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战后
作者:三个王爷      更新:2021-01-12 06:52      字数:3326
  第62章战后
  “不好啦,不好啦,大人,叛军进城了。”
  城中某处大宅之中,一名管家模样的人突然急匆匆冲进内宅,一直冲到一处房屋门口,对着房门一阵猛敲。过了一会儿那房门终于打开,里面走出一个衣衫不整的老汉,一脸的不可耐烦。
  “什么叛军啊?大晚上的还要不要人睡觉了。”
  “回禀大人,巡防营刚刚过来通报,天下盟那群喷子已经攻入城中,很快就要打到宣辅使府来了。”
  “天下盟,他们不是在100多里外吗?怎么会来到隆兴城?快来人给我更衣。”很快从屋里面走出一名老妇人手中拿着一件外套给这位老汉披上。
  “具体的老奴也不清楚,反正城内各处都出现了乱兵,官兵们准备不足已经快撑不住了,大人你还是赶紧走吧,城北门还是安全的,从那里走水路应该可以安全离开。”
  听到老奴的这番话,这位宣副使却突然像泄气的皮球一般摊坐在地上。
  “跑,往哪儿跑?本官身为江西道宣抚使,有保土守城之责,如果隆兴城丢了,莫说乌纱帽连本官的脑袋都保不住,跑又有什么用。”
  “那大人我们该怎么办?”
  “去,拿本官的官服来,再去通知其他几位大人,立即准备抗敌。”这位宣抚使久居官场,知道跑也没有用,逃过了乱军朝廷也要杀他,干脆拼死一战说不定还能死中求生。
  而在城中的另一处府中,此时却是另一番景象,一名身着铠甲的将领正在那里发号施令,布置防御任务。此人是江西道的都总管,专门负责江西一道的军中事务,而那位宣抚使则负责政务,二人分管文武,各司其职。
  “没想到他们竟然奔袭隆兴城,实在是大出本总管的意料,如今城中各处守军并没有加强防御,很多人估计还在睡梦中,看来这城真的要丢了。”
  “大人莫要丧气,巡防营这几日一直按照大人的命令加强巡查,未必没有一战之力。”
  “就巡查营的那点人马能有什么用?这还是本总管当初力劝下的结果,要不然恐怕我们的脑袋搬了家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现如今也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下面众将领默然不语,他们都知道此时大势已去,个处兵马被分割包围根本无法互相支持,很快就会被各个歼灭,无力回天。至于弃城逃跑,朝廷一向对这种失城丢土的官员严惩不贷,就算跑出去也只能像江湖草莽一样隐姓埋名一辈子,对于他们这些过惯了好日子的人上人,哪里能受得住这种窝囊气。
  “也罢,我等食君之奉分君之忧,此时忠君报国之时,尔等随我杀出去,能杀一个是一个,若是能击毙敌首,说不定还能反败为胜,立下不世之功。”说完便抽出宝剑带头冲出大门,一众将领此时已热血沸腾纷纷跟随其身后杀了出去。
  在其他几处城中高官的府中,要么已经被叛军占领,要么也上演着上述的某一幕,有些人打算弃城逃跑,有些人拼死一战。但不管他们如何反应结果早已注定,战争的天平早已倾斜,一切挣扎都是徒劳无功。不过一两个时辰天就慢慢亮了,城中的喊杀之声也渐渐小了起来。
  第2天一大早,城东各路官军已经近乎被歼灭,整座隆兴城完全在天下门的掌控之中。
  在城东的某处府邸中,墨尘正站在大厅之中,这里是整个江西道的中枢,整个江西道的一切钱粮储备,军政秘事全都集中在这里,而且由于行动迅速,官军并没有时间将它们烧毁,都完整的留在府库之中。
  “城中各处都怎么样了?”
  “回盟主,已经全部占领,正在派人做各种兵马钱粮的统计,估计还要过一段时间才能出结果。”
  “各路人马没有扰民吧?”
  “这次所统率兵马都是盟中的老弟子,纪律严明,并未出现任何扰民之举。”
  “好,占领了隆兴城我们总算不用担心粮草后勤,而且据目前的消息这些朝廷官员并没有将我们起义的事情通报给朝廷,应该是担心朝廷责罚,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朝廷还认为江西道在他们的掌控之中。不过现在隆兴城已经被我们占领,这事终究是瞒不住的,好在朝廷要调兵遣将至少还要几个月的时间,足够我好好整顿盟中事务。”天下盟一向以侠义立足,多年来盟规森严,一向是正道的魁首,但近些年起由于伐朝廷暴政,很多三教九流之徒也混入盟中,他们打着天下盟的名义各种为自己谋私利,已经严重损害了天下盟的名声,但由于各种原因一直对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现在必须要立刻整顿他们了。
  “走吧,我们去城中各处转转。”
  “是。”
  虽然经过半夜的激战,隆兴城却大部分保存的极为完好,除了几处要地有明显的破坏痕迹,大部分街道如平常一般。如果不是昨夜的喊杀之声让城中居民知道有大事发生,一直到现在还躲在家中不敢出门,现在的街上早已热闹非凡。不过这也怪不得他们,如此惊天动地的大事今后如何发展他们并不清楚,再加上叛军屠城抢掠也是稀松平常之事,又有谁敢冒这么大的风险跑到外面去了,万一被抓了壮丁岂不是一家老小都要生离死别。不过时间一久,其实也就一个时辰而已,总有些胆子大的耐不住性子偷偷跑出来打探情况,街道上断断续续总会出现一些人气。这个时候必须加强军纪取信于民,迅速恢复城中的生活生产才是当务之急。
  “哎,你知道这些叛军…啊不,这些兵马都是哪来的吗?”在一条街道旁的摊子边几个人聚在一起小声的讨论着,其中一个头发光秃秃的雄壮大汉此时发问道。
  “听他们自己说他们是天下盟的人马。”旁边一名瘦子此时回答道。
  “天下盟?就是那个在西边大山里面反抗朝廷的宗门?他们不是离这还有百多里隔着好几座城吗?怎么会突然出现在隆兴城?”
  “这个就不太清楚了,只听说几个月前他们起兵叛乱打下了山边的几座小城,至于怎么来到隆兴城就不太清楚。”
  “住嘴,你可千万别说叛军,若是让他们听见可没有你的好果子吃。”旁边一名老头听见那人口中说的叛军二字着实吓得不轻,连忙捂住了他的嘴。那人经这么一提醒也突然打了个冷颤,吓出一额头的冷汗,连忙左右看了看周围。
  “哎,你们说这天下盟打进隆兴城到底想干什么?”还是那名壮汉此时继续发问道。
  “还能干什么?自然是造反当皇帝了,自古以来不都是如此吗,难不成还真是为了我等平民百姓。”瘦子没好气的说道。
  “我看不然,自古以来起兵造反的要么是活不下去了,只能揭竿而起,要么就是当朝权贵想趁着天下大乱浑水摸鱼。如今虽然朝廷腐败,但远没有到天下大乱的程度,水没浑自然摸不了鱼,所以不可能。但是天下盟乃是名门正宗,日子过得还算不错,不似那魔道妖门连吃饭都成问题,只能靠打家劫舍为生,所以也不是第一种原因。”说话的是那个老头,听他的口气应该还是读过一些书的,就是不知能说出些什么门道。
  “既然都不是,那又是什么原因?”
  “别急,我大宋立国至今江湖人士起义叛乱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北有宋江南有方腊,这可都是武林中的巨擎,不过他们一个是为了造反当皇帝,另一个则是为了招安当大官。不过如今我大宋朝廷实行正魔分化,正道宗门要名有名,要钱有钱,根本不需要接受朝廷的招安,自己在山中当着土皇帝乐得逍遥自在,而魔道被正道苦苦压制,根本没法给朝廷找麻烦,朝廷也没有招安的必要。这样看来的话他们唯一的目的就是要造反当皇帝了。”这老爷子口若悬河半天终于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
  “我说老头子,你这废话了半天跟我一开始说的不是一模一样吗?我还以为你有什么高论呢?”
  “这个,老朽也是逐个分析,跟你可是完全不同的。”那老头有点不好意思的反驳道。
  “哼,我看你就是在臭显摆。”那人毫不客气的点破了老头的心思。这个老头子年轻时是个教书先生,读过不少书籍,虽然不说十分精通,但在这个绝大多数人都是文盲的时代仍然是极少数,比这一胖一瘦二人还是要强上不少。
  “嘿嘿,这个,也不能这么说。”一下子被人说破,这老头还是有些不好意思。不过他毕竟熟知历史,对改朝换代之事还是了然如心。
  “不过我还有一句话要送给二位,无论这天下盟目的如何,现如今都是天地变色之际,若是赶上了,必是封侯拜将,绵延子孙,若是赶不上,便是一辈子糊口而已,二位切记切记。”
  “怎么,老爷子还想劝我们学陈胜吴广,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免了,在下只想安安心心过日子,可没那样的雄心壮志,不管天下盟和朝廷如何争斗只要不牵扯到我就行了,告辞了。”那瘦子开口说道,他体型弱小自然不适合上战场,这才有这番言语,不过一旦天下盟与朝廷开启大战,他们这些小民又怎么能置身事外了,到时只会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见那瘦子离开,老头子似乎也突然顿感无趣,呆了一会儿也顾自离开了,现在就只剩下了壮汉一人,他伫立在那里不知在想些什么,突然之间面色一紧似乎是做了什么决定,大步向城中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