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探测水星(二)
作者:蒋英俊      更新:2021-03-18 23:02      字数:2240
  水星上有极薄的大气,大气压小于2x10百帕,大气中含有氦、氢、氧、碳、氩、氖、氙等元素。由于大气非常稀薄,水星的表面白天和夜晚的温度相差很大,实际上水星大气中的气体分子与水星表面相撞的频密程度比它们之间相互相撞要高。出于这些原因,水星应被视为是没有大气的。在太阳的强烈辐射轰击下,水星大气被向后压缩延伸开去,在背阳处形成一个“尾巴”,就像一颗巨大的彗星。
  当几个特殊机器人用钻探机打开一个陨坑的冰层,将冰块掏出来时,冰底却冒起了冰水气体,那白色的雾气将特殊机器人染上了一层白霜,视频被白霜所干扰,常乐山他们顿时把心提到嗓子眼上去,生怕在此期间发生什么意外。好在十几秒的停顿,冰汽水雾消散,那些冰碎渣被刨到远处,一个将近十来米的陨坑出现在眼前。陨坑三十多米深的样子,常乐山将一台机器人慢慢降落在陨坑底部,机器人站稳后,就将检测仪插进冻土下,仪器显示出冻土层下3米左右出现了可燃冰的同位素冰晶体,刨开冻土,出现了一层跟可燃冰一样的结晶体。拿出来一颗,送到地面上交给另外一个机器人,另外一个机器人用仪器检测了一下,跟开始的检测值是一样的,于是就将那颗可燃冰点燃了,那焰火跟可燃冰燃烧起来的样子十分相似,火焰边沿冒出一些蓝色的火苗,整个燃烧过程跟可燃冰一模一样。
  丽莎顿时喜笑颜开起来,开心的说:”开始检测的数据,跟现在开采出来的矿体真实数据是一样的,而且燃烧的过程也是一样的,这水星上的晶体,我们不能把他叫可燃冰吧,小老大,你得给他起个名字吧!”
  常乐山想了想就说:”那我们就叫他水星可燃冰吧!这名字行吗?”
  彼德就说:”这好像有点土,一听就是我们从水星上弄回来的,不如叫可燃冰2号,这样不是更好!”
  柴可夫·斯基和丹妮点点头,老约翰也点头附和:”那就叫可燃冰2号吧!”
  丹妮还是不放心的皱着眉头,说:”小老大,我们还是要求探测船送回一些样品,进行分析吧,这不是我们地球上的东西,多多少少有些不放心啊!不经过仔细检验,还是存在一定的风险的,因为水星上没有大气层,为什么就能有这东西,然而这可燃冰虽然是气水化合物和甲烷的合成体,可是也是有微生物组合起来的,你们就不怕,水星上的微生物带回地球,而且是大量的微生物的话,这些微生物在地球会产生什么风险,大家一味的追求同位素,可是同位素上的微生物是不是同位呢?”
  彼德一听,顿时就跟着皱紧了眉头,认为丹妮的话说得很好,就追加了一句:”丹妮的话说得很有道理,我赞成她说的话,你们觉得呢?”
  柴可夫·斯基沉默了一会儿,也皱紧眉头说:”小常,我觉得我们忽略了这个问题,还是丹妮心细啊,这是个很关键的问题啊!这必须要进行微生物的研究才对!”
  常乐山就反问道:”为什么不在水星上检测微生物,一定要拿到地球上来进行检测呢?要有风险就在水星上检测好了,再进行下一步检测问题。”说完就给机器人发出一个微生物检测远程命令。
  那个机器人马上就进行了微生物化验,化验的结果跟地球可燃冰里的微生物是一个族群,检测的结果用信息传递回来,才不到10秒钟的时间,看来10g网络技术,确实非同一般啦。
  大家担心的事情总算解决了,这时候丽莎眉头一皱,杏眼一瞪,就说:”小老大,我发现这些微生物有些问题,我们地球有大气层能存活下来,可是水星没有大气层它们是怎么存活下来的呢?它们的生命力远远大于我们地球的同种微生物族群,这还得要拿回地球,经过对比才能知道,这些外星生物是很危险的。就像我们地球的类氢氧化铯事件,引发了一系列的地球危机,刚刚化解,人类就损失了一半,这又搞出什么幺蛾子来,那怎么办呀?”
  常乐山叹口气回道:”丽莎,我又没有说不拿回地球经过检测,和微生物环境测试,然后才能放入海底,还有三年的时间,你怕什么吗?有三年的时间,什么问题还不能解决?”
  “我们都以为你不拿回地球进行微生物坏境检测了呢,所以就······就,哎,这下放心了!”丹妮、丽莎、彼德三人异口同声的回道。
  “哦,放心,我不会让大家失望的,我们不是从磨难中走出来了吗?”常乐山安慰道。
  ············
  太空探索船回来一次要一年的时间,而华国新造的穿梭船,三个月就能飞到水星了,一年可以来回四次,也就是说穿梭船一年可以运输两次货物回地球。这科学的进步相差30多年就会发生巨变。
  为了尽快的将样品带回来,联合国将穿梭机飞到华国换了发动装置,然后用华为的10g网络技术,将穿梭船飞往水星,三个月就到了,六个月就将样品折返回来了,期间将俄罗斯最先生产出来的五台机器人顺便送上水星投入工作了。
  大家拿到样品后,就马上对水星上的可燃冰2号进行了检测,和微生物族群对比,发现没有什么异样,然后将两种微生物在同样的真空中进行环境测试,发现两者的寿命是一样的,在水中进行测试也是一样的状态,并没有出现什么异常情况。甚至在深海里进行过检测,都分不出什么不同的地方来。
  五台新型的机器人来到水星,工作效率比起30多年前在太空探索船上的机器人快了10倍不止。五个机器人都有明显的分工。两台是专门负责刨冰的,两台是负责将冰清理到远处的,一台是专门检测陨坑下的情况的,万一发生什么不好的情况,首先就通知其它的机器人做好应对准备的。它们在一天的时间就开采出50方的可燃冰二号来。因为是试验阶段,所以刨了两天,就远程命令它们不要工作了,在上面等待其它的机器人到位后,才进行工作。期间五个机器人可以随便在水星上游玩,并且把水星的所有检测的地方,进行数据汇报。比如发现什么贵重金属,什么稀有矿土什么的,以便日后需要的时候进行开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