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人生无境
作者:清蓝之心      更新:2021-04-30 04:53      字数:684
  佛语曰,人生有两大障,一是心中有欲境而不能离;二是因苦其自身而欲离其境。人生的苦恼莫过于这两种可能。
  想想这两种情况,大有道理,我不信佛,但我信其理,其佛语要义就是为了让人心静,远离苦恼烦扰。
  随着年龄渐长,生活中的不如意一一浮面,阻厄着我的心理,让我感受到了无奈,欲脱其囿困,却始终不得志。可是生活还得要继续,就不得不寻找一种心理慰藉。
  我知道佛理就是教人以淡薄名利,看淡世事,任何大起大落都要以平常心对待,无风无浪,求得心中安稳,从本质上说,这是一种消极的态度,是我所不能苟同的。
  但在生活中,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太多,就需要我们放下,放空想法,才能回归平静,难免又回到了消极之中,可从另一面说,做不能为之事,乃是不从实际出发,人应该务从本实,做能力之内的事,这又符合正确的方向。
  所以说,佛理虽有消极,也有正确之处,从中我们还是可以汲取为我所用的思想,我们的烦恼是五花八门的,但总体有两个方向,一个是精神,一般指感情上;一个是物质,但会转化为精神烦恼。人生所谓的烦恼,都是精神上的苦闷,而佛理恰恰是精神上的解放,不管它是虚无的,还是实际的,主旨上是一切皆可放下。
  我们不能全按其理而行,而是要懂得放下该放下的东西,该热情的事情还是要充满激情去做,那种只会给自己惹来无尽烦恼的事情,我们要学一学佛中的境界,淡淡相待,随其自然,清除心中的欲境,以平常心看缘起缘落。
  人若无欲境,又无困其境,则人便无忧愁,人生不是佛语说的苦海,一切缘自于自己的心态,开心与悲伤,全在自己的观念,我们不消极,也不要偏激,我们要执着追求的精神,不要执拗地钻牛角尖,那么生来何有那么多的烦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