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满袖鲜花,万钧重水,小持童子
作者:戏说一场生平      更新:2021-01-16 19:27      字数:1902
  诵眷回过神来,面前仍是男子在看书,自己怀里还是有九本书。
  诵眷眉头一皱,正要询问。
  男子将拂尘扬起,道:“莫问,莫问,这些都会在书院里讲解。”
  男子走到诵眷面前:“准备好了吗?”
  随即拂尘将诵眷十八气窍刺穿,喝道:“凝神,静气。”
  这时,诵眷前面浮现一幅图,上面有着奇经八脉,气海浮尘,对应气海穴窍,一股气在其中通行。
  拂尘之上一股气息从诵眷之内气海穴出现。
  男子喝到:“引气息入气海,使气海舒畅,窍窍相同,浑然一体。”
  这时图像进入诵眷脑海,诵眷竟能轻易的记住这些气息要如何运转,如何导气。
  “切忌不可大喊大叫,叫则泄气,气泄则不转。”
  诵眷此时脑海里只有男子话语,寻气,运气入气海,只是气息每过一窍则疼痛加倍,不过才过十处,诵眷眉头一皱,疼痛就开始冲击脑海。
  又行至一处,诵眷疼浑身颤抖。
  诵眷腹中一口气中烧,又运气将气息运至十七窍处,诵眷体表血浆涌出,男子将手中拂尘一扫,诵眷表面又清洁如尘。
  此时,诵眷行至关键处,心中暗道:“不知道他们如何将气海穴窍连成一片。”
  诵眷不知道多行一窍,艰涩就多一层,痛苦就多一分,常人不过天生十一二窍便是好资质。
  有的怯懦者生来十五六窍,却通常只连贯十余窍。
  这些都在徐容山赠予诵眷的玉门天冲书上都有记载,只是那时诵眷看不懂书。
  诵眷心知再往前一步,便是万劫不复,心中突然蹦出一小童,轻轻跳在诵眷的十八窍穴之上,伸手一抓就将道人的气息拉过来,瞬间贯穿十八窍。
  十八窍贯在一起,仿若天成。
  气息带领着诵眷又见到一方天地。
  一直带着诵眷往上前行,仿佛在云端一般,在中亚有一黑色的空洞。
  空洞之上耸立着玉门,玉门之上黑色缭绕,此时气息往着黑色空洞冲过去。
  黑洞将气息吞噬一空,然后喷出五彩缤纷的光芒。
  诵眷被光带卷袭,被带到玉门之上,光带悠长连绵,竟是一下将诵眷带至第六个玉门之前,才缓缓
  减少,最后依附在诵眷手臂之上。
  此处向外望去,黑雾缭绕,隐隐有无数星光闪烁。
  近处下方一片模糊,只能清晰的望见黑洞不断的旋转,吸收着一切光芒。
  上方依旧神秘莫测,能见到雄伟的玉门耸立在天际。
  男子一笑,将拂尘从诵眷身下拿下,同时诵眷怀里九本书融化进诵眷的身体,泛出银色的晕圈。
  诵眷淡然的望着前面玄门,伸手摸处前方的玉门,从男子打入诵眷的脑海里画面可以得知,过玉门不过是随着黑雾随行,而手间的彩雾正是维系玉门与诵眷之间的联系。
  敦厚,雄伟,苍凉的气息门上散发。
  诵眷平静的看着面前的黑雾,一脚踏上去,顿时天翻地覆,进入不可明之状。
  诵眷浮尘在黑雾之中,心神一直注意与玉门的联系,待到联系减弱之时,用手拨弄手间的彩带。
  诵眷心中一动顿时从黑雾跳出,顿时眼前一片光明,诵眷已知过了八转,玉门过了八座。
  最后一座玉门,却不是彩雾可以带过去。
  彩带乃是诸窍气息总和,若是气息不够,彩带不会自动带人飞向玉门,自是形成手圈。
  冲破玉门的求道人踏入雾中,能至几门便是几转。
  彩带气息衰落熄灭之时,若是还未到玉门前,便是玉门不转,此生就是废人一个。
  彩带消耗与心神有关,行程有关。
  若是胆怯者,懦弱者,性格暴躁者诸如此类,都会加快彩带消耗。
  而修炼黄庭经者,配合外来长辈气息引导,可以轻松贯穿诸窍,却是来到黑洞之前,两股气息相互交融,出来的五彩光芒却不纯粹,虽是总量众多,能轻松跃过四转,但过五转之时,两股气息互相纠缠,急剧消耗,所以少有修炼黄庭内经之人能破七转。
  九转之前,诵眷盘坐,回忆了短短三四年的经历,梳理了来自“他”处的记忆,连同道心一起审视。
  诵眷笑到:“唯一担心的却不需要我担心。”
  诵眷身体慢慢化为虚无,只剩下诵眷的微笑在九转之前。
  浑噩不知年岁,春去秋来又一春。
  一点亮处,诵眷寻得一点真灵。
  自此,只要诵眷触碰玉门,便是九转。
  忽有袖中重水,慢慢溢出,占满九转玉门之前,载浮诵眷上向。
  诵眷道:“不够。”
  稍后无数鲜花堆积如山,吸取重水生长,将诵眷抬升。
  诵眷望着前方玉门道:“未够,未够。”
  诵眷手间未消失彩带化为光桥,诵眷踏了上去,瞬息就到了九转玉门之前。
  诵眷大笑:“你还不出来?”
  一道气息从诵眷心口出现,幻化为一小童。
  小童叩拜道:“感谢老爷的大恩大德。”
  诵眷扶起小童,道:“跃过九转,你看如何?”
  小童又叩拜:“如老爷所愿。”
  小童忽然化身万丈巨人,将诵眷举起,诵眷看着仍然不知尽头的玉门,笑到:“从此一跃九转门,道路基始世无双。”
  诵眷轻轻一碰,雄伟苍凉的玉门顿时化为乌有。
  气海中九座玉门清晰可见。
  前方青石台阶。
  诵眷踏着石阶,轻收衣袖。
  此时却与才来之时截然不同。
  行进一个时辰有余,便见到淳于越,淳于越却是将书放下,两袖清风,别无一物,神情浩淼不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