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一把火
作者:风飞凤      更新:2021-06-03 07:36      字数:2014
  二叔听完我的禀报,气得脸色铁青,大骂五叔不是个东西,他明明知道二叔祖的孩子流落在外,却一声不吭,就怕人家分家产,当时,还是他为了巴结二叔祖,将张润娘藏起来,现在,他又做出一副正义的面孔,挑唆张赟和我们作对,他到底是何居心?
  “老辈人的恩怨,咱们管不了,但尹家人的血脉,却不能这样流落在外,何况,二叔祖和张赟生母是曾祖母认可的,他就不是私生的孩子,记入族谱理所当然,至于老五,这种搅屎棍子,有他在,谁也别想安生。”二叔最后定了基调。
  立刻派人通知族亲,要开祠堂将尹赟归入尹家,同时,他还要将五叔除族。
  “王老大人那边——”
  “我去说。”二叔道,“你们毕竟是小辈。”不管谁说,王杰都会认为是二叔做的决定,反而还会觉得被轻慢。
  “我们跟你一起吧。”大哥道。
  二哥小声说他就不去了:“外面凉,我有些咳嗽。”我们没法劝他,只能默许。
  没想到王杰累了一天,早早睡了,我们只好第二天才见人,张杰听完二叔的讲述,没有多说什么。
  二叔请王杰去旁听我们的家族会议,王杰一挑眉。
  祠堂几乎不允许外人进去的,自家的妇女都被限制,但王杰是谁?他若是能到场,非但不会遭人非议,反而会光宗耀祖,给族人争光。
  王杰最后微微点头,二叔立刻露出喜色,告辞出来,就派人去通知族人,时间定在明天卯时三刻。
  我给二叔招呼了一声,准备去地里看看。
  大房其余的土地都押给了二叔,这二百亩关系一家人的饭碗,我不敢有丝毫大意。
  虽然地面泥泞,但我身手矫健,踩着木屐走得很快,王善可就没那么好了,跟在我后面十分狼狈,到地头时竟然摔了三跤,浑身是泥。
  张炳住这一把铁锨,正盯着庄丁修垅埝,一部分地块蓄上了水,里面有人忙着插秧,看来,他倒是知耻而后勇,现在工作很努力。
  看到我,张炳一瘸一拐地走过来,笑着打个千儿:“三爷,你怎么来了,这路可不好走。”
  “多雇几个人,别怕花钱,早一天将稻秧插上,庄稼就多一份保证。”
  “是,三爷!”他看看我欲言又止,周边农民都没种过水稻,不会插秧。
  “教他们呀,有些人很灵巧的,不就多花点培训费?”
  张炳不知道什么是培训费,但却弄懂了我的意思,连声答应。
  我在地里巡视了一圈,看到押给二叔的地块大量地种上红薯,叹口气。
  自从我给二叔说,红薯产量大,是农民冬季的主粮,蔓儿还能做饲料之后,他就特别喜欢种红薯。今年,我又弄了那么多的鸡、猪、羊、牛,他料定我饲料不足,红薯就种的更多。
  其实,我也需要很多玉米啊,还好北方的秋粮,无非谷子玉米大豆红薯,可以选择的范围很小,我不愁收购不到想要的粮食。
  一连两天天气晴好,地面干爽起来,王杰派人通知,想到外面转转,他特地说,不坐轿子,要乘牛车。
  我以前也喜欢坐牛车去地里巡视,早就改造出双人座带靠背椅的车型,王杰让人搀扶着走出客院,看到这样的牛车,非常惊讶,他哈哈一笑:“喔,一路上听人说了尹三不少奇事,如今总算是领教了一二,就这车,一看就与众不同。”
  我扶着他坐下,他左看右看,拍拍身边:“来,小三儿,咱爷俩边走边聊。”
  我真恨自己这个排序,不过,想着小二也不好听,小四小五还不如小三,也就不气了。
  地里到处都是人,有赶着牛耕田的,还有用锄头刨坑播种的,有白发苍苍的老人,还有垂髫稚童。
  王杰感慨了一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我叹口气:“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王杰似乎毫无所动,但我看到他的手指一下子就捏紧了,停了会儿,他才悠悠地说了一声:“皇上肃贪的力度已经很大了,可恨贪官胆子更大。”
  我没接话茬,贪腐在任何时代都遭人恨,都难清除,尤其在这个腐朽没落的封建社会,危害就更大了。
  一路上,都是农民辛苦耕种的场景,王杰很快就看累了,靠在靠背上,微微闭着眼睛:“小三儿,听说你见过神仙?”
  “嗯!”
  “神仙就没给你说过什么吗?”
  “神界和人间截然不同,能说什么?”
  “说没说过,长寿不老之类的?”
  “没有,神仙不能生孩子,所以,也不会死,我们人类享受了人伦之乐,自然就没有长寿不老。”
  “哦,呵呵,哈哈!”
  我以为他肯定特别失望,毕竟作为八十岁的老人,肯定不想死不愿死,却没想到他竟然笑起来。
  看我满脸不解,他笑了笑:“老而不死是为贼,这社会不能让老人把持了,还是年轻人好,有精力有闯劲儿。”
  “唉!”我长长叹口气。
  他桀桀一笑:“小三儿你还不到二十岁,为何叹气呢?”
  我笑了一下:“也没什么,就是觉得活着很压抑,不畅快。”
  “你是不是觉得神仙那里好,却又不能修行,很遗憾?”
  “神仙有什么好?无情无欲,无悲无喜,活着也是行尸走肉,还不如当个人好呢。”
  “那是为何?”
  “不为何!”
  见我不肯说,他也不猜了,两人都将眼光投向远方,看天看地看田野,沉默了足有一刻钟,王杰才小声问:“听说你看到了将来?”
  我面无表情,也不说话。
  “我朝国乍如何?”
  “还有一百年。”
  “这还不错呀,直追汉唐,堪比明朝。”
  “……”提起嘉庆后的这一百年,我的胸口就憋闷地要死。当年历史课学到这一阶段,每次下课整个教室都是一片骂娘声,同学们恨不能将地球倒转,把清史改写。
  现在,我的心中,就忍不住燃气熊熊大火,恨不能将朝廷一把火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