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1 番外20
作者:番茄菜菜      更新:2022-04-18 10:24      字数:5264
  谢元元大学毕业后选择去国外读书。
  留学美国的五年时间里, 她和家里断绝了联系。
  重新弄了身份,化名许宁留学加州理工学院。
  之所以留学加州, 谢元元思考过这个问题。早些年和她妈妈合作的那个美国硅谷制造商哈珀先生如今已经成为了加州的州长。
  哈珀先生本人不再从商, 不过家族事业一直做得挺红火。
  与她干爸一直有生意上的往来。
  自己的身份要是被戳穿,是不是这位哈珀先生能保护她一下?
  当然女大十八变,谢元元这几年变化还蛮大的, 贸然过去只怕哈珀先生都认不出来呢。
  当然, 这五年谢元元也并非和父母完全断了联络。
  来到加州学院的第二年,谢元元被她的经济学导师卡门教授飞往瑞士参加一次会议。
  而到了瑞士, 谢元元这才知道, 倒是卡门教授作为智库成员, 前来襄助美国代表团对这次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问题进行评估。
  当然这并非第一次评估。
  而卡门教授带着几个学生一起来到日内瓦……
  只怕美国政府并没有磋商的诚意。
  谢元元心头一沉, 正在酒店里的年轻姑娘看到同学贝西兴奋的回来, “雪莉, 我发现你和中国的那位外交官长得有点像。”
  几分钟前,谢元元在电视机上看到了中国代表团的一行人,而她的母亲正是代表团的副团长, 以外交官的身份襄助经贸部的工作人员与美国磋商。
  “在你们眼里, 中国人都一样。”
  贝西觉得这话有点道理, 却又有些说不出的古怪。
  好吧, 她才不要跟雪莉争辩呢。
  “听说我们明天要去旁听呢, 雪莉你可以见到自己的同胞了呢。”
  谢元元看着同学递来的报纸, 其实她也会在报纸电视上看到关于母亲的新闻, 记得十月份,母亲还有来他们学校参观。
  只是当时她课业繁忙,都没能见上一面, 哪怕在人群中遥遥的看上一眼呢。
  都没有。
  谢元元放下报纸, “我是跟她有点像,不过我比她年轻的多。”
  “那是,我们的雪莉可是漂亮美少女,最受男生们欢迎了。”
  贝西笑了起来,谁不说她的同学是个天才呢?
  即便是在英杰荟萃的加州理工学院,雪莉也是出类拔萃的。
  ……
  谢元元端着咖啡杯的手微微的颤抖,不过在卡门教授看来这完全可以理解。
  毕竟这位中国的外交官在早前还是一个很有名气的女商人,她向来气盛,他的得意门生即便再怎么聪慧,也还不到二十岁。
  年轻人,不免有些紧张嘛。
  “女士,您的咖啡。”
  谢元元的手微颤,她记得妈妈向来不喜欢喝饮品,一贯都喝白开水。
  而如今外交官的身份多有束缚,她亲手给自己套上了枷锁。
  电视上看不出来什么,如今近在咫尺。
  她看到自己离开家时尚且年轻的母亲,如今眼角爬上了细细的纹。
  发根处也有零星的短短的白。
  她的妈妈,这几年一定很辛苦吧?
  “谢谢。”
  谢元元忍住了所有的情绪,露出笑容,“您客气了。”
  ……
  坐在车上,谢元元回忆着五年来和母亲的唯一的一次面对面谈话。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一波三折,进入二十一世纪后这才算真正的谈下来,而彼时谢元元已经完成了自己在美国的学业。
  一个毕业于顶级大学,在学生时代就展现了超高天赋的年轻博士,总是受欢迎的。
  离开美国前,她的导师问她是否有意留在美国,他可以帮忙让她成为美国公民。
  谢元元拒绝了,“我读书就是为了玩,不想要自己有这么多的约束。”
  她已经申请了剑桥的博士,导师没办法只好放行。
  却不想剑桥的申请只是一个□□。
  谢元元在巴黎转机后,直接飞回了中国。
  阔别故乡五年,期间甚至连电话都没怎么打过的谢元元终于回了国。
  她像是一个燕子似的,在春回大地时,回到了故乡。
  来到了上海,和自己出国前相比,上海的变化很多,说是日新月异不为过。
  而来接她的石磊伯伯也苍老了许多。
  “摊子大了要操心的事情很多,你倒是还年轻。”
  谢元元十分骄傲,“当然,我双十年华正青春貌美。”
  从小就十分臭屁的小姑娘挽着石磊的胳膊,“不过谁还没年轻过啊,我记得之前在伯伯家看到过你年轻时候的照片,可帅气了呢。要注意保重身体,少喝点酒,你看我爸爸妈妈身材就不错。”
  石磊听到这话哭笑不得,“你爸妈可都比我年轻多了。”
  阮文才多大,今年也才不过四十出头。
  他都年过半百好些年了。
  “心态年轻更重要。”
  谢元元十分认真的强调,她看着车窗外的上海,“我记得妈妈跟我说过,她和布兰特叔叔有个约定。”
  石磊倒是知道这件事,他的叹息声都带着几分遗憾,“是啊,你妈妈的信念向来坚定。”
  那时候他这个上海人都不相信,可阮文是那么的坚持,仿佛她早有预见。
  这样坚定的信念,如今还有,真是再难得不过。
  “不说这个了,我回国第一站就是上海,伯伯你不带我去吃点好吃的,说不过去吧?”
  谢元元的无理取闹让石磊忍俊不禁,“吃吃吃,吃完了下午带你去工厂,我这些天都安排好了,你想去哪里就带你去哪里。”
  “这还差不多,伯伯你是不是比我干爸有钱?”
  问这个干嘛?
  石磊有些不太明白。
  谢元元十分认真,“回头我干爸肯定说我,他要是说我,你就拿钱砸晕他,他最喜欢钱了。”
  石磊哭笑不得,“小陶哪有你说的这么贪财?”
  他之前还帮助建了好多乡村小学呢。
  谢元元嘿嘿一笑,“你别说是我说的就行。对了嘉城哥哥和嘉悦姐姐他们最近怎么样?”
  “毕业后去了研究所工作,不过你也知道他们俩没那么聪明,也没做研究工作,搞什么市场销售之类的,混的也还行。”
  谢元元点了点头,“伯伯您是生意人,不能看不起做销售的啊,我觉得只要他们乐在其中就挺好的。”
  是挺乐在其中的。
  俩人成家立业也都不缺钱,做工作也是自己兴趣爱好。
  石磊没指望孩子能够多出类拔萃,现在这样就挺好的,至于科研什么的得从小培养,他觉得小孙女和小外孙都挺好,比他们爸妈好多了。
  谢元元在上海呆了一天,第二天就回了省城。
  较之于当年的火车,如今飞机快多了。
  而省城变化也挺大的。
  高楼拔地而起,俨然一副大都市的模样。
  省大早已经搬了家,老校区这边只剩下机械、化工和计算机三个学院,只占据了原本校区的一小部分,大部分都被安心集团和锐芯集团所“霸占”。
  校门一直没修,谢元元想当年妈妈来读书时,也是从这个门里进去的,对吧?
  她站在门口,迟疑了许久,正打算要进去。
  身后有人小声的喊了一声,“元元?”
  谢元元回过头去,看到站在那里的人忍不住笑了起来,“涂阿姨好,是我,谢元元。”
  涂宝珍有些恍惚,看着那笑盈盈的面孔她不知道为什么竟然想起了二十多年前,阮文站在学校的小礼堂作为新生代表发表演讲的模样——
  今天的省大不如清华北大,但我们可以努力,让省大更好。时代给了我们机会,而我们注定是扬帆起航的新时代青年。
  历历在目,言犹在耳。
  她记得是那么的清楚。
  “回来了呀回来就好,你怎么在这里?”
  涂宝珍擦去眼角的泪水,“你爸妈也回来了吗?”
  “没有,我妈出去访问了,我爸好像出去开会了,我想着先四处看看再回家。”
  她在国外那么多年,总得先了解了解国内才好进行工作吧。
  涂宝珍拍了拍脑袋,“可不是,看我都忘了。你这是……”
  谢元元笑了笑,“随便来看看,我想去找我干爸,涂阿姨您没课啊?”
  “今天没课,我买了点药给我爸送去,走一起过去吧。”
  谢元元一路过去闲聊着倒也了解了一些。
  涂安国年纪大了,退居三线,如今是锐芯的顾问,每天还会去实验室工作,但已经不再是锐芯的一把手。
  进入千禧年前,她干妈彭书燕接过了锐芯的权杖,成为这家半导体设备制造公司的掌舵者。
  “说是陷入了研究的瓶颈之中,造不出新的光刻机。”
  涂宝珍也不是那么懂,毕竟她这些年来在师范学校教书,教的内容早已经和自己学生时代学的东西没了联系。
  “我也不太懂,不过瞧着国外好像也没啥研究进展,就大家都一起瓶颈。”
  谢元元若有所思,“那率先突破研究瓶颈的,就会一骑绝尘了呗。”
  涂宝珍听到这话愣了下,好一会儿才说道:“是啊。”
  她爸也是这么说的,说国内领先优势早已经不在,如果不能率先突破这个瓶颈,只怕是到时候……
  连残渣剩饭都吃不上了。
  彭姐是做技术出身,后来又转了销售岗,可这两年也是一直在死磕技术。
  但没转机有什么办法呢?
  涂宝珍也没啥注意,带着谢元元去了锐芯。
  她在保卫科刷脸倒是容易进去,但谢元元被拦住了。
  “没事没事,恪尽职守是应该的,这样才能做好保密工作嘛,涂阿姨你喊我干妈出来接下我呗。”
  谢元元十分的好说话,这倒是让保安们有些不好意思了。
  但规定就是规定,要是彭总不出来接人,他们的确不能放她进去。
  彭书燕没想到谢元元这会儿过来了,她有些惊讶,吩咐了一声去接人。
  小姑娘和她妈妈并不是十分的相像,母女俩在气质上倒是出奇的相似,尤其是这张笑盈盈的脸,和阮文年轻时一模一样。
  倒是这两年,阮文在外交部工作,神色严肃了许多,不怎么爱笑了。
  “你怎么现在回来了?”
  “毕业了想干爸干妈了,赶紧来瞧瞧。”
  谢元元嘴甜,这让彭书燕忍俊不禁,“去我办公室坐会儿,等下班我带你去吃好吃的,还喜欢吃蛋糕吗?”
  这话问的谢元元哭丧着脸,“天天吃,吃腻歪了,我想吃火锅。”
  “大热天的吃火锅,跟你妈可真是一模一样。”
  戳了戳干女儿的脑袋瓜,彭书燕带着人去办公室。
  办公室不算特别大,不过书很多,有不少还都是谢元元看过的那种。
  “干妈,我能去你们实验室瞧瞧吗?想去参观下。”
  彭书燕一愣,这个要求有点出乎意料。
  “你……”
  “我就是想看看,要是不方便的话就算了。”
  “没什么不方便的。”
  没有阮文,也没有今天的锐芯。
  她信不过别人,还能信不过阮文和谢蓟生的女儿吗?
  “怎么想着要去看这个?打算来我们这里工作?”
  加州理工学院的双料博士,她倒是欢迎的很。
  谢元元摇头笑,“我要是来这里,回头沈爷爷还不得把我的头发都给揪掉?我可不敢得罪他。”
  这话让彭书燕恍惚了下,“也是。”
  阮文和谢蓟生去了首都后,听说这孩子几乎住在了沈老家里,俨然是这位专家的关门弟子。
  哪敢跟他抢人呢。
  “走,去看看我们的实验室。”
  对比总经理办公室的“狭小”,锐芯的实验室十分的宽敞,这让谢元元眼前一亮——
  这是一种态度。
  实验室宽敞,研究人员工作环境好,说明对研发重视。
  上层的重视对于基层研究人员来说,这可是天大的动力。
  五月天,谢元元刚从加州回来,穿的还是昨天石嘉悦带她去大商场里买的衣服,红色的连衣裙像是一团火,让整个实验室里凭添了几分热闹。
  年轻的工程师们看着这个油总经理亲自作陪的人,心里头有些纳闷,但只看了一眼他们就又各自忙碌起来。
  没有那么多的好奇心给这个年轻姑娘。
  谢元元话很多,“程阿姨前段时间还去看我了呢,她的女儿长得还挺可爱的,就是眼睛小了点,这孩子没能继承她妈妈的优点。”
  彭书燕笑了起来,“这话可别当着你程阿姨的面说。”
  “我知道,这是程阿姨自己跟我说的。”谢元元很清楚这件事,“她也挺不容易的。”
  回到香港后面对这么复杂的局面,从一个小公司做起,老员工的刁难,程家那些私生子私生女的挑衅。
  甚至她未婚先孕都成了罪过。
  不然怎么办?
  作为联姻手段嫁给香港其他豪门,那她只能成为阔太太,怎么可能继承程家呢?
  那个老头也真是的,年纪大了脑壳也糊涂得很,亏得程阿姨釜底抽薪要了个孩子,不知道现在得多艰难呢。
  唯一遗憾的大概在于,程阿姨找的那个男人长得可能不算特别好看,不然为什么这孩子眼睛不大呢?
  谢元元感慨万千,亏得爸妈恩爱没什么私生子私生女,不然自己就没办法专心搞研究了。
  年轻的姑娘嘀咕了两句,瞧到那边有讨论,她很是感兴趣的凑过去听。
  在学校里,这种讨论很常见。
  “可是我们拿什么做介质呢?台`湾那边研究了这么多年,不也没折腾出来嘛。”
  “小林,你不能一拍脑袋就想着搞这个研究,咱们现在在集体攻关157纳米,你这个法子怎么用?压根不行。”
  “对啊,半导体制程从来都是空气做介质,你想用什么做介质来发展你的浸润式技术?”
  谢元元听得有点晕,一旁彭书燕帮忙解释,“现在业界共识是集中力量发展157纳米波长的光刻机,但是日本美国那边都没什么进展。”
  明白了。
  谢元元看着那个微微脸红的小林,“可是他的点子也不是不可行啊。空气做介质是传统观念,而技术的发展就是打破传统,虽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并不对,但是这对于地心说而言已经是颠覆性的理论。半导体行业传统介质是空气,那我们能不能也做做新的尝试呢,用水试试看,光从空气折射进入水中波长……”
  “光透过水的折射可以找到更短的光波!这是中学生都知道的物理知识!”
  方才因为同事们的否定而微微脸红的小林如今脸通红,声音也变得尖锐起来,“这样我们是不是可以直接突破157纳米难关?”
  谢元元被这大声吓了一跳,她看着方才还否定小林的同事们热烈的讨论起来,“那我们是不是得用上一代的光刻机?”
  “先用193纳米波长来试试看,彭姐,我们能试试看吗?”
  看着那些年轻的面孔,彭书燕笑了起来,“去,都去试试看,放心的去做。”
  她是做技术的,怎么会不懂得实验室里的工程师们在讨论什么。
  “元元,谢谢你。”
  谢元元挠了挠头,她半点没有自己一句辩驳帮着光刻机实现跨时代变化的自觉,“我就是说的事实嘛,做实验总要多做尝试,哪能一蹴而就。”
  彭书燕看着站在旁边的年轻姑娘,看着又要忙碌起来的研发人员。
  新一代的年轻人们,似乎接过了他们这些人手中的接力棒,就像是她从老一辈研发人员那里接过传承一般。
  薪火相传,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