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大理使团
作者:三个王爷      更新:2021-01-12 06:52      字数:3072
  第五十八章大理使团
  中都城西有一处房舍,有水有楼面积不小,一看就非寻常人家,不过这里并非是某位达官显贵的府邸,而是金国朝廷专门用于接待各国使臣的使馆,平时大多空闲在那里,只有需要接待他国使臣时才会使用。而现在这座府邸已经被清理干净,而它接待的客人正是前不久刚刚抵达中都城的大理国使团一行人。
  大理国是为于是宋国西南的一个小国,国内民族众多,文化各异,又多山多水,少有耕地,国力并不算强盛,远不是金国和宋国国力可比,不过由于宋国一直受到辽金两国的压制,无法像以前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一样向四周扩展力量,故而才能一直保持其独立性,不至于成了中原王朝的附庸。本来若是宋金两国就此相持下去对大理而言是最好的形势,但蒙古的崛起却对这一态势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蒙金相争,鹿死谁手犹未可知,若是最终金国胜利也就罢了,不过是重新回到宋金对峙的态势,但若是金国败了那天下形式就要彻底改变。占据北方的强大蒙古必然要对宋国用兵,而现在疲弱的宋国能否应对强大蒙古的攻势了?倘若宋国再败,唇亡齿寒,大理离灭亡之时也不再遥远。故而此次称着金国皇帝大寿大理国也赶紧派出一队使臣打着祝寿的名义来到中都,目的就是打探一下如今金国形势如何,也好为以后的变化做些准备。由于路途遥远又有大量珍贵礼物携带,故而使团加上随行护卫不在少数,总数竟有近千人之多。故而这座府邸虽然庞大,但如此多人还是把府邸占得满满的,除了少数重要人物有一间独立房间,大部分人都要挤在一个屋里。
  如今离大理使团抵达中都已经过去好几日的光景,使团成员也早已从长途奔波的疲劳中恢复过来,并开始拜访中都城内各路达官显贵以及其他的使团,对如今金国的状况也算有了一个模糊的认识。在府邸中央某处有一处水潭,旁边花草林立环境极为优美,旁边的一间屋内此时正有几个人围坐在一起不知在聊些什么。
  “情况都确定真实吗?金国如今的形势真的如此严峻?”坐在正中的一人开口询问道,这人的地位明显高于其他两个人,应当是这使团的正使,其他二人就不太清楚是何人了。
  “应该不会错的,下官这些天也接触了很多,虽未能进入金国军营一探究竟,但这些天也在大街上遇到不少中都的守城官兵,近况也不太好,经常看到有人面黄肌瘦,据百姓所说是朝廷的官兵经常被拖欠军饷才会有这般情况,这可是守卫中都的官军,没想到竟也是这种情况,其他官军恐怕就更为糟糕。”回话之人是使团的副使,不过按说正副二使应是平级,不知道在这里为什么自称下官。
  “本官这几日也走遍了中都城各处,接触了各路达官显贵,自金国入主中原以来已经将近百年,金国女真人高层越来越汉化,愈加的安于享乐,把以往的强悍战力早不知丢哪去了,再加上内斗严重,只怕想找一个能统领兵马抗击蒙古的主帅都不太容易。金国朝廷腐化如此严重,官军都受到影响,是不能指望他们抵挡蒙古了,看来我们要早做准备呀。对了,金国武林的状况如何,他们能出出力吗?我听说金国高层这些年来也在整合武林宗门的势力,不知道结果怎么样。”
  “这个,武林在下并不太清楚,正副二使只负责世俗之事,武林上的情况还需要钟长老来介绍。”说完看了眼另一位一直端坐在那里的白发老者。
  那老者是大理国云海宗的宗门长老,与朝廷的关系极为亲密,故而经常在武林之中打听消息传递给朝廷,他本人也一直在金国武林之中活动,使团进入中都城以后他也就偷偷潜入进来,他此时自知不能再干坐着也是该说话的时候了,于是站起身来咳了咳,开口说道。
  “回禀二位大人,金国朝廷这些年来一直在整合武林,而且的确招安了不少武林势力,不过都是一些力量比较小的宗门,正魔两道皆有,真正的大宗门并没有什么反应,嘴上虽然都说愿意为朝廷效力,但并未见他们有什么真正的动作,只怕都打着墙头草,随风倒的心思。毕竟如今的正道要钱有钱要人有人,作为一方诸侯根本没必要选队站,而且就连魔道似乎也极为不看好金国的形式,只一心忙着和正道抢地盘儿。”说完瞄了瞄正副二使的脸色,但也看不出什么结果,只得又重新回到座椅上。
  听着钟长老的解释两位使臣一脸平静,并没有表现出任何失望之色,似乎一切都是理所当然,江湖势力独立于朝廷之外,独立性极强的情况是天下常态,朝廷的兴亡与否对他们而言毫无意义,甚至于怎么抱新朝廷的大腿才是他们的重中之重。其实在他们心中也并没有对武林中的势力有过任何期望,刚才那一问也只是抱着万一的心态。
  “二位应该知道,我大理国小民弱,之所以一直能够保持独立,便是由于宋金对峙无暇顾及,无论任何一方一统天下对我大理而言都将是灭顶之灾,从远的说,几百年前一统南北的唐王朝便开始南征六昭,近的说也有宋国讨伐交趾。如今蒙古崛起,最好的结果当然是金胜蒙败,继续维持南北对峙的局面,但若是蒙胜而金败,让蒙古一统北方,会不会趁势南下灭亡宋国了?如今宋国的形势比金国可好不到哪去。”
  “正使大人放心,下官以为即便蒙古真的能灭亡金国,但要想灭亡宋国绝非易事,南方不同于北方一马平川,反而河流密布,丘陵众多,草原骑兵行动受挫,未必能像在北方一样来去自如,当年的金国何其不可一世,面对龟缩南方的宋国不也是无能为力,蒙古虽强,但大部分也只是适于平原作战的骑兵部队,在北方平原一马平川,无往不利,自然是屡败金国,但是到了南方,只怕就没这么容易了,至少短时间内蒙古是无法灭亡宋国的。”面对正使的担忧,这位使团副使立刻安慰了几句,虽说只是安慰之词,但确实有几分道理。
  “副使说的也有道理,现在的情况已经不是我们能掌控的,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这几日还要劳烦二位多多注意中都城的情况,有任何风吹草动立刻向本官汇报,”说完向二位抱了抱拳,那二人也不敢托大,也赶紧抱了抱拳。“今日就到这里吧,本官还有些事情需要处理,你们就各忙各的去吧。”
  其余二位听到这句话也不反对,立刻起身依次离开座位准备离开房间,中长老在前副使在后。正当钟长老刚刚走出房门时,正使大人却突然喊到,“副使不忙走,本官还有些事情。”
  那二人本已快要离开,此时却突然听到正使这番话,心中也极为诧异,不是刚刚还让我们各忙各的吗?虽然心中如此之想,但副使也并没有说出疑问,只是又重新回来。而钟长老已在门外,而正使又不是对他说此番话,虽心中有些好奇,但也只得默默离开。回到房中,副使向正使拱手道,“不知大人有何吩咐?”
  “你先坐吧。”边说边指了指椅子,副使听完干净利落的坐下,正襟危坐,他自知正使突然将他召回,必然有什么重要事情吩咐,因此显得极为严肃。
  “以后这位钟长老就不要把他领到使馆来了,虽说他们宗门早已投靠朝廷但毕竟还保留着武林宗门的名头,很多事情不会牵扯大理国行动起来要方便的多,如今我们在中都有许多事情需要做,有些事情见不得光,不能我们亲自来做,让钟长老出手是最妥帖的方法。”
  副使一听此话立刻打了个激灵,立刻明白过来,连忙站起身来,连连拱手道,“下官明白了,下官以后一定多加注意。”
  “嗯,你知道就好,本官这几日还要找个时间去拜访一下宋国使臣,这里的事情就要麻烦你多多照看一下了。这宋国一直是我大理的心头之患,他们的老皇帝似乎身子骨越来越不行,不知道还能撑多久。但太子据说是个极为精干的人物,若是以后继承帝位,不知道对我大理会不会有什么影响。唉,可惜我大理近年来的数位国君都无所作为,国力日渐衰微,比之宋金更甚,上任国君更是懦弱无能,把大理国的脸都丢尽了,若非这些年来一直没有什么战事,只怕大理还存不存在都是个问题。”
  副使听完说到,“下官知道了,那下官就先去忙了。”
  “嗯,去吧。”
  副使又拱了拱手,才小步离去。见他离开之后,正式不再正襟危坐,直接靠到了椅背上,左手按按鼻梁显得很是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