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却
作者:汉行      更新:2021-01-08 12:59      字数:4138
  “不是,是草民的草!”
  纪行大喊,“楚州,安抚使,高何以高大人到!”
  没有人应。
  纪行从怀中掏出一份圣旨,“此乃王命急宣!”
  刷得大街上就跪倒一片。
  纪行又把圣旨收了起来。顿时街上原本跪着的人又站了起来。纪行再把圣旨掏出来,于是街上又跪倒一片。他笑笑,又收回圣旨,人们便站起来。
  纪行正要再掏出圣旨。此时大街上不知道谁大骂一声,“狗官!”
  这一下就像一把火扔到了火油里!满街上的人都大骂狗官!没到十息,竟然就有人扔菜扔鸡蛋。纪行坦然受之,面上仍然带着微笑。
  他现在算是知道什么叫民风剽悍,不服管制了。楚州这些种田的就是一群刁民,他们认齐帝,不认官府。这其中自然是有豪绅在里边作梗,也有山匪帮众在其中煽动。不巧的是,他这安抚使就是来顺民,招安,诛匪的!
  可没想到人群中竟然有人开始丢石头!
  一颗拳头大的石头又快又劲,嗖得到了纪行眼前!
  纪行后发先至,伸手抓住石头,猛地暴喝,“这他妈是谁扔的!?你们好大狗胆,轿子里坐的可是当朝命官!这可是要杀头的!”
  街上顿时安静下来,不知道人群里谁吼了一句,“杀头就杀头!”
  于是喧嚣再起,愤怒的民众都大喊,“杀头就杀头!”
  纪行点点头,啪的捏碎了手心的石头,哗啦撒在空中。随后他抽了刀,沧啷一声,“给他们看看,我等来此是剿匪,不是他妈的,与他们为难的!我等来此是救他们于水深火热,不是来他妈的!杀他们的头的!”
  从纪行这边嗖嗖嗖丢出三十几个黑不隆冬的东西,骨碌碌滚在地上。街上的人还有点疑惑,于是凑近了看,却看到三十几个人头!
  一个人头两个人头,对他们来说已经见得惯了,可是三十几个人头是什么概念?铺了一地。风吹过,濡湿的地面似乎爬满了脏东西,街上人群一退再退。纪行等人则进一步再进一步,最终在街口前一步停下。
  远在草霸街东侧的塔楼之上,一个人居高临下,看到了这人头滚滚,登时后退一步,“好霸道!”
  管家凑过来,“老爷?”
  此人道,“本官要亲自去迎!”
  管家苦着脸,“老爷,这岂不是杀了您的威风?”
  那人道,“本官好歹是一方父母官,轿子里那位又是正七品武官,光是他手下一个小喽啰都能有如此霸道,来者不善!”
  管家道,“要是轿子里是空的?”
  县太爷醒悟过来,“你说马上的是,安抚使高大人?”
  管家点头。
  县太爷大笑,“可那年轻人说轿子里是大人!”
  管家道,“高大人也很年轻。”
  县太爷想了想,登时开怀大笑,“高大人年方十七,又是高寒士之子,定然外强中干!不!他外干中也干,如此才会有,如此厉害的人物随他!稳了,轿子里的人,傀儡而已!”
  管家笑道,“老爷神机妙算。”
  县太爷道,“既然高大人只是个孩子,那这个孩子死不死都一样,那就不如死了咯?哈哈哈哈!乌龙山,二虎口,三星洞,四方陇的人,都请过来!”
  管家笑指街上三十多个人头,笑嘻嘻道,“四方陇,三十四口人,不多不少,都在街上滚着呢!”
  县太爷定睛一看,正巧撞上纪行抬头!
  纪行眼里是天生的杀气悍气,旁人不敢忤视。县太爷看到之后,只觉心口像一把刀子扎了进去,登时躲了回来,不再与纪行对视。
  管家奇怪地看着县太爷。县太爷喘着粗气,“霸气侧漏!”
  “四方陇的人都在下面了?”县太爷问道。
  管家点头,“连四方陇那匹马,都在那个年轻高手屁股底下。”
  县太爷道,“悄悄请来各路豪杰,不宜声张。另外,不能杀马车里坐着的那个!”
  管家不知道县太爷为什么临时变卦,疑惑道,“怎么不杀?以前不都是一刀咔嚓吗?”
  县太爷道,“真正厉害的不是马车里坐着的那个,而是马背上那个提刀的年轻人。马车里的死了,提刀的就没了顾忌,只怕他没法回去交差,就杀了本官交差!”
  管家笑道,“可他只一个人又有何惧?”
  县太爷道,“本官敢剿匪吗?”
  管家点头,“敢!年年剿,月月剿,没一天不在剿匪!”
  县太爷登时一张丑脸,神情愤怒,双手乱抓,“本官不是说陪他们在戏台子上唱戏!本官是说,正儿八经地,剿!匪!”
  管家奇道,“老爷为什么要剿匪?”
  丰达荣道,“那得好长一段时间,先去衙门问审,你要是认罪,还可以不殃及妻儿老小,你要是不认,那可就有的说了。”
  王达还要说什么,看到丰达荣那张严肃的脸,叹出了一口气,整个人像是连魂也丢了。他婆娘在屋里哭喊,就是不敢来看他最后一眼。那三个孩子倒是想跟过来,却被几个差人吓得不敢。
  当王达到了衙门后,才发现县衙已经升堂了,马福像条狗一样瘫在地上,已经瘦得不成人形。他像是找到了同类,向马福那边爬过去。只听堂上惊堂木一响,“凶犯王达!勒杀表妹,敲诈勒索,唆使死者出卖皮囊!你可认罪!”
  王达吓得两眼呆滞,一点力气也没有,过了好久他才听清楚自己一直在喊,“大人,冤枉,大人,冤枉!”
  纪行高坐堂上,“你还有什么冤情,速速说来!”
  王达已经失了心智,此时嘿嘿一笑,“是那个小浪蹄子自己要去的,我还劝她来着,她要去我没办法啊!”
  纪行见过这样的人已经太多了,临死之前,他们谁都敢咬一口,何况是诽谤一个死人,“押上凶徒吴阿牛!”
  不一会儿吴阿牛被押上来。
  纪行道,“吴阿牛,可是你杀的人?”
  吴阿牛供认不讳,“是大人。”
  纪行道,“死者三人,皆为你所为?”
  吴阿牛一头磕到底,“是,大人!”
  纪行道,“可是受马福指使?”
  吴阿牛的脑门没有离开地面,“是受马福指使。”
  纪行道,“马福,可是你指使的吴阿牛杀人?”
  马福已经被折腾得不成样子,在他眼里,自己只是地上的一块死猪肉,“是,大人!”
  纪行翻开案牍,“死者为一老妇,一少年,一年轻妇人。老妇与少年都是钝器致死,年轻妇人有身孕,致死原因乃是绳勒致死。凶徒王达,你可认得这物事?”
  王达抬头一看,却看到半张渔网,这不就是他平时抓鱼所用的吗?只是被他杀人后埋到了家后边的阴沟里。纪行道,“这半张渔网,与死者脖子上的纹路一致。物证在此,你还有什么冤枉的吗?”
  王达回头往往外面,没有瞥见他婆娘孩子,然后就开始磕头作揖。之后的流程就简单了,自有人宣读犯案三人的罪状,等到民众听清,才有人取来纸笔,让三人签字画押。
  最终处决是马福徭役三年,刑狱十五年。吴阿牛与王达都是死罪,秋后问斩。
  马志存一听自己儿子还有出来的那一天,心里多少放松了点儿。他想去给纪行道谢,可看到纪行的神情似乎并不愿意搭理任何人。
  此事一了,很快就到了大年三十。纪行招呼小怜到他的衙门总枢,今天他们在一块儿过年,也在一块儿讲点事。此时其他人还没赶过来,都忙,到饭点才有空。
  “楚州还有什么人能办事?”纪行道。
  小怜道,“马志存。”
  没一会儿纪行的那些亲信都来齐了。纪行摇摇头,“马志存肯定不行,我刚刚判完他儿子的案。”
  此事游笠过来,“其他人肯定都不行,一是不放心,二是都没这个能力。”
  纪行道,“如果陛下旨意不下来,我至少要闭关两年。”
  丰达荣道,“大人,怎么这样着急?”
  纪行总不能告诉他自己马上就要发育了,“我是个武夫,近来功力到了瓶颈,要是整天都在处理这些狗屁倒灶的事,这武功就算耽误了。从今天开始,你们手底上的事,能推给文官就推给文官。我会把你们的职能都变成督查之类,一旦发现那些拿笔的没办好事,速速通告给我。”
  众人都点头。
  纪行道,“还有,四县修渠之事,耗资巨大,办好了没法要什么大功劳,办砸了一定有罚,不可马虎。这件事,怜儿你亲自跟查,每隔三天都要给我详细讲讲其中进度。”
  小怜示意明白。
  纪行道,“饺子呢?”
  游笠道,“豫潜在看,马上饺子就过来。”
  纪行道,“依我看,既然陛下近来不打算叫我回去,那恐怕是要将我放在这等上几年了。不过这也无妨,你们让楚州翻个天,到时候坐升一级也不是没可能。”
  丰达荣呵呵笑道,“谁愿意做官啊,在这楚州吃香的喝辣的,谁愿意回京城去给人当狗,还受气。”
  众人也是一阵哄笑。
  纪行见他们不开窍,道,“等你们升官了,我也好多给你们点儿俸禄啊!瞧瞧你们现在这样儿?我要给你们太多银子,那不成赃款了吗?”
  豫潜从门外端着一大锅饺子进来,笑道,“大人给咱们发老婆吗?”
  纪行道,“少说废话,赶紧上饺子!今天这饺子里边有货,谁要是吃到了那粒碎银子,我给他一活儿干!”
  天宝奇道,“大人,什么活儿?”
  纪行道,“有点难办,交给外人我不放心,交给你们,我又舍不得。”
  连纪行都说舍不得,那这件事就一定是很难办了。合安正要说话,一边的石太招了招手,“我去!”
  纪行大口嚼着饺子,“吃,吃到了就是谁的。”
  任谁都知道这个活儿是掉脑袋的事,因为纪行最舍不得的是他们这十六人的命。众人听了之后,都开始稀里哗啦吃起来,没有一个人是想要用舌头试出来,而后悄悄将那碎银子藏起来的。
  小怜笑道,“公子,要是你吃着了怎么说?”
  纪行道,“那我就认了,不过我去办这件事,怕是你们都得跟过来,哈哈!”
  正说着,天宝牙齿被什么东西硌了一下,然后他伸出手,将那粒碎银子吐出来,一脸憨笑,“大人,是我的。”
  纪行深深看了他一眼,而后沉默,“先吃,吃完了我给你说要去干嘛。要是你干得好,那就是吃香喝辣,干得不好......以后再说。”
  天宝道,“大概要去多久。”
  纪行道,“说不清楚,得看我什么时候回京。要是陛下将我一直放在这,你就在那边开枝散叶吧。”
  天宝呵呵笑道,“难不成大人要给某人发老婆?”
  纪行笑道,“我自己都没成家还给你发老婆?”
  吃过这顿饺子,他们就算过完一个年了。纪行在心中叹道,“我这也算是到了十六了吧?可惜上一回就不知道自己的生辰,这一回还是不知道。”
  这段时间纪行明显感觉到自己的嗓音有点变化,而且个子又长了一点儿。等这两年过去了,他就是个正儿八经的成年人了。因为按照他所编造的年龄,他那时就已经二十,正是弱冠之年。
  他没有什么天材地宝,也没有什么奇门功法,有的只是脑子里那点记得的东西。要是瞎练武功,恐怕还没等入散人境,自己就已经将气血全部抛洒掉了。
  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要想在这个地方把真气练出来,还真得循序渐进,不可贪图一时之功。
  十日之后,纪行已经踏上了去往楚州的路上。
  一行十八人,看着也算浩浩荡荡。他们要去南方,因此要从京伊运河那边坐船走。一路南下,去往江东,再从江东乘马车,行程会快上很多。
  假使有人从京城出发,骑马去楚州,一路上不换马的话,至少也要两个月才能到。若是沿运河走,不必骑马绕路,再乘马车,经过沿途驿站,不到一个月就能到。
  由此可见楚州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