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探民情
作者:萧里珍      更新:2021-01-18 05:13      字数:2418
  御书房中,愁眉苦脸的长乐帝又把大学士程邈留下来加班了。
  程邈翻了翻长乐帝挑出来给他看的几道折子,大致明白兢兢业业的皇帝是因为何事犯愁。
  “永泰初年,全国因霜冻歉收,一匹绢才换一斗米,但天下很安定,这两三年都是丰收年,一匹绢可换十多斛粟,但百姓却多抱怨。”程邈沉住气,由浅入深的分析道。
  长乐帝用指根按了按头上的穴道,“先帝在时,仗不少打,出来当兵的人多,各行各业都受到了冲击,百姓的日子反而越过越好,如今四方安定,国家却还不如从前繁荣。”长乐帝闷闷不乐的看着程邈,“现在才知道,论起治国理政的手段,朕远远比不上先帝啊。”
  长乐帝脾气好,程邈进谏的,也都是肺腑之言,“皇上还年轻,想成就辉煌政绩,不急在这一时。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以大学士之见,眼下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很多事,长乐帝拿不准自己的看法对不对,谦虚的问。
  程邈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承蒙皇上信任,微臣,就实话实说了。”
  “大学士但说无妨。”程邈的话,在长乐帝心里的份量很重,但凡程邈的主意,长乐帝是最往心里去的。
  程邈定了定气,不带半句废话,一针见血的讲道,“当前的诸多弊端,无非是轻视县令、刺史的选拔而造成。”程邈说到激动处,摇首叹息,“刺史之中,有的是不称职的京城官员放出去补的空缺,用德才兼备的标准选任的人还不到十分之一。”
  “各部门官员,联系紧密,走动频繁的,难免官官相护啊。”长乐帝两边眉骨往中间凑,从地方到中央,从九品芝麻官到朝廷大员,比天上的星星还多,往细了查,恐怕没有几个完全清白的。
  “皇上圣明。”与朝堂有关的事,向来牵涉众多,程邈也知这事棘手。
  程邈的视线垂下来,凡是看到这个表情,就知他在思考如何替皇上排忧解难。
  “还有什么问题,大学士接着说。”长乐帝心里憋屈,暂时又想不到好的对策。
  程邈目光颤了颤,视线抬上来一点,“还有件事,看似无关紧要,若任由其发展,也是个不小的隐患啊。”
  “徭役?”长乐帝不确定的问。
  程邈点点头,长乐帝以前做王爷的时候,最关心的就是百姓生计,能想到这点并不奇怪,程邈按着长乐帝的思路分析道,“皇上虽下诏减免徭役,有些地方的相关部门却不能免除劳作,只是行了文书,而徭役还像以前一样繁重。”
  程邈虽在朝堂,对民情却了如指掌,句句切中要害,长乐帝赞赏道,“论朝政得失,无人比得上大学士。”
  程邈常谋善断,深得公孙录真传,除此之外还有一点,程邈和长乐帝一样,步步谨慎,思虑周到,生怕自己做得不够好,给老师脸上摸黑。
  程邈沉思良久,不紧不慢的开口,严肃道,“若不严修吏治,整顿官风,久而久之,日后必将酿成大祸。”
  “大学士,有何见解。”君臣之间的默契告诉长乐帝,如何解决这些比愚公移山还难办的事情,程邈在心里大概有了一个雏形。
  “微臣斗胆,想请皇上准臣,去地方上走访几个月。”程邈俯首,请示道,“微臣忝居高位,与都城外的世况脱节已久,正值朝中要事少,微臣想去看看,现如今,百姓的生活究竟是番什么模样。”
  这件事,程邈之前上疏请求过多次,只是前几年战乱多发,长乐帝处于为程邈的安危考量,都寻了理由拒绝他。
  如今战事已息,动荡均平,肃清吏治又是急需解决的重务,关乎国家命途,长乐帝权衡后,准了程邈的请示。
  程邈离开御书房后,长乐帝在窗前临风而立,望向夏府上方的天空。
  “夏家先祖曾提到的天下大同,朕有生之年,不知是否有幸看到。”
  ......
  东海,百晓生居所。
  时隔一年,苏锦再次来此处拜访。这次,百晓生没有出远门,书童行礼问候,便引苏锦到了院内。
  “夫人别来无恙。”百晓生笑脸相迎,身前仍旧摇着片刻不离手的羽扇。
  “先生均安。叨扰了。”苏锦客气道,随即转入正题,“今日突来贵处拜访,是有一事想麻烦先生。”
  一年前,从百晓生这里离开后,苏锦立即动身回擎渊。走到港口,点背的发现,东海封锁了所有与擎渊往来的客船与商船。
  逗留了半个月,苏锦本以为,等风头过了,港口的秩序就会恢复正常。
  可是左等右等,港口日复一日的沉寂下去。
  百晓生的劝言在耳侧响起,苏锦索性留在东海,一边对大战后,家中发生变故,需要帮衬的人施以援手,一边等待港口重新放行。
  一年的时光悄然逝去,距离与夏芙蕖的约期愈来愈近,苏锦无奈之下,只好来找百晓生,询问他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助自己摆脱封锁,离开东海。
  百晓生听后,轻而易举的说,“夫人不必着急,约莫这几天,您就可以回去了。”
  苏锦清秀的眉毛抖了一下,这人说得十拿九稳,连掐指算的步骤都省略了,好像都在他的安排下一样。
  正当苏锦还在思考他是不是敷衍自己的时候,百晓生递给苏锦一封请帖。
  展开外观雅致庄重的书帖,苏锦掠了一眼,默不作声还回去。
  “不去。”百晓生仿佛早就料到苏锦的反应。
  苏锦不语。
  “夫人可知,夏芙蕖失踪了。”百晓生含着笑意问。
  “什么时候的事?你为何现在告诉我?”苏锦淡如止水的面容上,瞬间怒盈于睫。
  百晓生笑着摇头,“连我都找不到的人,夫人怎么找?”
  苏锦听出了百晓生的话外之意,他这么说,就是有线索了,苏锦不卑不亢道,“若先生知道,还请告知我她的下落。我必重金酬谢先生。”
  “酬谢就不用了。”百晓生摆摆手,把请帖塞会苏锦手中,“拿着这个,你在东海的时间也不短了,回去看看,说不定会有新发现。”
  握着请帖,苏锦思量片刻,收入怀中。
  苏锦心里还有个疑问,在身处异乡的日子里不断发酵,她盯着百晓生洞穿一切独具智慧的眼眸,“先生和苏繁,究竟是怎么认识的?”
  百晓生优哉游哉的说,“这件事,夫人寻到夏姑娘,自然会知道。”
  习惯了百晓生这套故作神秘的说辞,苏锦也没多问,答谢后便告辞了。
  苏锦前脚刚离开,后脚便有人给书童传了口信。
  回到院中,书童附身对百晓生说,“先生,刚得的消息,皇上崩了。”
  天边露出微弱星光,瑰丽云霞四散而去。
  百晓生缓缓抬头,指腹摩挲着扇柄,眯起眼睛,“要变天了。”
  东海皇帝驾鹤西去,三王顾衡之继位,立即着手恢复与擎渊的往来。
  几天后,各港口又有生意可做,商人们奔走相告,欢声雷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