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打定主意
作者:唐初八      更新:2021-04-17 20:29      字数:2080
  莫家的男儿郎世代骁勇善战。
  在外人的眼里,即使不是镇守边疆的莫止湛,旁的兄弟自也不会差。
  若真有不知好歹者,选了莫止湛离开时在边境动了手。莫止湛身为北定侯,必定是要赶回去的。如此一来,前往边疆替代莫止湛的人,说到底也只需要抵挡一阵罢了。
  所以啊……
  皇上的安排,不仅威胁不了莫止湛的地位,反而还可以借此机会,让莫家的其他后辈建功立业。
  若那个人选是个有本事儿的,前途自然无量。
  即使不能与莫止湛相较,以后也有他风光的。
  ……
  太夫人本就是深宅里的妇人。
  再加上如今年纪大了,更是鲜少出门。
  这一日,太夫人穿着隆重,还亲自携带了沈扶摇,说要去一趟宫里。
  侯府里的众人只稍将脑袋转上一转,便知晓太夫人的用意。
  于是,各自对了对心思后,便早早等在了门口。
  就连三房的三夫人秦氏,也穿戴整齐守着。
  太夫人回到侯府时,瞧见的便是众人翘首以盼的模样儿。
  心下顿时了然,也不与大伙儿周旋。
  只说了句:“都随我来。”
  便表明了自己一碗水端平的态度。
  众人见此,自是不敢耽搁,忙尾随而去。
  待一伙人来到暖厅,太夫人又命人上了茶水。这才环视着在场的众人,开了口。
  “今日入宫,我虽没与你们说明去意。但大家伙儿都是一家人,想来你们多少也能猜到一些。”
  说罢,顿了顿,便牵起了沈扶摇的手,道:“扶摇嫁到我们莫家,已经有三年了。从最开始湛哥儿身子不适,到后来承袭了爵位,前往边疆。
  咱们侯府的一应琐事儿,竟大多都压到了扶摇身上。扶摇一人持家,照顾老小,着实不易。
  前一阵子,湛哥儿大退匈奴,曾来过家书。说是自己的身子,已经好得差不多了。既是好了,那总得抽个空闲回来,陪陪媳妇儿。”
  言毕,一双看似柔和却凌厉的眸子,稍稍打量了在座的众人。
  见众人此时正老老实实听着,才又继续道:“哈……再说了,这小子!他身子是好了,我的身子倒越发松散疲惫。
  人啊,一旦上了年纪,就总怕日子过到了头。这吃也吃不香,睡也睡不安的,实在是磨人。
  善哥儿言哥儿几个兄弟姐妹也就罢了,终日都在身边儿守着。我想见的时候儿,倒也随时见得着。
  可湛哥儿啊,到底是北定侯,有他的责任和担当。想要见他,是再难不过的事情。我总想着,趁着自己还有几日时光,就多看他几眼。
  否则还真是心惊,怕老婆子我眼一闭脚一蹬,连他最后一面也见不着。
  正巧,眼下边疆那头,也无战事儿。
  故而我老婆子便自己做了主,入宫去向皇上求来了一个恩典。皇上已经下了圣旨,准许湛哥儿回京都,一来尽孝,二来尽义。”
  北定侯的职责,便是保家卫国。
  一旦承袭了爵位,那就是与战场挂上钩了。
  若运气儿好,能在太平盛世混一辈子。若运气儿不好,自是硝烟不断,浴血奋战。
  而对于‘回家留后’这样的事儿,莫家的祖辈也不是没有先例。
  早在太夫人出门时,众人就已经猜出了七八分。
  故而,对此并不惊讶。
  如今太夫人亲自开了口,众人心里更是打定了主意。
  “侯爷要回来了?那可真是太好了!”
  庄眉宁此时还在禁足,自然不可能出现在这里。
  而没了庄眉宁碍眼,大夫人刘氏那是处处都要出风头的。
  “侯爷此番前往边疆,一去便是一年大半。以前匈奴人作乱,咱们倒不好说什么。现如今边境既然太平了,那么侯爷必定是要回来一阵的。”
  说罢,又笑着道:“母亲素来最疼侯爷,侯爷对母亲也极为依赖与亲近。只要侯爷一回来,保证母亲整日笑嘻嘻的,不知有多欢喜呢,哪里还会有病痛?”
  言毕,又看了一眼沈扶摇,道:“咱们扶摇啊,也总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了。”
  太夫人与沈扶摇听言,都没说话。
  只是勾唇笑着,也算是礼貌了。
  太夫人身为长辈,自是不需要去应和晚辈的。
  而庄眉宁呢,则是纯属不想搭理大夫人刘氏。
  若不是因为要做做表面功夫,好让大家脸子都过得去,沈扶摇怕是笑也不想冲着她笑的。
  这侯府里,若论起最不要脸的,也就大夫人刘氏了。
  纵使是庄眉宁,在知晓自己的阴谋被沈扶摇识破后,还能痛痛快快的撕破脸,懒得与沈扶摇委以虚蛇。
  但……
  这大夫人刘氏就不一样了。
  几次三番对沈扶摇下手,每一次,都被拆穿得体无完肤。
  在众人面前,大夫人刘氏是闹也闹过了,哭也哭过了。
  罚呢?
  也被罚过了!
  可到了最后,她还是能跟个没事儿人一样。
  人家都说翻脸看仇恨深浅。
  就算亲戚之间闹个别扭,若双方没放下心里的芥蒂,隔三差五见了也难免脸红。
  然而咱们这位大夫人呀,那是头一天恨不得将你弄死。次日,又笑嘻嘻摆出了一副慈祥长辈的模样儿。
  沈扶摇喜坦荡之人,不喜与人委以虚蛇。
  若不是因自己如今的身份,她真想甩甩脸子。
  大夫人刘氏见太夫人与沈扶摇都没搭理她,而三房那头,也不开口说话。
  于是,又自顾自笑了笑,道:“对了母亲!前几日也不知善哥儿和骁景父子俩怎么的,就提到了侯爷。骁景那家伙说,二叔最是厉害,要跟二叔学功夫呢。
  也不知侯爷什么时候儿能回到京都?届时,还得请侯爷瞧瞧骁景,看那孩子能不能扎扎马步,练练身子!”
  说罢,大夫人刘氏又略微伤感,道:“骁景的身子,母亲您是知道的。他还这样小,就孱弱不堪,着实让人担忧。
  儿媳妇寻思着,还是得让侯爷帮盯着。就算以后骁景不能从武,但至少能强身健体不是?否则,终日让他跟个药罐子一样,哪里是个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