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41、格鲁曼家的“猫”三
作者:莫松子      更新:2021-10-05 05:05      字数:2195
  “一个短胖的啤酒桶,上面插了两个带机枪的翅膀!”
  这是飞行员对“野猫”战斗机的评价。
  它粗短的机身上,插着两片方形的翅膀。
  以至于让人怀疑,这玩意到底能不能飞起来。
  如果说同时代的“零战”,是一柄雕刻刀完成的精美艺术品。
  那么“野猫”就是流水线上,廉价、易于生产的工业品。
  它从头到脚都透着,那个时代的花旗形象,“一个大大咧咧的乡巴佬。”
  现在,同样丑陋的“水牛”,已经被倭国佬的“零战”按在地上死命的摩擦,甚至连还手之力都没有。
  以至于布鲁斯特公司也跟着倒霉,他们就像“萤火虫”般的亮了几下,然后就要无音讯了。
  “野猫”会不会好一点?
  这还真是个未知之数,因为“水牛”在外国飞行员手里干得还不坏。
  尤其是苏俄和芬兰的战争中,“水牛”干掉了496架苏俄飞机,自身仅仅损失19架,交换比达到26:1。
  甚至连陈纳德的“飞虎队”飞行员,也对英军装备的“水牛”飞机羡慕不已。
  可是,这些该死的玩意怎么到手里就不灵了。
  尤其在中途岛战役,自嘲为军中“四等人”的海军陆战队,驾驶26架“水牛”迎击倭军轰炸机队时,被对方的36架“零战”包围。
  虽然花旗飞行员拼死战斗,但这并不足以弥补战斗机间巨大的性能差异。
  最终有17架被当场击落,7架被重创,只有2架安全返回。
  一边倒的结果,让海军上层也明白,再派出“水牛”那完全就是送死,现在能依靠的只有“野猫”了。
  对于它的战斗力,海军上层也有相当的信心。
  因为,“野猫”早已经在欧洲战场大显身手。
  不过,一根筋的“约翰牛”,把它叫做“岩燕”,一种“啾啾”叫的小鸟。
  因为,看不到它们休息,只是无休无止的飞行,又被称为“无足鸟。”
  英国人对“岩燕”的表现十分的满意,但“F4F-3”并不具备折叠翼功能,也就放不进英国航母那小酒馆般的机库中。
  随着战局的进一步恶化,他们比花旗海军还迫切的需要折叠翼“岩燕。”
  格鲁曼公司满足了这些要求,其后生产的“岩燕”MK.3型,在英国航母上发挥了相当的作用。
  不过,花旗海军却没有那么走运。
  深孚众望的“野猫”才开局就摔了个大跟头。
  在珍珠港被偷袭当晚,“企业”号航母派出6架“F4F-3”飞往珍珠港福特岛机场,以期增加机场航空力量。
  但是在夜色中,这六架飞机被当成敌机,并受到友军的防空火力的攻击。
  两架“野猫”被击落,另有两名飞行员被迫跳伞。
  最终,这起乌龙事件,造成3名飞行员殉职。
  而在其后的威克岛战役中,“野猫”似乎时来运转。
  虽然在初期遭受到巨大的损失,但剩余的飞机却发挥了超乎寻常的作用。
  甚至,还把倭国“如月”号驱逐舰给打沉了。
  但这一系列的战果,似乎耗干了“野猫”的运气。
  随后的马绍尔群岛、基尔伯特群岛战役中,“野猫”也参加了战斗。
  无论是提供空中掩护,还是为轰炸机护航,它们的表现都不算出彩。
  而在闻名于世的中途岛战役中,“野猫”战斗机的作用,还不如“SBD无畏式”俯冲轰炸机。
  为此,花旗海军第3战斗机中队的海军少校约翰·萨奇对“野猫”提出了严厉的批评。
  他认为驾驶的“野猫”在爬升速率、机动性和速度上都逊色于“零战。”
  在不断的总结之后,他发明了著名的战术“萨奇剪。”
  这在随后的瓜达卡纳尔岛战役中,发挥了极其重要作用。
  可即便如此,倭国的“零战”还是胜了一筹。
  如果对方的技术精湛,“野猫”是凶多吉少。
  但萨奇少校并没有想到,就他提交报告22天之后,一款新式的舰载战斗机在长岛的实现了首飞。
  它就是“F6F”,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优秀的舰载战斗机。
  事情还得从1938年开始说起,当时“XF4F-2”还在试飞的当中。
  但花旗海军和格鲁曼的工程师们,都想给这家伙塞一台马力更大发动机。
  毕竟,对一架战斗机来说,动力至关重要。
  发动机的功率越大,战斗机的性能就越好。
  也就能配载更强大的武器,和更好的装甲保护。
  可这样一来,飞机的外形就要进行重新的设计。
  为此,才诞生了“XF4F-3。”
  1938年2月1日,花旗海军航空局再一次招标。
  他们想得到一种新型的高空、高速舰载战斗机,要求失速速度不得小于70英里/小时,航程要达到1000英里以上。
  这一次,钱斯·沃特公司提交了“XF4U-1”方案,格鲁曼公司则提交了“XF5F-1”方案。
  钱斯·沃特的飞机最终获得订单,它就是大名鼎鼎的“F4U海盗”战斗机。
  而格鲁曼公司“XF5F-1”却不出意外的落了马。
  因为,它使用的双发引擎,就在飞机的座舱之前。
  飞行员在着舰的时候根本看不到,信号官的LSO信号,这绝对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除此之外,原型机试飞的结果也不理想。
  海军老爷立刻把它扔进废纸堆,并要求格鲁曼拿出一个替代方案。
  到了1940年9月,格鲁曼公司提出“G-50”样机方案。
  这是“野猫”的改进型,装了一台莱特R-2600-10发动机,在起飞时能提供1700马力。
  “G-50”可以视作“野猫”的放大版,虽然也做了一些更改,但总的来说并不算太多。
  海军航空局研究之后,认为这个是极具吸引力的方案。
  但他们也对飞机的平稳性和重心位置提出了质疑。
  同时根据欧洲战场的经验,要求新式的战斗机的速度要接近400英里/小时,航程为1500英里,配备6挺0.5英寸口径机枪,分别备弹400发,座舱、油箱等等地方需要加装装甲板。
  航空局的人还表示,如果格鲁曼公司能将起落架更改在机翼位置,那么新的方案就很容易通过,甚至于战胜钱斯·沃特的F4U方案。
  格鲁曼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他一声令下,设计师们又开始聚集在“G-50”方案的周围。
  这一次操刀的,正是设计出“野猫”战斗机的“铁匠铺”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