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孙策大战董江楼,桓伯绪接见张羡
作者:纯甄的白      更新:2022-01-13 15:13      字数:2409
  两位兵马造成的声势也绝对不小了,扬起的战鼓声,彰显着战争的即将来临。
  待大军来到城池不远的位置以后,孙策轻踢马腹手持长枪上前喊话道:“吾乃孙策孙伯符也,此次领兵攻入荆南,不愿多做杀戮,长沙郡本是我父孙文台旧土,何不早降?”
  孙坚鼎鼎大名,谁人如何不知,等孙策把话说完,满城将校士兵都面露迟疑之色,毕竟孙坚孙猛虎的威名尚在。
  董双看着满城的兵卒,连连苦笑,本就是县兵而已,离这正规军相差甚远,更何况这兵无战心,这安城恐怕不好守。
  董双打断孙策道:“孙破虏早已身死,何必再言。今日只有扬州军与荆州军之别,再无其他。”
  见说降不成,孙策于是下令兵卒攻城,围三缺一,并无战势,也无阵法,只是架着攻城设备就往前冲。
  孙策亲冒箭矢,冲在最前面,身后跟着程普周泰祖茂,麾下兵卒受到刺激,越发用力,不一会便冲上了城池。
  董双手上多是些县兵,还有新招募来的新兵,配备都不齐,别说战阵了,相互之间配合也少,劣势之下完全乱了。
  董双凭借着自己的本事,平定了少许动乱,可他手下兵马只有不到一千,分到四处城池之后更是捉襟见肘,根本抵挡不住孙策的带兵冲击。
  孙策见到前方这将就是刚才城池上答话之人,料想也是有些身份的,上了城池就一心追着董双杀来。
  董双倒也厉害,自持勇力与孙策上前厮杀,两人都是用枪好手,你来我往,斗了七八十回合不分胜负。
  只是八十回合一过,董双越打越心惊,面前这孙策果然厉害,有其父之名,已经知道了自己敌不过孙策。
  斗将分不了胜负,但其他兵卒已经胜负明显,在程普祖茂周泰的带领下,不到半个时辰的安城县就已经城门大开,安城县原本兵马退入城中,只待被围剿。
  此时不走就走不了了,董双心生退意,虚晃一枪,就欲离去,可他的武艺终究是低了孙策一筹。只见孙策挺抢追击,将董双逼到角落,层层堵截,再也跑不了了。
  安城兵败,大势已去,董双被逼到角落,面前是比他武艺高强的孙策,就连孙策麾下士卒都比他的多,突围不成,这可如何是好?
  “荆南已然大乱,将军何不早降!”孙策大声说道。
  听了孙策的招降之语,董双也不是送死之人,心里也没有为刘表死战之心,命令部下放下兵器投降。
  “末将愿降!”董双苦笑道。
  “将军真乃深明大义之人!”孙策下令好酒好肉招待,再留下祖茂领三千兵马驻扎此地,出榜安民,一面给后方发信,让顾雍派遣属吏来收。
  一切典当完了之后,孙策却一刻都不想耽搁了,继续带兵前行,目的明确,便是长沙郡最后的一处大城,也是治所所在,临湘城。
  一路行来,只见长沙郡布防严谨,营寨之内旌旗飘扬,喊杀之声震动天地。
  孙策一路行来,却越来越谨慎,脸色越来越沉重。
  周泰见孙策愈发沉重的脸色,急问孙策道:“孙将军,可是出了什么问题?”
  孙策回过神来,指了指周围道:“据斥候来报,长沙郡中防备妥当,各处关隘一丝不差,我等马上就要到临湘了,我感觉怪异,心有不安。”
  周泰忙道:“布防妥当,说明长沙郡守也有些本事,仅此而已,又怎会不安?”
  孙策摇摇头:“幼平,你不明白长沙郡中形势,故而不懂。这长沙郡中防备太过了,因此才显得怪异。”
  周泰急问孙策何因。
  “荆州也绝非铁板一块,刘表据荆州虽从者无数,然不从者也不在少数。就说这长沙郡之中,长沙太守张羡,素来便与刘表为恶,政见与刘表不和。如今荆南少兵,我料想张羡也绝无为刘表拼死之心,故而有此诧异。”孙策说道。
  孙策顿了顿,接着又道:“再者说,家父孙坚经营长沙多年,也有恩德布下,郡中属官当识我孙家之名,正会如此如临大敌,实在不该思前想后也想不出他因,故而觉得诡异。”
  原来是这么个道理,孙策都想不明白,周泰能懂什么?
  临湘城中,张羡本是个仪表堂堂、诗书传家之人,如今却是身穿白袍战甲,不见昔日文人模样,改为将军打扮。
  不得不说,张羡这幅卖相也是极好,只是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怎么会收拢兵马,依险布防。
  他张羡年岁不小,认识孙坚,甚至受到过孙坚的恩惠,只是与孙家少将军孙策不熟罢了,在他的心目中,刀兵相向是他的本意还是他的害怕?不得而知。
  据探子来说,前方几个县都失守了,张羡也在思考着自己的身后之路,是不是投降。
  张羡向身旁一个将校问道:“可曾探听到孙策动向?”
  那个将校答道:“孙策正在率军赶来的路上,恐怕明日或者不到明日就能赶到。”
  张羡眉头一紧,情形越来越差,都没有给自己思考的时间了。张羡不由心中一沉,暗自说道:“自己素来与刘表不和,如果再与扬州军为敌,岂不是无立足之地。”
  正想着,外边有仆人来报,说桓阶求见。
  桓阶乃是长沙郡有贤名之人,闻名于乡里,张羡不敢大意,急忙令人请桓阶进府一叙。
  桓阶,字伯绪,先为郡中功曹,太守孙坚举为孝廉,两人可谓有一段香火之情,后来朝廷任命他做尚书郎,后来桓阶因父亲去世返乡奔丧,正赶上孙坚在攻打刘表时战死。桓阶为人忠义,想着报恩,于是冒着生命危险去求见刘表,请求为孙坚送丧,这才索回孙坚尸体。
  后来天下大乱,桓阶无处可去,就返回临湘老家,一方面避乱,一方面精修学问,这也是张羡不敢怠慢的原因了。
  历史上的桓阶在建安五年曹操与表绍正在官渡相持不下的时候,桓阶劝说太守张羡归降曹操。张羡本就与刘表不合,听了桓阶的话,也决定就这么干,于是率荆南四郡归降曹操,又派出使者前去见曹操,算是彻底与刘表闹翻。
  而曹操当时忙着官渡,虽然心里高兴,但也没办法出兵接管荆南四郡,两人就此错过了。
  张羡与刘表杀伐了一段时间,曹军一直未能南下,而刘表加紧攻击张羡,张羡病死,荆南归于刘表手中。
  而桓阶在曹操平定荆州的时候,感念桓阶曾游说张羡投降,命桓阶当丞相主薄、赵郡太守。
  曹操封公建国时期,桓阶历任虎贲中郎将、侍中。曹丕继位后,桓阶任尚书令、侍中,封高乡亭侯,被曹丕视为寄命之臣。
  两人都不是刘表属下,听令不听宣,刘表征召桓阶做从事祭酒,还打算把他妻子的妹妹蔡氏嫁给桓阶。桓阶推托说自己已有了老婆,拒不接受。
  荆南将乱,张羡左右不定,心中没个注意,听说桓阶到来,举棋不定,想要询问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