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印记
作者:海上之王      更新:2021-04-03 06:18      字数:2121
  我刚想开口喊我爹,突然发现他身后不远处的墙角,隐隐约约的有几个人。
  他们的影子淡薄,若隐若现。我心里不禁一惊,因为我知道那一定是鬼魂。
  鬼魂我并不是第一次见到,之所以如此的惊讶,是因为现在是响晴的白日,太阳正高高的挂在天上,可他们竟然公然的出现在阳光底下,看上去丝毫没有慌张的样子。
  鬼魂竟然不惧怕阳气,这绝不寻常。
  看到我皱起眉头,面露紧张的神色,老李问道:
  “咋啦……”
  我摇了摇头,说没事儿。
  我们一行人进了院子,我假装轻松的谈笑,可眼角始终瞟着那边墙根的方向。
  这时候,天上飘过一朵云,把太阳遮住,在院子里投下巨大的阴影。墙根底下那几个隐约的人影,正在云彩的阴影里,竟然变得越来越清晰。
  我明白了,尽管他们不再怕太阳,可毕竟阳气会削减他们的阴气,所以只有在阳光被遮住的时候,他们的魂魄才会显现的越来越清晰。
  原来那是一个女人,怀里还搂着一个孩子。那个孩子大约有七八岁的样子,看上去像是母子两个。
  那女人穿着细花布的衣服,上面有丝线绣的花朵,这身装束并不像现代的,不过这衣服的做工和面料,也不像是普通人家能有的。
  那孩子穿着一件蓝布的褂子,头上戴着一顶小帽,手里拿着一个拨浪鼓。
  他的嘴巴紧闭着,眼睛瞪的溜圆,直勾勾的看着我们,看样子十分的好奇。
  我能感觉得出,他们虽然是鬼魂,但她们的身上并没有邪气。所以应该没有恶意。
  刚才我离开的时候还没有,现在出现,难道是从这口井下钻出来的?
  几个治安小分队员捋顺好辘轳上的井绳,老李紧了紧腰带,打算先爬下去。
  我伸手把他拦住,说这事儿先不急。
  伸手在脖子上摸了一把,手心出现了一个银质的水桶。正是从那融入我的皮肉的项圈上摘下来的。
  自从那天从柳树沟回来,我渐渐的已经能够随心所欲的从我的脖子上摘下项圈上挂的东西。
  这东西用的时候就会信手拈来,不用的时候只会在脖子上留下一个浅浅的粉红的印记。
  我冲着墙根的方向看了一眼,那对母子一下子紧张了起来。相信他们之前以为我看不见他们。
  我朝他们走了几步,他们紧张的站起了身,后背紧紧的贴着墙体,一点一点的往旁边挪蹭。
  一抬手,眼前银光一闪,我把水桶仍在了他们的面前。水桶着地,发出咣当的一声脆响。那对母子转身就走,但已经来不及了。桶里的水哗啦的一声涌了出来,好似一条粗壮的蟒蛇,一下子把他们卷了起来,吸进了桶里。
  我奶奶告诉过我,水属阴,所以,如果有什么游魂野鬼的,一般喜欢藏在水缸或者湖泊之中。
  我很小的时候,每逢我爹三更半夜的出门办事,回来之后我奶奶都会让他掀开外屋厨房的水缸盖,朝里面的水盯上一眼。
  意思是说如果有什么阴邪的东西跟着回来了,会被缸里的水吸引,从而从人的身上脱离。所以我这样的举动,并不仅仅是为了用这法器将他们禁锢,更多的是为了救他们。
  因为刚才我已经注意到,那孩子已经开始瑟瑟发抖,看样子,已经无法再抵御这寒冷。
  阴阳是相对,相反的,所以温暖的阳光对鬼魂来说,是冰冷的。
  我走过去,蹲下身子,看到他们正在桶里挣扎,那女人紧紧的搂着那孩子,一脸惊恐。
  “我对你们没有恶意,也知道你们对我没有恶意,只想问你点事情……”
  我对他们说到。
  我爹和老李他们赶紧凑了过来,瞪着眼睛惊奇的看了看那水桶,又看了看我。
  很显然,他们只能看到这个一寸高的小水桶,却看不见那对母子。
  “现在是大白天的,你们怎么出来的?”
  我又问到。
  见我面色柔和,语气舒缓,他们也能看得出来,我并没有恶意。更何况他们钻进了水桶之后,一定比在阳光下暴晒而感到舒服的多。
  我伸手捏起了那个水桶,轻轻的放在掌心,那女人紧紧的搂着孩子,仍旧没有对我彻底的放松警惕。她瞪大着眼睛,眼神中满是慌张。
  反倒是那个孩子,仰头看着我,小嘴巴动不动说道:
  “我们住在柳树沟,是被赶出来的……”
  “是被谁赶出来的?”
  其实我心里已经有了底,因为毕竟前两天我刚从柳树沟回来。柳树沟的邪门我已经见识过了。
  “是一个恶灵……他叫七煞”
  “七煞?”
  这个名字我还是第一次听见。不过很快我便理解了它的含义。因为我知道所谓的七煞,一定就是我哥哥的怨魂。
  他对“七”字,一直耿耿于怀。因为他本是十月初七生的,而我占了他的命运,并且取名刘初七。而“煞”,是指凶神恶煞。煞为怨鬼,积年累月,怨气成仇,就成了比普通冤魂更邪门的“煞”。
  “他为什么要把你们赶出来??”
  “不光是我们,我们黄家几十口子,都被赶出来了。”
  现在我已看出,这其中一定有故事。看他们的穿戴打扮,应该不是现在的人。而若他们是百十年前的人,死后为何不去投胎转世,却要躲在柳树沟?
  我托着水桶,转身来到一旁的老梨树下,老李和我爹他们也一脸好奇的跟了过来。梨树已经开始抽枝吐叶,长出紫色的花蕾,用不了多久,就会开花。
  梨树下有一块大石头,表面平整,看来平时是当做凳子坐的。
  我把水桶放在石头上,听他们母子讲述了他们的经历。
  他们果然不是现在的人,死去已经有了一百多年。他的男人姓黄,当年是这一带的地主,家里良田百亩,整个刘家镇的南山北坡都是他们家的。
  整个村子,都是黄老爷家的佃户。黄老爷经常去外地做生意,一年只回来个三次两次的,每次在家停留个五天八天。家里的一切,都由她来掌管。她精于算计,家里的所有账目都归她管理,这么多年来一直管的井井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