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十年”
作者:梦羽歌      更新:2021-04-12 19:36      字数:2680
  “二少爷快点走吧!要是一会让老夫人看见了指不定要骂二少爷了。”
  “我知道了!只要你不说,我不说,谁知道我没去学堂!”
  “我知道!”一个女声从后面传来。
  正在前面走着的两人如同被定了身似的,一动不动。先回头的是那个大叔,那个大叔回头看见了来人,急忙辩解道:“老夫人,二少爷正打算去学堂呢!”
  “是吗!奖儿?”
  前面的那个少年人才转过了头回答道:“当然啦!娘亲,我这不睡过头了吗!我正打算去学堂呢,不知娘亲有什么事吗?”
  老夫人听见了后,不仅没笑反而更严肃了。
  “跪下!”
  “扑通”一声,对面两个人都跪下来了。
  “李三我不是叫你跪下,你起来吧!”张氏看见李三也跪下了,只得无奈的出声到。
  “娘,我可不可以起来啊!”
  在听完这句话后,张氏开口了“想起来是吧?我帮你!”说完便去提少年的耳朵,“别别,我觉得地上挺好的,娘亲放过我吧!”少年人立马认错。
  张氏没理他,走过去,一手捏在少年的右耳上说到:“你小子真是长本事了啊!居然敢撒谎了,说,这几天去哪了?”
  “娘,疼啊!先放手啊!”少年一脸无辜的望着张氏,张氏这才松开了手。少年人用右手使劲的搓着右耳,好似这样能够让他好受一点。
  “娘,我最近心情不太好,学习不是要劳逸结合吗!所以我出去散心了。”
  张氏还是盯着少年不放,她知道自家这儿子一犯事总有许多歪理学说,有时说得自己和老爷居然信了。全府上下都知道这个二少爷是个滑头,甚至这小子还传出了一句话,叫“做能坐着就别站着,能躺着那就别坐着。”
  光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这小子有多惫懒了,自家老爷也不是长时候在家,这家里差点就没人能管住他了。
  张氏放话了:“我不管你小子想去哪里,今天你必须给我去学堂。听说老爷最近要回来了,你要是敢不去,等老爷回来我看他怎么收拾你。”
  少年人一听,马上认错:“娘,我知道错了,我觉得还是去学堂听听先生讲讲圣人之学比较好。”说完撒腿就跑了。
  “李三,跟着二少爷,他要是没去学堂,你就回来给我报告。”张氏有些无奈的对着李三说道。
  “好的,夫人!”说完李三也跑了,不跑不行啊!前面的少年都要看不见人影了。
  “二少爷,等等我!”少年听见后面有声音,也放慢了脚步,停下等后面的人。
  “三叔,你追上来了?”少年也有些奇怪。
  “二少爷,老夫人叫我送少爷去学堂!”李三一脸严肃的盯着少年。
  只见少年撇撇嘴,有些埋怨:“娘就这么不相信我吗?”李三也有点汗颜,相信你,夫人相信你多少次了,你那次没逃课的。不是钓鱼、抓野味,就是跑到那个山头去睡觉,都犯了这么多次了,还能相信就见鬼了。
  “行吧!那我们去学堂吧!”少年人有点无奈的说到。
  于是两人一起离李府越来越远......
  贞观十年,距离唐太宗即位已经过去了了十年了。当初那个不成熟的皇帝已经成为了一个成熟的好皇帝了,而李德奖也从一个稚儿变成了一个少年了。
  这十年来可以说李德奖过得一帆风顺,可谓是诸事顺心。自从突厥退兵之后,他就这么安心的过了十年。这十年来,自己的大哥在宫中深受恩宠,就连后宫的贵妃和皇后都对自己的大哥很是客气。
  这全是来源于自己的父亲,李靖。
  自从李世民上位以来,自己的父亲可谓受到了重用。李世民一直忘不掉自己被突厥打脸的事,签订完渭水之盟后,便一直暗中离间突厥各部的关系。
  以至于后来东突厥国内发生了变乱,所属薛延陀、回纥、拔野古诸部相继叛离,又恰遇暴风雪,羊马死亡甚多,因而发生了饥荒,族人纷纷离散。
  贞观三年秋月,李世民令李靖和诸多大将征讨突厥,结果也就半年多的时间,李靖只用一万骑兵,杀敌一万余人,俘虏十几万,缴获牛羊数十万只,并杀死隋义成公主,擒了颉利可汗,灭了东突厥。
  消息传回长安,太上皇李渊也欣喜万分,他把李世民及贵臣十几人,还有诸王、王妃、公主等召至凌烟阁,设宴庆祝。李渊一时兴起,还亲自弹起了琵琶,李世民起舞,大臣们也接连起身举杯祝贺,一直延续到深夜。
  事后,御史大夫萧瑀劾奏李靖治军无方,在袭破颉利可汗牙帐时,一些珍宝文物,都被兵士抢掠一空,请求司法部门予以审查。李世民狠狠地训责李靖,李靖叩首谢罪。
  过了好久,李世民对李靖说:“隋朝的将领史万岁打败了达头可汗,可是隋朝不予奖赏,因此导致灭亡。朕就不是这样,应当赦免你治军无方的罪,记录你击败突厥的功勋。”于是下诏加封李靖为左光禄大夫,赐绢千匹,增加封地连同以前的达到五百户。
  不久,李世民又对李靖说:“以前有人诽谤你,现在朕已经明白了真相,你千万不要把这事放在心里。”这时又赐给李靖绢二千匹,提升他为尚书右仆射,也就是宰相一职。
  不过李靖生性沉稳厚重,平时与朝臣一起参议国事时,总是恭谨温顺,像是不会说话一样。所以也没有人敌视他。
  不过在贞观八年,刚满四年的李靖即以足疾辞任,而且言辞恳切。
  李世民明白他的心意,并十分欣赏他的这一举动,派中书侍郎岑文本转告他说:“朕纵观从古至今的历史,身处富贵而能知足的人很少。他们不论愚智,都不能有自知之明,才能即使不能胜任,也竭力想要任职,纵然有疾病,还自己勉强为官,不肯放弃职权。您能够识大体,见识深远够得上是可嘉的了,朕现在不仅成全您的美德,还想让您成为一代楷模。”
  特颁下诏书,加授特进,赐物千段,尚乘马两匹。如足疾稍好一些,每二三天可到中书、门下平章政事。
  更是在第二年,赐给李靖灵寿木手杖,用这帮助他脚不方便时使用。
  不过没想到的是,还未过两个月,就发生了吐谷浑进犯凉州的事件,朝廷决定兴兵反击。
  在任命统帅时,李世民自然想到了足智多谋、威名震撼边庭的李靖,认为他是最为合适的人选,可惜足疾未愈。而这位年逾花甲的老将军一听到朝廷将远征吐谷浑的消息,顿时精神抖擞,他顾不上足疾与年事已高,主动去求见宰相房玄龄,请求挂帅,亲自远征。
  李靖率军经过了长达半年的浴血奋战,攻灭了吐谷浑,并向京师告捷。所以,再过不了不久李靖便能率军返回长安了。
  这也是为什么李德奖这么听话的原因,因为他父亲要回来了。李靖如果看见李德奖如此玩劣,那他肯定少不了一顿毒打。为了不被告状挨一顿毒打,怂几天没事的。虽然不喜欢听先生在课堂上什么之乎者也啊!什么孔子说什么的,反正忍几天,过了再说。
  “走吧!”李德奖,也就是我,有些垂头丧气的朝着书院走去了。唉,真想去外面玩啊!这个天去嗮太阳明明很不错的,我却要在这个时候去和一群初中生读书。想想上辈子读了十几年书,这辈子居然还要读书,要不还是逃了吧!
  我用眼神瞟了瞟李三,李三死死地盯着我。就像如果往其他地方盯上一眼,回头我就不见了的感觉,看来是逃不了了。且,要不是书院只有男生,我才不会不去呢。
  喜欢李家二少爷请大家收藏:()李家二少爷18书包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