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唐古氏
作者:道貌岸然      更新:2021-05-09 21:04      字数:3830
  我说,“你这不是难为我吗?你这么漂亮,漂亮得都已经让我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你的美貌早已超出了言语所能表达的范畴,什么花容月貌,什么倾国倾城,什么国色天香,什么不胖不瘦,增之一分则嫌肥,减之一分却嫌瘦,什么乱花渐欲迷人眼,回眸一笑百媚生,什么——等等吧,都不足以完完全全地彻彻底底地全全部部地充充分分地形容出你的美丽……的万分之一,你赛过西施,气死貂禅,逼疯妲己,羞煞李玉环,还有……还有……总之你太美了,我是看你一眼就再也忘不掉了,你已经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我坐不下站不住,这叫坐立不安,我茶不思饭不想睡不着觉,这叫寝食不安……你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我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你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我是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九天揽明月,你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郞西,我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小堂哥在一旁实在憋不住了,一边笑一边说,“小悸,你这是他妈练绕口令呢还是说相声呢?”
  那女孩儿也“咯咯”地笑了起来,“讨厌,你说的什么,我都听不懂,你是在背唐诗吗?”
  我一听完了,心里立刻凉了半截,像被人兜头浇了一盆冰水,我这不白忙活了吗?我这不成了对牛弹琴了吗?我在这口干舌躁废劲巴力地说了半天,他却一句没听懂,这玩笑开大了吧?!
  此时我的沮丧可想而知,我变得像个霜打的茄子,没精打采地说,“得,算我没说。”
  那女孩儿定定地看着我,“怎么能算你没说呢?虽然我没听懂,但是很好听,我从来没听过这么好听的话,也从来没人这么跟我说过,虽然爷爷也让我背过全唐诗,可不让我看这些诗,这些……是情诗吗?爷爷说看情诗会乱性。哎,什么是情诗呀?”
  “情诗就是抒发感情的诗。”我说,心里在想这都什么年月了,怎么还会有这种不开化的老封建,当年破四旧立四新的时候怎么就没办了他。
  我说,“行了,你的问题我也回答了,现在你是不是能告诉我们我们是怎么被抓到这里来的?是谁抓的我们?为什么抓我们?”
  那女孩儿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说了你可别生气。”
  “我不生气。”我说不生气,可不生气才怪。
  “是我抓你们来的。”
  “谁,你?”我和小堂哥都不可思议的睁大了眼睛。
  那女孩儿不好意思地点点头。
  “就你自己?”
  “还有我二哥和四哥。不过,不过……”
  “不过什么?”
  “不过你头上那一下是我打的,可我那时候不知道你会背情诗,要知道我肯定不会打你了。还好,还好我没太用力。”
  我一听这他妈哪儿跟哪儿啊。
  我反复地打量着他,要说他这装扮,是绝对的农家妇女形象,可要说他能有那么好的身手,我却很难相信。
  我说,“你用什么打的?”
  那女孩儿从背后抽出一个木棍,“用这个。”
  我一看那木棍不由倒吸一口冷气,只见那木棍通身都是黑色,有半米多长,比我的胳膊还粗,底下有握手,上面缠满了黑布,有点儿像以前女人洗衣服用的棒槌。
  “这是什么东西?你洗衣服用的?”
  女孩儿点点头头,“爷爷怕我下手不知轻重,叫二哥给我缠上了厚厚的一层布。”
  女孩想了想又接着说道:“我二哥却说它不叫棒槌叫蒺痢棒。“
  我一听差点没背过气去,好家伙,一个女孩子家家的,居然使得开这么重的武器。要知道,蒺痢棒本身并不锋利,它所靠的是自身的重量和使用者的臂力,在战斗中震开敌人的武器,作为单兵武器,这算是重型的了,就算是个身高体壮的男人,没有相当的臂力也别想运用自如。真是太悬了,要不是他爷爷让他二哥给他缠上厚布,估计我这条小命早就不明不的地葬送了。
  等等,他二哥?他刚才也说他是和他二哥四哥一起行动的,难道——
  我说,“你们怎么知道我们的?”
  听我这么一问那女孩儿竟然露出得意的神情,他说,“我们早就盯上你们了,你们还不知道吧?不过爷爷告诉我们不要轻举妄动,等有了合适的时机再出手,要一击必胜。”
  我一听更是吃惊不已,看来我在路上看到的那两个尾巴,极有可能就是他们,而不是跟着帽子的那两个盗墓贼。那么那两个盗墓贼呢?还有帽子,他们抓到了我们,是不是也抓到了帽子?
  问题太多了,我心乱如麻,正准备要好好地问一下,那女孩儿却突然笑了起来,我纳闷地看了他一眼,他说,“你怎么不问我名字了?你刚才不是还问吗?”
  我心说我现在哪儿还有这闲功夫,我摇摇头说,“和我们一块被抓来的还有谁?”
  那女孩嘴巴一噘,“你不问我名字我就什么也不告诉你了。”
  我真实地晕了一下,哪有这样儿的啊,还逼着人家问他名字。但看他那架势,好象不问他名字他还真不说了。没办法,我只好说,“请问小姐贵姓?”
  “嘿嘿嘿,还贵姓,我不贵,我姓唐古。”
  那女孩儿笑盈盈地说出来,可在我听来却吃惊得无以复加,他说他姓唐古,那个女孩儿说他姓唐古!
  听了那个女孩儿说他姓唐古我为什么会这么吃惊?
  这次行动之前就已经听余轼说过,这次的目标是金国一个皇后的墓,而他说他姓唐古,这不由让我想起了金太宗完颜晟唯一的皇后——钦仁皇后唐括氏。
  钦仁皇后唐括氏,金太宗完颜晟(吴乞买)的皇后,父亲是赠太尉、宋国公唐括阿鲁束,祖父唐括宽匹司徒、英国公,曾祖唐括阿鲁琐司空、温国公。天会十三年五月,金熙宗尊唐括皇后为明德宫太皇太后。十四年正月初一己巳朔,金熙宗朝见两宫太后,之后两宫太后到乾元殿受贺,自后岁以为常。皇统元年,金熙宗从燕京回京师,到明德宫朝谒。皇统二年,金熙宗到天开殿,皇子完颜济安出生,遣使驰报太后。太后到大开殿,金熙宗与皇后亲迎。皇统三年,唐括太皇太后驾崩于明德宫。八月谥号钦仁皇后,祔葬恭陵。
  我所知道的也就这些,而至于当年的真实情况到底如何,则只有等待那些研究断代史的专家学者们去考证了。
  但由此却不难推测出,如果守陵的人真的是唐古氏家族的后裔,那么这个墓则极有可能就是唐古皇后的墓。
  虽然有报道说在辽宁锦州的北镇市挖到了唐古皇后的墓,但却并没有确凿无疑的佐证出土,所以现在唐古皇后的陵墓到底在哪儿,实在还是一个不解之谜。
  但是,综合现在的迹象看来,在这里是大有可能的。想到这里我禁不住激动起来,连刚才想要问的问题也忘了。
  倒是那个女孩儿看得奇怪,我这么长时间不说话。他伸手在我眼前晃了晃,“喂!你寻思什么呢?怎么突然哑巴啦?”
  我说,“你才哑巴了呢。我问你,你们还抓到了谁?”
  那女孩儿摇摇头。
  见那女孩儿摇头,我暗道一声还好,既然他们没有抓到帽子,那估计行动还在进行之中,而且帽子这人深不可测,没准能想出法子营救我们。想到这里我心下稍定,不像先前那样毛躁了。
  我说,“你到底叫什么名字?你看咱都说了半天话了,我还不知道你的名字。”
  那女孩儿笑笑,“我叫唐古咏絮,你呢?”
  “余悸。”我随口告诉他,心想明明这小妮子走的是刚猛一路,还叫咏絮这么厚实的名字,而且这小姑娘还长得这么漂亮,不知就理的人,谁会知道他竟然身手不凡,还能使用蒺痢棒这种重型的武器。看来还真是人不可貌相。
  唐古咏絮听我说叫余悸立刻表现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余悸心有余悸,你的名字真有趣。小女子久违了。
  我一听他这么说差点没笑死,敢情他根本就不懂什么人情世故,全是本本主义,从来没有实践经验,客套话会都让他说得不伦不类。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这也怪不得他,大概他是从小就生长在这个封闭的环境里,从来没接触过外面的人和事物。想到这里我为他感到一丝悲哀。
  我和气地说,“不是久违,是久仰。”
  谁知唐古咏絮竟把眼睛一瞪,“就是久违,爷爷说的就是久违!”
  他还挺倔,什么都听他爷爷的,他爷爷又不是教科书,而且还是个封建老顽固,他什么都听他的,鬼知道以后他得闹多少笑话出来。不过现在我也没心思跟他讲什么是久违什么是久仰。我说,“好好,就算是久违,那你说为什么把我们关在这里?”
  唐古咏絮余怒未消,白了我一眼,“明明就是久违嘛,我爷爷就是这么说的,你怎么就不信?”
  我赶紧说,“我信我信,是久违,就是久违,我不是说是了吗?”
  “你说就算是!”
  我无奈地低下头,这回算我倒霉,碰上这么个不开窍的榆木疙瘩。
  我咳了两声,调节了一下自己的情绪,接着提刚才的问题,“为什么把我们抓到这里来?”
  “这你们怎么来问我?你们干什么来了你们不知道吗?”
  我吃了一惊,之前他说话都是颠两倒四的,毫无逻辑无言,还间或冒出傻乎乎的想法,跟个小孩儿似的,现在忽然说出来这么一句,我还真不习惯。看来我们的行动已经彻底暴露了,我一想也是,能不暴露吗?人家大老远就开始跟踪我们了,说一举一动都在他们的掌握中也不为过。还好他们没抓到帽子他们,不然这回可他妈全栽了。不过现在的情形也不乐观,最好我能打探到一些情况,然后逃出去告诉帽子,不然敌明我暗,这仗没法打。
  我说,“那你们想把我们怎么样?”
  唐古咏絮摇摇头,“不怎么样啊,爷爷可能会找你谈谈的。”
  “什么时候?”
  “这个就不知道了,爷爷现在很忙。”
  “忙什么?”我纳闷起来,“你爷爷到底是干什么的?”
  “我爷爷啊?”唐古咏絮背着手转起了圆圈,头一点一点地说道,“我爷爷是这里最大的官,他当然会有很多事情了。”
  我听了暗暗觉得好笑,就这么巴掌大一个小村子,能有什么大官?再大又能大到哪儿去?
  我说,“你爷爷是村长吧?”
  唐古咏絮不屑地摇摇头,“村长算什么,怎配得上我爷爷的身份?”
  我心想你也别吹牛,就算你爷爷仍然保持着老唐古家的优良传统,给自己也封个什么将军什么丞相的,那在这么个小屁村子里,实质上也就跟个村长一样。要不是还想从他嘴里套点儿情报出来,我现在都有点懒得问他了。
  我心不在焉地说,“那你爷爷是干嘛的?”
  唐古咏絮往后一站,一手指天一手指地,铿锵有力地说了两个字,“大国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