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比丘
作者:济逊      更新:2020-12-27 20:17      字数:3680
  佛说,譬如摩尼宝珠堕落到不净的地方,使得摩尼宝珠不堪使用。比丘也是这样,虽然多闻,但是如果比丘堕落到不净的地方,堕落到不净的利养之中,一切天人众不会对他心生恭敬。
  佛说,譬如死人,家人用金冠和花鬘庄严他的头。比丘也是这样,如果比丘破戒,他以袈裟庄严自己的身体,用袈裟装饰他的威仪,对他又有什么利益。
  佛说,譬如有人把身体洗浴干净,再以香油涂润在身体上,涂润在发髻指甲上,穿上干净的衣服,带上花鬘,他称得上族。比丘也是这样,如果比丘智慧多闻,他们身披法服,威仪具足,他们就是佛子。
  佛对他的弟子众说,有四种破戒比丘,他们看起来很像持戒,他们只是有持戒的影像。
  迦叶问,世尊,什么是四种破戒的比丘。
  佛说,迦叶,有一种比丘,他们具足受持解脱戒,善于知道禁戒律,他们对细微的罪都心生深的惧怖,永远依法修行,说戒清净。他们身口意的业具足无犯,在一切食中远离邪命。这样的比丘也有他的过错,为什么呢,因为他执着自己的功德成就,执着自己成就的戒取,这就是第一破戒,他的持戒如同影像。
  佛说,迦叶,还有一种比丘,他们善于知道禁戒律,常常受持戒行,但是他们在私密地方,有身口意三业。他们有身见,执着自己的情不能舍。这就是第二种破戒比丘,他的持戒如同影像。
  佛说,迦叶,还有一种比丘,他们常常能行慈心,可以悲愍世间有情的众生,具足慈善。但是他们听闻一切法无生,心生惊恐,这就是第三破戒比丘,他的持戒如同影像。
  佛说,迦叶,还有一种比丘,他们可以行十二头陀大行,具足一切无缺,但是他们有我心,执着人我之相。这就是第四种破戒比丘,他的持戒如同影像。
  佛说,迦叶,如果要说真实的戒,是无人、无我、无众生、无寿命。无行也无不行,无作也无不作,非犯非非犯,无名无色、非无名色。无相非无相,无息念非无息念,无取无舍,非无取舍。非受非不受,无识无心,非无识心。无世间,也无出世间。无所住,也非无住。无自持戒,无他持戒,于此戒中,离一切诽谤,无迷无执着。
  佛说,迦叶,这就是圣者无漏正戒。它远离三界在一切中住。
  释迦牟尼佛接着说,如果你们可以受持这个离垢的戒,心不住人我相,受持戒无犯也无受持,无缚也无解脱。这就是微妙深甚的大善。你们要远离一切疑惑。
  佛说,迦叶,如来说的真实戒是受持无垢的戒,修行者在世间修行菩萨道,不是为了自己的身命,只是为了普遍救济一切有情的众生。修行菩萨道的人,受持的戒是无垢的,在世间人我中,没有染没有净,没有暗没有明,没有得没有失,不住此岸也不到彼岸,也非中流。解脱一切缠缚而平等一切众生,无住如虚空,非想非非想,这个戒相,就是如来说的真实的戒相。众生受持无垢的戒,不执着名色,心不被一切名色缠缚,恒以净妙的心,离开我相,远离解脱非解脱,远离犯戒持戒,无戒无不戒,无定也无散。如果你们可以依靠这个去修行菩萨道,用智慧观照二边而无取,这样的戒是净微妙的,这样的戒才是安住在三摩地中,三摩地生出自己一切清净的智慧。
  佛说,众生的智慧本来具足清净,这才是菩萨真实的具足戒。
  在释迦牟尼佛说这个法的时候,有八百比丘得到漏尽意解,他们的心得到解脱。有三十亿人远离了一切尘垢,得到了法眼清净。有五百比丘得到三昧地。但是还有一切比丘,他们听闻释迦牟尼佛说深甚微妙的法,难以理解难以进入这个智慧的法门,他们不能相信,也不愿意去修学佛说的这个法,他们从座位上起来,然后他们走出了法会。
  那时候佛弟子迦叶问佛说,世尊,这五百比丘他们已经到了三摩地,为什么他们对佛今天说的法不能相信,为什么他们不想学这个法而走出法会。
  佛说,迦叶,这五百比丘,他们的我见还没有完全去除,对我今天说的这个无漏清净戒法不能相信,因为这个他们心生恐怖,所以不相信也不愿意修行这个戒。我今天说这个戒法,深甚微妙。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的菩提都是从这个戒中生出,少智慧福德的众生不能相信。
  佛说,这五百比丘,在如来的教法中属于声闻,他们于如来的法中执着求自己理解的法,他们听闻另外一法,会相信并会受持它,而我今天说的戒法,言和教都是玄妙的,所以他们非常惊恐。这些比丘,他们意从如来出,只是为求一法,发心修行这个法,命终以后他们会生到忉利天宫,也是为了这个事,在佛教中求出家,这五百比丘身见没有舍,所以听闻我今天说此法,心生恐怖不能相信。
  这时释迦牟尼佛告诉弟子须菩提说,须菩提,你到这五百比丘那里去,用善方便教导他们。
  须菩提说,世尊,佛这样比喻说法,他们听闻后也不能相信不能受持,我的智慧很小,我的言论寡识,又怎么样去度化他们呢。
  那时候这五百比丘已经走到半路,释迦牟尼佛以神力化作一个化比丘,在半路上和五百比丘逆向而行。
  化比丘问那些比丘说,尊者,你们要到那里去。
  比丘们说,我们要到野林间去,那里最寂静,我们在那里能够得到禅定的快乐。
  化比丘说,你们要到野林中去,为什么呢。
  比丘们说,世尊在说法,世尊今天说的法,我们前所未闻,听闻了也难以进入,我们心生恐怖,不能相信,不能修学。我们情愿到野林中去,可以安处在禅定中得到快乐。
  化比丘说,尊者,世尊说法是很难理解,所以你们心生恐怖,不能相信,不能修行。你们现在要到野林中去,以定作为涅槃。我想问尊者,什么是涅槃。如果是自身得涅槃,那么也得补特伽罗。我、人、众生、寿者哪一个得涅槃?涅槃法是非相非非相。
  比丘们说,涅槃就是涅槃,要怎么得证?
  化比丘说,要断除贪嗔痴。
  比丘们说,怎么样断除贪嗔痴?
  化比丘们说,贪嗔痴不在外,不在内,不在中间,本来没有,今天也不用灭除。
  化比丘说,尊者,不用执着,不要疑惑,如果你们不执着不疑惑,那么就是非护非不护,非乐非不乐,这样才是涅槃。尊者,这个清净戒相,不生不灭,从三摩地生,从智慧中生,从解脱中生,从解脱的知见中生。离开有,离开无,非相非无相。尊者,这个戒相,就是真涅槃。这样的涅槃,无解脱可以得,无烦恼可以舍。尊者,你们想求圆寂,你们所得到的是妄想不是涅槃。你们在想中生,想不是涅槃。你们被想所缠缚,如果你们可以灭受想,就可以得到三摩地。尊者,修行人应该这样的去修行。没有比这样的修行有更好的修行。
  化比丘和这些比丘说这个法的时候,这五百比丘听闻以后,他们漏尽意解,心得到解脱。五百比丘立刻回头又到佛讲法的地方,他们头面礼佛,绕佛三圈,然后坐到法会中的一边。
  这时须菩提长老从座位上起来,他问这些比丘说,比丘,你们刚才为什么走了,现在为什么又来了。
  比丘们说,本来无去,今也非来。
  须菩提长老问佛说,世尊,他们这个说法,是什么意思。
  佛说,无生无灭。
  须菩提问比丘,你们这些尊者,是怎么听闻法的。
  比丘们说,无缚无脱。
  须菩提问,谁度化了你们。
  比丘说,无身无心。
  须菩提问,你们怎么样修行。
  比丘们说,无无明灭,也无无明生。
  须菩提问,为什么你们是声闻。
  比丘们说,不得声闻也不成佛。
  须菩提问,什么是你们的梵行。
  比丘们说,心不住三界。
  须菩提问,你们在什么时候入涅槃。
  比丘们说,如来入涅槃时,我们也入涅槃。
  须菩提问,你们所作已经作了吗。
  比丘们说,已经了知人我。
  须菩提问,你们烦恼已经尽了?
  比丘们说,一切法也尽。
  须菩提说,你们等可以善破魔王了吗。
  比丘们说,蕴身尚不可得,那里有魔王可破。
  须菩提问,你们的老师在那里。
  比丘们说,非身非口非心。
  须菩提问,你们已经得清净的胜地了吗。
  比丘们说,无取无舍。
  须菩提问,你们已经出了轮回到了彼岸了吗。
  比丘们说,不到彼岸,也不轮回。
  须菩提说,你们相信胜地。
  比丘们说,一切执着解脱。
  须菩提问,你们要到那里去。
  比丘们说,到如来去的地方。
  这时,化比丘对须菩提说,你让他们走吧。这时,大法会中,有八百比丘发起声闻意,他们心意得到解脱,有三十二亿众生远离尘垢,得到法眼清净。这时,普广菩萨从座位上起来说,世尊,这个《大宝积》正法,我们怎么样修学。
  佛说,善男子,我所说的正法真实戒行,你们应该受持。你们会因为这样正法,得到大的利益。
  佛说,善男子,譬如有人乘坐土船想过深广的大河,乘坐这个土船的人要用什么方便才能快速的到达彼岸。
  普广菩萨说,必须用大的力气,必须勇猛精进,才能到达彼岸。
  佛问,为什么要这样。
  普广菩萨说,因为河水深而急,令人忧怕,如果不勤力,土船必定沉没。
  佛说,是的,菩萨修行正法也是这样,菩萨要度生死轮回的大海,必须发勇猛精进之力,要通达佛法,如果众生不精进修行,你们就会堕落在生死轮回的大海中。你们要想到,这个身体不是坚固的,它是无常坏灭的,你们今天受持了法的微妙船,要运度一切众生,过生死轮回的河,一直到菩提的彼岸。
  普广菩萨说,世尊,我们怎么样受持大法的船。
  佛说,所有的布施、持戒、忍辱、慈悲心,积集你们无边的福德,你们要心起平等,平等庄严一切众生。你们要在七菩提分中善而不忘失,精进受持,心生决定。要以善巧的分别,到达佛法的真实相,你们要以大的悲心,救拔众生的苦,令自己和众生生出一切善,让众生进入佛的微妙法中,让正法的大船渡众生于生死轮回的大海,你们要以如来的妙法船,不知疲倦的运度众生,你们应该这样的去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