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一场空欢
作者:土皮五哥      更新:2021-03-28 08:07      字数:2199
  这少林方丈心生纳闷,二人相见本是高兴的事情,二人怎么这么打起来了,所以他也就纵身而下。
  段思平的目光穿过那鹅毛般的大雪,他从依稀的空隙中看到,虽说那人的身段与杨莜婷相近,但仔细看来的确不是她本人。
  段思平想来此人究竟是谁?
  还没等他想,那女子早已经趁段思平不主意,拔出来双指之间的利剑。
  一招横刺,就直面段思平的面门。他不敢大意,只得去接。那双掌的内力尽出,仿佛兮那剑便是凝固在那里。
  段思平的内力已经与之前不可同日而语,所以这一招横剑相刺,根本就是以卵击石。
  那女子见一招不成,就再生一招。只不过,现在用的是内家功夫。
  那女子用后方的手攥住几片雪花,而后将内力灌输其中,些许碎冰便朝段思平的几处大穴奔来。
  让段思平没有想到的是,还没有看清楚那女子的面容,她竟然下如此心狠手辣的招式。
  心地善良的段思平,其实有很多应对的办法,可在此时他完全忘记了。段思平想的是,难道一心向佛的他,在此生中有那些做的不尽人意的地方?他想不透,也想不明白。
  少林方丈看到此情此景,他看到段思平完全没有了应对之策,所以他本着“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少林方丈用极快的轻功,刹那间到了段思平的身前,将早已蓄势待发的内力,灌输在袈裟上,抵挡了那奔袭过来的碎冰。
  待段思平清醒过来,他这才后怕起来。
  少林方丈率先开口说:“小女子年纪轻轻,竟然使得如此刁钻的招式,也太歹毒了吧。”
  话落,段思平和少林方丈看着只以背面示人的女子,待听她如何解释,可等来的却是一众女子前来。
  “少主,你没事吧。”
  那一众女子看到有嘤嘤哭声的女子,便也不再追问,而是朝段思平和少林方丈这里冲来。
  段思平和少林方丈明知道这是误会,所以他们不敢出以重手,只得以防守为主,不然会更加解释不清楚。
  连续几招下来。
  段思平和少林方丈,似乎察觉到这些女子所用的招式,再加之他们身上所穿的衣物,难道是蛊毒派?
  那适才使出那么毒辣的招式,究竟是何人?
  少林方丈自觉在这么打下去,会更加难办,所以他就施以重手,将那几位女子给劝退了。
  “阿弥陀佛,没想到蛊毒派竟也前来参加华山派的比武大会,适才多有得罪。”
  其实,这哪里是多有得罪,分明是蛊毒派蛮不讲理。
  段思平心想,在这样下去,误会只会越来越大,他便很虔诚地说:“姑娘,刚才多有得罪,只怪我认错了人。”
  依旧以背面示人的女子,仍然没有说话。
  段思平见她无动于衷,看到身后仍然没有华山派的任何一人,便想“糟了,看来他们也不知道我们二人到了哪里。”
  想罢,便开口说:“姑娘,后会有期。”说完,便准备转身离开。
  段思平还没有挪步,就听到身后那熟悉的声音。
  “段将军,别来无恙啊。”
  段思平寻声再次转过身来,那四目相对,似有千万般说不出的爱恨情仇。
  尤其是那女子眼中打转的泪水,几次欲夺眶而出,可总是差那么一点点。
  段思平望着那熟悉又陌生的脸庞,他同样欲言又止,他想上前不是,不上前又不是。
  没错此人的确不是杨莜婷,而是她的妹妹杨莜婵,只不过,杨莜婵的脸庞,比以前更加妩媚了不少,这一年多的时间,似年轮在她的脸上来回辊压过一般。
  成熟是成熟了不少,但眉眼间似有难以察觉的恨意。段思平知道杨莜婵还在狠他。段思平发觉了那异样的眼神,便不自觉低下了头。
  二人相见,不知道该如何打破这僵局。段思平想问的问题太多了。只可惜,还未等他发话,就听到段思平前来的地方,一阵嘈杂的声音。
  而后就是“师父,少林方丈在这里。”
  说话间,在那山峰上聚集了很多华山派的弟子。
  可惜的是,段思平本想引荐杨莜婵给他们认识,这杨莜婵早已经带着那一众女子,纵身离开。
  “刚才是什么人?”生锟率先发话说。
  段思平赶紧说:“没有,没有什么人,是一些前来捣乱的旁门左道,让我们给打发走了。”
  适才这些话,有些着急,段思平前几个字用的是本音,后面的字,他才借着假装的咳嗽声音,用低沉的声音说道。
  “前辈,你这是怎么了?”生锟继续问道。
  “没怎么,可能是刚才那阵鹅毛大雪,偶然冻着了。”
  其他人这才低头看到脚下那躲在一隅,还没有来得及融化的雪花。无不感叹道。
  “今年的雪来的也太早了吧。”
  在场之人只有长虚道长长嘘起来,眉头紧皱,似有大事要发生一般。
  众弟子见状又不敢明问,只得跟随师父赶紧前往华山的主峰。
  这段思平和少林方丈不明所以,也只好跟着前往。
  众人都被华山派安排妥当后,便都睡下了。
  卧榻上的少林方丈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忽然听到房门外,有人走动的声音。
  他猛然睁开双眼,欲准备接受行刺之人。
  却听到那人内息的平顺,不似奸恶之人或者旁门左道的内家功夫,所以也就放松了警惕。
  “方丈,师父长虚道长请您到莲花峰的翠云宫,有要事相商。。。”
  这后面的字还没有说出来,这方丈就已经打开了房门。
  就这样,少林方丈在那华山派弟子的引导下,到了莲花峰。
  这峰,因峰巅有巨石形状好似莲花瓣,古代文人多称其为莲花峰、芙蓉峰。袁宏道在他的《华山》中记述:“石叶上覆而横裂”;徐霞客《游太华山日记》中也记述:“峰上石耸起,有石片覆其上,如荷花。”李白诗中有“石作莲花云作台”句,也当指此石。
  唐朝刘得仁的一首《监试莲花峰》诗写道:
  太华万余重,岧峣只此峰。
  当秋倚寥泬,入望似芙蓉。
  翠拔千寻直,青危一朵秾。
  气分毛女秀,灵有羽人踪。
  倒影便关路,流香激庙松。
  尘埃终不及,车马自幢幢。
  更是将这莲花峰写的惟妙惟肖,在暮霭的夜色下,那挺拔的姿态,依旧屹立在群山之中,煞是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