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作者:曹家丫头      更新:2020-11-23 19:40      字数:4194
  曹二丫从厅里退了出来,心思沉重的走到李云霞的房前。
  “表姐,我可以进来吗?”
  听得敲门声,李云霞抬起了脸。
  “快进来!”
  曹二丫进来的时候对上了李云霞还略带害羞的眼,她拉着凳子在李云霞的身边坐了下来。
  “表姐,我不希望你是因为铺子里的事而委屈了自己!”
  李云霞抬起脸瞧着曹二丫,伸手握住了她的手。
  她摇了摇头:“二丫,表姐是个过来人,知道什么事能干,什么事不能干!”
  “不能说没有这方面的考虑,但最最重要的是,表姐想试试,想重新踏出这一步!”在老家的那一日,她听得了爹娘的谈话,自然明白了赵大对她的心思,因为这原因,她自然去注意他。
  他那般厉害的人物,对上她的眼,就忍不住红脸的模样,有时在她一个人想来的时候,总觉得有几分可爱,有几分想笑。
  他费尽心思的寻得一份小玩意,就为了来讨她的欢心,变扭的寻着理由来她的铺子里买衣裳,他自己的,他弟弟的,他各个远方亲戚的,甚至他以前住的地的对街的邻居的。
  有一次,她小日子来了,身子不舒服,被他瞧见了。虽然他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可那个晌午他一连寻着不同的理由来了几次。傍晚归家的时候,她其实知道,他在后面跟着呢,一直默默的跟在她的身后直到家门口。
  先是感动,上了心,不知不觉就动心了。可她这般的身份是配不上他的,所以她舍不得,却又一直没有接受。
  借着这次机会,她也卑鄙的利用这次机会,给自己一次接受那个男人的勇气。
  “二丫,表姐想试试,表姐会幸福的对吗?”
  曹二丫用力的点着头:“自然会的,要是他以后敢欺负你,我把他的腿都打断了。表姐,相信我,我能做到的!”
  李云霞噗嗤一声笑了:“傻丫头…”
  赵大一路回去就乐呵的不行,他岳母竟然同意他们先定亲呢,他自然得给大人去封信了。而且他也听说了,这杨县丞竟然敢欺负曹家一家。
  这曹二丫是他大人的救命恩人,而李家又是他丈人家,看来杨家的日子真是太好过了,明日他得好好去会会他们。不过,得先和老二去说一声,老二蔫坏蔫坏的,说不定有什么好主意。
  第138章 事败
  曹二丫一身黑衣翻墙而出, 而松松就机灵的立在她的肩头,白玉这会在空间里,要是有需要的话, 她自会把白玉从空间里放出来的。
  她今日倒要到那杨府去瞧瞧, 说不定能让她探得什么秘辛, 到时与那杨家对弈的时候也不至于处在下风。
  夜黑风高, 街道上静悄悄的,几乎都没有什么行人。
  曹二丫如今的莲花步已使得得心应手。她就如这黑夜中的幽灵, 迅速在街道上飘过。如果真有人瞧见了,说不定还以为自己遇鬼了。
  松松在树枝与墙头穿梭,它这会真是有点佩服二丫呢,不过这话它是不会说与二丫听的。那会子初见二丫的时候,她见了野猪都忘了爬树的蠢模样, 它可还是记得清清楚楚的,可如今她这速度竟然能与它松松相抗衡了。
  曹二丫站在杨府的外面, 看着那高高的围墙,嘴角扬起一抹自信的笑容。要进杨府这座宅子,自然不在话下。
  她身子一跃,就如一只雀儿一般, 轻巧的落在了杨府里。
  几只豢养的狗子凶狠的叫了起来。这里有钱有势的人家还真喜欢养几只大狗来看家护院, 这杨家也不例外。
  曹二丫扬手一撒,那秘制的药粉飞出,那可是带着白玉味道的独家药粉。白玉对于那些兽类的震慑作用可是非同寻常的。果真不出她所料,那几只狗子立马匍匐在了地上, 恐惧的“呜呜呜”的叫着。
  这里的动静倒没有引来旁的人, 虽然还有一两个小厮在巡夜,但曹二丫动作轻巧, 很轻易的就避开了他们。
  曹二丫也来过杨府几次,也算知道了杨府大概的结构。她直接寻到了杨府的书房。
  她轻轻的推开书房的门扉,小心翼翼的走了过去。
  这会的功夫,杨府的人都歇下了,曹二丫也不知道这书房有没有什么机关,所以她的动作格外的小心,万一从哪里射出支飞箭啥的就不好了。
  她放慢了脚步,每走几步都要观察下周围的环境。
  松松倒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直接蹦到了书桌上,好奇的看着小心翼翼的曹二丫:这二丫什么时候又变得这么胆小了。刚才那会它还小小的佩服了她一把呢,原来还跟以前差不多啊!
  松松放肆的笑了起来,曹二丫一个眼神过去,松松立马噤了声,乖乖的,刚才二丫的眼神好怕怕呀!
  松松讨好的跳到曹二丫的肩膀上,委屈的叫了声。
  曹二丫伸手撸了撸松松软蓬蓬的毛毛,压低了声音说道:“你啊,刚才就差躺桌上打滚嘲笑二丫对吧?”
  松松眨巴着大眼:有吗?它有吗
  “那杨县丞心思肯定细的,你要是再继续在书桌上蹦跶下去,明日里肯定就被他看出端倪了!”
  松松摇了摇尾巴,虽然很多人情世故它并不通透,但毕竟跟了二丫这么长时间,它自然懂了不少。
  “而且,这里的动静大了,肯定会把府上的人引过来!”她安慰的拍了拍松松。
  松松迷糊的点点小脑袋,看来它以后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
  曹二丫瞧着那书桌,也没有去翻,这县丞该是不会把那些机密文件随便放的。电视剧她也看了不少,里面那些当官的人家里可都有密室呢。
  她瞅了瞅,直接走到了书柜旁,把书籍一本本的抽了出来,见到花瓶什么方也都上手去转转,甚至见了画,掀了开来,在壁上敲敲,看看有什么暗格没有。
  曹二丫一件件物什试了过去,连那些犄角旮旯的地方都没有放过。
  她本想拿起一只青花瓷的碗,却没有拿起来。
  她疑惑的站在那,一寻思,眼神一闪,心尖遂有了主意。
  曹二丫的指尖握着那碗沿着碗沿转了一圈。
  能转动的那刻,曹二丫心底就有数了,电视书籍诚不欺她。
  另一侧的书架果真转了开来。还当真有密室呀。
  曹二丫的嘴角闪过一抹冷笑,看来这杨县丞不仅不是个好人,肯定也不是个好官。
  她走进了密室。松松立马机灵的跟了上去,小小的鼠心猜测着,这里会不会有宝藏呢。大概会传染吧,如今的松松觉得自己有了很多曹二丫的习性,哎…
  夜明珠把这密室照的透亮。这密室陈列着几个书架,瞧着放得都是些书籍。
  的确有个箱子。
  这一点倒超出了曹二丫的意外,曹二丫本以为这里该有很多杨县丞贪污的金银珠宝之类的。
  她打开箱子,里面放得倒真是银子。但数量并不多,这分量显然是不够。
  松松见了银子,立马跑了上去,拿起一锭,就往它背后的包包里塞,如今它算是知道这银子的好处了。
  松松边拿还边瞅着曹二丫,见曹二丫并不过来和它争抢,倒有点意兴阑珊了。其实吧,它更享受这争抢的过程来着。
  曹二丫站在原地寻思着。难道那杨县丞还把贪墨的银钱存在别的地?依着那人的心眼、心性,肯定不是什么好人。他能不贪?
  曹二丫的嘴角扬起了一抹冷笑。
  她从不主动去招惹别人,可一旦被招惹了,也不是吃了委屈往肚里吞的人。
  曹二丫从空间里挪了一些金块放到了箱子的最里面,这些到时该会让那杨县丞的罪责更重一些的。
  松松纳闷的看着曹二丫,瞧着她把自家的金子塞到这箱子里,委实有点心疼。
  见曹二丫越塞越多,松松不满的叫了起来。
  “二丫,二丫,你这是干嘛?你不是说这人不是好人吗?咋还给他金子?”莫不是二丫中了啥毒?这二丫平时最喜欢这些了,如今竟舍得给一个坏人送金子。
  曹二丫伸手揉了揉松松的小脑袋:“这些金子可不是白给的呢,他也得拿相应的东西来换。”
  松松迷糊的听着,虽然它有点护食加护短,但对曹二丫这般的行为倒没有任何的阻止。
  曹二丫抬起身来,目光落在了不远处那上了锁的小箱子里。这小箱子倒是藏得隐蔽。旁人进来,肯定先注意到这大箱子的,哪知道在这大箱子的后面藏了个巴掌大的小箱子。
  她拿起小箱子颠了颠,倒是轻的狠。这小箱子放在密室里还上了锁,看来这“分量”可比那大箱子里放的银子来的重。
  曹二丫上次在崖底得了不少的东西,其中也有些机关秘术方面的,这把锁自然对如今的她不成问题。
  她拿着一根铁丝几下拨弄,只听得一声清脆的声音,那锁就被打了开来。
  这箱子里面放的不是金银财宝,而是一些书信。
  曹二丫一封封拿着读了起来。她的嘴边不自觉的露出了一抹冷笑。
  这是杨县丞与上官的通信,当然并不是临海城的县令。而是更上一级的知府。这信主要是围着揭发县令以及升官之事。
  在临海城这么长时间,曹二丫自然知道,这县令也不是什么好官。讨好他的下属,前前后后就往他的后院里送了不少个女人,要不是家里还有个凶悍的媳妇,这样的现状还得更严重。女人都收了这么些,金银珠宝想来也不会少。
  这两个人,真是狗咬狗一嘴毛。
  曹二丫嘴角的冷意更甚,她从中拿出一封信,在手中拍了拍。这封信不给旁人,只给那县令,该令那杨县丞喝上一壶了吧!
  当然,旁的信她也不会拉下的,有这些证据在手,肯定会派上用场的。
  曹二丫来无影去无声,只拿走了那些信,旁的都恢复了原样。那是一点都看不出有人来过。
  **
  赵大得了李家应允婚事,那是一晚上都没睡着,想着自家老丈人受的憋屈,一早就拉了赵二寻上了县令。
  县令对两个人也是觑的要死,明明快要送走两个瘟神了,咋就又找上门来了呢。
  他眼尖的看到了桌上放着的一封信,疑惑的拿起信读了起来,待看到信的内容,那是气的红了眼。
  “混账东西,混账东西!”那人竟然觊觎他的位置,真是胆大包天了。
  县令气的把手中的信团着扔到了地上,好巧不巧的扔到了赵二的脚边。
  赵大气哄哄的走了过去。
  “县令,你是什么个意思,竟然关了我岳父的酒楼!”
  县令大人一脸懵逼,他哪敢招惹这瘟神呀!
  “这没有的事,没有的事!请问赵大人的岳父是?”
  赵大咳嗽了声,摸了摸又涨红的脸:“未来岳父,未来岳父!”
  而此刻的赵二已经把信给读完了,他还细心的发现了这附着的一行小字给出的提醒。
  **
  只两日的功夫,临海城就发生了惊天大事,先是县令带了人抄了杨县丞的家,搜出了县丞贪墨的罪证。接着县丞反咬一口,供出了县令勾结上官,贪污的罪证。
  再加上赵大与赵二的推波助澜,临海城的事自然引得上官的重视。接下去的日子里,接连撤了几个为官不正的官员,又派了新的县令县丞下来。
  临海城的很多人都奔走相告。这新来的县令素来都有好名声,可真是百姓之福,百姓之福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