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罗启公孙瓒交易,罗启招兵又招贤
作者:纯甄的白      更新:2022-01-13 15:11      字数:2410
  众诸侯散去后,罗启找到了公孙瓒。公孙瓒见罗启过来笑呵呵道:“师弟找我可是有事?”
  罗启对公孙瓒说道:“师兄,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咱们先入帐再说。”
  两人入帐,坐定,罗启直接了当对公孙瓒说道:“如今天下大乱,各路诸侯之中也是勾心斗角,师兄还要早作准备才是。”
  公孙瓒点头道:“确实如此,秦失其鹿,天下共逐,如今也是如此。乱世将至,各自为政,天下大乱。”顿了顿,公孙瓒开口问道:“师弟,可是准备要拔营离去。”
  “正是!今次我来找师兄,就是说这离别之事,提前与公孙师兄知道,也免得怪罪师弟不告而别。”
  公孙瓒说道:“师弟匆忙撤军,是要取扬州之地吗?”
  罗启点点头,不置可否地笑一笑,也不用瞒着公孙瓒,两人的势力一个在南,一个在北,相差十万八千里,若是遇到,那就是这乱世最后的战役了。
  “师兄,师弟自然是要离去收服扬州之地,今日来找师兄,还有一事。师兄难道就从未觊觎过幽州之地吗?”
  公孙瓒点头道:“那是自然!”
  “既如此,师弟先祝师兄早日马到成功。然而你我一个在最北方,一个在最南方,暂时不成攻伐,可否结为秦晋之好?”罗启问道。
  “吾也有此意,师弟,你我有着同门之谊,正该如此。”公孙瓒想也没想,就同意了,他两人联合,先不有没有好处,但是坏处总是没有,此乃显而易见的事情,又何必迟疑。
  “既如此,师弟想说的第二件事了,便是交易!”罗启说道。
  “交易?”公孙瓒疑问道。
  “不错,师兄在幽州多马而少粮,而我在扬州多粮而少马,你我正是互补。若此事功成,你我实力何止提高一筹。”罗启点头道。
  “师弟,这交易之利自然是好,可是你我二人一个在最北,一个在最南方。中间夹杂着诸多诸侯,如何能过?”公孙瓒皱眉道。
  罗启笑道:“我自然是有办法,不然师弟找你前来干甚。幽州频海,扬州也频海,可从海上过。”
  “真的?”公孙瓒震惊道。
  “当然,小弟骗你作甚?今日说此事,就是为日后打下基础,到时候烦请师兄同意才是。”
  罗启说完,公孙瓒顿时大喜,这幽州少粮,由来已久,若是粮草得到解决,幽州铁骑纵横天下,哪都能去。
  “师弟,这样吧,我先把定金一片匹马送上,你可别说话不算啊。”公孙瓒急忙说道。
  公孙瓒追着要交易,一幅心急的样子。
  “好,师兄,我们合作愉快!”罗启说完后,两人相视一笑。
  随后公孙瓒交好了定金,罗启告别了公孙瓒,回到自己的营寨。来讨董联军战了许久,以战养战,损失了四千兵马,但罗启也收降了八千多士兵,说降了华雄与徐荣,豫章军实力不减反增。而且现在罗启手上有着自己麾下的一千骑兵,马腾送的三千匹马,缴获的三千多匹马以及公孙瓒送的一千白马义从还有定金一千匹马,罗启手上可以组建一支八千人数的骑兵以及一支一千人数的白马义从,再加上和公孙瓒合作,缺少骑兵已不成问题。
  第二日一早,罗启令豫章军用过早饭后便下令拔营起寨,离开了洛阳,大军浩浩荡荡往豫章而去。走的时候并没有派人去向盟主袁绍辞行。
  不但罗启如此,许多非袁系的诸侯全都不辞而别,盟军正实瓦解。
  再说这边曹操,自从荥阳兵败后,曹操带着残兵便来到了兖州来投刘岱,东郡太守乔瑁因为不借粮草被被兖州刺史刘岱所杀。刘岱知曹操名望,便把兖州刺史之位让给曹操。
  走在路上,罗启都在想如何平定江东,其他四郡比较好说,但是庐江有点难啃,因为庐江可是陆康的地盘。要知道历史上孙策可是打了两年才把庐江打下来,劝降的话陆康自然不许。至于攻打的话也不行,罗启觊觎陆逊已久,现在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罗启连日往豫章郡中回赶,十余日后终于回到了豫章郡。
  入了郡守府中,罗启先派人带戏忠前去找张仲景看病,随后罗启便召集众人升帐议事,让众人前来。
  今欲募军队万人,不知众将可有异议?”罗启问道。
  众人无人反对,皆是抱拳应声。
  罗启点点头,又将目光转向枣祗,问道:“敬庸可有别议?郡中钱粮可还充足?”
  “去年风调雨顺,所获颇丰,主公无需担忧!”枣祗拱手回答道。
  罗启点点头,又将自己的想法一一说了出来。
  首先一条,便是募兵,原有士兵三万六千,骑兵九千。现在需要扩兵一万人,水军也要扩兵五千。
  另外,原本有水军五千人,现在又募兵五千,将人数打散了重组,设东西两营,暂由周瑜与周泰分别带领,同时设一水军大都督之职。
  周瑜暂为东营都督,太史慈暂为副都督。周泰暂为西营都督,蒋钦暂为副都督,如今罗启缺兵少将也找不到其他合适之人,待日后找到合适之人再变动。
  军制的问题已经安排下去了,罗启知道军务不可耽搁,便让众将校各自回去筹集、征调、组建、训练兵马去了。
  临行之前,罗启嘱咐各将校,如今是春分时节,兵马筹备未全,不宜出征。待秋天到来,便是用兵之际,严令各将校要在秋天之前成军,不管成或不成,都要按时出军,不可耽搁。
  众将应诺领命下去了。
  接下来就是政事,罗启手下内政人才稀少,只有顾雍和枣祗两个人而已。
  嘱咐各将筹备春耕之事,这种小事,这些小吏还是能帮些忙的,再大点就不行了。陈端秦松常年身体不好,只能处理一些政务,让他们治理地方还是有点强人所难。而沮授郭嘉荀攸都是谋士,更不擅长内政了。
  众人各领命下去了,此时,厅中就只留下罗启以及顾雍与郭嘉,这两人一人是内政人才之首,一人是谋士之首。原本谋士之首是沮授,但是沮授确实认为郭嘉谋略高他一筹,因此谦让的把谋士之首的位置让给了郭嘉,郭嘉谢过沮授后,便乐呵呵的接下了这个担子。
  “还是文臣人才太少了啊!”罗启感叹道。
  “我还以为主公还有何事,原来只是这么简单。扬州贤才众多,招纳几个为己用即可。”顾雍说道。
  “恐不来耳!”罗启苦笑摇头道。
  “主公说笑了,主公之名远传四海,世人折服,岂不自知?主公结席以待,扬州士子无不翘首,必然踊跃而至。”郭嘉笑道。
  罗启大喜,转头看向顾雍,顾雍点头道:“主公之威名,扬州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威名,犹在扬州刺史陈温大人之上,不必迟疑。”
  名望这东西正是好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你要用的时候却非常好用。
  491865684讨论群,欢迎各位进群讨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