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作者:兰陵曲      更新:2020-11-13 16:52      字数:4664
  等自己到了天辰,那里离瞻州,可就很近了。
  而他,远在元国,尹荼倒要看看,那薄情寡义的狠心男人,要如何救他和那贱人的儿子?
  她这样漫不经心地走在甲板上,忽听前面传来两个侍女絮絮低语的声音。
  “海上这样颠簸,世子只怕是坚持不到天辰国了。”
  另一个侍女也跟着叹气,世子死了,依照侯爷的性子,她们这些婢女,多半是要被陪葬的。
  可她还没来得及开口,就看见了那从桶后面露出来的熟悉裙摆,吓得犹如筛糠一般,浑身颤抖着跪了下来“侯爷饶命!侯爷饶命!”一面不停地磕着头。
  至于说话的那个,早已经吓破了胆子,瘫软地倒在了地上。
  尹荼并没有像是这两个侍女所想的那样,大发雷霆,那看似不过十二五六的容颜上,反而带着考究的笑容,然后慢慢的蹲下,动作优雅无比,纤细的食指轻轻地握住说话的那个丫鬟的下巴,然后稍微一用力,抬起来。
  另一只手,轻薄如蝉翼的手术刀,已经将侍女的喉管切断。
  鲜血迸放出来的那一瞬间,她满脸嫌恶地松开手,站起身,朝着吓得三魂七魄都快没了的另外一个侍女问“想活么?”
  侍女都快被吓破胆了,哪里还能说话,只是本能的点着头。
  然后就听尹荼温言细语地说道“我有个法子,等到了天鹰岛附近,我将你扔下。”
  到时候她会想办法让瞻州那边来攻打天鹰岛,这样侍女就会被救到瞻州。
  被救来的人,软弱又可怜无助,很容易就博取别人的同情和信任。
  想到此,尹荼脸上那笑容越发浓郁了。
  第65章
  打仗那就是烧银子的事情, 现在的大齐根本就支付不起这笔庞大开销, 而且陛下手里根本没有攥着多少兵权。
  若是这没有削爵之前,他还能将各府的府兵召集起来,可现在这新政才推行,不上不下的, 根本没有办法能整合军队。
  好在大元帝国的铁骑打下秦国后,就直接掉头回去, 因那大元帝国北边的几个小附属国结盟, 打算一同抵抗大元帝国,给大齐解去了这燃眉之危。
  这样下来, 倒是给了些时间。
  傅现最忙,他今日再度借着老一辈的余荫, 从一处侯府出来。
  只是可惜无功而返, 他实在想不通,这大元国司马昭之心, 为何大家就不愿意集中力量, 一起与抗衡呢?难道想成为第二个秦国么?陛下倘若降了, 那还能封一个闲散王爷,虽然不能维持几时,但好歹这福贵荣安是能享受的。
  但是他们这些爵爷伯爷, 可就没有那么好的命,最后统统都要贬成平民百姓的。
  所以, 如果大家有这样的好机会不反抗, 反而这样自私自利, 如同坐以待毙。
  等着那大元帝国下一次杀过来,只怕就会将刀剑对准大齐,然后直接横跨瞻州海峡,继续攻打天辰。
  他忧心忡忡,此事一点进展没有,反而成了这全贵族的公敌,连祖父祖母也不理解自己。
  此生以来,第一次觉得自己是如此的孤独,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他也懒得再回去,索性在自己一处小院里歇下,不自觉拿出那被火烧过只剩下的半卷画。
  但终究没有打开,反而直接将画卷送上了那微弱的烛火之上。
  很快房间里便飘起几丝烟熏,带着画卷被烧毁的特有气息,在房间里弥漫开。
  忽然,一支飞箭从外面射进来,傅现在危急时刻别开头,多过了那飞箭,拿起长剑正要追出去,却发现那已经钉在了书架的飞箭上,还带着字条。
  满脸狐疑地打开,看见上面的内容,一时震惊不已。
  没有半点思考,他立即换了官服,打算进宫面圣。
  可是到了门口,想到海棠和那两个讨喜的小姑娘,终究还是停下了脚步,折身回去。
  那字条上所言,陆言之乃大元帝国皇帝之子。
  此事虽说有些让人匪夷所思,且不说这大齐离大元国有多远,就是这陆言之,也是自小在齐国长大的,可不曾听说过元帝来过大齐。
  但当时看到这些消息的时候,傅现并没有去辨真伪,而作为一个大齐人,一个朝廷官员,他是站在大齐的角度考虑问题。
  所以第一反应就是进宫将这个消息禀报陛下,若此消息属实的话,当下就该立即将陆言之作为人质,换取大齐一方百姓安居,免受战火之灾。
  可是到了门口后,忽然想起来,这陆言之是海棠的夫君,如果他真的是元帝之子,那么莫说是海棠母女要牵扯其中,只怕北安王府也逃不了关系。
  北安王府对傅家照顾良多,而且又是大齐皇亲,如果陆言之的身份真是如此,那他们怎么能允下这门婚事呢?
  只怕不等自己这里发现,就将陆言之给先捆起来。
  他现在反而好奇,到底是谁人送来的消息,意欲何为?莫不是想要挑拨自己与北安王府的关系?
  想想也是了,如今自己四面树敌,身后也就剩下这北安王府,如果真的因这种毫无证据的消息起了疑心,只怕两家的情谊也就断个干净了。
  指不定那背后之人,就是打算断了自己的所有后路。而其终极目的,多半是想阻止推行新政上罢。
  傅现将问题想通了,便将那字条的字迹记住,然后给烧了。
  而就在傅现所住的小院不远处。
  一黑衣女子正与一神秘中年男子回话“按照你的意思,我已经将消息送过去了,至于他如何取决,不关我的事。”
  中年男子同样带着黑纱,只露出一双浑浊的眼睛,“多谢摇光大人,关于你的身份也放心,老朽不会泄露出去的。”
  “你最好信守承诺。”被他称作摇光的黑衣女子不耐烦地回了话,便转身跳上屋檐,很快就就消失在夜色里。
  这中年男人也没多待,回到客栈里,作了一身寻常商人的打扮,天一亮便出城,直接去往离天辰最近的一条官道。
  “阿荼,我来了助你了。”
  倘若宋千在此,一定会认出,这人就是自己那个已经死了的爹,镇安伯。
  他将消息泄露出去,而偏偏挑了傅现,除了是因为想让傅现与北安王府生嫌隙,二来还是因为这思香郡主,到底是从小跟傅现订了娃娃亲的。可是却嫁给了陆言之,不管如何,傅现肯定心里也不舒服。
  不过这最重要的还是傅现为人性格刚正,但凡有利于大齐的,他都会去做,不然也不会做出逼迫老并肩侯交出爵位的事情。
  所以镇安伯猜测,只怕昨天晚上下半夜,宫里就已经得到了陆言之真实身份的消息。
  他的这些猜测,对于傅现的了解,其实都没有错。
  但唯独算错了一点,傅现对于海棠,不知道什么时候感情已经如此之深,深到影响了他的正常判断,会下意识地选择有利于海棠的这一面。
  所以傅现不但没有进宫面圣,甚至是将那字条也烧毁了。
  陆言之虽说早几天前就在风先生口里得知了大元帝国会攻打秦国的事情。
  可收到消息,听说不曾费一兵一卒,单是那十万铁骑的到来,就让秦国皇帝不战而败,朝大元帝国俯首称臣,亲自递上了降书。
  此举让不少人唾沫,骂他没有骨气,为了荣华富贵而苟且偷生,连作为一国之君的脸面都没有了,有愧与先皇烈祖。
  海棠就在陆言之旁边,听到三哥说起此事,不以为然,“我觉得这样倒也不错,降了百姓少受些战乱之苦,更何况大元帝国能统领那么宽广的疆土,凌驾于诸国之上,必然是有过人之能。而且退一步说,降没降跟从前也没什么区别,现在不过是多了大元帝国的官员会介入秦国,如此便剥夺了原有官员和皇室的权利,所以他们当然要骂上一骂的。但又气不过这不争气的皇帝还能继续过福贵荣华的日子,而他们却沦为了普通庶民,这样当然要煽动民众一起骂才解气,至于成不成功,他们多半也没指望了。”
  可是他们不知道,这上头换皇帝跟底下的老百姓有什么区别?该交的税还得继续交,日子照常过去,能将饭吃饱就是了。
  因此海棠敢打赌,这些人试图借机煽动民众造反的人,怕是没什么好下场了,嘴上口口声声说什么国家民族,可海棠觉得好像都是一样。
  一样的语言文化,一样的黄皮肤黑头发,一样的信仰,唯一不同的是,各国的皇室不一样罢了。
  李筠风此前听人骂起这秦国皇帝,也觉得着实不是一个帝王所为,大军才压境,就不战而降,的确是有些说不过去。
  可是现在听了妹妹这番话,似有些没骨气,但对于底层的老百姓来说,却是一件天大的好事情,他们根本不关心谁当皇帝,只要日子能照常过就好了。也
  而且这秦国皇帝没有一兵一卒就屈服,看似是窝囊胆怯,可实际上却保全了自己国家所有百姓的性命。
  于是赞同道“从另一个方向看,秦国这皇帝倒是爽快人,也拿起得起放得下,不该被人骂才对。”
  海棠听得他这话,有些鄙夷,“刚才你还跟着骂呢,你这种听风就是雨,一点立场都没有,半点风吹草动就开始动摇之人,就是那墙上的芦苇,哪边的风大就倒哪头。”
  李筠风有些委屈,“妹妹怎么能这样说为兄呢?为兄刚才的确是想岔了。”一面想起京中那边来的消息,隐隐有些担忧,叹着气道“咱们大齐倒是有骨气,宁死不屈,只是这样一来,不知又要有多少□□离子散,家破人亡了。”
  他这话倒不是言之过早,毕竟从陛下想要推行新政来看,他就是想要反抗到底的。
  “元国大军已经掉头离去,暂时是不会攻过来,只是秦国之事,让周边的国家如同这惊弓之鸟,真正能放得下大权的,怕是没有几个,到时候还是避免不了一场恶战。”陆言之此刻就希望,这战火莫要牵连到瞻州。
  其实众人不知道,秦国那皇帝如此痛快就递了降书却是有道理的。因这秦国大权其实大部分都在那南亭候的手里,所以对他来说,从秦皇便成秦王,也就是称呼变了,该是傀儡还是傀儡,没什么区别。
  但是别的国家不一样了。
  尤其是大齐,这江山可是辛辛苦苦从别的兄弟手里抢来的。
  先皇亦是如此,当今齐皇也是如此。
  最微妙的是,这父子俩征战江山,都没有离开北安王。
  只要北安王妃再世一日,北安王府就永远听命于他。
  也正是这样,哪怕大齐之危已经迫在眉睫了,但是齐皇并没有大家以为的那么担心,更没有因为新政的不顺利而被影响到。
  因为他知道,就算是战败,但北安王也会给自己找一条万全退路。
  所以,他有什么可慌张的?
  但过于的自信,便是自负了,对自身并没有什么好处。又可能是掌控了北安王府这许多年,加上已十分确定李淳风身体孱弱,李筠风则顽劣不堪,不可当大任。
  也就是一个李若风好一些,但也只能说是中规中矩。
  前些日子请辞,齐皇也没有半点挽留,这如今忽然想起,便问旁边的顺公公“北安王的二公子,近来在作甚?”
  顺公公连忙回着“听说去了瞻州,想是王爷王妃不放心女婿,这才特意让二公子辞了官,去瞻州辅佐咱们那状元郎。”
  这事儿像是宠女过份至极的北安王府能做出来的事情,齐皇也没有多怀疑,只是又问了李筠风的近况。
  “三公子还是那样,年少顽皮,读书也不似二公子那样用心。”
  齐皇听了,满脸都是嫌弃的笑容“也罢了,不过他也年岁也不小,不想读就让他来宫里,做个四品带刀,朕也好替皇叔给盯着些。”
  “还是陛下考虑得周到,也是三公子的福气。”顺总管连忙笑应,然后小心翼翼地退出御书房,亲自去北安王府传口谕。
  北安王府收了消息,自是谢了这浩荡皇恩,只是心里却高兴不起来。
  这皇帝侄儿仍旧信不过他们,放了老二,却要老三到他跟前看着,只怕北安王府真有什么叫他不满的,这刀就直接架到老三的脖子上。
  所以这去了,跟人质有什么区别北安王也忍不住在心里暗叹,自己这个侄儿好手段。
  可惜了,这般好手段都算计到自家人的身上,只怕是难成大事。
  他大齐李氏,果然要终结于此。
  不过对于北安王来说,却是一种解脱,他的一生,都被别人掌控着。
  所以大齐的灭亡,对他来说何尝不是一种解脱。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