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生意大计
作者:伏波飘萍      更新:2021-03-19 03:15      字数:2215
  除了权和钱,孙维梁最为看重的,就是人的因素。此时不比后世,多得是出来打工赚钱的劳动力。此时的劳动力,大都禁锢在土地上,动弹不得。朝廷不希望他们动弹,他们自己也不想动弹。
  这是限制孙维梁做大做强商业的最大障碍。没有足够的人手,仅凭孙维梁自己的力量,再厉害又能做到多大?顶多是做成一间比较成功的商铺而已。
  凡事有利就有弊,人手不足虽然制约着孙维梁,同样也制约着其他人。而且,在开拓商业敌国这条路上,孙维梁绝对算是先行者。
  孙维梁把为数不多的人手收罗了去,其他人要想跟风,即使有权有钱,也会面临无人可用的囧局。
  这才是孙维梁在各方面条件还不成熟,就着急成立劳务队的最大理由。
  因为孙维梁已经开始感受到危机:各家都有意愿成立打井队。虽然一个打井队最多不过七八人。但架不住参与的门户多,架不住合格的工匠少哇!
  僧多肉少的情况下,他们把工匠拉走了,就没孙维梁的份了。
  孙维梁做过市场分析。当前的劳动力里,也就是那些有些手艺活的工匠,因为时常靠着手艺赚几个零花,至少满足一下口腹之欲,对彻底脱离土地,单纯靠给人打工赚钱养家不是特别排斥。思想工作做得好,再加上利诱,成功的可能性较大。
  所以,这些工匠,不管手艺好坏,在孙维梁眼里,就是宝贝。别人跟他抢一个,他都感觉心疼,怎么可能任由别人以打井队的名义成群的抢走呢。
  要成立建筑劳务队,阻力还是不小的,工匠们是否愿意不算在内,官府和地方门户的压力,哪方面提溜出来,都不是件容易解决的事。
  官府方面,工匠都是官府设专门衙门管着的。虽然孙维梁不是跟官府抢人,不过是从官府挑剰的人当中,再挑一些手艺人给自己干活。但孙维梁挑的数量太大,几个十几个好说,凭孙家,凭孙维梁在折氏跟前的分量,甚至无需跟折氏打招呼,直接就可以办理。但孙维梁要的是多多益善。不要说地方官府不敢受理,就是折御卿那里,也要好好掂量一番,在心里考虑孙维梁到底要干吗了。
  在地方门户那里,同样的道理,孙维梁要是只是拉个十来人的队伍,碍不着他们什么事。可孙维梁要是把民间那些有些一技之长的人尽数网络了去,他们就大有意见了!这是变相的垄断!这是在挖他们的墙角!他们能干吗?
  与折氏和官府打交道,孙维梁要讲究策略,讲究以理服人;与地方门户打交道,就要采取胡萝卜加大棒政策,又打又拉,控制着不出乱子就行。这里面,需要孙维梁拿捏好轻重。
  对这点,孙维梁是毫无信心的,自己只能定下基调,如何去实现,还是要靠着孙平他们。
  这些问题,放在眼下,都是后话。当前要做的,就是抓紧与那些工匠联络,吸引他们加入自己的劳务队。
  对此,孙维梁很有信心。毕竟,孙家的待遇不错。而且,孙维梁对那些挨打的工匠,补偿很优厚,其他人看在眼里,就算嘴上不说,心中自有一杆秤。
  再说,自己可是官服在身,官老爷的权威在那里呢。官老爷登门,要你加入劳务队,你敢轻易说个不字看看。
  为了开头顺利,孙维梁没有偷懒,自己带着孙平、耿牛他们亲自挨家挨户上门嘘寒问暖,向他们推销自己的劳务队。
  只要进入孙家的劳务队,不管有活没活,每月都有钱拿。有活的时候,干活报酬另算。
  这个放在现在是绝无仅有的待遇。即使官府的工坊与做不到这一点。凭此一点,孙维梁就有把握,没人能够拒绝孙维梁的盛情邀请。
  果然,孙维梁力推劳务队的工作,开局非常顺利,没有一人拒绝,都是全家高高兴兴,簇拥着自家男主人,与孙维梁签了合约,成为孙家劳务队的一员。
  孙平开头还有些抵触情绪,好不容易靠着打井赚了几个钱,这下,又要全部撒出去了。从哪里往回捞钱还没什么谱呢。
  孙维梁只一句话,就让孙平高兴起来:这一带的工匠,要是都被孙家囊括,其他人家要成立打井队,也找不到人呐!
  孙家已经承诺退出打井的生意。其他人家承揽了打井的活,没有人干活,怎么办?只能求到孙平跟前,让孙平从孙家的劳务队里出人。孙家这人可不是白出的,是要他们给付劳务费的。
  这样,打井选址的一贯钱,孙家雷打不动的赚到手;打井干活的劳务费,孙家又能赚一部分。还不用孙家自己辛苦的跑市场拉活。多好的事!
  孙平一高兴,就拿出算盘子,噼里啪啦的算计着收益。耿牛跟着孙维梁这段时间,见识长了不少,思考问题更加全面。
  “少爷,要是那些人家不从咱们孙家找人,而是从外面找回一批人干活,咱们不就没钱可赚了吗?”
  “记住,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考虑着霸盘,考虑垄断。即使我们有那个实力,也不要那么做。人家能从外面找人,那是人家的自由。咱们不能干涉。”孙维梁语重心长,借此又敲打了孙平一下。
  孙平打算盘的手一下停了,“那咱们可就赚不到什么钱了!”
  “少爷我这步棋可是放长线钓大鱼,看的就不是短期收益。放心,少爷是那种赔钱赚吆喝的人吗?我已经想好,前期实在没活干,我便拉他们去凤山铁矿挖矿去。一天下来,一人少说能赚五十个大钱,比种地强多了。”
  孙平知道孙维梁在凤山铁矿搞的那套,顿时眉开眼笑,“可是说好了。我这边真没活干,我就带着他们进城找少爷,让少爷安顿他们去。”
  ……
  这样一连走门串户的三天,剩下的人家就不用孙维梁一一上门了,都是主动找上门来,要跟孙家签合约。
  签合约,有孙平主持就足够。况且,孙维梁又给孙平安排了一个得力助手耿牛,孙维梁很是放心。
  生意上的事暂时告一段落。孙维梁终于腾出时间和精力来考虑白家的案子了。秦彦阁和孙大军方面都还没有回信,孙维梁想下手也没个突破口。这么干坐着半天,孙维梁一拍脑瓜,有了主意。
  喜欢公司开到北宋去请大家收藏:()公司开到北宋去18书包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