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九天金桂
作者:吴世中      更新:2021-03-21 00:23      字数:3375
  苏城身手敏捷,在树枝间攀爬跳跃,比猴子还要灵活。往上走了半个多时辰,耳畔忽然响起风吹树叶的哗啦声,抬眼一看,头顶就是金色的桂叶,一簇连着一簇,如黄金铸造,纹络清晰。
  他伸手把桂叶拨开。
  皓月高悬,银辉普照。
  墨蓝色的天空中繁星点点,像镶嵌在轻纱上的明珠,闪闪发着光。月华如水,照在人身上说不出的舒服。苏城知道这是星月精华,可滋润人的灵魂,在深山老林中,还可经常看到大妖吸收星月精华来蕴养自己的内丹,这也是它们的一种修行法门。
  苏城看着头顶的星河,忍不住流下泪来。
  七星耀眼,像是舀酒的小斗,那是七元解厄星君,居北斗七宫,据传道家有门七星续命法就是推演北斗七星所得,而在符箓流派也有数门高深符阵是根据此星运行轨迹而来,如基础的北斗七星符阵,威力最大的则是七星斩将符阵,可越级杀敌。
  远处有星辰形似天琴,那是道器九天玄琴,凌圣殿的至高圣物所化,被星云遮掩,若隐若现,缥缈琴音从九天而来,时而婉转动听,高山流水,时而雄浑肃杀,铁骨铮铮,搅动风云。黄天符经上一道三弦灭生符,就是根据天琴座星云特点而创作出来的,发出的琴音可伤人神魂,颇为奇妙。
  更远处有一团美丽星云,散发着梦幻的蓝紫光芒,其间一头凤凰展翅,凤鸣九皋,那是著名的凤凰座,据说是一头涅槃失败的古凤所化,是禽类妖怪的祖先之一。
  ……
  星辰无尽,苏城把它们与星经当中的经文一一对照,只觉以前觉得艰涩难懂的部分豁然开朗,有一种拨开云雾见青天的畅快,感觉自己就像是一颗流星,在星河中流淌,有一种如鱼得水的欢快,一种天高任鸟飞的自由。
  他抬着头,遥望星空,脚步开始无意识的走动,先是脚踏七星,随后走九宫八卦格,步罡踏斗,步法越来越繁杂,隐隐与天上星辰相呼应。其神情忘我,双手不自觉的比划,或结金刚印,或结太上老君指,这些都是勾画符箓的手法,一遍又一遍,手法越发丰富饱满,隐隐有大师风范。
  也不知过了多久,就见他神态微醺,如久旱逢甘雨,脑海当中都是漫天星辰,斜躺在桂枝上,竟昏昏沉沉睡去了,嘴角尚带着一抹不自觉的笑意。
  “侯爷,时辰快要到了。”静元看了眼手中银盘,仅盘底余下浅浅的一层清水,眼看就要耗尽,不由出声说道。
  老猿猴抬头看了桂树一眼,道:“再等等。”
  过了半柱香时间,静元又道:“侯爷,他再不下来,金桂一散,就要留在九天之上回不来了。”
  老猿猴同样心中纳闷,按理说三个时辰足够苏城将星经上的疑惑解开了,“我且看看。”他的眼中射出两道金光直达苍穹,只看了一眼,就破口大骂道:“这个小畜生,气煞我也。”
  静元不明所以,道:“侯爷,可是出了什么事?”
  老猿猴黑着脸不说话,张嘴一吐,一道金色祥云扶摇直上,不多时就回转下来,上面躺着一个青衣少年,神情恬淡,睡得香甜。
  “他这是怎么了?”
  老猿猴闷声不说话,将少年一把抓起甩到背上,道:“走了。”身似流星,三两下就消失在黑夜当中。
  静元摇了摇头,捏了一道印诀落在银盘上,就见金桂灵光一闪,飞也般的缩小,化为一道水墨落在盘底,只是较之先前,颜色略显黯淡,枝头上的嫩叶也枯萎了一片,静元脸上露出肉疼之色,将月桂盘小心翼翼地收了起来。
  “亏了,亏了。”
  苏城醒来的时候只觉神清气爽,念头通达,说不出的轻松。睁开眼,映入眼帘的是再熟悉不过的灰褐色屋顶,正午的阳光明亮,在屋顶落下斑驳光影。
  “又睡过头了……不对,我明明在观星台的,怎么回家了?”苏城从床上匆忙坐起,出了房门,正见到老猿猴在院子里打拳,招式虽然普通,但行云流水,自有一番气度。
  “好拳法。”苏城站在门口忍不住喝彩,老猿猴停下来道:“你醒了,身体可好?”
  苏城点了点头,笑道:“只觉有用不完的力气。”挠了挠头,又有些惊疑不定地道:“只是奇怪得很,我现在只要想经文就觉得头疼,好像神仙打架。”
  老猿猴却理所当然地道:“这个自然了,机缘岂会这般好得。”
  苏城眨了眨眼,道:“机缘?猴爷爷,是什么机缘,你快告诉我。”
  老猿猴道:“修行讲究一个循序渐进,以前你是观书念经,经文中的疑惑有我讲解你听,琅嬛经阁中的藏书也可相互参考校正,但纸上得来终觉浅,你自己也许不觉得,但初见星空,对神魂的触动震撼绝非笔墨可以形容,短短三个时辰,要把见到的东西都领悟,对识海的负担可想而知,哪怕你睡了三天三夜,消化掉的也不过十之二三,现在去想经文,可不是自讨苦吃?”
  苏城脸上露出惊容:“三天三夜,我竟睡了这么久?”
  老猿猴点了点头道:“过犹不及,最近一段时间你就不要去想星经上的经文了,可以去屋外边走一走,也可以锤炼肉身,放松一下。你现在有几鼎之力?”
  苏城露出笑意,道:“七鼎。”
  一鼎为三百斤,七鼎为两千一百斤。武者第一境练力境巅峰武者力量可达九鼎,所以练力境武者又常被称为扛鼎力士。
  老猿猴面无表情地道:“勉勉强强了,炼体是门苦功夫,也是傻功夫,只有多练勤练才能掌握它的真意,四灵煅体术当中的虎魔大力拳还有蛇龟吐息术都是极佳的,你要尽早学会学透。”
  苏城重重点头,虎魔大力拳是锤炼皮肉的拳法,虽只有十八式,但每一式都包含诸多变化,能练到身体的每一寸筋肉,是一门难得的武学经典,蛇龟吐息术则是一门呼吸吐纳之术,练一口先天气,为第二境的开脉境打基础。
  他在琅嬛经阁的一本记载风土人情的闲书上看到说有个十来岁的少年自幼丹田枯萎,修行无路,但天生含着一口先天气,转而习武,在第一境的练力境仅仅逗留了大半年时间就鱼跃龙门,成功开脉,不过这种得天独厚的苗子总是少数,绝大多数人仍是一步一个脚印的走,没有捷径可言,苏城练习蛇龟吐息术虽已有两年多时间,但那口先天气却连个影都没有。
  “也不知什么时候可以把这口先天气练出来?”他抬着头,颇有股壮志未酬的悲愤,老猿猴乐道:“瞧瞧你那样子,先天气如果那么好练,高阶武者的数量也就不会那么少了,要知道十个练力境巅峰武者才有一个能够练出先天气而踏入开脉境,光这道坎就不知拦住了多少人。”
  苏城好奇地道:“猴爷爷,听说开脉境武者可以媲美筑基境修士,对不对?”
  老猿猴摇了摇头,道:“难!虽说武者和修士都有七境之分,但同境界的修士手段更多,战力更强,在第一境,练力境武者和凝气境修士可能拉不开差距,可随着境界的提升,武者会被逐渐甩开,这也是修士看不起武者的原因。”
  凝气境是修士的第一境,与武者第一境练力境一样,都是打基础的阶段。
  苏城哼了一声:“猴爷爷,你未免也太小看人了。”
  老猿猴笑道:“你别不服气,修士之所以长盛不衰,独占鳌头,是有其原因的,你可知道为何?”
  苏城想起书中记载,点了点头。
  虽说武者与修士都是追求力量的极致,寻长生之路,但却有本质区别。
  人有丹田识海,丹田养精气,识海居神魂,也就是常人所说的精气神,丹田凝练,识海清明,则精气神足,人就容光焕发,生机旺盛,反之则气萎神迷,面黄肌瘦。但并非每个人都可以开辟丹田,神入识海。
  这是对修行天赋的第一道考验。
  只有开辟丹田,才能将游散在天地间的灵气吸收,开始修行,但能够开辟丹田的人百里挑一,其中又有大半仅能开辟出海碗大小的空间,谓之下下资质,一般的修行门派都不会收录,只有开辟出水缸大小的空间,才入了修行门槛,可传普通法门,这类人也是修士当中人数最多的。惟有少数人开辟的空间或如池塘,或成大湖,是天之骄子,万里无一。
  修行,是贴近大道,感悟自然的不二法门。天地间的风雨雷电,阴阳五行都能成为他们手中的利器。这也是为何修士高高在上的原因之一。
  但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远古圣贤另辟蹊径,为那些不能修行的人开辟了另一条道路,也就是炼体。
  人有十四经脉,三百六十一个气穴,四十八个经外奇穴,炼体就是练一口先天气,引导其在经脉间游走,贯通气穴,淬炼肉身,像是武者第二境开脉境的铜皮铁骨,第四境神勇境的玉骨琉璃身以及大成境界的九转金身,都是肉身力量达到一定境界而生成的异象。
  不过无论是习武还是修行,越往后越难走,特别是武者,需要不断锤炼身体,用各种天材地宝熬成汤药吞服或是药浴,像是苏城,从小就用药浴泡澡,雷打不动,光耗费的灵药就不知道有多少,比培养一个修士更甚,江湖常说穷文富武,也是这个意思。
  “不过你也不用灰心,武者当中不乏高手,像是真武大帝,就曾压得一个时代抬不起头。”老猿猴看了苏城一眼,见他并无挫败之气,这才放心,苏城轻笑道:“猴爷爷不用安慰我,如果我连这点小挫折都接受不了,以后还怎么立足?”
  老猿猴笑道:“你懂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