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淹没于岁月
作者:九支书竹      更新:2021-12-10 05:52      字数:2451
  第一千五百零五章淹没于岁月
  轰隆隆!
  天穹震颤着、翻滚着、破碎着,那浓郁的仙气凝聚龙蛇般的身躯,这诸天世界都仿佛化为一片炼狱,空间裂缝以肉身可见的速度扩大,不断地流露出丝丝鸿蒙之气,犹如柳条一般,垂落至世间,洒下道辉。
  诸天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都承受着来自鸿蒙树的力量。
  天地大变!
  那流露出的鸿蒙之气,直接改变了大道规则。
  将诸天世界修炼者的境界,近乎,全部都提升了一个等级!
  “哈哈哈,本帝已迈入半步仙帝之境,下一步,就要冲击仙帝之位,本帝有预感,三十七纪元,是可以证道成帝的,这片天地之下,太容易修炼了!”
  一位刚刚突破境界的半步仙帝仰天大笑。
  世界各处,都沸腾了!
  举世哗然!
  这一日。
  诸天世界诞生的婴儿之中,足有上千位仙体!
  这个数量,相当于诸天世界以往百年所诞生仙体的数量,而如今,仅仅一日,便达到了!
  无数势力派遣弟子,外出寻找那些拥有仙体的婴儿,召之入门。
  他们认识到,这是一股契机!
  仙体婴儿,那是绝佳的修炼天赋啊!
  代表着诸天世界的未来,若是将他们全都揽入门下,就等同于,握住了未来,那宗门崛起,指日可待。
  楚歌身躯缥缈,抬望眼,怅寥廓。
  末日浩劫,共有九次天地大变。
  第二次,在两百年之后,正是三十六纪元结束、三十七纪元开始之际。
  是巧合吗?
  第一次天地大变持续九九八十一日。
  当天穹之上的裂缝融合,世人的视线之中,也失去了鸿蒙树的影子,但楚歌跟随青莲仙帝,去往世界的中央,观望鸿蒙树,不由得心惊肉跳!
  那鸿蒙树之下,枯叶,铺了厚厚的一层。
  再不现往日的枝繁叶茂!
  它充满了凋零之气。
  鸿均道祖坐在树下,手里捏着一片枯叶,静静地凝望着,那沧桑的眼神中,深邃而平淡,但眸中,却有着一抹悲伤。
  “鸿钧前辈。”
  楚歌与青莲仙帝轻声道。
  鸿均道祖抬头望了楚歌两人一眼,淡笑道:“你们倒是还记得我老人家。”
  楚歌打量着鸿均道祖,一言不发,紧抿着嘴唇。
  青莲仙帝与鸿均道祖谈了几句,便与楚歌离开了鸿蒙树区域。
  楚歌忽然驻足,隔着黑暗的宇宙,遥望着鸿蒙树,眼中流露出的,是一种莫名的神色,他转头,问身旁的青莲仙帝:“青莲仙帝,你是否感觉到,鸿钧道祖有些变化?”
  “的确......”
  青莲仙帝沉吟道,“鸿钧道祖即天道,天道枯萎,他亦衰老,天道陨落,他亦死亡。”
  “不!”
  楚歌断然道,“我说的是,他......”
  “气息似乎更强了!”
  楚歌刻意放低了声音,附在青莲仙帝的耳畔,顿时,一股清淡的莲花香气扑鼻而来,使得楚歌浑身舒泰,他微微皱眉,定睛望着青莲仙帝,似乎想透过青莲仙帝那朦胧的仙光,看穿其真实面目。
  青莲仙帝深深地望着楚歌,自顾自地道:“世人皆道,鸿均道祖便是天道,但,他与诸天世界,到底是什么关系,无人知晓,有人说,他诞生于诸天世界之前,宇宙还处于一片混沌时,鸿钧便已诞生,亦有人说,这鸿蒙树,便是其本体......他是道尊,诸天世界唯一的道尊,纵然连仙帝,包括通天教主,恐怕都无法理解他的存在,楚歌,你说这话,莫非是......”
  楚歌耸肩,苦笑道:“临近时馗大帝召唤我的日期了,我最近总是疑神疑鬼的。”
  青莲仙帝却陷入了沉思。
  片刻。
  青莲仙帝转身,背对着楚歌,道:“忘记这个想法。”
  楚歌默然。
  他回到剑宗,等待着时馗大帝的召唤。
  某日。
  深夜。
  月朗星稀。
  今夜,月亮格外的圆。
  非常的大。
  似乎,十分接近大地。
  站起来,一伸手,就能触摸到月盘似的。
  遽然,圆月光辉绽放,犹如水波涟漪般,一圈又一圈,朝着四面八方,席卷而开,那璀璨的银辉,将夜空照得宛若明昼,这等异象,惊动诸天世界,无数修炼者在夜空之下,抬头仰望,心情摇曳。
  “那是?”
  有人指着圆月。
  其中,好似有着一座宫殿浮现。
  那宫殿,竟与广寒仙宫极其相似。
  广寒仙宫的弟子们早就迁入封神界,她们望着这一幕,心生猜测,那广寒女帝神色激动,娇躯微微地颤抖着,仿佛是猜到了什么,死死地盯着圆月中的仙宫里,缓缓走出的那道身影。
  “是广寒仙帝!”
  “又一尊仙帝苏醒了!”
  “诸天世界三十三尊仙帝,还在沉睡的仙帝,不足一掌之数吧?”
  是夜。
  广寒仙帝归来。
  广寒仙帝统领广寒仙宫,入主东域。
  楚歌以青莲仙帝的名义,邀请广寒仙帝入圣地论道。
  这广寒仙帝亦是一位容貌绝色的女子,但不同于曦和仙帝的温柔、神凰仙帝的火热,这位广寒仙帝十分高冷,浑身都散发着一股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气质,无论楚歌说了什么,广寒仙帝都是神色淡淡,毫无变化,眼中十分平静,一丝波澜都没有。
  但经过楚歌的努力,还是和广寒仙帝达成了合作,成功地将之拉入自己的阵营!
  转瞬。
  到了一年之期。
  楚歌听到了时馗大帝的呼唤。
  “时馗没事!”
  饶是楚歌心境坚定,都不由得露出狂喜之色,他与时馗大帝还是有深厚感情的,自然不希望时馗大帝出现意外,他循着脑海之中的声音,找到了时间之河出现的地点。
  站在岸边,楚歌眺望着江河之上的一叶扁舟。
  扁舟上,是时馗大帝的身影。
  两人看似相隔数十丈,但实则,却隔着时间的距离。
  时馗大帝缓缓地转身,提着那奄奄一息的灯笼,对楚歌露出微笑。
  轰隆隆!
  忽然!
  时间之河奔腾汹涌!
  黑雾,从暗处涌来,笼罩了时间之河。
  大道隆隆,秩序法则镇压!
  那木船,激烈地晃动着,随时都要倾覆。
  刹那间,这里时空紊乱,过去、未来之现象,在楚歌视线中浮现,化为一道道碎片,时馗大帝神色大变,他倏然转身,望着时间之河上,不知何处出现的那一道神秘的影子,问道:“你终于再次出现了,你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