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和谈休战
作者:泡面小刚子      更新:2021-01-26 14:09      字数:2260
  第367章 和谈休战
  城主府内,袁绍稳坐首座,众文武全部齐聚在右侧,而在他的左手边,只有一个位置,也只有一个熟悉的人坐在那里,笑谈风雨,好不快活。
  看着眼前这个熟悉的身影,袁绍的眼珠子一转,笑道:“洛阳一别,没想到文优最终居然也投了吕布。如此行事,你想没想过那已经死去的董相国,他会如何想?”
  李儒从投吕布的那一刻,自然已经是和吕布捆绑在一起,相辅相成,荣辱与共。
  吕布对于李儒也没有任何亏待,在长安被攻破的同时,极力保全了他的家眷,让他的老婆孩子全部得以供养不受任何轻饶。
  有如此君主,纵然是被羞辱,对于李儒来说又算得了什么呢!想到这,李儒咧开嘴笑道:“袁公说笑了,无论是现在的大将军,还是已经逝去的董公,对我来说,他们都是英雄。我李儒无论侍奉哪一位,都是为大汉尽忠,为天子尽忠。纵然李儒再悖主,相比袁公,我也要好了不少。”
  袁绍闻言脸色顿时一沉,冷哼一声,不再多言,旁侧的郭图见主公被人羞辱,上前接话道:“我家主公乃是四世三公名满天下,吕布董卓不过是乡野匹夫如何能与之媲美。”
  李儒也不甘示弱的回击道:“我家主公虽然是出生寒门,但却是响当当的汉子,试问天下间,何人能有我主公这般胸襟,又有谁有我主公一般的豪迈气势。还政天子,如此行径,纵然是当初的周公霍光也不能比,纵然寒门又如何,难道袁氏的祖先不是寒门出生?”
  此言一出,郭图也不知该如何反驳是好。
  吕布忽然还政给刘辨,单从这里确实赢得了天下士人之心。
  曾几何时,所有人都认为吕布和董卓一样,乃是一个野心家,挟天子令诸侯,就是为了覆灭大汉,就是为了建立属于自己的国家。
  但现实却给了他们重重的一巴掌,吕布不单单还政,还亲自将家眷全部迁徙到了邺城,摆出一副为天子守国门的架势。
  如此忠臣迹象,堪称世之楷模。纵然是周公和霍光也不见得能做得到。
  大厅之内顿时显得有些冷清,袁氏群臣也领略到了李儒的口舌,一时间也不敢再上去丢丑。
  沮授在旁侧看的真切,见此情形,望着众人,站起身拱手朝着李儒说道:“先生远道而来既然是为了两家再结同好,就不要以口舌之争,伤了和气。”
  “素闻袁氏一族霸道无比,今日一见果不其然。难道只许诸位咒骂我家主公,就不许我家主公回敬诸位吗?我之所以前来,乃是我家主公不忍心看着战火继续燃烧下去,两军将士再添伤亡。若是袁公心中任然不愤的话,可以率领大军与我家主公决一死战。”
  袁绍闻言,心中虽然很想直接答应李儒,但他也清楚,若是野战,自己绝对不是吕布的对手。
  这口恶气还是老老实实的咽下去,争取在和谈的时候多争得一些好处,才是真正有用的。
  想到这,袁绍笑道:“吕大将军既然想要和谈,不知又作出什么让步?”
  李儒笑道:“我家主公原意从清河郡内退兵,两家从此以张甲河为界,以东归袁,以西归吕。”
  沮授闻言顿时笑道:“大将军如此,不觉得有些欺人太甚了吗?自去年开始,大将军率军进攻我冀州,连续攻占我魏郡、赵国、常山国、广平郡,巨鹿郡,如今既然想要永结同好,自然当先归还所占据的土地,否则如何叫做诚意。”
  李儒闻言也笑出声道:“什么叫做你家的冀州?这天下本来就是汉家天子的,我家大将军乃是当朝摄政大臣,奉天子诏令镇守邺城,莫说是占据些许州郡,就算是整个冀州之地也尚不为过。如今我家主公主动放下身段,将已得的清河郡归还给袁公,已经体现了我家主公的诚意,但袁公却如此不识抬举,是不是太不把我并州军放在眼里了。”
  李儒口齿伶俐,一时间沮授也被他骂的有些发懵,正想还击,李儒又接着说道:“冀州之地本来就是刺史韩馥的地盘,韩馥死后,若无朝廷指派,也应该是韩馥之子继承父业。如今韩氏一族既然有继承人在,袁公为何不将冀州牧之位归还?”
  此言一出,沮授等人都是一头雾水。
  “文优何意?”袁绍眯着眼睛看着眼前的李儒。
  李儒装出一副惊讶的神色,追问道:“难道袁公不知道吗?韩氏一门尚有遗腹子在人间。”
  袁绍闻言,虽然脸上还是保持着镇定,但内心深处早已是波涛汹涌。
  自己之前只是怀疑,但这一刻他真的相信了,看似这冀州大地都在自己手中,但实际上还有很多事情自己并不知道。
  旁侧的许攸连忙说道:“这不可能,韩氏一族在城破之时绝无一人生还。怎么可能还有什么遗腹子。”
  李儒则笑道:“有无遗腹子,我相信袁公肯定要比我清楚,实在不行可以去向正在进军途中的麴义询问。”
  李儒也没有过多解释,话已至此直接打住,一个巨大的疑团则埋藏在了袁绍心中。
  当初自己在麴义身边的细作便来报,说麴义和并州吕布的人经常往来书信,袁绍虽然心疑,但从顾全大局的角度出发,并没有去追问这其中的事情。
  现在猛然间响起,难道麴义就是在那个时候和并州军商量以韩馥之子来继承自己冀州的位置?
  若真如此,可就真的是危险将至。
  麴义手握大军,而韩馥本身在冀州也算是深得民心,若是他们两个联合在一起,外有吕布为援,恐怕自己真的是想不走都难了。
  “敢问文优先生,韩馥之子今年多大,叫什么?”
  “单名一个武字,本来是韩馥的一个小妾所生,在邺城城破之时,随着乱军逃出城,隐姓埋名,这才逃脱一劫。如今已经年过十岁,堪当大用。袁公方才说,既然要名正言顺,在下看来,这冀州的归属,当由他来决断,不知对错与否?”
  李儒的一席话看似极其平淡,但在袁绍听来,却是带着些许威胁。
  要么,只能舍弃冀州之地,遵从吕布的条件;要么,就让名正言顺的冀州牧来决断。
  不管是哪一条,自己都没有任何优势。
  既然明知要亏很多,为何现在不及时止损。想到这,袁绍直接斩钉截铁的说道:“好,就依大将军所说,两家就以张甲河为界,以东为我,以西为吕。”
  “善哉,我替天下苍生感谢袁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