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出发
作者:道貌岸然      更新:2021-05-09 21:03      字数:4233
  上回说道我和室友虞伯牙听说了导师他们在鄱阳湖出事的消息后,在学校再也呆不住了,便瞒着辅导员,偷偷的买了去江西的车票。
  不过有了灵王墓的一番经历后,我确实变得成熟许多,不再像之前那样一个人傻乎乎的去那些凶险的地方,我去之前先是找到了三筒叔说了我的意思,三筒叔知道我身体才刚好,也知道鄱阳湖的凶名,自然不肯让我去,可是我去意已决,现在又是文明社会,三筒叔就算和我学校的老师说,也不可能把我软禁起来吧。
  几番辩论下来,三筒叔终于同意我去了,但是让我一定要注意安全,上回灵王墓那可是九死一生,撞了大运才活下来,这次可不一样了。
  我点头示意,我又不是傻子又不是去找死的,我就是想去看看导师到底怎么了,能不能帮一把而已。
  三筒叔本来非要和我们一起去,但是店里面有生意,确实走不开,最后实在没法子,让他一个得意的伙计小王也就是这些天天天来借我的小伙计,比我还似小上岁把。
  性格敦厚,早就和我熟悉了,见是小王,我也没反对,本来这次去基本上也就是去看看导师那边的情况。又不是下墓地,也应该没多大的危险。
  说完这些,我尴尬的又说了一句:“三筒叔,那个,你看….”
  其实这次来找三筒叔可不是简简单单的打个招呼的,最主要的还是答应了三筒叔,我们这一次行程的经费就有了着落。我们两个穷学生,光是车费就已经倾家荡产了,没有三筒叔的支持怕是还没到鄱阳湖,就坚持不住了。
  三筒叔见我这般模样,自然了然于胸,笑着说:“行吧,这次就当让你去外面散散心,旅旅游,也算是促进身体恢复了。”
  说完拿了一张银行卡给我,说了密码。又说了一大堆嘱咐的话。我一拿到卡,整个人腰杆都直了。喜笑颜开的和三筒叔告别,回去收拾收拾准备出发了。
  俗话说得好:“有钱好办事。”有了三筒叔这张银行卡,我瞬间成了有钱人,和小王还有虞伯牙三人换成了高铁票,一眨眼就到了江西九江。
  刚到九江,小王见我和虞伯牙都没什么话,气氛很尴尬就笑着说:“难得出来玩,别这么闷啊,我来说个故事给你们听。”
  说实话我和虞伯牙都有点担心导师那边会不会出事,不过,在担心也没有用,小王毕竟是陪我们出来的,我俩强壮微笑说道:“小王,你说,我们听着。”
  小王见我们也来了精神说道:“话说这九江可是三省交界的地界,传说啊在古代九江附近有一个偏远的县城,那县城里的人素来以贪婪小气闻名。就说有一天,这县城里来了个卖肉的屠夫,就沿着这小县城里喊着“卖肉啦!卖肉啦!”这有户人家的主妇听到了,赶紧提着菜刀出来,喊着;“卖肉的,卖肉的!”那卖肉的望着有人招喊,赶紧走过来,那主妇就说道:“给我割二斤猪肉!你的菜刀不干净,用我的刀,挑那些肥的割!”那卖肉的听她这样说,就接过她手里的菜刀沿着那猪肉外边厚厚的一圈肥膘给她割了一块。那主妇却是又挑肥拣瘦起来,一连割了几块,都不满意,最后不可思议的说不买了,提着那油晃晃的菜刀一扭一扭的回家去了。
  回家之后,这女人把这明晃晃的菜刀在那锅里洗了一遍又一遍,最后做了香喷喷的一锅菜。等到那丈夫回来后,就和她丈夫夸耀着自己的聪明,白白占了人家一锅油汤。哪知那丈夫不听还罢,听了之后,忍不住怒从心来,张开手就给了那女人一个大耳瓜子,骂道:“你这个败家的娘们,你要是把那刀放在水缸里洗,我们不就能吃那一个月的油水了吗?”两人当下厮打起来,最后拉拉扯扯到了县衙内,望着了那县令,那女子哭哭啼啼的向那父母官说了原委,那先令却勃然大怒曰:这个败家的娘们,不仅该打,简直应该脱下去痛打五十大板!她要是把那刀子在我们县里的大河里洗了油,那我们一县的人不就都能吃上个猪油了吗?!”
  这个故事真的冷,冷的虞伯牙居然笑得捂着肚子了,我估计这小子可不是被笑话逗笑了,而是被小王说笑话的表情逗笑了。小王确实是一个阳光的男孩。
  就这样我们三人一路上开始有说有笑,本来就是年轻人,也没那么多顾及,话匣子打开了就无所顾忌了。
  下了车,我们三个找了个宾馆住下来,第二天,我赶早,与虞伯牙去那鄱阳湖的最东端小镇转了一圈,雇了艘当地渔民的渔船,说好了这船要载我们去鄱阳湖中心看看风景,到了中央才能给钱。不然不给钱。
  这船上只有一老一少祖孙二人,是湖边专门载游客看风景的,老人有六十多岁,身子板还很硬朗。
  因为多年走那水路,目光坚定而睿智;而小孙子只有十二三岁的样子,在船上蹦蹦跳跳的帮着杀鱼、捞网什么的。
  这一老一少,既稳当可靠,又可以谈天解闷。
  本来老爷子说什么也不答应在我们去湖中央看风景,后来我直接掏出十张毛爷爷,老爷子才松口了,说是现在的年轻人都一个样,图刺激,湖中央哪有什么风景啊,但是说归说,确实收下了我们船费。
  我不由得暗笑:老爷子看着老实,却也不厚道啊。
  等我们上船后,本以为这船就这么撑起竹镐就此开动,哪知那老船夫又从船舱中摸出一只大红公鸡、一瓶酒、一碗米。她将那大红公鸡抹了脖子,把热腾腾的鸡血洒在了船蓬上、船板上,末了又把那大公鸡扔进水里,然后将那白酒与米也一并洒入那湖水中,自己拉着那小孙子拜在船板上念叨了几句。
  我知道,他这是祭拜那水里的冤魂,祈求这些溺死在水中的冤鬼吃饱了、喝足了,保佑这一路上平平安安,千万不要出什么乱子才好。
  黄四爷爷的家祖籍本在浙江,是出了名的洼地水乡,这一个村子里不知道出了多少个弄潮的好儿郎,也不知有了多少年轻的生命,给断送在这浩瀚的水域里。
  在黄四爷爷口中我听过许多水鬼海妖的传说。看着老船夫的举动我不禁想起来黄四爷爷和我说过的一个女鬼复仇的故事。里面也提到过这样的祭祀。
  据说在沿湖而居的渔民里面有个老光棍,唤叫“浪里白条”此人水性极好,堪比水浒传里面的张横,就有了这个“浪里白条“的外号。
  一个猛子扎进水里,能憋上三分钟,在水底下游好几十米远。却是人品不佳,常做些偷鸡摸狗、窃玉偷香的勾当,每每事迹败露,弄得臭名远扬因此已经四十多岁了,却还没有混上一个老婆。
  就说这“浪里白条”难耐那寂寞,便天天躺在被窝里胡思乱想,希望老天爷能够大发慈悲,赏赐他一个半个老婆。就说那有一夜,这“浪里白条”又在胡思乱想,抱着那床破棉被,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之时,突然窗门外传来砰砰的敲门声,还伴随着女人那一口一个“大哥”的酥麻麻的喊声。这“浪里白条”一听这女人声音,立刻来了精神一个鲤鱼打挺,从床上一跃而起,跑过去就把那门赶紧打开。
  这门一开,就望着那门外站了一个俏丽的小娘子,望着这“浪里白条”就是深深施了一个礼,说是家父病危,所配之药中就缺一副赤色鲤鱼做那药引,怎奈天色苍茫,无人夜里出航,还望这“浪里白条”破例夜里出渔一次,她玉儿便是今生不得回报,来世也一定结草街环,报此厚恩。
  却不料那“浪里白条”望着这小娘子俏丽妩媚,那心中早已起了三分歹心,忙不迭的答应,匆匆忙忙取了鱼网、渔具。那一只小船载着两人,悠悠的就荡到了海心。
  那日正是明月当空之时,湖边上起了一层薄薄的迷雾,那“浪里白条”把船荡到了湖心,鼻子里闻着那小娘子若有若无的一缕幽香,心中早已心猿意马起来,一下就上去抱住那女子便要求欢。那女子却是九贞八烈之女,当下苦苦挣扎,最后说道:“我本是清白女子,你若要如此,我便一头跳进这湖中,他日即便成了厉鬼也一定要来找你寻仇!”
  那“浪里白条”早被那龌鹾思想充昏了头脑,如今哪还管这七七八八,继续加倍的去撕扯那女子身上的衣物。
  那女子又气又恨,一咬牙,竟从那船上一跃跳进那湖中。那“浪里白条”哪想到这女子如此贞烈,当下要去救人,只望着那湖心水花泛起,点点寒心,哪里又能找得那女子半点影子?
  这“浪里白条”回想起那女子临死前的咒恕,忍不住心惊肉跳,当下便摇着那只小传箭一般驶向岸边。待到岸边后,边把那船向一颗歪脖子柳树上一系,自己则紧锁了房门蒙住头大睡过去。
  这“浪里白条”一直在那屋里整整呆了七天才敢出门。想是那头七一过,这孤魂野鬼也各自投胎转世去了,便重振了旗鼓,邀了几个同伴,去那湖中打鱼。
  虽然已过了头七,”浪里白条”还是做贼心虚,不敢在那湖中走远。手中也像重达千斤,那扔出去的鱼网不是没有撒开,就是空荡荡的没有一物。好不容易手中有了沉甸甸的感觉,用手一拉,却拉不动,感觉网中缚住一物,挣扎有声。“浪里白条”知道这必是大鱼,忙招呼同来的几个人帮忙,几个人合力终于将那网中之物捞起,那网中之物不断在水中翻腾,未拉上船,便已看望着那尾金翅金鳞的鱼身。这鱼足足有一尺多长,一人多高,等把那鱼抬上船时,众人却惊异的发现,在这尾金色鲤鱼身上,却长了一个女人的头颅,正冷冷的看着他们。“浪里白条”早已看望着,这头颅正是那溺水之女的,此时正冷冷的看着他。
  这“浪里白条”不觉心惊胆战,一时间大叫一声昏死过去了。
  就说这“浪里白条”昏死在那船上,众人眼望着蹊跷,也只好将他先送回家中,再做计较。只说这伙人第二天回想起这事,各自觉得大有蹊跷,几人想去“浪里白条”那里问个究竟,及到他家时,屋里却没有人答应。待众人踢开房门闯进去时,却看望着那“浪里白条”横躺在床上,肚肠心肺早已流了一地,早已死去多时了。
  众人望着这“浪里白条”死得凄惨,忙报告给了官府,官府里里外外排查了十几天,究竟一无所获,只在现场捉取了几片硕大的鱼鳞以及几根女人的头发。此事一传开,民间便说是那屈死的女人化作了鱼精,来向那“浪里白条”索命来了,从此以讹传讹,流传至今,便成了一则劝戒人清心寡欲、戒淫戒贪的箴言。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大山大水之中,皆有许多禁忌,就好比那出行的船员就忌讳说诸如“沉”“翻”等的字眼。要是无法避免,则用其他话语来代替。望着到那湖里有莫名其妙的小孩,一定不能招惹,那是死在这湖中的孩子正在玩水;看望着水中要有白晃晃的身子,也千万不要去看,那是死去的女人在水里洗澡,要是胆敢起了邪念,多看她两眼,就别想再走出这无尽的大水中了。
  我只是大略的知道这行船的一些掌故,这要深层的说起来,那可是多了去了。还有什么龙王爷的生日,水神的忌日,以及那水中亡灵的静修日,这些时候就都不能入水,以免打扰了亡灵的清休;若是那经常于水路里来回的大船,只怕是…更多,出行返航都要跪拜、祭祀一下,这是老祖宗留下的规矩,都是用那数不清的的人命换来的,现成的一个个血淋淋的例子,不听不行。
  就说那老艄公用大公鸡血祭了那水中死去的冤魂,便用那一个竹蒿轻轻一点,这船便在那鄱阳湖上开动了。
  这坐船不比其他,飞机太过凶险,火车太过颠簸,而这坐船,一路逆江南下,幽幽哉哉,赏玩岸边的楼台亭榭,收集着运河两岸的风土人情,真的有些古人“读万卷书,行千里路”的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