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种地老农
作者:汉行      更新:2021-01-08 12:56      字数:2070
  黄正汤道,“贫道要用璇玑轮将此事告知宋千会!”
  含老爷不禁一怔。宋千会?这样的人物他也只是听说过,还没含府的时候,宋千会就已是上将军,怕是就连宫里的人也难见到他。
  “仙长,此事怕是有点难办啊,乱葬岗之事已经报上朝廷,自然会有军部来人,可不要如此莽撞。”含严光谨慎道。
  黄正汤摇摇头,“都忘了!”
  随后他一挥大袍,含严光眼前出现重重景象。
  那是一片混乱的大商,地上是图腾的势力,空中以及山上,便成了异魔所盘踞之地。无数道家先人手持宝物,在这片大地争杀不止多少岁月,曾经的道家圣地蜀山已经灭种,直到宋千会出现了才将那无数异魔赶到另一片天地。同为道家圣地的龙虎山最后也几乎连一点传承也没留下来。至于蓬莱仙岛,更是直接退隐千年。可以说那一次异魔之乱,直接断绝了整个道家的气数。
  画面再到普通民众,眼前所见,尽是荒地,饥民无数,人相食,鬼物妖物横行遍地。黄沙蔽日,乌烟瘴气。
  黄正汤收了神通,“你可知这些代表着什么?”
  含严光擦了擦汗,“仙长请说。”
  黄正汤道,“如若轻视此事,我敢保证,不出三年,天下又会出现这样的景象!”
  含严光思考再三,手里捧着的凉茶抖了一圈一圈的波纹,而后他战战巍巍饮下这一口茶,“单凭仙长吩咐,只是这璇玑轮如何能将消息传到西北,老头子却是不知,还得问过州府里钦天监的大人才行。”
  黄正汤一脸不悦,“有你这句话就够了,璇玑轮就是我道家之物,我自然会使,拿来便是!”
  在西北,漫漫黄沙。
  往西望便是方外之地。
  那边有三座漂浮在空中的大山,一山之上有方外大殿,一山之上为图腾所在之处,还有一处便是星宫。方外大殿名为仙宫,图腾所在楼阁名为神山。
  这三座大山皆由图腾之力托起,至今已有千年不坠,恍然间,真若天上仙宫。三座大山常年隐于云雾之间,凡人不得见,只有真灵之上者才能见到三山真面目。如若要上这三座山,若是没有山上人接引,只有修为到了真灵中三境才上得去。
  那三座山太高,高过了一般真灵境大能御空高度的极限。
  若是凡人见了这样的景象,只怕会将这三座山当作真正的神仙居所。
  一个老农在一处田地中翻种,但这样的徒劳的。因为西北大地的土壤并不肥沃,极难长出江南水乡那样的庄稼。但老农竟然固执地往地里撒下水稻种子。在这地方,水稻种子几乎比灵石还难见到。尽管神农袁师创下了这神奇的稻谷种子,但想要在西北之地长出来,只怕比登天还难。
  老农翻种了一整天,已是夕阳西下。
  他头上有一只再普通不过的白布巾包裹,让人看不清面容,事实上也没人会在意这样的农夫。农夫拈了一点泥土放进嘴里,仔细品尝。
  然后他叹一口气。
  他是知道这里的土地曾经有多么的肥沃,莫说种出水稻,便是再“娇气”一些的农作物在此地也能成活。这地方的贫瘠是有原因的。
  那次异魔之乱,大商及道家高人一同将此地作为战场。百年不歇的高层武者斗法,使此地灵气几乎被吸干。本来西北大地的地底下全是灵石矿脉,但为了打赢那一场战争,大商以及天下七十二州耗尽了此地所有灵气。
  异魔之乱虽然平息了,但西北大地也彻底成了武者最不愿意来的地方。大商各地图腾当时犯了大商皇帝的忌讳,总是想要保存实力,于是皇帝请求一个男人将这些图腾囚禁。那个男人是宋千会。
  宋千会将他们赶到了西北之外,后来人称方外。
  他将整个大商的图腾赶到此地是有考量的,既然此地灵气匮乏,土地贫瘠,若是这些图腾到了此地,或许呼吸间带出来的灵气,能将此地匮乏弥补一番。
  千年已过,除了眼前草地,草原外便是漫漫黄沙。虽然已经比千年前要好了很多,但要将西北之地的情况改换一番,恐怕还需要几个千年。
  但宋千会能活几个千年呢?
  老农种下这些种子,就不再管,他要回去了。
  他不是个好农夫,因为他回的军帐。
  回了帐后,老农换下那一身便装,穿了一件短褂。他走过一个枪架子,架子上架的那一条枪极其有名,有名到整个天下都开始忽视这条枪。
  枪身上没有刻字,但所有人一旦见了这条枪,还有那个人出手,就会知道它的名字。
  老农抚摸过这条枪,四周静默无比。
  不知过了多久,一轮残月已上了空。老农将这杆枪捏在掌心,枪身凉滑,一如老农那沉闷的性子。他不爱说话,说了话也时常感觉没有用。
  这条枪叫灞枪。
  老农叫宋千会。
  自扬州来的那一道信息已经传到了他这里,他今天种下的种子,很可能就成了衡量这片天地是否适宜人族留存的重要依据。
  粮食都种不活了,人还怎么活?
  宋千会穿了金甲,戴上头盔,提上灞枪,账外已聚齐十位将军,皆是真灵七境!
  他要回都城了!
  神州都城。
  礼亲王此时正在清河府邸饮酒,当然,此时他已被贬作庶民,但是仍然有无数武者跟随。他的门客自然还是称他为亲王殿下。
  自从太庚皇帝将他贬作庶民,他便隐于民间。往年许多不敢做的事,他现在做起来方便了许多。整个朝廷在明,而他在暗。哪怕是东平王,见了他这一介庶民,也不得不下辇行礼。因为他的势力越来越大了,大到没人敢拥太子彻登基!
  因为一旦太子彻登基,礼亲王极有可能在那一日便发动兵变,弑君!
  礼亲王手里晃荡着一杯酒,身边既无美姬,也无乐师,他一人饮酒,更像是饮这天下气运!
  正在这时一个黑影闪了进来。
  “殿下!西北那位要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