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从师柳迁
作者:空巢老蛋      更新:2021-03-18 15:30      字数:2099
  江珪二十年三月十五日上午,丘阳县孙宅,孙儒臣房内。
  “人将成大事于己身也,必先心智苦于事,筋骨劳于行,体肤困于命,知耻然后勇,所以自强自勉,一心向学,以至超群脱俗,然后天与时令,以成人杰。是故成事者非唯天命,盖人为也。”柳迁右手端书缓缓念完便将书放在桌上,看着孙儒臣问道:“我方才念的这一些,你可听明白了?”
  儒臣摇摇头:“学生不懂。”
  “哦?有何不懂?”
  “学生往常所学至今记忆犹新,清楚记得分明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而师兄你方才念的这一些,似乎与先贤所言有些出入,因此不懂。”
  “就邱先生给我留下来的手书看,这一段应当是一年前他教给你的书,至今你能张口就来,这说明你寻常在家并非如瑞虎兄所言只看小说话本,也曾温故而知新,这一节上着实不错。”柳迁笑道:“不过需得知道,这读书并非读死书,书中知识道理也应常用常新,举一反三,方为大器。如若只读死书,便似纸上谈兵的腐儒,纵使满腹经纶、饱读诗书,也不过嘴上能耐,实际却一无是处。”
  “师兄,你说得这些极有道理,但学生还是有些不懂。”
  “不懂便说,你我虽有师生之名却是同门之实,但凡有事不必拘礼,直言便可。”
  “何为读书,何为读死书?”
  柳迁听了这问题,稍稍沉吟一会说道:“读书便是读字里行间之真意,读死书便是只见笔墨而不知其心魂,以致不分青红皂白,只知照搬照用,这等读书终将读成书呆子,不堪大用,只不过做驿馆一写字算账的穷酸秀才罢了。”
  说完,柳迁看孙儒臣还是一脸不懂的表情,便又说道:“就拿我方才读的这一段文字来说,这一段是我自己根据史书典籍所写,你也知其来历与原文,且对我说说原文之意?”
  孙儒臣听柳迁来问自己,略微想一想过去邱先生对自己讲解的话语,开口道:“这一段是说世之大器与大才之所生,必先经历苦难磨砺与艰险困阻,然后才能从中汲取教训、增长见闻,继而性情坚、胸怀大度,最终方能成为人中龙凤。所以人要成器必先吃苦,不能吃苦便难成大事,不能忍气吞声便难堪大用。”
  “嗯,不错。”柳迁一边听一边点头,看孙儒臣说完了,才开口道:“若我所记不差,这应该是邱先生所教,不错吧?”
  “正是邱老先生所教。”
  “哈哈哈……”柳迁大笑数声,正色敛容而道:“邱先生所言实在是精辟入里,我作为他的学生也曾受用多年,不过今日我柳迁需驳他一驳。”
  “师兄,你这话却是什么意思?”孙儒臣不解地问道:“既然邱老先生所言精辟入里,又有何处可以驳斥呢?”
  “正因他精辟入里,我才需驳斥几句。”柳迁坐在凳上,竖起两根手指来对儒臣说道:“邱先生所言乃是正道,或者说是臣子之道,而非王公之道,更非帝胄之道。”
  孙儒臣听闻此言,连忙站起来欠身道:“师兄,学生只愿闻臣子之道,并不敢奢求王公帝胄,更不敢闻其道。”
  听儒臣这么说,柳迁不免露出一丝苦笑:“真不愧是邱先生的关门弟子,果真如他一般秉持正道,绝无二心。不过伯笏你听好,这世间之事有千万种变化,又有千万条大道,这数千万条大道中你只能择一而取并坚持终生,但这并不代表你应当对其他所有的‘道’避而不问,恰恰相反,你必须对它们涉猎一二。”
  “师兄,学生不解其意,但却并不愿问,学生只想知道你最开始所读那段文字是何意思,其余的再不敢闻。”
  “我这里并不是教你做帝王,而是教你如何被帝王所赏识。”柳迁看孙儒臣惊恐的样子忍不住笑起来:“你我都是师出邱文隽长存先生门下,你师兄我就是再怎么出格,也不至于犯邱先生之忌讳吧?”
  “师兄,邱老先生曾再三告诫学生,叫我绝不可听闻异心之志,今日学生断然不敢听师兄之见解。”
  “你听我说完。”柳迁也不着急,一字一句地说道:“我之所言,只是叫你能成人上之人,并无他意,所谓帝王之道也不过是比拟而已。你且听着,我的意思就是叫你决不能听凭天意,事事需靠人为,而后才有机遇,再其后方能得天时,继而成器,并无他意。”
  “师兄,学生谨遵邱老先生师命不敢有违,还请师兄见谅。”
  “无妨。”柳迁摆一摆手,接着说道:“我这一段议论之意,乃是叫你千万莫听天时与命理,只一心韬光养晦、和光同尘,如此,待到时机成熟、天与时令,你方能紧握机运,成就一番事业。《易》云:‘潜龙勿用’,便是此理。”
  “师兄,既然要成就事业,为何又称‘勿用’呢?”孙儒臣不解道:“既然要成就事业,尽早安身立命,等到时机成熟时誉满天下,不是更能抓住机运,顺天应民吗?”
  “哈哈哈……伯笏,你还未经世事,看待事物都过于稚嫩。邱先生可能不愿对你说,但我柳迁宁愿你此时看待事物悲观些,也不愿你将来被人算计、悲叹痛苦。需知世间圣人之所以为圣,凡人之所以为凡,皆有其中道理。有道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唯有圣人方能超出己见、不念功名、不惜小名,而凡人并不能行此道,是故众人心头有两把尖刀最为可恶,一名‘嫉’,一名‘妒’。你过早崭露头角,只会引来众多凡人的嫉贤妒能,他们见不得别人好,便处处向你使绊,恨不能杀你而后快,所以说‘潜龙勿用’,并非因潜龙难成大事,而是因为潜龙难敌小人陷害中伤而已。”
  听完这一席话,孙儒臣如梦方醒,连忙躬身作揖道:“师兄所言甚是玄妙,学生受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