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结+番外_133
作者:眠琴柳岸      更新:2021-01-26 06:29      字数:2195
  ——梅林那日的事,被在场的人添油加醋地说出去,越传越夸张,什么那女子宛若遗落人间的仙子,睢阳君一眼看过去,三魂不见了七魄。什么两人一见倾心,当即互赠信物,私定了终身,姜羽当着所有人的面说非卿不娶,女子说非君不嫁……
  这除了姜羽本身的影响力,当然也有姜羽暗中推波助澜的结果,事情传得越开,闹得越开,就越不容易被压下来。若王后强行要让他另娶,就成了棒打鸳鸯,硬要拆散有情人,传出去不大好听。也会让睢阳君成为一个不守信用,不重诺言的伪君子。
  此外他还暗中派了人,去保护苏喜母女的安全。他可不保证王后为了控制他,会不会做出一些过激的事。
  当天晚上,荀荣氏与荀书夫妻俩,就找姜羽谈了这件事。姜羽有些害臊又坚定地表示,自己就是喜欢苏喜,希望能寻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夫妻俩已经查过苏喜的家世,主要就是觉得这桩婚事有点门不当户不对,苏喜一个没落贵族的女儿,哪里能配得上姜羽?真同意下来,难免让人觉得他们苛待这个外甥。
  不过,由于姜羽坚持,且又提起了王后,夫妻俩犹豫一番,也就同意了。
  让姜羽选他自己喜欢的,虽然家世不太好,但好在清清白白,不是王后的人。否则,让姜羽在荀荣氏和王后准备的那些世家千金中挑,最后绝大部分可能选的是王后挑的人,平白娶一个眼线过来,总让人不舒服。
  争取到了舅舅和舅母的同意,王后那一关就好过一些了。
  第二日,王后也听说了梅林的事,查了苏喜,还发现姜羽派了人在保护她,不得已把姜羽召进宫去。
  姜羽的态度一如往昔对宁翊,一副痴情种子,非她不娶的样子。好容易撬动宁翊这个钉子户,又来一个苏喜,王后气得牙痒痒,企图晓之以理,和姜羽说这苏喜如何如何配不上他,就算姜羽喜欢,也只能做妾。正妻还是得挑个大家闺秀,配得上姜羽的。
  姜羽就一边跪谢王后,一边讲他舍不得委屈苏喜做妾。
  后来荀荣氏也出来帮姜羽说情。
  姬春申不好说话,作为朋友,他当然希望姜羽娶自己喜欢的。但他也知道王后是在为他谋划,无法反对,于是只能保持沉默。
  这事儿僵持了许久,双方都不肯让步。王后试图把苏喜召进宫去,从她身上入手,可姜羽根本不会让王后有直接接触苏喜的机会,直接让苏喜称病。
  最后,姜羽让荀书在与燕侯下棋喝茶闲聊时,随口提了一句。燕侯身为国君,立场当然与王后不同,听说这件事后,他虽然能理解王后的意思,但却不赞同王后的做法。
  姜羽为燕国鞠躬尽瘁,王后还想着用这种方式来控制姜羽,这不是寒了一个臣子的心么?况且,燕侯也不希望王后过多干预政事。
  因此,燕侯特召苏喜来宫里见了一面,见苏喜面容姣好,又知书达礼,对答如流,不像寻常儿女,便准了这桩婚事。
  国君首肯,王后再想说什么都不好了,只得含恨同意。但她依旧不死心,另挑了一批花容月貌、身段姣好的女子,送到姜羽的府里。这下姜羽不再好拒绝,再拒绝就得罪了王后,只得把人都收下。
  姜羽年纪不轻了,如今婚姻大事难得确定下来,荀荣氏终于找到了自己发挥作用的地方,立刻干劲十足、如火如荼地开始着手准备。打算挑个好日子,在年前就把婚约定下来,下了聘,这姑娘就跑不了了。
  荀荣氏已经找机会见过苏喜,觉得这女孩儿除了身份低微了点,别的都好,不是那等小家子气,没见过世面的女孩儿。但堂堂睢阳君,难道还想仗岳丈的势?所以低就低点,欢欢喜喜准备婚礼就好。
  腊月十八,宜婚嫁,姜羽向苏家下了聘,聘礼浩浩荡荡装了几十抬,从金银首饰到玉器把件儿,从桌椅家具到文玩古董,目不暇接。堂堂睢阳君,不能寒碜了。
  婚期则定在年后开春以后。
  然而,公孙克近来发现,自从国君准了这桩婚事以后,姜羽就似乎有什么烦心事,且一天胜过一天,始终闷闷不乐。这种心烦在下聘以后尤胜。
  姜羽虽然不说,平日生活起居也与往常无异,但公孙克跟随他多年,哪会看不出来?
  公孙克心里明镜似的,自家主子肯定又是在想那“白眼狼”戚然明了。公孙克其实不大明白戚然明有什么好想的,戚然明是长得不错,但苏喜也不比他差,况且男人有什么好的?
  不过公孙克很有信心,苏喜是他千挑万选的人,漂亮,大方得体,温柔贤惠,有这样一个女子在旁,百炼钢都要化做绕指柔。现在姜羽想不开,等过完年,把人娶进门来以后,姜羽体会过温香软玉,指不定就忘了戚然明,踏踏实实跟苏喜过日子了。
  只不过,公孙克的算盘打错了。
  腊月廿三日,在下聘以后第五天,蓟城下了一场大雪。
  这场雪从早到晚没停过,大雪压在窗外的梅树上,满满一枝头的雪越积越厚,最后梅树枝不堪重负,被压断了,残枝带着红梅便与积雪一齐,落了一地。
  燕国靠北,冬天原本就比中原诸国更长更冷,今年天气更是异常地冷。房檐下结着的冰柱晶莹地反射着日光,太阳白晃晃地挂在灰蒙蒙的天空,却没有任何温度。
  临近年关,百官都着急过年,可越是年关,政务便越多。处理不完的国事,姜羽就带回家来处理,冬天天黑得早,申时便已看不清了,姜羽书案前点了一盏灯。手拿着毛笔久了,手指都冻得僵硬了,写完最后一个字,姜羽放下笔,拿起纸来吹了吹,待墨迹干后,便放在一旁。
  他朝手上呵了口热气,搓了搓手指。
  “大人。”这时门外传来一个小厮的声音。
  “何事?”姜羽问。
  小厮道:“有人说要见你。”
  有人?姜羽抬起头,看向门口,问道:“什么人,你不认得么?”
  小厮道:“回大人,是个穿着布衣的平民,衣着单薄,肩上还落着雪,小的从未见过。”
  “平民?”姜羽:“他没说自己叫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