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龙卷风暴(四)
作者:蒋英俊      更新:2021-03-18 23:03      字数:2078
  常乐山他们不断从水纹站接到洋流变化的消息,等他们赶到目的地,风暴就停止了。灾难不断袭来,令科考队忙得焦头烂额不说,却总抓不住风暴的实况。海洋学家见这情况复杂,建议科考队根据水纹站传回的消息,做出一个风暴的路径图,再经过路径图,分析分析图形的走向,以及风暴生成的共同点,做出必要的解决方案。
  常乐山把水纹站,最近一个月水纹的详细情况进行了汇总,彼德将汇总绘制成一张张的图纸,把三十天的水纹动向做了一个详细的了解。发现这水纹站检测的数据显示,洋流变化都以赤道为中心向四周扩散,而且风暴的共同点都是纯粹的风暴,并不像台风一样,造成对流极端天气,风暴转变成热带风暴,形成强降水而结束,这风暴实际在海洋上空300到800米的地方形成的,并不影响对流层,因此发现的时候,就已经成为灾难降临在沿海地区了,这风暴来得快去得也快!这让科考队和海洋专家都感到力不从心,拿它毫无办法。
  为了能够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科考队集思广益让海洋专家和潮汐专家们,在一起研究解决方案,经过一个星期的商讨,科考队、海洋专家、潮汐专家共同形成了一套解决方案,在赤道沿海的岛屿上和赤道沿线上的国家,都在相应的地方建立起大型风力机。在海洋上空300米的空间,将风机里的风对着有可能形成风暴的地方,进行风力干预。从而把形成的风暴吹散,只要热气流无法聚集在一起,龙卷风暴就无法形成,这样就杜绝了龙卷风的起源,从根本上杜绝了这些热气流的聚齐。
  科考站首先在沿海的赤道岛国印度尼西亚做了实验,一个星期后就建成了风暴干预塔,一共二十个风力系统,在海洋上空300多米的地方让风机吹散热气流。热气流被干预后,风力聚齐不到一起,很快就控制住了印度尼西亚频发的龙卷风暴,各国马上效仿,不出一个星期,都在赤道线上,建立起2000多个风力干预系统,世界的龙卷风暴得到了控制。这场席卷世界沿海的龙卷风暴终于划上了句号,但是经过数月的龙卷风暴袭击,让很多沿海城市都消失了。经济损失相当严重,都到了无法估量的程度。
  转眼间,一年的时间过去了,世界在没有龙卷风暴的情况下,也就安然了许多。但可燃冰的过度开采,使得潮汐很不稳定,时不时也会来两场大台风,形成强降水,把许多的内陆城市变成海洋,这也不足为奇了。
  常乐山看到这样,禁不住就叹息道:”这地球都被人类破坏得不成样子了,这样下去,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一个头啊!”
  柴科夫·斯基就安慰道:”小常,我们已经做了我们该做的一切,这你不该叹息,还有你在联合国大会上一再强调可燃冰不能过度开采,可是有谁听你的!在灾难面前,所有的国家表现得如此淡定,他们并没有将可燃冰全部上交。而现今的情况变得如此复杂,却没有人愿意承担这个责任。我们联合国只是维护世界和平,这天灾人祸的,本来就不归我们联合国管,可你也领回来让我们一起扛着,这联合国的担子,当然就不轻了。这些年下来,小常,你所作的我们都有目共睹,是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了。”
  常乐山摇摇头,有些难过的回道:”柴前辈,你理解错我的意思了,我不是为我本人感到不值,自从我当上这个联合国秘书长一职后,就已经默默无闻的为世界人民服务了。这么多年来我毫无怨言,努力的坚守着自己的岗位,虽然做得不是很好,但也尽职尽责了。我是说,凭着我们几个人来拯救世界,我们的力量始终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应该动员所有的世界人民共同保护我们的家园!”
  彼德苦笑道:”老大,你说这话不觉得很无力吗?我感到这世界有种苍白无力的感觉,人类的自私和贪欲毁了自己,也许将来有一天,也把赖以生存的地球都给毁了,照这样下去,灾难不断,到时候有谁能控制得了!”
  丽莎一听,脸露难色,但是她不想把消极的思想让大家继续下去,就说:”我们很快就从水星上取得可燃冰2号了,这个问题,应该很快就会解决,大家何苦去多余的担心呢?有了这次惨痛的教训,我想世界人民会好好珍惜的,不会让彼德说的那样,总感觉世界末日一般,相信我,一定会好起来的!相信我!”
  丹妮也说:”是啊!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我们何必要杞人忧天呢!”
  老约翰就回道:”丹妮,你说对了,目前我们的工作就是杞人忧天的。天天担心天,虽然天没有塌下来,但是总担心灾难不断重演。而且每次都是血的教训,但每次都是人类自己造成的,这本来不该发生的事情,就发生了,你说能不杞人忧天吗?不杞人忧天就是杞人忧人啰!”
  常乐山最后决定开一次联合国大会,会议的宗旨是维护地球的生态平衡。各国建立各国的生态圈,各个城市建立各自的生态城,将一些城市密度很高的聚集区,疏散一下人流,在各个城市中建立起多个海绵体工程,并且拆除一些建筑,恢复一些城市湖泊,建一些水上乐园,在城市的郊区搞一些湿地生态物种,比如种一些芦苇和一些湿地的海绵植物,比如藻类,芦荟类的植物,只要吸收水分好的植物,就可以用来做湿地,同时在沙漠地带多种植被,减缓雨水分布,达到降雨量均匀分布,从而干预水灾的发生。
  以生态为主题的联合国会议正式召开,没有想到这次会议开得很成功,大家都一致赞成,全票通过。各国都绘制了生态城市的建设规划图,并且将湿地面积按照比例进行设计规划,世界各国进入到了生态环境的改造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