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嗜书如命
作者:恬怡19      更新:2021-04-21 21:13      字数:2848
  “生活的哲学,就是要解决现实问题。人有时候总是被亲情蒙蔽了双眼,把爱人想象成完美的化身,把情感寄托在对方的完美无瑕,总会对亲人苛刻,因为总以为这是理所当然。从来不知道,也懒的体会,当一种负面情绪传递给对方时不可预见的后果。有时只是想要对方理解自己,但自己却不说出来,就是想要考验彼此之间少的可怜的默契,还有那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浪漫病。事实情况是你不说我只能猜,猜来猜去,猜不透,要么走向一个极端,要么爱人发现你的惆怅,焦虑,感觉到他或她在你心目的位置,因此就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把对方为你的痛苦折磨当做一种爱的代价,这何尝又不是一种精神受虐狂。林黛玉给贾宝玉的要求是知己的爱恋,一句话,一个眼神就要对方有相同的默契,可贾宝玉偏偏做不了林黛玉肚子里的蛔虫,由此就产生误解,进而自我摧残,想获得对方怜悯,恻隐之心。这就像受伤的小猴子,逢人便说自己的伤疤,还要把已经愈合伤口揭开,每诉说一次,流一次血,最后在寻求自我精神安慰的过程中死埠了。
  想来想去,还是要心里上的健全。不要妄想,浪漫可以有,但是一味追求华而不实完美主义,这就是一种矛盾,从出发就带着隐患。”九卦在我们一起吃饭的时候,用他那外星人的观察方式说。
  好像说的还有点道理,不过这对来说没用,因为我就是不爱听,你那凉快那呆着去吧。谁要你讲人生大道理,好像对了就能用似的。我在心里呛了九卦一句,他也不再出声。
  世界就是这样,宁肯相信自己被撞的头破血流的事,也不愿听唠叨的说教,尤其是板着脸的。有时棍棒的直接了当,有着意外的效果和收获。
  我和鲁迅先生吃完饭来到书房,看着这密密麻麻的书籍,我不由地在想,是不是他也嗜书如命了。
  鲁迅先生收拾他的稿纸,整理一些木板刻画,看他小心翼翼的样子,肯定是当宝贝了。我见过他收集在翻译的小说《死魂灵》的插画,很是感动。
  “先生,您有这么多藏书,是不是都读过了啊?”这问题很肤浅,但我还是要问,因为我好奇啊!
  “有些读过三四遍,有些嘛,读着读着就扔在一旁。因为好书读不透,要细细品味,至于某些书就让人读不下去。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这些书,有些是大浪淘沙留下来的,有些是被某些所谓民粹家保存下来的。我想凡是好东西,有营养,有价值的书,肯定不用刻意去保留,因为他存在人们心间。”鲁迅先生点了一根烟说。
  我在想像他这样的医学生,怎么会不知道吸烟危害健康?可为什么还要情不自禁地要去做,即使知道自己身体生着病。是不是可以这样想,如果说不抽烟浑身难受不自在,戒烟是为了身体健康,如果通过不吸烟来约束自己的自由,这将是一种新的得不偿失。世间本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做就去行了。哪有什么瞻前顾后,畏首畏尾,千年的王八万年的龟,不是为了活着而活着!
  借用一句,不自由毋宁死!
  “李唐,哪来的你这不要脸的狡辩。把无知当资本,把堕落当荣耀,就好好自欺欺人吧。”九卦讽刺我说。
  看着抽烟后剧烈咳嗽的鲁迅先生,我从心里上只有疑惑。
  “鲁迅先生,你怎么看待文人相轻这回事?我看你写的文章总是那么犀利,尖酸刻薄,甚至是让人有一种会心一笑,幽默而不失风度的讽刺,以牙还牙的尖锐猛烈抨击。”我向他发问。
  “你知道吗?在我们这个神奇的国度,总是相信片面的信息,大家都懒得深挖,生怕知道真理一样,就像当权者在掩盖血的事实,混淆视听,大家都洋洋得益于,阳光温暖,岁月安好的自我麻鄙之中。文人相轻,这本来是学术争辩的自由权利,别有用心的政客,将官僚文化肤浅肮脏的目的引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我总是在应付来自四面八方的冷箭,与其坐以待毙,还不如主动出击来的爽快利落。为什要被虚名所累?还不如掰开了撕碎了给人看。”
  鲁迅坐在椅子上,手握着燃着一丝光亮的纸烟说。这缕缕青烟,在无风的房子里青云之上。
  “鲁迅先生,像您这样愤世嫉俗不累吗?为什么非的是你来揭穿这虚假的面具。你不怕军阀们的暗杀吗?”我忧心忡忡地问他,想知道一个活生生的鲁迅,有血有肉的人的回答。
  “在中国最不缺乏的就是看客,以前是,现在是,将来还是?因为不触及当前的自身利益,根本就谈不上感同身受的义愤填膺,同仇敌忾。有的只是作为看客的痛快,怜惜,甚至是无情嘲笑,等到危机真正来临,就会有着天崩地陷的绝望。如果随时保持理智和清醒的头脑,就有了面对一切滑坡的危机感,才有从容不迫的气概。什么是大义凛然,临危不惧,是要有强大的心灵,睿智的头脑做支撑才行,否则很容易滑向迷谭深渊。最可怕的不是不自知,而是梦醒了无路可走的悲哀,走了又陷入自卑的迷茫,这可怜的人生啊!在路上,求索探寻的抗争的人生。是司马迁,究天人之际,察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苦苦追问;是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征途;是荆轲分别时的风萧萧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不复返的坦荡。想起岳飞,八千里路云和月,二十功名尘与土的苍茫感,至今不能释怀。壮志未酬,人生百年,奋起直追,一路凯歌,走向未来。你说我还有什么好担忧的?”
  鲁迅说完,掐掉手中烟。现在窗户边上,望着窗外雨后的美景,一声不响。
  这一刻本该属于平静,因为有些话说出来就痛快了,有些事做了就不后悔了。
  我本凡人,有着庸俗的世俗生活,过着无限憧憬的生活,何必要如此吃力麻烦。
  当把这一切做一种乐趣之后,就少了现实的功利性。这样才会心平气和地写出理性的东西。当然这前提是你的有物质保障,不然就是要有一颗圣人心。永远不满足于现状的安逸才是人类追求的目标,否则一切前进和探索都会停滞,思维的乐趣,探索的欲望,求生的渴望,共同造就人的进步。
  我也来到窗口,默默无语。
  只见窗户外面,乌云还未散去,像是聚拢的心事。
  雨水冲刷下的大上海,外滩的异国风情建筑,都湿漉漉的,像是新涂了口红。
  有一种冷气袭人的感觉,看着这个瘦弱单薄的男人,我真有了一种膜拜的狂热。但回归平静,我感觉到他的无奈和希望。就像他说过的,路本是无所谓无和无所谓有的,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随着一阵爽朗的笑声,是梦婕和广平来了,只见梦婕手里端着切好的苹果和梨,谈笑着像是故友一样。
  “先生,这个姑娘真的很健谈,性格开朗活波,长的又好看,思想又先进,真是给人一种新鲜空气的感觉。我们都老了,思想都陈旧了,年轻人的世界比我们还要解放,真是自叹不如啊!”广平给鲁迅这样夸奖梦婕,梦婕微笑着听他们说话,我瞅着这个时而癫狂,时而文静的雌性,真不知道是爱多一点,还是恨多一点。
  “这是自然得了,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推陈出新是,好事情嘛。他们两个都是优秀青年,未来的大任就寄托在他们身上了!哈哈,来吃水果,别只顾操心人类。”
  鲁迅幽默地说。
  我心里在好奇,梦婕这个神经质的女人,到底是怎么样获得广平先生的青睐,看来需要我回去后要深入拷问。
  “李唐,你不知道,女人心海底针吗?别以为你读了几本书,就变得不食人间烟火了。看看你这从头到脚,趾高气昂的样子,我看你不久就会变得颐气指使,分不清东南西北,愚蠢的人类。我看你怎么过?等着迎接新的挑战,狂风暴雨吧。哈哈哈”九卦发出变态的狂笑恐吓我。
  到底会发生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