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神话
作者:道貌岸然      更新:2021-05-09 21:08      字数:3385
  我猛一拍掌,说对啊!当初我们探他的墓的时候,就发现这墓主人酷爱水德,还偏偏将自己的墓葬安排在坎字位上,坎即为水,而他又自比为龙,这绝非巧合!龙与水之间的关系,岂非在此又一次得到明证!也难怪他们要自称为龙的后人了。
  “其实我一直在怀疑,不仅是蚩尤,甚至还有蚩尤,都跟龙有脱不开的密切关系。”曾先生突发奇言。
  “何以见得?”我不明白他这么说的根据。
  “相传蚩尤是离水之神抚养长大,也就是跟水有关,你刚才说,古人崇拜龙,就是崇拜水,所以蚩尤跟龙的渊源,就是由此而来的。”曾先生解释道。
  关于蚩尤姓氏的由来,我还是第一次听曾先生说起,不过听了之后,才明白其中大有关联,蚩尤为什么别的姓不取,偏偏以河流之名为姓,想必跟当时人们对水的崇拜有极大的关系,而对水族之长——龙的崇拜也是在炎黄时代就早已存在的现象,所以我们没有理由不认为,蚩尤跟龙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正想得出神之际,忽听曾先生拊掌笑道:“今日一谈,大有收获,原来龙凤呈祥之意,早已蕴藏在风水秘术之中了。”
  记得当初宾馆一会,曾先生曾跟我说过,我那块龙凤呈祥玉佩中包含着古老风水术的极大秘密,还让我想办法找到昆仑之墟,以破解其中的谜团,不想他这么快就找到了答案,难不成早已派人捷足先登,去过昆仑了?
  我惶惶然看着曾先生,只怕他告诉我事实正如我上面所想,那么我的十万块钱就如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只听曾先生噘了一口茶,接着说道:“余兄弟,龙之与水的关系,你已经彻底明白了,但是你可知道,凤凰究竟是什么东西?”
  我张大了嘴巴,只觉得头都大了,好不容易弯来绕去才搞明白了龙的由来,他现在又问我凤凰是什么,我哪里想得出来?我只知道,凤凰同样是一种想象中的动物,现实中压根就不存在,鬼知道古人又是怎么编造出来的!
  曾先生看我呆如木鸡,这才继续解释:“在甲骨文中,凤就是风,两个字完全相通,既然龙能在水中遨游,是水族之长,管的就是水,那么按照同样的道理,能在风中自由飞翔的动物就是鸟,百鸟之王就是凤凰了,它管的是风。龙之与水,正如凤之与风,所以龙凤呈祥,指的就是——风水。”
  “就这么简单?”我禁不住瞠目结舌。
  “大道至简。”曾先生点头说:“真相往往就是这么简单。”
  “我……我师父说,风水之术源出《易经》,博大精深,如果就是刮风下雨这么简单,那岂不是……”我嚅嚅诺诺地反驳。
  “《易经》中有巽、坎、涣三卦,巽为风,坎为水,巽上坎下合而为涣,风行水上谓之涣,也就是趋吉避凶、消灾解难的意思,这便是风水术的目的。另外郭璞在《葬经》中说,‘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这句话可以说是后世一切阴宅风水术的总纲,讲的就是藏风得水聚气的风水纲要。”
  要是换作以前,这一番话必然听得我云里雾里,但是跟老孙头和曾先生这样的人交往半年之后,我也对风水术有了很多的了解,曾先生引用的这两段话说得再明白不过,风水之术,其实就是人们如何利用风与水的学术,龙与凤作为古人眼中主管风与水的神灵,当然与风水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龙凤呈祥,原来指的就是风水!
  顿悟后的震撼让我久久不能平息,不过平静下来之后,新的疑问又再次产生:对古人而言,水的重要性自不必说,但是风的作用又在哪里?为什么古人会像崇拜水一样崇拜风,像崇拜龙一样崇拜凤?
  曾先生的回答令我茅塞顿开:“不要小看古人的观察力,仅仅是简单地刮风,还不会令我们的祖先如此着迷。他们早已发现,云层总是跟随着风而移动,而云又是雨的前兆,所以风往往能送来雨水,这也是龙与凤常常一起出现的原因;古人通过观察又认为,鸟类作为风的神灵,有着控制气候变化的神奇能力,因为风向一变,季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而候鸟的迁徙,又总是先于季节的变化,古人因此而能预知春夏秋冬,并依此耕种和劳作,才能获得丰收;古人甚至还发现,太阳在各个季节离我们的距离是有所不同的,夏天离得最近,冬天离得最远,古人不能得出这中间的因果关系,于是就把太阳位置的变化也归因于能带来季节变化的鸟,这只鸟就是朱雀,易经八卦中,离为火,朱雀在南,也有称之为凤凰的,所以凤凰又有火精和太阳鸟的称谓,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说法,也是由此而来。”
  “我们的祖先有这样的智慧,实在是令人佩服!”我忍不住赞叹。
  “这位祖先就是伏羲,他发明了易经八卦,同时也是华夏民族的三皇五帝之首。”曾先生补充道:“伏羲姓风,由此可见他对凤鸟的崇拜,伏羲的时代比蚩尤的时代又早了很多,在伏羲之后,还有许多以凤鸟为图腾的部落首领和奴隶制王朝,比如五帝之一的少昊,以及后来‘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殷汤,还有凤鸣岐山的周王朝……”
  在古老的风水历史中沉浸良久之后,曾先生终于回到了这次与我会面的正题。
  “余兄弟。”他客气地说道:“这一次的邓家湾之行,可以说是收获良多,你的功劳当然是最大的了,不过风水之术源出于易经,而易经的发明者是伏羲,在凤凰鸟后人的墓葬之中,还有更多古老风水术的秘密等待着你去挖掘。”
  看在钱的面子上,我没有打算拒绝,不过抱怨的话总是要说上几句:“曾老板,你还是另请高明吧,我年纪还轻,对这花花世界还比较留恋,不想那么快就死。”
  曾先生笑道:“余兄弟,你有龙凤呈祥玉佩护身,当然是要风得风,要水得水,足以面对一切的艰难险阻。”
  我被他这句话堵得哭笑不得,几乎无言以对,只好起身告辞。至于这块龙凤玉佩,本来是可以换大钱的,如今却成了我的“护身符”,搞得我留也不是,不留又觉得可惜,但真要是卖了,我还真有那么一点担心,罢了,还是先留着再说。不过新到手的这枚夔龙纹玉饰,倒是可以拿到古玩市场去碰碰运气,万一真像曾先生说的那样无人赏识,再回来出给他也不迟。
  老孙头在医院里挂了几天的炎水,又在小旅馆里休息了一个星期,终于缓过了劲来,我看他除了养伤之外,还鬼鬼祟祟地外出过几次,于是就借了个机会,向他问起了那柄青铜剑的去向,老孙头果然回答说卖了,我问他卖了多少,老孙头却摇头叹气地说那东西没人识货,压根卖不出好价钱,还不够他这一趟的医药费。
  我当场戳穿了他,我说我前几天还专门去图书馆研究了青铜剑的来历,我们从墓主人手里夺来的这把剑,跟春秋争霸时期的越王勾践剑颇有几分相似之处,剑身上刻有暗格花纹,是一种极难得的工艺,称得上是无价之宝。
  老孙头将信将疑,说真有这么回事儿吗?要真是这样,我那三千块钱就算是卖亏了,不过小悸你也别急,师父我宁可自己吃亏,也不会亏待了你,这三千块钱我一分都不会拿,全部给你,就当是这一趟的酬劳,说完之后,就从口袋里掏出了三千块数给我。
  我气得发抖,却也不屑拿这三千块钱,只好一把塞回给了老孙头,说这是你养病的钱,我绝对不能收,老孙头又一味地推托,硬是想把钱递给我,俩人推让了半天,最终以我力大而取胜,事后我还去了趟超市,假惺惺地买了些补品送给他。但是这铜剑的买卖,毕竟是以老孙头大获全胜而告终。
  又隔了一日,老孙头跟我说道:“小悸,差不多我们也该回去了,不然的话,恐怕夜长梦多。”
  “回去?回哪儿去?”我故作不知。
  “小悸。”老孙头低声地提醒我道:“难道你忘了墓主人的墓里头还有些值钱的家伙?”
  “还能有什么家伙?”我又故意反问他:“那唯一的青铜剑不是被你当废铜烂铁给卖了吗?”
  “咳!”老孙头咳了一下,只得把话挑明了:“那具骨架化石,可是不得了的厉害家伙。”
  “这么大的东西,我们俩怎么拿得出来?”我继续装糊涂。
  “能搬多少算多少。”老孙头耐心地解释:“何况我还另外召集了几个帮手。”
  不得已,我只好说起了实话:“师父,有件事忘了告诉你,上次回来之后,我就把邓家湾有工厂违禁排污的事情通知了环保部门,他们就派人去调查了,没准儿那入口也被人给发现了呢。”
  其实我心里清楚,曾先生早就派人去处理“善后”的事儿了,这也是我们谈好的条件之一,他答应解决污水的事情,那留在祭坛里的东西也该归他,再说,曾先生也没少给我好处,老孙头要是以后知道了,怨我吃里扒外,我也没有办法。
  老孙头吃了一惊,大骂我糊涂,说就算要通知环保部门,也得在我们取了宝贝之后,我只好据理力争,说那毒水多存在一天,村子里就得多送一条人命,我是救人心切,才没有顾及后果。
  说归说,老孙头还是不肯死心,一天之后,我们一行人又重新来到了邓家湾,我们是直接从那条被废弃的山路走的,只要等到污水暂停排放的时候进入溶洞,总要比从龙王庙下边的石碑进去省事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