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作者:潇湘易冷      更新:2021-03-29 19:57      字数:2557
  “主公,终于到了这一步了。”说话之人,乃是郭开的军师,郑奕强。
  “这里,就是邯郸城里最高耸的地方,无数英雄与官员,梦想攀爬站立的位置。你难道就不想站在这么?”郭开转过头,看着身旁的郑奕强笑道。
  “主公懂得说笑,证明大局在握,弈强倒不担心了。”郑奕强单膝跪地,抱拳行礼道。
  “起来吧,可惜……”郭开将郑奕强扶起,望着脚下的台阶,若有所思。
  台阶下,司马狭尸骸的血迹,从他的脚边向着台阶下流淌下去,要是此刻,有谁的发簪沾到那红色的血迹,大概会以为天有异象,降下血雨。却不知道,那是一个死不瞑目的人,留下的忏悔的泪水。
  “可惜什么……”郑奕强暗暗地松了口气,从地上站了起来,有些好奇的问道。
  “可惜,台阶下没有我的膜拜者。”
  闻听此言,郑奕强登时无语,“你刚把人杀了,台阶下有人才怪。”当然这话,他是不会说出口的。
  “没有看见如此美景,就不会明白我这野心家的心。因此,向上爬,就需要许多的借口。这些借口,你想知道么?”
  “这些借口不过是些谎言罢了,弈强不想听。”
  “这些谎言,可是政治的精妙之处,多少人求之不得的东西,你却不想听。”
  再美妙的言语,也需要听众,身边这唯一的听众都不想听,郭开感觉好像被人泼了一盆冷水一般,登时意兴阑珊。
  “我想,我明白你为什么不愿意做官了。你这人,太不识趣了。”郭开摇了摇头,转过身来。
  “主公你可曾见过,影子出现在光亮的地方么。”
  郭开一愣,随后一笑,向着王宫走了过去。
  “郭相国请留步,王上正在和二位将军议事,吩咐过任何人不得入内。”左侧的侍卫,伸出的长矛将郭开一行人拦下。左边的侍卫名叫粟栗,是一位在赵国当了四十年差的老侍卫。
  “是啊,郭相国,您大人有大量,别难为我们这些做手下的。”明知道郭开一来者不善,右边的年轻侍卫应俊,还是大着胆子,附和粟栗的话,将郭开阻拦下来。
  “让开,我想进去你们谁也拦不住。”郭开的语气依旧冰冷,有些不喜的回道。说话间,郭开打了个手势,数道黑影从旁掠出,站在了郭开身后。
  “这,郭大人想进去自然可以,但是您的这些手下是不是……”应俊的话未说完,就被一人打断。
  “大人,和这两个侍卫费什么话,直接闯进去得了。”郭开伸手将说话之人挡住,那人不敢拂了郭开的意思,急忙退到后面去。
  郭开的眼神变得更加冰冷,表情也渐渐地狰狞开来,带着令人害怕的语气问道:“你们真的不让开么。”郭开语气的变化,配合他全身散发的凌厉气势,顿时让应俊胆战心惊,一时间竟忘了回话,手脚亦开始发抖了起来。
  “大人,请止步!”粟栗似乎察觉到郭开想要做什么了,但他已经做好了尽忠职守的准备。
  闻听此言,郭开笑了,那笑声充满了讽刺,却也带着一丝的敬佩。
  “你知道我想做什么,对么?”郭开看着粟栗问道。
  “粟栗在宫中数十年,自然明白大人的意思。只是孟子曰,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我愿效仿孟子,做旧时代的遗孤,成为新时代的垫脚石。”粟栗收起长矛,朝着郭开拱手说道。
  “孟子么,老夫一生最敬佩的便是读书人,只要你跟了老夫,老夫保证你以后享尽荣华富贵,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相国大人美意,老朽先行谢过。只可惜老朽已经活到了,什么荣华富贵都已经看开了,怕是无福消受了。”
  “圣人之言,不适于当下。能多活一天,也是好的。可惜你看不到明天的太阳了。”
  “死在大人手上也是一种荣幸,我用性命为大人的荣华富贵垫脚。”粟栗说完之后,将长矛扔在地上,他挺起了胸膛,坚毅的看着郭开,一副视死如归的样子。
  应俊被粟栗视死如归的精神过感染,正要和老侍卫同生共死之时,被粟栗伸手拦了下来。粟栗对着应俊摇了摇头,应俊苦笑了一下,站在原地,不再有所举动。
  “他比你识趣,你安心去吧,这小子以后我会让他跟着我的。”说罢,手一挥,郭开身后两人,走向前来,推开了宫殿的大门。郭开走了进去。
  刀光闪,一人殁。手起刀落间,老侍卫粟栗的头与他的身体分了家,临死前挂着欣慰的笑容。是欣慰自己死得痛快,还是欣慰自己没有死在秦国的铁蹄下,这点就无人可知了。
  那人挥刀之后,将粟栗的头颅,放进了准备好的木匣子中。另外几人则将台阶上的司马狭、粟栗的尸骸收走了。
  一旁的应俊手足无措的看着眼前发生的事,丝毫没有防备的他。被一人揪住衣领提了起来拽走了。应俊并未挣扎,而是目光呆滞的朝着粟栗的方向看去,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其余人等听令,随我在此,恭候主人。”其他人答应下来,恭敬地站在郑奕强身后。
  宫殿内,赵王在大声呵斥着公子葱、颜聚二人。
  如今的赵国已是危在旦夕,昨天传来君报,蒙恬率军攻陷巨鹿要塞,守将贺无极战死。加上王翦攻陷井陉关,杨端和拿下上党,邯郸已经三面受敌,危在旦夕了。
  “郭相国来的正好,你曾跟寡人说起过,这二人的本事不下李牧,现在这种情况,是怎么回事。”怒不可遏的赵王将奏章摔在了郭开的头上。登时将他的头砸出血来。
  郭开强忍怒气,拾起地上的走账看了一下,随即诚惶诚恐的回道:“王上息怒,如今邯郸三面受敌,更有那无耻的燕国趁火打劫。如斯状况下,公子葱、颜聚二人仍能力保邯郸不失,足以证明二人的才能不亚于李牧。他们二人必有妙计打退秦军,是不是啊,公子、颜将军。”
  “回王上,回相国大人,我已想出一条妙计,必能打退秦军,解邯郸之围。”
  “哦?赵公子有何妙计啊。”闻听此言,赵王登时来了兴致。
  “我已命人向王翦递了战书,约他明日一战。我已命李将军领一只精兵,趁我与王翦交战之际,偷袭秦军的粮草大营。秦军闻粮草已失,必然军心大乱,如此可退秦军。”
  “此计大妙,赵公子和颜将军速去准备,寡人就在这里静候佳音。”
  “是。”赵葱、颜聚二人急忙告退,经过郭开身边之时,冲郭开感激一笑,郭开亦点了点头,表示回应。
  “郭相国你来的正好,小于子你去拿几坛好酒过来,今日本王要与郭相国痛饮一番。”
  “不劳王上费心,我带了一坛上好的佳酿,请王上品尝。”说着,打了一个响指。王宫外两人听到信号好,一人举酒,一人捧着碗,放在了郭开面前。
  “你们下去吧。”说着,郭开对着二人使了个眼色,二人会意,迅速告退。
  郭开,开始了他的下一步。
  这时,赵葱忽然感觉心中一阵悸动,下意识的回头看了眼赵王宫。
  “赵公子,你怎么了?”一旁的颜聚愣愣的看着赵葱,不明白他为什么回头。
  “没什么,我们走吧。”赵葱驱散了心头的不安,转身离开。
  赵葱身后,一根枯枝落在地上,发出沉闷的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