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寻到如意郎君了
作者:唐初八      更新:2021-04-17 20:23      字数:2091
  沈常赢与顾婉儿在叱咤商场多年。
  趣儿所言究竟是真是假,他们一眼就能分辨。
  纵使这两年来,沈家夫妇一直在为沈扶摇的亲事儿着急。为了能让沈扶摇寻到如意郎君,也没少将她赶出去,让她增长见识。
  夫妻二人,对沈扶摇,素来是洒脱教养,从不会对女儿有半分拘束。
  言语之间,更是时常打压嫌弃。
  身份是母女,却像是冤家与姐妹。
  对于沈扶摇的亲事儿,他们极为上心。
  然而现在,当真正听到消息,知晓女儿很有可能就要出嫁时。这一颗心啊,却怎么都不是滋味儿。
  女儿寻的那位如意郎君,是否真的如意?他的家世如何,家里人好不好相处?女儿若真的嫁过去,能不能过得开心快活?那男子,是真的喜欢自家女儿,还是因为另有所图?
  诸多担忧,随意挑一个,就够沈常赢和顾婉儿焦心了。
  沈扶摇心大,却不代表着她感觉不到顾婉儿高兴之余的那抹担忧。
  为了缓解气氛,她并没有立即回话。而是分别给沈常赢和顾婉儿夹了菜,稳住了自己的情绪,才俏皮儿道:“趣儿的话,爹爹与娘亲就这般相信吗?不知道的,还以为趣儿才是沈家的闺女呢。”
  言语之间,醋意十足。
  “以前,爹爹和娘亲总嫌弃扶摇在家吃白食,说扶摇是个大……大龄剩女,这辈子恐怕都难出嫁了。如今,扶摇恐怕是要让爹爹和娘亲失望了!这沈家的白食啊,扶摇可不吃。
  至于你们那未来的女婿秉性如何,家世如何,你们过几日便知。总而言之,你们尽早给我准备嫁妆就是!”
  言毕,沈扶摇微微垂头。
  眼眶,早已泛红。
  ……
  北定侯府提前制定新衣,本就是一个借口。
  莫家想法子让沈扶摇前往北定侯府真正的目的,无非是为了给太夫人对眼罢了。
  太夫人相看了沈扶摇,对她印象极深。
  不管是样貌还是言行举止,都挑不出错来。
  而莫止湛的亲事儿,早就迫在眉睫。
  原本,太夫人和庄眉宁那头,倒还想着该如何与莫止湛开口,好让他心甘情愿定下这门亲。
  却不曾料到,仅仅是太夫人相看了沈扶摇的当天晚上,莫止湛便前往了世安院。主动提出,要迎娶沈家女儿沈扶摇进门为正妻。
  如此,太夫人也省了满腹的劝言。庄眉宁那头,也得偿所愿,松了口气儿。
  侯夫人庄眉宁,将所有的功劳都归到了六小姐莫慎儿身上。
  故,对莫慎儿诸多夸奖不说,还赏赐了这个女儿不少的私己。
  而太夫人那边儿,原本拖拖拉拉难得见好的身子骨,终是好彻底了。
  孙儿要成亲了!
  如此大的事儿,她这个当祖母的,自然得亲自操劳一番。
  ……
  在北定侯府里,太夫人是唯一的祖辈。
  下头的长房与三房,都是庶出。唯一与太夫人有着血脉的,只有二房这头的北定侯爷。
  而北定侯爷下边儿的两儿一女,也只有莫止湛的血脉最浓,身份最为正统,高贵。
  老四莫皖北和老六莫慎儿虽也是嫡出,但到底是续嫡。他们的母亲庄眉宁入北定侯府的门时,还是一个妾侍。纵使如今贵为侯夫人,可在娘家那头,到底是庶出。
  莫止湛不同。
  他是北定侯爷的嫡长子,是太夫人王氏的嫡长孙,生母又是丞相府的嫡出小姐。
  可见,太夫人多年来对他的偏爱,究竟有多浓。
  哪怕在明面儿上,太夫人总是一碗水端平,对所有的子女和孙辈都极为亲近与疼爱。但若真正计较起来,谁又能比得上莫止湛呢?
  如今莫止湛要成亲了,太夫人比谁都上心。
  媒人张阿婆,是太夫人亲自选的。
  这个张阿婆,来头可不小。
  据说,当年太夫人和老北定侯爷的亲事儿,是张阿婆说的。后来现任北定侯爷与其原配夫人的亲事儿,也是张阿婆说的。
  张阿婆今年已有八十六岁了。
  这一辈子做媒人,共说成了九百多桩姻缘。这九百多桩姻缘之中,鲜少听闻有夫妻不和的传言。
  反而,对对都能举案齐眉,琴瑟绵绵,恩爱有加。
  除去一些现任北定侯莫昌海与原配夫人庄莞惠这样,一方早逝的情况外。其余的夫妻,大多都能白头偕老。
  不过话说回来,莫昌海与庄莞惠虽没能相守到老,可二人却是恩爱得很的。
  哪怕庄莞惠已去世多年,但在莫昌海的心里,却依旧还活得鲜明。
  再加上,张阿婆曾做过莫家两代人的媒。
  如今莫止湛要成亲,张阿婆自然是最好的媒人人选。
  纵使张阿婆年岁已大,髻发雪白,早已儿孙满堂,尽享天伦之乐,不再做媒人这一行当。可太夫人依旧亲自出马,将张阿婆请出了山。
  至于聘礼那一块,更是只往厚的准备。
  ……
  自那日沈常赢生辰过后,沈扶摇便再也不肯提起自己的亲事儿了。
  未来夫君是谁,究竟是如何私定的终身?饶是顾婉儿逼问得再紧,她也只字不提。
  倒不是沈扶摇长了本事儿,故意在父母面前卖关子。
  而是她与莫止湛之间,本就是各取所需。
  说多错多,不如不说。
  更何况,她虽相信莫止湛的为人,却拿不准北定侯府是否会真的同意这门亲事儿。
  当初,若不是因为趣儿嘴快。那么她与莫止湛的这一桩事儿,她是无论如何都不会透露半点风声儿的。
  给自己留余地,是商人的本能选择。
  所以,沈家夫妇只知道,自己女儿寻了个如意郎君。却根本不知,对方是何人,是何底细。
  哪怕顾婉儿聪慧,曾联想过沈扶摇去过北定侯府。也猜测过,那人是否出自北定侯府莫家。但最后,因着地位的悬殊,门第的高低,她依旧摇了摇头,打住了念想。
  故而……
  当张阿婆在一应子孙的搀扶下寻上门时,沈家夫妇的神色,用惊世骇俗来形容,怕也不算过分。
  哪怕沈家迁移到京都的年头不长,但京都第一媒人张阿婆的名号,他们还是听说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