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感言
作者:联军      更新:2021-03-19 03:12      字数:1918
  记得是小时候,读一本科幻连环画,书名记不得了。只记得,在那书里,水稻像一颗大树,米粒像馒头;大家都有车,车没有轮子,悬浮在路上,等等等等。
  知识多了一些,知道水稻除非十年收获一次,否则不可能长得像树,因为在地球上的太阳能密度有限,光转化成淀粉,每亩地不可能太多;而且土壤的营养物质,也产生不了那么多大米。
  所以,无论是从质量守恒定律,还是能量守恒定律,都不会有这样的水稻,除非使用电能,特别供应大功率光能;土壤使用营养水培,工厂化养殖;但那样高成本的水稻,价格会太高而没有市场。
  地面的太阳能密度,因为大气层的吸收,只有外太空的十几分之一,所以,如果把这种水稻在外太空种植,还是可以实现的,加上太空的低重力环境,水稻可以长很高,交通设施就是悬浮在路上的,原来这小说是可以实现的,只是需要在太空中建设一座城市。
  我们能看到真实的宇宙吗?如果我们在地球之外看到的星星,比在地面上看到的,要清晰明亮至少十几倍。地球上最清晰的望远镜,也远不如地球外的太空望远镜好用。那么问题来了:是不是在太阳系之外,看星星更清晰?
  答案是肯定的了,太阳每年要抛出的总物质量,重量与地球大气的总重量相当,每年千亿吨级别!而且几十亿年来从未间断!这些物质因为太阳的引力,根本离不开太阳系,等于是给太阳系蒙上了一层雾。可以推测,在太阳系之外如果有一台望远镜,一定比太阳系之内要清晰明亮的多!
  从太阳系之内看宇宙,如同埋在沙子中看外面的天空;而从我们居住的地球仰望星空,如同从埋在沙滩中的一枚卵内部,所能看见的世界。
  这枚卵一定在想:我真是孤独寂寞啊,整个宇宙,只有我一个生命体!
  当有一天这枚卵成熟,啄开外壳,奋力扒开沙子伸出头来,就会发现海滩上到处是像它一样的小海龟们,密密麻麻地向着大海奋力爬行!
  海鸥从天空俯冲而下,叼起一只无助的小海龟;沙滩上巨大的秃头雕迈开大步,追了过来,一口就吃掉一只小海龟。
  即使侥幸逃到海中的小海龟,也远远没有安全;海中的大鱼会轻易吞掉弱小的海龟;如果长时间找不到食物,小海龟就会饿死;如果竞争不过对手,就没有伴侣延续后代,最终寂寞孤独的消失….据统计,一百只小海龟只有一只侥幸能长大!
  这就是残酷的世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适应环境,契合命运。
  地球每经过千万年,就有一场大灾难降临,每次灾难之后,既有很多物种灭绝,又有很多新物种出现。下一次大灾难是什么?什么时候降临?
  地球的生命从哪里来?是宇宙生命的后代吗?
  地球上除了人类发展出文明,其他生物是否会有一天智力开化,发展出文明?
  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计算机会发展出自我意识,文明意识吗?
  无论是过去,还是将来,答案只能是靠猜,然后找证据…。
  中学的政治学讲到,人类的文明程度取决于生产能力,生产能力包括两部分:物质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当物质的生产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无论产量还是质量,都进入爆发性发展;然而人类自身的生产,只是数量有增长,而质量却并没有爆发发展。随着各种族的血脉融合,进入太空等环境影响下,人类的遗传基因也许就会突变,产生新的人类,人类也会进化,发展,形成各种各样的种类,差异越来越大,这应该是必然的趋势。
  人类一定会不断进化,量变引起质变,进化的过程从来不是平缓和平的,那总是突然发生。或许将来有一天,一批新人类会诞生,他们特别聪明强壮,有远见,艺术修养出众,总之天生就和普通人不同。我们可以一眼就看出他们和我们有差别,他们抢走了最好的工作,赚走了大多数的钱。那么,普通人能心平气和地接受他们吗?
  历史上有无数这样的事例,最著名的就是《圣经》中写的一段,关于‘以撒’的故事,以撒是犹太人的祖先,在基拉尔居住时,因为上帝的祝福,非常富有,当地的非利士人就嫉妒他,把他的水井填土,他们告诉以撒:“你离开我们吧,因为你比我们强大很多!”
  我把这种新人类也命名为‘以撒’。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是人类的劣根性,和平时强调公平平等,遇到危难时就依附强者。所以这个世界,危机感才是进化的动力。
  地球是生命的摇篮,可人类总有一天要走出摇篮。
  今天,阻碍人类进入太空的因素很多,部分是技术原因,更重要的是财政原因。探索宇宙的费用极其高昂,不可能靠一个国家政府的财政,可以长期支持。
  也许将来面对这些问题,人类需要统一行动,抛弃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建立新全球化的国际秩序。随着各民族,各种族的思想沟通,血脉融合,这一天总会到来。
  当灾难来临,需要全人类团结奋斗,放弃私人的利益,为集体而付出的时候,也许,理想中的共产主就会到来了吧!
  徐联军(13854256239)
  《以撒传》无错章节将持续在18书包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18书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