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上路
作者:
三个王爷 更新:2021-01-12 06:51 字数:2859
第五章上路
经过数日的时间,出使金国的使团终于准备完毕,随时可以上路。这一天一大早,蒙古诸多王公以及军中大将不论职位大小皆来到元帅大帐,为使团出使做着最后的准备,一边清点使团所带财物,一边检查车队马匹。使团之中除了正负二使,还有上百兵士随团护卫,一些商贾仆人也跟随其中,除此之外竟还有数人既非使者亦非兵士,观其装束不着铠甲,不带刀兵,但地位似乎很高,似是武林中。
元帅也在大帐之中听从众人的汇报,时而点头,时而摇头。那位老先生也来到那群奇装异服的武林人前似在交谈什么,不一会儿这群人抱拳弯腰,似是听其吩咐。郭母带着郭天宁已来到此处,临别之时,总是有无数言语,似乎永远也说不尽。
“放心吧娘,等我回到宋国立稳脚跟就回来接你。”
“好,娘在这里等着你。”一众小伙伴听不懂他们的汉语,不知他二人在说些什么,只得过来纷纷郭天宁道别。
随着元帅一声出发,整个使团几十辆马车,数百马匹纷纷行动起来,缓缓向前驶去,郭天宁坐在一马上向后方人群挥手告别,周围一众慕名也纷纷来到和使团中的亲人告别,不一会儿工夫,整个使团越行越远,终于在远方只剩下一条细细的长线,很快也要消失不见。
由于使团多有马车,车上载有众多货,所以马队走的并不算太快,一天也不会超过百里,照这个速度,只怕需要月余才能抵达金国都城。不过离金国皇帝大寿之期至少还有两个月,所以整个使团也不是非常着急,大可以边走边与各地城镇贸易,顺便打探当地消息,结交当地乡绅和武林人士。
倒是郭天宁似是第一次离开草原,心情格外激动,经常骑着胯下小红马一骑绝尘而去,把车队远远甩在身后,不一会儿又迅速返回车队,使团中亦有几个青年小伙想与那估计一起策马奔驰,却又因职责所在不得不留守马队之中,只得对其好生羡慕。
整个车队行进了十几天,终于离开草原的范围进入中原,第一次看到了中原的农耕社会的风光,其完全不同于草原的景色令整个车队都目不转睛,目瞪口呆。草原是一望无际的平川,到处是深浅不一的草丛,深的地方可以将马匹藏于其中,而无人能见,浅的地方也能达到半人之深,而且土地干旱,降水较少,可以肆无忌惮的纵马飞驰。草原牧民也大多居无定所,帐篷器物都致于马车之上,濯水而居,哪里有充足的水草,就向哪里迁徙,哪里就是牧民的家。
而中原则完全不同,这里降水较为丰沛,完全不像草原那么干旱,所以可以开垦良田种植庄稼。这也造成了中原土地阡陌纵横,一块土地属于一户人家,田与田之间均有田埂相隔,每户所有土地均十分有限,但田地产量远高于草原,故而中原农耕人口也远多于草原游牧民族。由于农人无需草原游牧,可世代定居某处,故其房屋多为土木所建,无法移动,却可长期居住。
“郭天宁,等等我们。”一大汉朝着他喊道。男子驻马而立,大喊道,“你们能不能快点,别再磨磨蹭蹭的,我们要快点进城,要不然天就黑了,我可不想夜宿山林……”。
“夜宿就夜宿吗,咱蒙古儿郎哪个不能夜宿山林?你在草原这么多年这点苦都吃不得了?”大汉笑答道,周边一群人也跟着大笑起来。
“这我怎么吃不得,咱不是有大汗的任务在身吗,我是怕耽误了大汗的大事!”男子赶忙解释道,但却是想早点看看母亲所说的礼仪之邦是什么模样,虽然按母亲的说法真正的礼仪之邦是更南边的大宋,大金,只能算半个……
“好好,知道了,大汗的事情自然耽误不得,我们快些吧。”一行人均备双马,轮换而骑,直奔前方的城镇而去。
临近傍晚,使团终于在太阳落山之前到达了最近的城镇,这是金国边境上一所不知名的小城镇,虽然很小,但对使团中的年轻人来说去也是不得了了,他们中绝大多数人一生生活在部落之中,自出生以来从未曾见过这等城镇。城强虽然低矮却足以防御小规模的进攻,如果守卫充足,即便被大军围困也可安然处之。
更何况城中百姓多为有手艺的匠人,各种新奇玩意儿层出不穷,真正令郭天宁大开眼界,开始了解到什么是礼义之邦。可惜临近傍晚,街上人员陆续回家,一行人也在没见到更多的东西,只得赶快找到驿站,落脚休息才是正事。
当天夜里,托雷正独自在房中正襟危坐,一动不动,彷如一座雕像,没想到主政蒙古草原的元帅,成吉思汗的王子竟也偷偷的藏于使团之中,一起前往金国。也不知过了多久,突然向门外唤了一声“让副先锋过来见我。”“是。”门外侍卫应声道。
不一会,一男子便在侍卫的带领下来到门外,正式先前起骑马一骑当先的少年,原来竟是蒙古军中副先锋,当真是少年英雄。
“回元帅,副先锋到了。”
“让他进来。”侍卫立即退到一边,让开一条路来。少年随即进入房间。
“不知元帅叫卑职来此有何事情?”
“坐吧,不要在这站着。”
“是元帅,”少年随即坐下。
“本帅让你考虑的事情如何了?你依然决定离开蒙古,南下大宋吗?”
“回元帅,卑职去意已决,望元帅成全。”
“安达虽非草原蒙古人却自小在蒙古长大,说蒙古的语言,穿过蒙古的服饰。你完完全全是个蒙古人。这些年来随本帅东征西讨,屡立战功,更对本帅有救命之恩,此次金国之行结束,本帅将正式任命你为我军先锋。日后荣华富贵大好前程唾手可得,又为何非要离开蒙古前往那不曾蒙面的宋国,安达可知,若你此番离去便再不可能回头,一生只能在宋国平平凡凡的度过。若只是在宋国当一平民百姓也罢,如若投身军伍,他日你我极有可能在战场相见。”
“回禀大帅,属下虽然自小在蒙古长大,母亲却一直教导我做汉家男儿当认祖归宗,回归故里,必要回去宋国。这些年来,为报蒙古养育之恩,收留我母子之义。随大帅东征西讨,屡立战功。却多次拒绝元帅加官进爵之意。便是为了有朝一日可回归大宋,以报母亲生养之恩。否则身为蒙古之臣,又怎可抗命不行,背其君主。况且元帅手下高手如云,名将遍地。自有无数有才干之人任元帅驱使,反观属下才能有限,不过运气使然,才能在元帅帐下听命,实乃德不配位。属下去意已决望元帅成全。”说罢男子跪倒在地行跪拜大礼。
托雷叹了一口气说道,“既然安达去意已决,我也就不再挽留了。此番祝寿结束安达便自行南去吧,我会告诉部落长老你是为保护使团奋战而亡,就不会留下一个擅离职守的罪名。对了,你若南归。可做了什么准备吗?若是没有本帅,可以为你做些准备。多谢元帅,属下的孤身一人,没什么可做准备的,带些盘缠就足够了。我那五位师傅已经先行去了中都,我可先行去投靠他们。嗯那就好,你先下去吧。”男子叩谢起身,退出了房间。
托雷按按鼻梁,站起身来。房门又突然打开一老叟走进房门,对托雷说道,“元帅打算就此放他南下。”
“先生觉得有何不可吗?”这人竟是托雷的幕僚老先生,竟也一直跟随着队伍,刚刚在门外听了全部对话,正想向托雷进言。“私放兵卒于军心不稳,此风若开以后会有更多的士卒想要离开军武,元帅打算如何处理。
”老先生不必介怀,我早有打算,金国之行结束后,我就对外宣称郭天宁已死,自然不会有这些问题。我这位安达毕竟对我有救命之恩,我也不可能恩将仇报,况且此人也非什么大能之辈,放他南下也不需要担心对我蒙古有什么不利。况且我蒙古军威正盛,不知有多少人希望投靠我们建功立业,又怎会有人现在离开呢?”
“元帅有此盘算,老朽也不多说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