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岳长威
作者:轩流风      更新:2021-05-13 20:54      字数:2866
  洪武元年,明军攻陷大都,元顺帝仓皇北逃,最后蒙古族迁至漠北,继续统治着长城以北的一些地区。
  后来蒙古族分裂为瓦剌和鞑靼等部。
  明英宗四年,蒙古瓦剌部首领脱欢年事已高,行将就木,弥留之际,只留儿子也先一人守在身旁。
  父子情深,眼看先辈壮志未酬身先死,怎教也先如何不悲痛?他泪如泉涌,无声饮泣。
  脱欢望着儿子,眼神复杂,口中喃嚅,似有许多话要交代,却最终开不了口,只是任由老泪纵横,浸湿了一大片衣襟。
  只见脱欢干枯的两手正紧紧抓着一张黑色的铁木大弓,怔怔注视着,眼中流露出复杂的神色。
  许久,脱欢长长叹息了一声,充满惆怅,随后他松开铁弓,目光又移到了也先的身上,凝视了一会,便疲倦的合上眼皮,断断续续的道:“先儿,为父天年已尽,快不行了……统一各部,光复大元国的重任就……就交托给你了……希望你……你……”一口气接替不上,声音忽然一沉,就此溘然而去。
  “呜呜……”
  也先的心中陡然一凉,再也抑制不住悲伤,放声痛哭起来,哭声凄切悲凉,包含着诸多无奈与感伤,闻者心酸,见者流泪。
  然而,人死如灯灭,不管他如何悲痛,脱欢是再也不会醒转过来。
  蒙古包外,旌旗蔽空,猎猎作响。
  只见旗下站着一大片黑压压的士兵,也先的悲呼声传了出来,在空中缭绕不散,登时就让这些士兵齐刷刷跪将了下去,个个都低着头,谁也没有言语,悲痛之情萦绕在每一个的心头,久久不消。
  秋风瑟瑟,一望无际的大漠上,残阳如血,衰草随风乱舞,昏沉沉的苍穹之中,几只大雕盘旋不去,哀鸣戚戚。
  脱欢驾崩后,也先顺理成章的继承了首领之位,他化悲痛为力量,重新整编军队,严明军纪,日夜操练,丝毫不放松。
  另一方面,他又积极发展畜牧业,充备粮草。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忽忽之间,两年的时间便过去了。
  经过两年时间的养精蓄锐之后,瓦喇部终于拥有了一支强大的军队。
  时机已然成熟,于是也先便亲自挂帅,率兵攻打鞑靼部。
  其时,鞑靼部正陷入衰落之中,官浑兵弱,又怎敌得过士兵训练有素的瓦剌部?
  何况也先有骁勇善战的兵马大元帅桑木昆,以及文武双全,足智多谋,出相入将的国师乌非汗相助,那简直就是如虎添翼,挥兵过处,势如破竹,挡者披靡,所向无敌。
  几经交战,鞑靼部彻底被打败了,首领努也哈被掳,成为阶下之囚。
  鞑靼一败,其他各小部更不堪一击,很快,也先就统一了整个蒙古族,登上可汗之位。
  蒙古虽是统一了,但经历了战争的洗礼之后,却已元气大伤,几回征战,将士死伤无数,短时之间,根本无法恢复。
  岁月流逝,将士的足迹早被黄沙掩埋,只剩下累累白骨伴随着茫茫野草。
  纵观人类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战争史,自古战争不断,烽火不息。
  大明建国以来,内部虽较为安定,边境却一直不断遭到外敌的侵扰。
  战火一起,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尸骨遍野,百里无人烟,千里无鸡鸣。
  自从也先统一了蒙古后,两国边境关系更趋恶化,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
  宣府城,是大明国的一座重要城池,位于蒙汉交界,乃咽喉要塞,素来乃兵家必争之地,因而它受到外敌的侵犯更加频繁,然而它依旧屹立不倒,反而一派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当得是乱世中的桃园了。
  宣府总兵姓岳,名长威,年方三十又六,为当世不可多得的名将,生得威猛超俗,能征惯战,威名素著,他曾多次击退入侵的敌人,因此倍受人们的拥戴和爱护。
  岳长威出身贫寒,深切体会人们的疾苦,他要求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军以民为本,作为一方将领,他一向善待老百姓,并严令属下不得扰民,否则必严惩不待,即便是他的亲儿子也不可例外——
  话说岳长威有两子,长子叫岳冬青,自小娇生惯养,是一名不折不扣的纨绔子弟。
  岳长威忙于公务,疏忽了对儿子的管教,岳冬青已被其母刘氏所宠坏,他若要天上的星星,她可绝不敢给他地上的猩猩,对他可谓千依百顺。
  但他身在福中不知福,吃饱了,喝足了,闲来无事,常常偷偷溜到外面胡作非为,欺压老百姓。
  他是子假父威,被压迫者,看在其父精忠为国,全心为民的份上,却是愚昧,宽恕了他,事情不了了之。
  知夫莫若妇,刘氏深悉岳长威的脾性,生怕岳长威知晓儿子的恶行后,恼怒之下,父毒了也要食子,处罚起来真个铁面无私,大义灭亲,全不念亲子之情,那可就糟了,因此她也就极力隐瞒着。
  然而,举头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世上本没有不透风的墙,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岳冬青的所作所为最后还是传到了岳长威的耳中,岳长威虽然恼火,然念其年幼,尚无大恶,相信顽子尚可教也,也就不怎么深究,依旧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公务上。
  熟知,大恶从小恶起,恶不积,不足为恶,岳冬青以为有母亲撑腰,父亲不敢把他真的怎样,于是故旧我行我素,劣行不但不收敛,反而更加肆无忌惮。
  常言道,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是不报,而是时候未到。
  这话大有道理,终有一次,不知他发的那一门子神经,年纪轻轻的,毛都没长齐,竟敢当街调戏人家大闺女。
  那姑娘的情郎是饱读诗书的穷秀才,虽手无缚鸡之力,打是打不过的,但他有的是一张利嘴,秀才动口不动手,急怒之下,口不择言,之乎者也痛斥了岳冬青一顿。
  可笑这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岳冬青被惹火了,他便喝令随行的仆人对秀才进行了一顿好打,拳脚相加。
  秀才被揍的眼肿鼻青,不成人样,趴在地上,出气多,入气少,已是奄奄一息。
  岳冬青等人淫笑着对姑娘百般戏弄,可怜的秀才不堪忍受这一切,气怒攻心,竟当场一命呜呼了。
  这是发生在偏僻小巷中的一幕。
  姑娘的悲恸之声引来了愤怒的人群。
  人们对作恶者痛恨得咬牙切齿,纷纷围拢上去。
  岳冬青等人见状,吓得四下逃散。
  这下闯的可是滔天大罪,岳冬青害怕了,知道他老子肯定不会轻易饶过他,于是躲在外边不敢回。
  岳长威知晓之后,当时可是怒发冲冠,气得七窍冒烟,有这么一个败家子,他实在感到无颜,当下他拍案而起,亲自出动,带领一帮人马去捉拿,誓要把逆子擒下,正法以告天下不可。
  然而岳冬青这小子似乎恶报未到,人们搜遍了全城每一个角落,就差没把整座城池揭个底,却是连个鬼影也没见着。
  无可奈何之下,贴出告示,谁若能捉到杀人犯岳冬青,必然重重有赏。
  所谓金钱虽非万能,没有金钱却是万万不能,钱能使鬼推磨,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几乎全城的老百姓,钱字当头,无论老弱病残,人人都参加到搜寻行动中来。
  然而岳冬青这小子,当真是似乎从世间忽然蒸发了一般,不论人们怎样挖空心思去寻找,都是毫无结果。
  后来,外敌借机入侵,岳长威无奈之下,只得集中精力抗敌,这事也就搁在了一旁。
  岳长威总感觉愧对老百姓,无颜面对乡亲父老,曾几次想引咎离开,辞官不做,但这些年来,边境一直不得安宁,他又怎好自私的离开,而人们又怎舍得让他离开呢?
  俗话说,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有了前车之鉴,岳长威不管二夫人王氏有多心疼,对次子岳秋白严加管教起来。
  以往他也是放任小儿子的,却不知道岳秋白学坏了否?
  但他相信,现下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矣。
  其时,岳秋白只有十来岁的光景,生性好动,调皮的紧,然在威严的父亲面前是不敢随便放肆的,乖乖的随父起早贪黑,习文练武,也就没有那么多时间和阿猫阿狗玩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