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六个糖煮蛋
作者:见空未空      更新:2021-05-16 19:55      字数:1305
  这个身材矮胖、皮肤黝黑的妇女朝我憨厚地笑笑,露出一口银灰色的牙齿,她把脸盆放在一株荔枝树下,转身进了房子。
  我跟着老项跨进门槛,落脚处便是这房子的厅堂。
  厅堂正中墙上贴着一张年画,画里是福禄寿三星。
  年画下一张高高的木几贴墙放着,木几上最打眼的是两大玻璃缸泡着杨梅的谷酒,当地人就叫它杨梅酒。
  厅堂靠近西墙的地方,摆放着一张老式八仙桌,桌腿边围着四条长凳。两侧应该是卧室。
  贴年画的那面墙的右侧开了一道门,我探头往里看了一眼,后面大概是厨房。以我在农村生活多年的经验来看,厨房后面应该还有一道门,它可以通向屋后面的山坡,而且门外会有一台农村常见的压水机。
  我知道老项要留我吃午饭,我也不想假意推辞。但是宿舍里那三张嘴巴怎么办?这个时候赶去凝空寺会不会晚了?算了,管不了那么多了,先自己吃饱再说。
  老项给我倒了一杯水,我俩便坐在八仙桌旁闲聊起来。当然,主要是他在说,我老老实实当起了听众。我的肚子不允许我夸夸其谈,我必须努力践行自己提出的‘八要少八最好’的原则,等到饭熟估计有段时间,这期间以保存体力为上。
  老项其实很健谈,说话时眉飞色舞,描人状物神态毕现、如在眼前,让我充分感受到劳动人民语言的丰富表现力。
  老项家族世代居住在这神隐山下的竹溪项家,以农为业。祖上没出过什么名臣,也没出过什么逆党,生活过得很是平淡。
  本村的大多数人家都是同族,但论起血缘来,隔得就有些远了。
  到了老项这一代,村里很多户人家富了起来。因为地处浣云市郊,进城务工比较方便,这些人家的劳力便涌进城区,主要从事建筑行业。
  老项说他自己吃不得苦,干不了那种粗重的活计,而此地山多田少,种地更没出头之日,于是便进城做起了骑摩的揽客的行当。直到撞了我,受了伤,才因为一个偶然的机遇而改行办起了养鸡场。
  我问他什么机遇,他一副神秘的表情,故意避而不谈,又说起了他现在的家庭。
  老项的老婆是邻村人,没读过什么书,人倒是勤劳肯干能吃苦,但也没什么生意头脑,所以这个家的经济状况一直没什么起色。
  老项平时爱喝点酒,加上心情苦闷,酒后免不了要撒撒气,有一次把老婆打了,老婆的脑袋撞在了墙上,打那以后,听力就不怎么好了。
  他们有两个小孩,大女儿在乡里念初中,小儿子念小学。等放学的时候,差不多就该回来了。
  说到这里的时候,老项扯开嗓子朝厨房大喊:“兰枝,好了没有?”
  厨房里一阵叮当乱响,没一会儿,他老婆双手端着一个热气腾腾的碗放到我面前,脸上依旧是憨憨的笑,她双手在衣襟上擦了擦,回身又进了厨房。
  看着满满一碗煮熟的剥了壳的鸡蛋,上面还洒了一层白糖,我疑惑不解地望向老项。
  老项笑着说这是他们这里的风俗,贵客上门,必先奉上六个糖煮蛋,取六六大顺和甜蜜圆满之意。
  我心想这风俗实在是太好了,但愿能一直保持下去。谁说农村人老土!我反倒觉得他们土得淳朴,土得可爱。现在别说是六六大顺,就是十全十美我也可以毫不费力地拿下。但我嘴里却这样说:
  “这怎么好意思!煮这么多,哪里吃得完,是不是太浪费了?”
  老项说:“不怕,这点东西算什么!你晓得我有多少只鸡吗?一天能下多少蛋?说出来吓你一跳。”
  我赶紧几口吃下两个蛋,把碗挪远一点,以免待会儿吓一跳时打翻了装蛋的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