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61、别想买走机械厂
作者:莫松子      更新:2021-10-05 05:01      字数:2125
  “小兔崽子,你竟敢耍老子!”
  一旁的刘金,猛地蹦起来。
  他本来就看这3个“人模狗样”的家伙不顺眼。
  张锦霞气走之后,他很想把那个“贼贱”的许泰揍一顿。
  等林超的出尔反尔时,刘金已经要爆炸了。
  “连你小子一块揍!”
  “刘金,你干什么?”
  张新华大惊失色。
  如果再把林司令的孙子揍了,海城机械厂这一辈子都别想卖出去。
  听到这声叫唤,刘金才收住手,嘴里还恶狠狠的说道:
  “厂长,这两个家伙实在太混账,我教教他们做人。”
  张新华吼道:
  “动不动就喊打喊杀,我们海城机械厂是土匪窝啊!还不服气?这屋你今后都别进!”
  刘金立刻蔫了,畏畏缩缩的又坐下,只是嘴里还絮絮叨叨道:
  “厂长,咱宁可站着死,不能跪着生。”
  张新华也不理他,对着林超歉意的说道:
  “林总,别把这事放在心上。都是些大老粗,发火很正常的事。”
  林超把手一摆。
  “老厂长,海城机械厂已经山穷水尽,靠铺面租金维持不了多久。再拖下去,情况只会更糟糕。你有没有想过出路何在?”
  张新华重重叹了一口气。
  “现在还有什么出路,厂子要重新生产,设备必须更新,没有2个亿不行。技术工人培训,学徒都要3年,小工没个5年出不来。”
  说着说着他的眼神变了,表情也有了异样的色彩。
  “我知道你小子想说高精度机床。可那也是人操纵的,没有经验的积累,你根本制造不出合格的零件。”
  “如今的钢材质量虽然上去了,但很多零件还是要用特种钢。而且它也不是扔一个坯料就能成的,里面有的是门道。”
  这下轮到林超傻眼了,对这些他根本不懂啊!
  一直不说话的赵绅,接口说道:
  “老厂长说得在理。不过,老的一套东西,除了基础理论外,别的已经无关紧要。以前的机床全凭操纵者的手感,同一台机器换一个人,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就不一样。想要统一根本就不可能。”
  “但现在不同了,只要技术人员做好设计,再生成程序,就能由数控机床进行生产。产量大幅提高的同时,人的作用也在下降。甚至要做的只有保养、放入坯料这些。”
  听说海城机械厂是龙潭虎穴,他不禁大感兴趣。
  二话不说,就跟着林超过来。
  谁知道,凶神恶煞的没见着,院子里都是些老人家。
  这反而弄得他小心翼翼,生怕把谁给撞了。
  “胡说八道。”
  听了他的话,刘金又一拍大腿站起来。
  “那种所谓的数控机床,我也是见识过的。加工出来的东西,比中工工人的做的强点,比起大工来说差远了。我就不相信,机器能代替人!”
  赵绅一笑。
  “你说的是以前了,现在高精度数控机床加工的还更精细。我不否认有大工能做到这种程度,但那已经是千里挑一。”
  看刘金还要反驳,张新华一摆手。
  “这位小同志说的对,技术在发展,取代人那是迟早的问题。但这样的机器要多少钱?甚至连钱都不一定买得到吧!”
  当年,他也想过购买新的机床,替换厂子里的捷克造。
  可是那个年月,华夏生产不出高精度的机床。
  跑到外事部门打听,更是被泼了一盆冷水。
  机床这种东西,外国竟然不卖给华夏,多少钱都不行。
  现在,虽然华夏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但那些明里暗里的障碍,却从没有少过。
  赵绅说道:
  “如果是德国西门子大约要3000万以上,不过海城机械厂用不了那么高档的东西,几百万一台的足够了。”
  刘金差点被气死。
  “小子,你说这话什么意思,难道爷们不够资格吗?”
  林超笑了。
  “那种机床用在航空航天上是恰如其分,用来生产农机,不是鲜花插在牛粪上。”
  “噗嗤!”
  这个时候,张锦霞的房间里传来一个笑声。
  刘金听了怏怏坐下。
  张新华的的双眉一挑。
  “看林总的意思,是要投资我们机械厂,不知道能带来多少资金?”
  林超说道:
  “投资可以,厂房绝不能在城里。”
  张新华立刻点头道:
  “这是肯定的,机械厂会产生污染,噪声也是个大问题。不过,海城机械厂能占多少股份,职工又怎么样安置?”
  许泰说道:
  “前期投资4个亿,海城机械厂占百分之十五。职工集中安置在碧水庄园3期工程,居住面积82平米。”
  张新华稍一思索,立刻想起碧水庄园在哪儿。
  哪儿虽是城郊,但交通十分方便,附近还有一个医院、一个集贸市场,生活、看病都不成问题。
  “林总考虑得确实很周全,住宿方面我们没有异议。不过,海城机械厂的股份只有百分之十五,这开得太低了,至少要到百分之三十。”
  厂区、住宅区加起来,至少也在2个亿上下。
  对比林超的4个亿,要三成是合理的。
  林超正色说道:
  “我们还要购买车床,培训技术工人,更新模具,重新研发、设计产品,这其中有不少是钱买不来的。百分之十五的股份,已经是优待了,不然按照最初的构想只能是百分之十。”
  张新华的脸上毫无表情。
  俗话说得好,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没有。
  虽然,林超的话不是无的放矢,但张新华必须争。
  职工们苦了那么多年,现在多拿一点,将来日子就会好过一点。
  “百分之二十五,不用反驳了。厂里的技术工人都是行家里手,大工都十来个,其余的大半是中工。这些年在外面闯荡,大多还是技术工人,有些已经成为企业的中高级管理。有他们的加入,机械厂的架子很快就搭起来。”
  “林总,想必也是知道的,实体企业最重要的就是人才。只要骨干存在,再走对路子。几年之内,厂子就能做大做强,这才真正是钱买不到的东西。”
  林超心中大赞,但脸上却没有带出来。
  “百分之二十,技术人员我们也有,而且掌握最新型的数控机床,人员培训我们也有周密的计划……。”
  刚说到这,话就被刘金的怒吼打断了。
  “我就不信,你们的技术人员比我强,今天不给个说法,海城机械厂你们别想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