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玉帝定策
作者:梦持灬      更新:2021-03-16 00:47      字数:2775
  却说千里眼,顺风耳将石猴之事详细呈报,“陛下,那石猴于东海龙宫夺宝,又卖弄神通,将铁棒伸至天地,惊动众神。后又结交牛魔王,蛟魔王,鹏魔王,狮驼王,猕猴王,禺狨王,自称美猴王。七王结义,每日欢会,讲文论武,调兵遣将,似有反叛之心。”
  玉帝听毕,谴退二将,召卷帘大将前来商议。
  卷帘躬身道:“陛下,那石猴弄铁棒,显法象,此举大为不敬,若放任不理,恐更助其滔天气焰。”
  玉帝不愧为万物主宰,气量宽宏,闻言笑道:“此雕虫小技,实显猴精色厉内荏也,何夸之。”
  卷帘道:“虽如此,那猴头结交六魔,不可小视。六魔法力广大,不服管治,已历经年久,此是大患。今七人结义聚集,不可不妨。”
  玉帝笑道:“此七人各自为王,独行已久,其性必刚。依朕观之,彼一时兴起聚集打闹,未必相融。若说反叛,未可一心也。”
  卷帘担忧道:“只恐他们不知天高地厚,一时兴起来犯,天庭诸神,未必会全心应战。”
  玉帝道:“此言亦不无道理,朕已有应对之策。然朕所虑者,实另有其事。”
  卷帘听了,汗如雨下,不知如何作答。玉帝言语虽轻,实则暗藏汹涌,稍答不慎,恐惹无穷是非。
  玉帝见卷帘大将不语,笑道:“你在朕身边多年,亦历经风雨,何故如此恐慌?”
  卷帘唯唯诺诺,道:“臣官微言轻,不敢乱语。”
  玉帝叹道:“卿乃朕之心腹,何故自轻。汝虽出身灵山,却对朕赤胆忠心,若非有卿从中搭线,朕与佛家关系未有今天融洽之局矣。此功朕铭记于心。”
  卷帘谢了,道:“此乃臣之本份,何功之有?”
  玉帝沉思道:“依你观之,此猴精可有犯上作乱之心?”
  卷帘谨慎答道:“若凭猴精一人,纵有犯上之心,亦无作乱之力也。”
  玉帝道:“朕亦百思不得其解,其意欲为何。”
  卷帘自知他指的是三十三天之上,不敢乱言,只道:“陛下不必多虑,依臣之见,谋定而后动,且看那猴精有何举动,再作打算。”
  玉帝笑道:“此言虽有理,然朕另有计较。与其放任不理,倒不如索性宣其前来,任其施为,若果有谋反之意,亦好近前管伏也。”
  卷帘听了,大为惊佩,道:“陛下运筹帷幄,臣不及矣。”
  玉帝大笑,道:“卿可领朕旨意,至地藏处,着他差人勾猴精魂魂至彼,管教他伏贴。”
  卷帘心中存疑,见玉帝胸有成竹,不敢询问,道:“臣遵旨。”
  玉帝道:“你去吧,宣太白进来。”
  卷帘跪谢道:“是,臣请告退。”
  卷帘大将出,李长庚乃进,玉帝当头道:“李卿,朕闻你与李天王等暗中交厚佛家,可有此事?”
  李长庚还未行礼,被玉帝当头一问,立时腿软,汗流浃背,惊惶失措跪拜道:“万岁,老臣身司西方太白金星一职,与佛家交往乃公职,何来亲厚一说?”
  玉帝笑道:“起来吧,朕乃戏言矣,爱卿不必在意。”
  李长庚擦了擦额上的汗,道:“谢陛下明察。”
  玉帝道:“你可知朕宣你来所为何事?”
  李长庚躬身道:“恕老臣愚钝,请陛下明言。”
  玉帝背负双手,来回踱步,良久方道:“三百多年前,花果山产一猴精,此事想必汝亦知之。那猴精居花果山三百余年不出,后流迹于西牛贺洲,于此注得神体,起名孙悟空,依你看,此事与佛家可有关联?”
  李长庚经刚才一吓,不敢有所隐瞒,禀报道:“此事老臣亦有耳闻,曾与驻灵山脚下玉真观金顶大仙打探消息,得知传猴精道术者,乃一自称菩提祖师之人。依老臣估计,此事与佛家关系不大。”
  玉帝笑道:“空穴来风,未必无因。菩提祖师者,定是佛家某位佛祖无疑。”
  李长庚陪笑道:“陛下见识卓著,老臣不及矣。”
  玉帝凝视着他,道:“依卿之见,佛家传法于猴精,意欲何为?”
  李长庚绞尽脑汁,却不敢乱言,只道:“老臣实不知。”
  玉帝忽然笑了笑,道:“朕思虑数天,觉得这事大不寻常。”
  李长庚跪伏道:“老臣愚钝,请陛下明示。”
  玉帝若有所思道:“佛家欲借此猴乱天宫,好从中取利也。”
  李长庚略有所思,疑惑道:“凭一猴精,何能扰乱天宫?”
  玉帝笑道:“朕亦不知,但此事不能再拖,猴精自问世至今,已过数百年,朕不想再等下去,因此欲囚猴他于眼前,以图管伏,卿可有良策?”
  李长庚深思一会,道:“那猴精于东海强夺神珍,臣料东海龙王几日必有表奏,那时陛下可派天兵至花果山擒拿,可一举擒获矣。”
  玉帝笑道:“那猴精野蛮无礼,与其硬碰,倒不如施恩笼络,以安其心。朕已差卷帘大将依旨行事,彼时猴精闯下大祸,朕出师有名,既可派兵擒拿,亦可施恩招安,汝看如何?”
  李长庚道:“陛下此计甚妙,臣只恐猴精出身村野,不懂礼数,辜负陛下一片苦心。”
  玉帝笑道:“卿可代朕管教于他。”
  李长庚听了,一头雾水,赶紧撇清关系,道:“老臣与那猴精素不相识,他怎肯听老臣之言?”
  玉帝大笑,道:“届时朕下令出兵围剿,汝可劝朕招安。卿既施恩于他,他必心存感激,之后卿务必多多出力,替朕好好管教管教。”
  李长庚这才明白玉帝的用心,慌忙道:“老臣遵旨。”
  玉帝挥了挥手,道:“你且退下,容朕再细细思虑。”
  李长庚谢恩而出,发觉后背早已被冷汗湿透。
  玉帝显然对太白金星不尽信,并没提及太上老君,只曲言于佛家之名。
  此举一石二鸟,既能警告李长庚等人,亦没有明言与上八洞之间的矛盾。
  诸仙于此虽心中有数,但知道归知道,反正没人敢明言。他相信经此敲打,李长庚与托塔天王李靖今后行事自会收敛。
  上有三十三天上八洞三清等暗中肘掣,西有佛门结交拉笼天兵天将,他自己夹在中间,只觉十分烦恼。
  幸好现在佛家与天庭关系良好,诸天兵天将亦没完全倒向老君等人。
  如老长庚,李靖等,虽与佛门亲厚,这亦侧面说明他们非老君亲信。从大局上看,需得寻个法子,将这些人成为自己人,方好行事。
  只是他暗自揣度良久,仍不解太上老君之意。猴精虽与六魔结义,却是貌合神离,只须施计招安猴精一人,其联盟自然土崩瓦解。
  且凭此乌合之众,何以扰乱天宫?
  他思虑良久,仍无所得,遂长叹一声,不再去想。
  却说卷帘大将领玉帝旨意,驾云至幽冥地界,入森罗殿,与十代冥王礼毕,至翠云宫拜见幽冥教主地藏王菩萨,具言玉帝要旨。
  地藏听毕,谢恩。命判官取簿查看。
  判官查阅许久,方道:“天生石猴孙悟空,已注神体,不能轻判生死矣。”
  地藏即道:“既如此,可取笔改之,就写寿数三百四十二岁,善终。不必送至森罗殿,即差人勾他至此。”
  判官即依命行事。卷帘见了,欲言又止。
  地藏道:“卷帘大将似有话说?”
  卷帘道:“那猴精野蛮无状,既得神体,若贸然勾他魂魄至此,恐他心中忿怒,易生祸端。”
  地藏笑道:“既有玉帝旨意,贫僧不敢草率。若他果神通广大,贫僧自有办法应对,将军尽可放心。”
  卷帘躬身道:“我与菩萨,皆出同门,现各司其职。菩萨之德,我甚是敬仰,然陛下旨意如此,我亦别无他法,望菩萨多有担待。”
  地藏合掌道:“卷帘大将无须客气,此乃贫僧本职之事,请回禀玉帝,就说贫僧已领会要旨,必能妥善处理。”
  卷帘道:“有劳菩萨,我且回去复命,就此告退。”
  地藏拜别道:“将军慢行。”
  喜欢反西游传请大家收藏:()反西游传18书包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