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悲喜于心
作者:清蓝之心      更新:2021-04-30 05:00      字数:1335
  农村里的乡民,少则也是百户人家,人口少则也得过千,虽不能说人人都认识,但谁家里有点事情,村子里的人都能知晓,这跟城市里大不相同,城中居民,只对于工作一起的同事熟悉,而对于邻居相知甚少。
  在我们的村里,我经常听到人们说这样的话,城市里的人都是冷血人,比不得咱乡下人,咱农村里的人都热情,谁家有个事情,大伙都来慰问,都来帮助一把。城市里不是这样,他们甚至连邻居都不认识,回家就关门不出,也不向邻居家走动,走到大街上碰了面都不知道是住在一栋楼的邻居。
  之前,我还觉得他们说得太夸张,及至我来到城市中,租住了一套楼房,住了三年,我竟未碰见邻居的面儿,每日只能听到碰门的声音,只知道邻门住着人,但不晓得其面孔,更无语言上的交谈。
  城市里的一道门儿,把人与人的心隔膜了起来,我住在楼房里深有感触,每日下班回到家,进去就会习惯性把外门碰死,不愿意让外头看视过来,心里说,并不是防范别人,怕别人起什么歹心,屋里面空空如也,最宝贵的也就是自己本身了,没什么担心被别人偷盗,只是开着门,心里便不自在,感觉自己的私人空间被侵犯,没有自由感一样,可是关上门,人与人的距离就会被拉远,你只能听到邻居出行碰门的声音。
  当然,住楼房的不全是这样,也有走动的,但相对于农村里,城市里的人还是赶不上农村里乡邻的关系的。
  农村里连吃着饭都能串门,一手端着饭碗,一手拿着筷子,甚至还自带一个小板凳儿,家里人,一没瞅见,就一溜烟儿的跑到邻居家里了,赶上邻居家也在吃饭,还会围上来,动动人家的饭菜,评论评论谁家的菜肴更美味。
  只要家里有人,大门就是敞开着,谁来家里串门都是十分欢迎的,供茶供水,赶上饭点儿,还拉着你留下吃饭,十分随意,也不拘束,所以说,在农村里,几乎是人人相识的,若是出门在外,在异地相见,一眼就能认出是本村子里的人,不像城市里连邻居都可能不认识。
  造成城市和农村的不同,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据我个人认为,是建筑布局的不同,并不是人的不同,不管城里人或是农村人,都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都是需要温情的,都是愿意搞好邻里关系的。
  城市里居住的楼房,空间相对较小,除了卧室,就是客厅,到处都是干干净净的,有的邻居是怕惹嫌,怕给弄脏,怕让主家反感,只有有事情的时候才来叨扰。
  农村里,就不一样,有正房,有偏房,还有一个若大的院子,有正事屋中细聊,无事院中闲聊,怕叨扰主家,穿着泥巴鞋,套着污渍的衣,一屁股坐院内的台阶上,随便聊,主家也不会生嫌,反正院里就是泥土地儿,一天打扫`个几遍。
  农村的优势就是有会客空间,城市里虽然有会客厅,但你也得穿戴干净,才可坐人家的沙发上,你穿的灰尘灰土,主家不说,你也会过意不去的,做客很不随便,比较正式,走动的相对农村就少多了。
  现在国家到处建设高楼大厦,提倡农村搬进新居楼房,我担心,到时候农村人会跟城里人一样,邻里之间的走动就会减少,人与人的关系会越来越冷漠。
  这些楼房,真的能把人的关系拉远,这是楼房的不合理处。能否找到合理的建筑布局,是适合邻里相处的,回到家,敞着门也感觉不到不舒服,让邻里之间有互动的视线,有打招呼寒喧的机会。
  若照这样发展下去,人与人关系会越走越远,今后,楼房代替了农家院,可也带走了人与人的关系。若使社会和谐,不也得使人与人之间相处和谐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