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作者:见空未空      更新:2021-05-16 19:53      字数:2088
  这里面还有我的事呢。
  我推开门:“哥几个在说什么呢?这么晚了还不睡觉。你们这是要跟谁算账?”
  柱子说:“欢子你回来了,洗把脸先?”
  冲了个凉水澡,我踏着拖鞋出来,往床铺上一靠,道:“说吧,出了什么事?”
  凯子道:“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就是你那个叫陈良的老乡跟董非闹了点事。”
  “这还不算大事?这事儿牵扯到林若曦、沈晶冰,还有------小娟跟她们关系那么好,势必也不能置身事外,欢子又是他们老乡,你说大还是不大?”柱子对凯子怒目而视。
  “这样看来是有点大,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们说明白点。”我听着有点急了。
  柱子、凯子乱哄哄的说一气,老四也时不时地插两句。
  听得我不断地拿风油精往额头和太阳穴上抹,才渐渐理清了头绪。
  事情原来是这样的。
  这天下午,沈晶冰独自一人在歇羽湖边闲逛,意外看到了董非和徐娜正坐在石凳上郎情妾意。她性子暴烈,上前指着董非的鼻子泼口大骂,谁都知道她的火爆脾气以及她跟林若曦的关系。董非当着徐娜的面不敢争辩,他也怕跟林若曦的事情传扬出去,将对自己入党不利。其实,问题倒不在于他和林若曦是否分手,关键是,他急于跟她分手的动机有点龌龊。
  于是,董非借口有事撇下徐娜,到银行取了一万块钱,用于兑现自己曾对林若曦许下的承诺,并期望能把此事彻底平息。
  当他来到林若曦宿舍,把钱交给她的时候,林若曦觉得自己受到了莫大的侮辱而伤心不已。其时,沈晶冰、姜娟都在场。
  正当沈晶冰要把董非赶出宿舍的时候,陈良恰巧来了,陈良此行的目的是邀请林若曦和沈晶冰晚上看电影。见此情形,护花心切的陈良与董非吵了起来,然后,两个正处于血气方刚年纪的男生动手了。
  由于宿舍空间狭小,拳脚施展不开,董非双拳难敌陈良和沈晶冰的四只手,吃了些亏。
  临走时,董非放下话,要陈良明天中午一点在后山的林子里和他作个了断。陈良当着林若曦的面自然是不肯示弱,当即便答应下来,这一战不可避免。
  听到这里,我禁不住问道:“你们是怎么知道这事儿的?当时又没在现场。”
  话一出口,我就觉得这个问题问得有点弱智。
  果不其然,凯子用一种看白痴的眼光看着我,嘲笑道:“现在什么时代?万里之外发生的事瞬息便至,何况身边的事情。”
  柱子这段时间对凯子的表现显然很不满意:“你好好说话会死吗,尽扯那些形而上的东西干嘛?”
  凯子:“------”
  柱子转向我:“下午沈晶冰来过咱们宿舍,看样子是想搬救兵。”
  可能有人要问了,这沈晶冰跟陈良一直不对付,他陈良跟人打架,她干嘛要到处去为他搬救兵?
  其实不难理解,沈晶冰和陈良的矛盾只是人民内部矛盾,而她和董非的矛盾乃是敌我矛盾。何况陈良是为林若曦而把自己推上‘战争’的危险境地,凭她与林若曦的关系------
  我顾左右而言它:“柱子,刚才你把床铺弄得嘎吱响是怎么回事?”
  老四道:“正做俯卧撑呢,说是为明天打架做准备。”
  我说:“不是说好他俩单挑吗?旁人准备什么?”
  凯子也道:“我也是这么说呀,咱们总不能落个以多欺少的名声。”
  柱子冷哼一声:“你们简直太幼稚了!你想那董非把地点定在后山林子里,他可能单刀赴会吗?单挑?哼,咱中国人没这习惯。那小子有点小钱,估计平日里没少拉帮结派的,想来明天他不带一个连也会带一个排。俺正愁咱们人太少,寻思要不要把俺那帮东北老乡拉过去助阵。”
  我吃了一惊:“那得闹出多大动静,这要惊动了学校保卫处,谁还能有好果子吃?再说,搭上你老乡,我心里怎么过意得去。”
  “咱们谁跟谁呀。你老乡就是俺老乡,俺老乡也就是你老乡。”
  老四:“我觉得应该这么说,你老乡未必是欢子老乡,欢子老乡一定是你老相------好吧?”
  凯子:“一语中的。”
  柱子满不在乎地说道:“那又怎样?俺就是喜欢小娟,碍你俩啥事啦?有本事你们也找一个呀。”
  凯子、老四异口同声道:“我们从不打无把握之仗。”
  柱子道:“俺是没把握。可俺知道,不去争取,永远不会有结果。能为自己喜欢的人去战斗,死了也值!”
  凯子、老四咋舌:“勇气倒是可嘉,可也得惦惦自己的斤两呀!”
  我说:“好了好了,越说越离谱了。老大,其实这件事跟小娟没有关系,你犯不着以身犯险。说白了,陈良也是我兄弟,你们跟他只有一饭之缘,都可以不去。我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袖手旁观的。”
  柱子真急了:“那怎么行!你一个人去不是白白送了小命吗?”
  “怎么会,你忘了,我可是练过‘铁布衫’的。打人不行,挨打还行。”
  柱子道:“你要还当俺是兄弟,就别拦着俺。你要去送死,哥哥陪着你!”
  凯子、老四:“------”
  我沉默半晌,突然从口袋里摸出个黑乎乎的东西,在空中扬了扬,得意地说道:
  “给你们看看我今天新买的手机,还带手电筒的。”
  柱子、凯子、老四齐齐晕倒在床。
  上午头两节的“现代文学”课,曾老头感受到了一种对他权威的前所未有的挑战。教室的各个角落不断传来挥之不去的苍蝇似的议论声,他看着这边,这边的声音戛然而止,那边依旧波涛暗涌。瞧瞧那边,那边立时偃旗息鼓,这边却又风生水起。这声音听又听不清,止又止不住,一波接一波,不断噬蚀着他建立起多年的自信。
  也许,更让他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是:一贯循规蹈矩的林若曦,今天居然迟到了整整二十五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