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华清池之宴
作者:汉行      更新:2021-01-08 12:59      字数:4190
  今天是状元顾沉鸢那三人大摆宴席的日子。
  说是他们三人摆的席,其实是皇家人会见天下英才的大宴。纪行这三甲同进士最末,自然也收到了请柬。
  高瓶儿身份特殊,极受齐帝宠爱,自然也要与纪行一同去。但是李诵筠就没这个资格了,不过高瓶儿给公主提了一句,最后李诵筠也跟着去了。
  不过小怜是真的没法跟随纪行,无奈,身份不一样。
  纪行一个人乘一辆马车,高瓶儿与李诵筠乘一辆。到了华清池,三人都早早下了马车。才看到这边已经聚集了许多人。最为惹眼的自然还是距离陛下座位最近的那几个人。高,韩,宋,吴,曹等几大家族的人自然都是到了的。当然,还有公主府的人。这些人的座位自然离得那张椅子最近。
  剩下来的就是顾沉鸢,韩孤尧,于文正的位子了。纪行随意瞥了一眼,发现的确只有韩孤尧长得像那么回事。那顾沉鸢倒是男生女相,一点没爷们气。至于于文正,纪行觉得这人似乎有点武功。
  根本没人理会纪行的到来,三甲同进士最末,不出言讥讽就是好的了。
  所以他自己就想找个座位坐下来,找了会儿,发现那些蒲团都是编好了号的。于是他找着了属于自己的位置,一屁股坐下来。过了一会儿,一个小太监一溜烟跑过来,“先生可是高何以高大人?”
  纪行不好意思地摆摆手道,“什么高大人,在下的确是高何以。”
  小太监道,“高大人乃是正七品外官,可不能坐在这么偏僻的地方。”
  纪行挠挠脑袋,“还有这个讲究?”
  小太监道,“高大人随我来。”
  纪行就跟着他走,一路竟然走到了游焕之之前,位列其右。小太监不知道从哪里搬出来个竹椅子,“高大人,您就坐这里。”
  纪行连忙道谢,“多谢多谢。”
  游焕之看到纪行,一脸惊喜,“高老弟高升了!”
  纪行笑道,“什么高升呀!把我往火坑里推!”
  游焕之可不这么想,“正七品!咱们都听说了,没想到还能有这么一出。我不知道还要多少年才能熬到你现在这个官职呢!”
  纪行叹道,“你们都是陛下眼里的人才,哪能会没有出头的那一天。游兄,我其实也是身不由己的。”
  游焕之眼尖,看到远处两列宫女过来,扯了扯纪行的衣襟,“先不说话了,陛下可能来了。”
  纪行自然也注意到了,于是安安分分地坐在那里。
  此时游焕之左边那些人议论起来了,“那人谁啊?”
  一个人道,“这人你不知道,这是高何以!我姑姑的亲侄子!”
  那些人恍然大悟,“这就是那个凭着爹受陛下宠爱,直接买了个七品外官的败家子?”
  又有人道,“李清平,你们家怎么尽出这些子人啊!你不是有个表弟吗?听说被这个高何以给治了,连门都出不来了!哈哈!”
  李清平瞪了他们一眼,“好歹也都是进士了,怎么说话还这样猛浪!那高何以可不是一般人,他会武功,听说还很高,小心他把你们舌头给割了!”
  那些人其实也不过就是打趣几句,没有真的这么想。因为他们都是有点真才实学的,陛下也已经召见过他们,往后飞黄腾达那是板上钉钉的事。
  但是与纪行一样同是三甲的那些人心里可就不这么想了。
  “苦读二十年!不如有个好爹!”一个人愤然道。
  另一人压住他的肩头,“算了,算了,别说了。正七品啊,还是安抚使,转一圈回来,恐怕就是从六品了。要不了两年就要到五品要职上面去。这等肥差,陛下不点头能行?小心他人说你妄议圣上!”
  那人还是死死盯着纪行,企图让纪行看到他的怒火,然后他再怒目视之。
  只可惜那个安安稳稳躺在竹椅上的年轻人干脆闭目养神,谁也不看。这人一肚子火气没处撒,气得几乎要摔了手里的茶杯。
  高岐佑虽然只是三品,不过却是太常寺卿,其身份,恐怕比礼部尚书还要特别。这般大宴,他自然要主持大局。
  华清池人声鼎沸。高岐佑缓缓站起来,看了看头顶初升的太阳。这朝阳红得像灯笼。
  他也是个会武功的,中气很足,“陛下驾到!”
  就这一嗓子,把整个华清池都给镇住了。一是他嗓门大,二是陛下来了这个事,在谁耳朵里都是一声惊雷。
  于是四大家族的人都站了起来。
  礼部尚书曹昂之,户部尚书韩谷文,吏部尚书宋谨言都来了。至于工部尚书,刑部尚书,还有兵部尚书,这个宴就没来了。
  禁军统领吴会安也坐在一边。一般来说只要齐帝在京城里要去的地方,他都要跟着,因为他本来就是齐帝身边最后一道屏障。
  高岐佑刚刚喊了那一声后,果然不过几息,两列宫女就排开走了过来。后边是被太监和身着劲装的武士簇拥的齐帝。在齐帝身边永远有一个魁梧汉子。
  朝阳初升,照耀在齐帝月白色却又镶了金的龙袍上,显得熠熠生辉。再加上齐帝本来就器宇轩昂,看着真是有如神人一般。
  不论是大臣还是进士,都站起来躬身见礼,“拜见陛下!”
  齐帝不喜人行跪礼,这是他们来之前就知道的,而且高岐佑也安排人给在场的所有人三令五申。因此并没有出现一大片跪拜的景象。
  齐帝稳健地走过来,等他到了那把椅子上,还没坐。
  高岐佑道,“承陛下言!免礼!”
  这时诸位大臣以及在场的进士们才直起身瞻仰齐帝的面容。
  这样的场面齐帝已经见过了十几年,已经见怪不怪,“诸位爱卿,还有我大齐的人才,都坐下来吧!”
  于是大家都坐下来。
  高岐佑喊道,“奏乐!献舞!”
  舞也分文武,这里跳的自然是文舞。不知道从哪里来的舞女,一个个飘也似的跳入华清池上的七个石台,仙女一般。
  高岐佑道,“众宾客,五湖四海,皆出我大齐,乃是我大齐万世永固之根基,请饮酒!”
  于是大家又跟着喝酒。
  纪行以为随便喝,于是咕咚一杯下肚,整个人都差不多酥了。于是震惊地看了看桌子上的酒壶,暗道,“什么酒这么纯甜还不伤胃!”
  可惜酒杯比他的拇指指头大不了多少,意犹未尽。于是他拿起酒壶准备再来一杯。
  可别人都是喝完这杯,就等高岐佑下一句要说什么,因此纪行拿起酒壶的动作尤为明显。
  这时候恰巧齐帝就看了过来。纪行感觉到目光,也望向齐帝,才发现大伙都端端正正坐着。就这一瞬间,所有人都察觉到了不对劲,于是都看向纪行。
  纪行感觉还是头一回被这么多人这样看着,老脸一红,赶紧放下酒壶。
  那边齐帝轻声不知道在和高岐佑说着什么,反正大家都觉得这个不守规矩的家伙可能要出事了。
  没想到高岐佑下一句话仍旧按照礼制章程来,“陛下赐诸位赏乐!赏舞!席间美酒佳肴,可随意品尝!诸位也可吟诗作赋,也可献诗赠与池中美人!”
  顿时大家伙就炸开了锅。
  原来华清池里跳舞的美人都是齐帝送给这些读书人的啊!
  天下人都知道齐帝不爱美色,可是这么多美女,看得诸位宾客都是一阵眼热。
  纪行一听可以随便喝了,将酒壶藏在袖中,微微偏头,然后含住壶嘴猛吸了几口。
  游焕之在一边笑,“高老弟,刚刚陛下看到了你,你也不收敛点?”
  纪行道,“这玩意儿要是喝不完,可不会让你带回去,显得皇家寒酸。搞不好就会赏给宫里的太监,我要是不喝光,那我不是亏了吗?”
  游焕之一听也是,于是学着纪行一起悄悄灌酒。
  到了现在,这大宴才算是正式开始了。
  齐帝在高位与三位尚书相谈甚欢,频频露笑。
  过了一会儿,齐帝叫来公主,也不知道说了什么,惹得公主脸上一阵臊红。纪行在一边目瞪口呆,他可以相信公主不会嫁人,可他不愿意相信公主会脸红。
  要知道他当初与公主距离那么近,她也是极为沉得住气的。最有可能的是,公主的脸红是装出来的。
  李清平突然喊了一声,“高何以!”
  纪行转过头,茫然地看着他,“阁下是?”
  李清平道,“我叫李清平,我姑姑是你二叔正妻。”
  纪行笑道,“原来是你啊!”
  李清平道,“公主刚刚脸红了你看见没?”
  纪行点头,疑惑道,“看见了,怎么着?”
  李清平笑道,“我与他们打了个赌约。他们赌陛下是想让你做驸马,我赌不是。就是不知道你怎么想的。”
  纪行赶紧摆手,“公主与我差了四五岁,这话怎么能说出来?”
  于是李清平那边便打作一团。他对那边的人哈哈大笑,“我就说吧!”
  “谁知道陛下圣意?万一陛下真的指婚呢?”那些人道。
  纪行一听就没了兴致,于是又回头看齐帝那边。这时高瓶儿又到了齐帝身边,不知道在讲什么,过了会儿给齐帝指了指纪行。纪行赶紧低头。
  等过了这个风头,纪行再抬头时,就看到胸口一朵大红花的状元郎顾沉鸢到了齐帝身前了。
  齐帝道,“状元郎,我考你一个问题。”
  顾沉鸢略显急促,额头见汗,不知道手放哪,“陛下请问。”
  齐帝道,“你读书是为了什么?”
  顾沉鸢这倒是应答自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齐帝摇摇头,“你成家了吗?”
  顾沉鸢脸一红,“草民才十八呢。”
  齐帝笑笑,“好孩子,真是少年天才。我看了你的文章,写得十分漂亮,你坐回去吧。”
  顾沉鸢如获大赦,赶紧退去,连道谢都忘了说。等他快回到自己的座位了,才想起来这个事,于是又局促地对齐帝拱手道谢。
  齐帝笑笑,“坐吧。”
  顾沉鸢坐下来,脸上的汗水都已经滴落到了衣襟上。
  齐帝看向韩孤尧,招了招手,“韩家的小子,你过来。”
  韩孤尧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过去。他修长,背也挺直,长得十分端正,脸也白,又穿了一身白,显得十分精神。
  齐帝看着韩孤尧,“探花郎,我刚刚考了考状元,问他读书是为了什么。这回我也问问你,你读书是为什么?”
  韩孤尧笑笑,“多谢陛下。这个问题,真是不好回答。回答得高尚一点是会被笑话的。”
  齐帝摆摆手,笑呵呵道,“但说无妨。”
  韩孤尧道,“我读书,其实是什么也不为。但是人要呼吸吃饭,犹如每年鱼要回游,读书也是如此,便如同是行走一般吧。说不上来是为了什么。只是比起读书,我更爱做点吃食。”
  齐帝哈哈大笑,“可是君子远庖厨!”
  韩孤尧笑笑,“圣人说君子远庖厨不是说不能在厨房里劳作。”
  齐帝点点头,“很不错,无为才是真正有为,你很不错。回去坐下吧。”
  齐帝一连说了两个不错,高岐佑也不禁多看了韩孤尧一眼。
  韩孤尧拱手道谢,随后缓缓离去。
  问完了韩孤尧,齐帝又对榜眼于文正招了招手。
  于文正走过来,显得龙精虎猛。
  齐帝看着于文正,“听说你是文武双全。”
  于文正一板一眼地答道,“是。”
  齐帝笑道,“文正,文正,想来你是个秉身持正的人了。”
  于文正答道,“家父告诉我,一定要持正!”
  齐帝笑道,“方才我问他们,读书是为了什么,这我就不问你了。我就问问你,你读书习武是为什么?”
  于文正说话像打铁,“为天下人,也为我见过的那些善人做一点事!”
  齐帝点点头,“我恰巧知道另一个文武双全的人才。”
  说罢齐帝转头看向公主,“把那个......”
  公主道,“高何以。”
  齐帝笑笑,“是!高何以。把那个高何以叫过来!”
  公主颔首,“是,陛下。”
  没一会儿公主就到了纪行这边,纪行一路看着公主走过来,一直以为她不是来找自己的。没想到公主到了纪行身后时,“陛下叫你过去。”
  纪行手里捏着酒壶,脑子一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