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生活伤感
作者:清蓝之心      更新:2021-04-30 04:54      字数:903
  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上,总是生有浑噩之感,究其原因,不过是对自身不满。不满有二,一为精神,二为物质,这便是人活着的所有。
  我们总期望自己能够看开尘世,跳脱世俗,拥有着很高的思想境界,能通透所有的迷惑。
  然则不然,看着前人留下的大哲,我们始终难以参悟,说起来都懂,体验起来却不堪明了。
  我们总想拥有一种超凡的知识,能点透我们的人生,只可惜无有此慧,先哲体悟出的道理,对我们来说只是一堆的文字,别无其它。那种妄想得一真理而生死悟透的想法只是天方夜谭。
  真想看得明白明朗,非亲身体验便无法感同身受,生活中的一些理,若非去经历风风雨雨,怕是难以了然于胸。精神尚高而非精读圣贤,乃是从一点一滴的日子里去感悟。我们只能借鉴先哲,再深悟生活。
  云云众海,明身之人不多,慧理者更寡,多是不能去浮华之心的人,总是想着拥有什么,而不注重学习,也不用心感受,当适以平静之心来观人观物观事,也许我们会活得安甜平淡,没有期望后的失望,才会生活的真实平凡。
  对于物质的追求,纵看世间,能逃脱其欲的罕有几人,或者说几乎不存,物质乃是生存之本,也为精神提供保障,想以弃物而存心喜,无有人做到。而过之追求的人却不在少数,拥有愈多便更想扩而愈甚,以至于迷蒙心性,只为得而欲望,却不想得之为何。
  “人心难足,欲壑难填”常常用来形容人对物质的索取,哪怕有危及生命之险,也敢于独踩命线往行,却不曾想活着的根本意义。丰裕的物质是每个人的向往,因过犹而求,误不少人走入歧途,悔恨终身。
  由我们自己努力创造的物质,生活会给我们充实,也是我们价值的体现,但因物欲不择手段,实误人生,堕落泯性。追求物质生活不是不可取,而是堂堂正正,得之如心,弗得心安,任其自然,以自身之力奋劲求得,若不隧意愿也勿躁烦,一切循于正道,安于心态,方是正确观念。
  人之所以苦恼不堪,皆因精神与物质不顺心意,索而无果,便生愁怨。可生怨也无济于事,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勤于学习,开拓视界,感受生活,悟其哲理,求物以遵正道,得而不骄,失而不恼,知足常乐,不以颓废待世。
  精神上要剔其糟粕,物质上要去以妄念,困于身而不困于心,愁其境但不绝于奋,面向阳光,温暖便会洒在身,生活亦不会觉得苦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