场景。
  此事自然有人顶了罪,洛茜又被关了禁闭,至于洛芋究竟有没有人怀疑,谁也不知道,只是洛伊儿瞧着楚氏的神色,便是清楚,自己那日夜里让盼思去竹林一事,她必然是知晓了的。
  第62章
  冬去春来, 走在府中, 也不再需要穿着厚重的大氅, 满府中似都迎来春色, 绿芽遍布枝头,小喜一事早就过去, 在府中这些人心里不再掀起一丝涟漪。
  入了春, 齐侯府中便彻底忙碌了起来, 大小姐和四小姐的婚事相差不过一个月,不过府中人也都清楚轻重缓急, 都着重紧着四小姐先来,毕竟四小姐要嫁入皇室,万事不可马虎。
  洛伊儿从芳韵堂请安回来的路上,都能看见府中忙碌的场景, 还有洛芋带着一丝羞涩的神情, 不管再如何, 洛芋终究不过是个尚未及笄的女子,对婚事自然有着幻想和憧憬, 尤其她要嫁的男人还是万般尊贵的。
  洛茜木着神色从她旁边走过, 瞧着她面染红霞的模样, 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突然嗤笑了一声,洛芋神色微顿, 微凝眉看向她, 洛茜什么都没说, 只是深深地看了洛伊儿和洛芋一眼,转身离开。
  洛伊儿嘴角的笑意微寡淡,抬眸微凉地看了一眼她的背影,府中虽然忙碌,但是却和她没有太大干系,她收回视线,扶着盼思的手臂朝云霞苑而去。
  云霞苑去了炭火,屋子中也去了些许烦闷,点了丝缕熏香,沁入心脾,可能是因为入了春,洛伊儿近日有些惫懒,她刚到了屋子中,便让玲珑给她拆了发髻,坐在梳妆台前,铜镜里的女子,柳眉媚眼,肤如凝脂,举止间偶有温婉。
  玲珑从她发髻上取下簪子,瞧着那无一丝瑕疵的玉质,笑着赞了一句:“靖王殿下待小姐好,送来的东西都是极适合小姐的。”
  洛伊儿轻挑了挑眉梢,透过铜镜看着她手中拿着的玉簪,微微一怔,她想起来,这玉簪,正是去年中秋,她生辰之日,那人特意赶回来,送于她的。
  倏地,她忽然坐直了身子,微微睁大了眸子,身后的玲珑吓得一跳,不解地看着她,就见她不知想到了什么,抬手扶额,却是遮不住眼角的一丝笑意。
  玲珑有些迟疑:“小姐,您这是怎么了?”
  洛伊儿从铜镜前起身,挥手道:“没事。”虽是如此说,但是玲珑却是听出她心情似乎不错?
  玲珑眨了眨眼睛,对此有些不解,刚刚还有些乏闷的小姐,怎么突然就开心了起来?
  洛伊儿歪歪躺在软榻上,葱白的指尖从腰际上的羊脂白玉佩上划过,眸子里越发灼亮,她想起了一件事,却是有些不敢确定。
  靖王殿下出生之日,其生母虞妃便难产而亡,景帝对虞妃情绪多有复杂,先是在其生前,对其百般恩宠,后来佳人又是因为救自己,才香消玉损,更为他诞下了一子。
  可能是高位之人,更加珍惜那丝毫温暖,虞妃舍身救他,在景帝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以至于,便是之后多年,他也对靖王多有宠爱。
  恰是因为此,靖王生辰便是虞妃忌日,便从未大办过,甚至景帝刻意忽视这个日子,旁人自然不敢提起。
  她刚穿来的那一年,小姑娘原身的记忆尚为混乱,只多记清侯府事宜,她为不露马脚,也并未多问,只知晓皇后姨母未有亲子,如今的三皇子生母早亡。
  齐侯府只有她一位嫡女,她日后的路其实并不算广,那深宫多半是她以后的去处,她心底清醒,入宫后,她待宫中众位皇子皆是好态,除了裕王以外。
  不管如何,三皇子为皇后名下子嗣,她于情于理,都应与他交好。
  那年,众多皇子公主的生辰都办得隆重,她知晓三皇子受宠,便早早备好生辰礼,却是在待到天色正午,也不见宫中有分毫动静,她素来谨慎,自然心中存疑。
  那日午时,在皇后宫中,遇到了那时不过少年郎的方瑾凌,神色淡淡,锋芒内敛,似乎并不知道今日是自己生辰一般,平静地踏入坤宁宫,只是她心思敏感,莫名觉得他浑身气压比往日低些。
  同着他一起走出坤宁宫,最终还是将生辰礼给了他。
  少年紧皱眉头,目光沉沉地看着她,她捧着锦盒,时间久了,心底也有些迟疑不安,就在她要收回锦盒、服身请罪之时,少年才淡沉让人收下,转身离去,只是转身之际,似乎深深看了她一眼。
  时间过久了,她也有些记不清了。
  只是那日伴公主读书之时,才不动声色地从庆雅口中套出话,也知道自己犯了忌讳。
  少年生辰,便是生母忌日。
  孝为天,他不该有丝毫喜色。
  更遑论办生辰礼。
  自此,洛伊儿才知道,为何宫中对三皇子生辰从不谈及,也正是因为此事,她在后来,才更细心谨慎,不让自己再踏错一步。
  那时,她自然是以为,少年对她的举动是不满的,后来便刻意忽略此事,几番时间过去,她便也真的忘了去。
  圣上兴起狩猎那年,她已然从宫中离开,不再进宫伴读。
  只是,刚刚玲珑提起玉簪,她忽然间想到,今年靖王殿下的生辰也快到了。
  她恍惚间,似乎记得她进宫伴读的第二年,那少年曾有一日在坤宁宫门口,等了她许久,等她缓步走出后,便转头看着她,她心底不解,只能服身行礼,少年不知看了她多久,似乎四周都冷了些,最后却什么都未说,转身离去。
  她在少年背后起身,驻足原地看着少年的背影,明明身后奴才成群,却似万般寂寥,无人可以攀近。
  只是,她最终不知少年是何意,庆雅找她伴读,她便将此事忘记。
  洛伊儿指尖捏着玉佩,此时心底隐隐有些猜测,那年他在坤宁宫门口等她的那日,应是……他的生辰。
  他等了许久,也许是在等那份……生辰礼。
  只是,她在第一次犯了错后,便刻意将这个日子忘记,那日她想了好久,都未曾意识到少年所为何意。
  洛伊儿眼尾处那丝笑意散去,心底泛起些许涩涩,手中的玉佩温润,色泽极佳,也让她突然想起,那年她送于他的生辰礼,便是一块玉佩。
  她无意之举,他却不知记了多久。
  那日虽是他生母忌日,可是,他自幼便见着众多皇子的生辰礼,所有人都在为他生母逝去而忌讳,却不曾有一人为他的到来而贺喜。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