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一往无前
作者:道貌岸然      更新:2021-05-09 21:08      字数:3212
  我这么想的时候,就已经感觉到风的存在了。果然是有风!因为我的身上仍然潮湿,所以刚好能感觉到风吹过的特有的凉意!但如果这真是风的话,那是否意味着前方的洞口能直接通到外面去?既然如此,那老祖宗的陵墓又在哪里?
  我摇了摇头,很快又否定了这洞口能通到外头的想法,因为这一路进来,我们都是在地底下穿行,龙王庙门口那块石碑的位置,已经处于邓家湾山谷的盆地之中,这附近不太可能有地势明显更低的地方。
  想不通就不想,不管怎么样,我们也只有继续向前了。
  “是风声!”我大声地提醒他们:“前面有个洞口!”
  其实老孙头和老张也已经有所发觉了,我这么一说,他们俩便立刻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于是大家一起动手,继续把橡皮筏往前划了过去。
  这一次只划了十来米远,在地洞左前方的角落里,我们终于见到了这个声音的来源:一个扁平的石洞赫然出现在了灯光的照射之下,洞口非常的低矮,仿佛是一张半开的巨兽的嘴巴,那令人毛骨悚然的风声正是从这洞口里面传出来的。
  可以想见,如果这地下暗河的水位更高一些的话,我们或许根本就无法发现这个石洞,又或许在老祖宗生活的那个年代,地下水位本来就要比现在来得更高,而他所下葬的陵墓,就是故意要隐藏在一个令人无法找到的地方。
  老孙头把照明灯对准了里边照进去,只见那石洞起码有几米深,在我们这一侧,完全看不到另一边的景象。已经不需要再有任何其它的想法了,我们唯一的办法,就是穿过这个洞口,才能去寻找老祖宗陵墓的真正所在。
  我们互相打了个手势,就慢慢地划了过去,由于这石洞非常的低矮,只有大约半米来高,我们坐在橡皮筏上,根本无法直起身子,只有尽量地伏倒下来,才能确保不被岩石撞到了脑袋,可是这样一来,就连划桨也成了问题,好在我们仍然可以用手撑着头顶的岩石,慢慢地把橡皮筏往前推进。
  进去一半之后,才终于碰到了真正的难题:因为这石洞的内侧不但很低,而且也比较窄,我们的橡皮筏尽管只有两米来宽,但还是硬生生地卡在了两侧的岩壁上,我们不断地用劲儿,但是头顶的岩石表面既平坦又湿滑,根本就使不上劲儿,忙活了好一会儿,却总是不能再向前推进。
  也许本来我们还对这暗河的河水心存惧意,但是有了我刚才的遭遇,大家已经不再把水里边当回事了,只不过因为担心暗河的上游水位太深,所以暂时还不打算舍弃这个橡皮筏子,不然的话,也就没必要卡在这里动弹不了。
  “得有个人到水里去,在后边推才行。”老孙头急得大声喊。
  这是个不错的主意,不过这个时候,他自己坐在最前面,不方便挤到后边来,而老张则刚好坐在最后,这下水的任务自然就落到了老张身上。
  老张没怎么犹豫,就解下了自己的背包,矮着身子爬出了橡皮筏,然后翻入了水里,这里的水位也还比较浅,只淹没到人的肩膀,他站定了之后,就双手推着橡皮筏开始使劲儿,由于水的浮力的影响,他的身体也有些晃动,不能够使出全力,但总比刚才的状况好得多了,再加上阀体本身也有弹性,能够被适当地挤压,所以试了几下之后,终于一举把橡皮筏推过了最窄的关口。
  橡皮筏受了猛的一推,立刻向洞外漂了出去,老孙头举起照明灯四处扫射,试图看清这个未知的空间,我们吃惊地发现,原来这是一个体量更为宏大的洞穴,左右完全深不见尽头,而最高处则离开水面达到了几十米,洞顶上挂下来许多体形巨大的钟乳石,仿佛是一座座倒悬的宝塔,从而揭示了它的真实身份——一个巨大的溶洞,喀斯特地貌的地下形态。
  我们这才恍然醒悟过来,经过这一段地下的穿行,我们已经进入了邓家湾四周群山的山体腹部之中,这些巍峨的大山,海拔最高的在千米以上,连绵几十里而不绝,其中的溶洞,不知道该是怎样一番壮观的景象了!
  我们从一条低矮压抑的甬道进入到如此宽广浩瀚的溶洞之中,望见头顶的钟乳石在灯光的照射下反射出各种异样的光芒,心里面都觉得颇为震惊,一时间无法从这个巨大的变化中适应过来,抬着头都有些呆住了。
  这个时候,老张也跟着走出了矮洞,却发觉水面陡然加深,再也无法继续站立,不得不游了过来,试图重新回到橡皮筏上,但由于缺少了借力的地方,他爬上来的时候显得有些困难,我们赶紧动手帮忙,一起把他拉上了橡皮筏。
  老张上来之后,就立刻卷起了裤腿,我发现他的小腿上有一道明显的血迹,看来是被什么尖利的东西划破所致的,老张解释说,刚刚下水的时候,就觉得下边好像有什么扎脚的东西,但为了尽快把橡皮筏推出来,一时也没太在意,现在一看,才知道已经被划破了一道口子。幸好也不算严重,用干毛巾擦拭一下,然后包扎起来,应该很快就能止住流血。
  我问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水下边还有什么伤人的机关不成?老孙头回答说很有可能,当年这个陵墓的建造者为了不让别人进入老祖宗的墓穴,一定会设置许多障碍,不过毕竟隔得非常久远了,看来这些机关也出了问题,才没能造成致命的伤害,说起来,老张还算是比较幸运的。
  我跟老孙头安慰了他几句,就开始继续观察眼前的地形,看了一会儿就明白过来,我们刚才所在的那个甬道,与现在所处的溶洞呈t字形连接,甬道中的那些积水,充其量不过是这条地下暗河的小小支流而已,它的干流主体应该就在这巨大的山体溶洞之中。
  摆在面前的难题是,左右两边除了各式大大小小形状不尽相同的钟乳石之外,就是深不见底的无尽的黑暗,到底应该往哪个方向走,实在是让人难以判断。更何况,外边群山环绕,方圆不下几十公里,这溶洞要是一直在山腹里边走,能通到哪儿去也是难说得很,我们要是选错了方向,恐怕一天一夜都走不回来。
  我想跟老孙头说,孙老爷子,现在可就得瞧您的本事了,用祖师爷传下来的寻龙点穴之术好好算一算,看看这老祖宗的墓穴到底藏在哪里?但是话到口边,我又改变了主意,因为我突然想到了一个办法,所以就想自己试试,看看能不能有所发现。
  这地下暗河的水流极其缓慢,乍看之下,根本看不出是在往哪个方向流动,我们坐着一动不动,完全停止了划桨,而橡皮筏也像是彻底地停了下来一样,我以一根巨大的钟乳石作参照物,默默地观察了一会儿,总算能察觉到橡皮筏是在往右边缓慢地漂移,这么看来,左边就该是暗河的上游。
  “这溶洞在山腹里头弯弯曲曲的,很难判断它的走向,但水流的方向是不会变的,总是从上游流向下游。”我分析说:“孙老爷子,我有个想法,老祖宗之所以要把自己葬这儿,为的恐怕就是这一条地下暗河的风水,既然这样,我们不妨就往河的上游找过去,看看能不能找到水的来处,或许就能同时找到老祖宗的墓穴了。”
  “小子果然有些见识!通过确定水的流向来寻找墓穴,总要比曲折多变的溶洞可靠得多!”老孙头点头表示同意,但又反问我说:“不过,你凭什么判断,老祖宗的墓穴就在暗河的上游?”
  他这么一问,我又有些愣住了,因为我只是凭直觉认为上游的风水比下游好,但却确实没有什么根据,老孙头见我答不上来,才发表意见说:“依为师看来,这老祖宗既然如此看重水德,那他的墓穴不在别处,而就应该是在‘坎’字位上。”
  我瞬间醒悟,因为老孙头曾经教过我,“坎”这个字,原本是风水术中的八卦之一,既代表水,又代表着正北方向。这老祖宗既然这么酷爱水德,的确很有可能把自己的墓穴修在北方,我们只需用风水罗盘找出正北方向,然后顺着找过去,才是寻找墓穴的正道。但问题还是在于,这溶洞的走向难免曲折多变,就算现在这一头是朝着北方,但一会儿又折而往南,那我们岂不是无所适从。
  我刚想把这个疑问向老孙头提出来,却看见老孙头紧盯着我,砸了咂嘴,似乎想要说话,但却能没吐出半个字来,愕然之下,我以为自己出了什么问题,低头一看,却没发现自己有什么异常,半晌之后,才突然意识到老孙头盯着的其实是我背后的老张。
  我转过头来,果然望见老张的额头上有一块明显的血污,而他好像还浑然不觉,抬手往自己右侧脸颊上一抓,一下子又抓出了几道血痕,血水顺着下巴流了下来,滴落到他的腿上,我这才发现,他的小腿,也就是刚才受伤的地方,不知何时已经变成了血肉模糊的一片,皮肤早已完全不复存在,正在腐烂的肌肉直接裸露在外面……
  “老张,你怎么回事?”我惊声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