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分歧 偏见
作者:三个王爷      更新:2021-01-12 06:52      字数:3157
  第55章偏见分歧
  “哦,贤弟可否赐教。”被赵赢这么一说,世子也来了兴致,便紧紧追问道原因。
  “兄长复姓完颜,若想有一番前程必是入朝为官,可世俗朝堂与江湖武林却又是互相看不顺眼。武林不尊儒家礼教,不敬皇权,自然被朝堂鄙视,世人只知士农工商,商人在最末,地位极低,可这武者却连商都排不上,可想而知朝廷是如何看待武者的。武者自称武林人士,但连普通乡绅都只是称其为跑江湖的,和那些杂耍卖艺的混为一潭,可见在世俗乡绅眼中也是极为看不起武者的。朝廷和乡绅是一个国家的基石,顶层,他们才是一个国家的主体,而非这些武林人士,若是让他们知道兄长只是一天到晚钻研这些江湖事,只怕心中多有轻视,对兄长的前程多有不便。”赵赢长吐了一大堆虽有偏见但确实是至理名言,世子亦无法反驳。
  “多谢贤弟指教,为兄今后会多加注意的。”世子口中随意说道,但心中却多有不满,这位贤弟又哪里知道自己的苦,自己地位尴尬,若是天天学习圣人之道只怕性命在不在都是个问题,但也知道这位贤弟是真心实意为自己着想也不好发作,只得随口敷衍道。说完这些似乎又想到什么,又赶紧加了一句,“贤弟为大宋人士,不知在宋国,朝廷与武林的关系如何?又是如何看待对方的?”
  “如何看待对方?就如贤弟刚刚所说,一向是互相看不顺眼,不过由于实力悬殊,朝廷一向处于绝对的领导地位,处处压制武林各门各派,令正道魔道互相对峙,分化瓦解,必要的时候还会征发一些武林人士为朝廷效力。武林人士虽不满朝廷的压制但也无可奈何,只能暂时龟缩在穷山恶水之中,苟延残喘。”听到世子如此虚心请教,赵赢也款款道来,知无不言,毕竟这些事情也不算什么机密,随便向一个宋人打听都可以知道。
  “听贤弟的口气,似乎对这些武林人士多有不满,贤弟本也是商贾之人,地位低下,和这些江湖武夫本应该是同命相连,难道他们曾得罪贤弟?”感觉到赵赢口中的鄙视之意,世子也不避讳直接开口询问原因。
  “这…”被世子这么一问,赵赢也突然不知如何开口,竟就这么愣了一会儿。“兄长不曾经商,自然不知道这其中的门道,我等行商为做生意穿州过省,足迹遍布天下,自然经常路过一些穷山恶水,而这些地方就是武林人士的地盘,正所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破财免灾总是不可避免的。但若仅仅是花个买路钱也就罢了,关键是经常碰到一些魔教之人蛮横无理,不仅狮子大开口,竟然还多有羞辱之意,我的行商虽然地位低下但好歹也是遵纪守法之人,平时面对官府也就罢了,既然在这群武夫面前也受尽屈辱,想想也真是无赖。”
  “既然有如此一番前因后果,为兄倒也理解贤弟。”
  其实这位赵贤弟并未讲真话,以上这些只是他被问到临时想出的托词,虽然是确有其事但却并不是他经历的。正如世子当日所猜测的一般,他这位贤弟在宋国拥有极高的地位,绝不是他口中的行商这般简单,在宋国经常代表朝廷和这些武林门派接触,极为清楚这些武林门派的秉性。他们自认为心怀侠义之道,对世俗皇权不是十分看重,虽然慑于朝廷的力量不敢反抗但心中从未服气,一支口服心不服,经常对朝廷的调令左右推诿,着实令人可气。
  “也不单单如此,这也不过是些个人恩怨罢了,其实这些武林门派虽然个个口中侠义之道为国为民,但其实他们也没这么高尚,武林门派也会为了各种利益互相斗殴,不光正道魔道之间如此,就算是名门正派之间也经常会为了利益纠纷争斗不休,其中所有的卑鄙招数也不在少数。哪怕受到朝廷召令也经常是出工不出力,毫无半点名门正派的担当。”
  “看来三弟对这些武林门派着实没有好感,也是,三弟的身份与这些武林人士多有冲突,自然对他们没有什么好印象,不过为兄却也不认同贤弟所说的这些。”
  “哦,那二哥以为如何?”
  “武林人士虽然说一套做一套,口中讲着狭义,心中只有利益,固然是令人可恨,但也是他们生存的方式。贤弟多年行商想必也接触到过不少朝廷官员,无论是宋国的还是金国的,他们这些世俗人如何了?不也是天天将天下百姓放在口中,心里却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吗,贪赃枉法,喝兵血食百姓肉的事干的还少吗?”
  “这不正是说明他们这两类人蛇鼠一窝吗?在下瞧不起这些武林人士,也同样瞧不起这些贪官污吏,难道二哥对他们很令眼相看。”
  “自然不是,为兄并不是要为这些人开脱,而是非常欣赏他们的侠义之心,正如那些官员口中的圣贤之道一样,虽然他们自己并未真正遵循,但并不能说明这些思想是错的。试想看这些官员虽然个个贪赃枉法,但没有谁敢明面上这么干,这不就是圣贤之道对他们的约束,只要大家还认同这圣贤之道就总有办法慢慢收拾这些贪官污吏,做到政清人和,国泰民安。侠义之道也是如此,虽然武林人士未必真的把侠义之道放在心中,但至少武林人士都认同它,那就总有办法将那些奸恶之辈一一铲除,把武林带入正轨。”
  “兄长的意思在下明白了几分,但仍然不能赞同,圣贤之道和侠义之道终有不同,圣贤之道讲究上下有别君臣父子,终究还是认同皇权的统治,可这侠义之道则完全不同,对地位之分不是非常认可,也没有对君主的忠诚,这样的思想怎能容于世上,若是传扬开来岂不是个个都要起来反抗皇帝,搞得天下大乱。”虽然认同了世子所说的一些话,但这赵赢还是不能完全接受武林侠义之道,总是对其多有芥蒂。
  “贤弟当真有趣,贤弟区区行商又不是皇族中人,终日受尽官府的欺凌,而这皇帝更是官府的老大,怎么会对皇帝如此忠心?”
  “啊,这,小弟…倒不是说对皇帝有多么忠心,只是千百年来皇帝统治天下早已约定俗成,天下百姓都习以为常,若是突然要推翻皇帝只怕谁都不习惯,到时肯定要出乱子,贤弟也只是为大局着想。”猛的一下被问到痛处,赵赢竟不知如何回答,不过好在他心思敏捷,只不过稍一停顿立刻就想出解答之法。
  “贤弟所说看似有理,却实则无理。”
  “还请兄长指教。”听到世子如此言语他也不怒,反而虚心请教起来,果然是自幼受到良好教育才能有如此胸襟。
  “世俗之人上至朝廷文武大臣,下至乡绅,的确各个都是熟读圣人之言,孔孟之道,但他们忠君爱国吗?”
  “自然,他们个个都是朝廷栋梁,中流砥柱,对圣上更是忠心耿耿。”
  “忠心耿耿?我怕不见得吧!你们宋国自宋太祖建国至今已经将近300年,一直受到北方强国的压制,先有辽后有金,战场上屡战屡败,甚至国都被我金国所破,连宗室女子都被变卖为奴,现如今更是成了伯侄之邦,贤弟可知为何?”
  在世子说到国都被破,女子为奴之时,赵赢的脸色微微一变,但也只是一瞬间的事很快便恢复正常,也不知世子有没有发现。
  “国力衰微,冗兵冗官。”
  “不错,冗兵冗官造成战斗力底下,不过经过宋金多年的战争,这个问题基本上已经解决,剩下的大多是百战精兵,那也就剩第2个问题,国力衰微,说的直白点就是钱的问题,朝廷的税收不上来,这些税去哪儿了,不都是进了这些朝廷官员世俗乡绅的口袋吗?现在宋金两国面临的问题都差不多,财政拮据,无钱可用,其实金国做过不少改革,希望能扩大财源,把这些税负从这些官员士绅的口中抠出来,你们宋国也一样吧!但是结果不用我说大家也都看得很明白。试问若是这些乡绅官员真的对君主忠心耿耿,看到君上如遇到如此难题,怎么不主动替朝廷分忧呢?其实啊,这些人也只是把忠君爱国挂在嘴上,心里算计的从来都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说不定哪一天世道变了,他们立刻就会变成别人的忠臣,对咱们这些前朝余孽赶尽杀绝呢!”
  听到这番话赵赢微微愣了一愣,似乎略有所思。“兄长所说在下也不是不知道,虽然明知他们嘴上一套心里一套,但至少表面上还尊崇皇权,绝不是那群武林人士所能比的。”
  “看来贤弟尚有一颗忠君之心啊!不过为何就不能想办法让这群武林人士也忠于君主了!这样不又收服了一群武力超群之人,无论于皇权于国家都大有益处。”
  听到这番话赵赢眼前一亮,急忙追问道,“莫非兄长有办法?”
  “这个目前还没有,但是办法是人想出来的。”说完指了指自己的脑袋,“说不定哪一天就想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