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外挂景文
作者:织云女士      更新:2021-05-16 22:35      字数:4333
  乔灵刚回到府邸,马元就已经等着了。
  “大人,我想向你引荐一个人。这次我们路过巴郡,多亏他的帮助,不然我们损失的人绝对不会只是区区几个人。”
  马元带领长山军一路乘船南下到了交州,用卖出从云中郡带来的毛皮山货的银子买了装满所有船舱的粮食。
  认真算来,除了粮食他们还赚了不少钱。
  本来一路顺风顺水,没想到在回益州路过巴郡时,遇上了海难,凭借着卡师的星力和七星附灵戒戒灵的能力,一行人勉强入港。
  从陌生的地方上岸后,马元正好遇上了李景文,有了他的帮助,船队才找到了方向,将粮食带回了益州州牧府所在的蜀郡。
  这次交州之行,如果不是因为乔灵是卡师,她就要先准备一个船厂,然后找到专门的技术人员,用不短的时间造出几百艘大船,走水道去往交州。
  而作为骑兵的长山军根本就不适合作为海军。
  乔灵用收购的南方小船用星力改建为大船,而七星附灵戒则让没有出过海的长山军一夜之间拥有了《丝绸之路》商队的所有技能。
  提升战力和拥有戒灵的技能,不知哪个才是七星附灵戒对主人最大的帮助?
  “还有,这一行除了为长山军买出身付出的粮食,我们赚了不少。按规矩,主帅得拿大头。”
  马元这是默认乔灵在长山军中的地位,而且没有乔灵谁也不知道这威名远播的不毛之地居然有这么多粮食。
  马元一想起那一粮仓一粮仓的粮食就这么交出去了,虽然已经在交州见过比这多很多倍的粮食,还是会感到心疼。
  但一想到从今天开始,长山盗便是益州军了,心中的归属感让他绝不后悔今天的选择。
  “以后这条道就掌握在长山军手中吧,我知道规矩,把我应得的那一份拿出三分之一作为长山军安置退役及战死士卒极其亲属的费用。”
  “大人,这部分的银子已经留的足足的了,你不必……”马元欲言又止,毕竟现在的长山军已经是益州牧的士兵,不应该再接受乔灵的好处。
  这不是马元刚得到身份,就翻脸不认人,而是为了乔灵好,任何一个上位者都不能允许下属用银钱收买人心。乔灵年纪小,见识的人心险恶也少,马元自然知道乔灵是好心,但她恐怕不能理解这些,马元作为乔灵一伙的,自然得提醒她。
  乔灵没想到她第一眼看见的黑脸汉子居然有这份心机,“放心,这件事我已经禀告过主公,主公应了。这笔钱也会以主公的名义发下去。我这么做,不过是为了心安。”
  乔灵三世为人,也做不到视人命如草芥。用沉甸甸的银子买命总比用轻飘飘的铜钱让乔灵心安。
  “既然长山军已经在益州扎根,师傅什么时候到益州?”玉衡毕竟年纪不小了,这次马元去交州,玉衡自然没有跟着去。
  毕竟乔灵已经把一切都安排好了,如果马元还不能完成任务,那长山军还有什么好挣扎的。
  马元就知道乔灵要问这个问题,他笑的颇为不怀好意,“在我出发去交州前,军师就断言你已经为长山军找到了出路,完成长山军二十年的夙愿指日可待。大人应该知道,我们云中郡长山盗不过是长山军其中一支,还有不少和我们一般徘徊在温饱线上的长山军,被打散后,就地聚集,成了山匪强盗,我们这一支挣脱了命运,总不能不管其他穷兄弟吧,军师去联络其他的长山军了。”
  马元加入长山军不久,队伍就被打散了,他对整个长山军没有什么执念,只在乎跟着自己吃苦的弟兄们,现在他们在乔灵的安排下,不但能吃饱穿暖,还有了正规的身份职业。马元早就满足了,可怜乔灵以为完成了师傅的夙愿,结果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乔灵被马元同情调侃的有点哭笑不得,现在益州百废待兴,正是需要人的时候,她巴不得长山军多一些。
  在她的计划中,四个月后益州将有一场大战,能打能杀的人自然多多益善。
  长山军也好,长山盗也罢,他们如果能归附益州,自然是极好的一股力量。
  “对了,你说的帮了你的人是谁,方便的话明天带过来让我见见吧。”
  马元今天是来探乔灵口风的,自然不会冒冒失失将人带到她府上。
  乔灵明白马元这是在对她荐才,自然也给他这个面子。能帮到马元,起码应该有点本事吧。
  就不知道会不会是潜龙雏凤榜上的人,哪怕是榜尾的人也赚了。
  第二天,李景文随马元到了乔灵府上,看着府邸大气疏朗的风格,昨天悬了一晚上的心终于放下来一半。
  李家世代生活在益州巴郡,因为他的缘故在一年前终于入了寒门名册,前段时间益州牧上任,第一件事便是连敲代打将牢牢掌握了益州官员,敢对益州牧不敬的扬威将军曹子阳直接被抄家发配充军,还掀了曹家的底细。
  谁能想到世家曹家居然根本就没有在世家谱上,他们的出身不过是洛阳曹家一个马奴之后,居然敢因益州无顶级世家沐猴而冠,简直是不把益州官员放在眼里。
  他们这些益州人将曹家作为世家恭敬了二十年,都没有看出曹家的底细,这位益州牧刚刚上任便已经看穿了一切。
  李景文知道益州牧是普通人出身,一定不可能接触到世家谱,自然更没有可能知道曹家的底细,能这么干脆利落的揭穿曹家,怕是和这位益州治中关系匪浅。
  而现在,他就身处在治中府中,看着府内的摆设,其主人必然是个胸怀宽大之辈,李景文自然放心不少。
  “马元将军到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乔灵清越的声音伴着脚步声到了正堂。
  “见过治中大人。”马元和李景文恭敬行礼。
  “外挂携带者,李景文。”
  乔灵随着小书的提醒,忍不住多看了面前陌生的男子一眼。
  深邃的眼睛直直看着前方的地面,眼底一片平静,乌黑的头发,散在耳边,俊美的不得不使人暗暗惊叹,最醒目的是围绕在他身上疏阔的气质,让人第一眼就忍不住沉醉其中。
  居然是一位年轻的美男子!
  马元却不知道乔灵心中所想,积极为二人引荐,这才把主场让给李景文。
  李景文当然知道进入的对答决定了李家的命运,自然打起十二分精神应对乔灵的考验。
  乔灵按照一般荐才的规矩,开始询问李景文。
  “不知李公子擅长什么,以前在哪里高就?”
  李景文规规矩矩回道:“景文原是巴郡李家村乡农出身,家中薄有资产,五年前开始经营农牧场,农场五千亩良田,每年收益颇好,李家一年前才入了寒门名册,牧场今年才有牛马出栏,大人若是感兴趣,可前往一观。”
  他这些年的成就其实在乔灵面前根本不值一提,最多能让郡县县令眼前一亮,他本来的打算是今年找当地县令投靠,没想到他途中救下的一路商队首领居然给了他这么大一个惊喜。
  如果能直接投靠益州牧手下第一人,那自然比他以前设想的好一万倍,李景文也是字字斟酌,不敢说错半个字。
  李景文恭敬的将农场和牧场收益编制书册上交乔灵,他这五年能拿得出手的成绩也就只有这些了,如果不能打动乔治中,他怕是只能退而求其次,浪费这次机缘了。
  乔灵接过书册翻阅,重点自然是这些年农场产出,李景文的农场种植最多的是小麦和稻米,红薯也种了不少,其中还有一些甜菜。
  倒是牧场养的比较杂,鸡鸭鹅,牛马羊,居然还有猪。要知道在吴国,猪肉被称为是臭肉,一般有身份的人家是不食用猪肉的。
  难道李景文知道煽猪之法?
  “李公子果然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现在益州百废待兴在,正是需要李公子这般精通农牧之事的官员,如果李公子不弃,不如出任巴郡县令如何?”
  李景文惊讶的抬起头看向乔灵,他本只是想让乔灵成为李家的靠山,可一点都没有出仕的打算。
  李景文有几斤几两自己还是很清楚的,如果没有五年前的奇遇,他也只是乡下一个普通富农的儿子,怎么可能有今天让李家入寒门名册的资格,李景文没有那么大的野心,他只想经营好现在的农牧场,辛勤养家,让寒门李家在巴郡扎稳脚跟,当官是万万不可能当官的。
  “多谢治中大人厚爱,景文才学浅薄,怕无法承担大人的厚爱,还望大人高抬贵手。”
  拒绝了!有意思!
  “既然李公子主意已定,我就不强人所难了,有空本官去李公子农场参观,还望李公子行个方便。”
  这是收下李景文的效忠的意思。
  李景文自然听明白了乔灵话中意味,顿时大喜过望,清隽的脸上浮现出明显的笑意,“谢过治中大人。”
  《荼蘼录》卷六飞云令因三大书社合力发行,在吴国掀起了极大的浪潮,现在连京城书社的大本营洛阳,也充满了被其他三地商人带来的发行本。
  惊鸿仙子曹琇莹这段时间心神不宁,便想读个出色的话本放松放松心情。
  到了相熟的书社,书社掌柜给她推荐了最新上货的《荼蘼录》,曹琇莹看着厚厚的六卷书册,再看发行书社是长安书社,忍不住露出惊讶的表情。
  她的《戮仙》一共一百多万字,虽然算起来整整十卷,但一卷也不过是十万字,可这《荼蘼录》刚发行到第六卷,就已经有七十多万字了,谁知道《荼蘼录》一共有多少卷,如果超过九卷,岂不是已经追上她作品的字数?
  虽然曹琇莹还没有来得及翻看,但书卷的厚度也能猜出字数的多寡,曹琇莹也是积年的读者,这份眼力还是有的。
  吴国上下,能和她作品字数相提并论的儒生几乎没有,能以量取胜的不过是一个墨笔书生,但他那是好几部作品,怎么能和曹琇莹一本一百万字相提并论。
  如果这位重崖居士写出了百万巨制,会不会动摇她的地位?
  本来带着品鉴心情翻阅小说的曹琇莹,心情变的更沉重了。
  而且长安书社身处雍州,三州之地无人才早就是洛阳人尽皆知的事实,可现在,却因为一位重崖居士被重新定义。
  本来曹琇莹知道三州之地派了州牧,心中便一阵不安,看着手中重崖居士四个大字,曹琇莹更担心了。
  这个重崖居士是不是有点太碍眼了?
  “仙子大人,您怎么了?”书社掌柜是认识曹琇莹的,自然也知道这位是高高在上的儒生。
  虽然重崖居士现在风头正盛,但毕竟是普通人,就算他因为一本《荼蘼录》书粉无数,也比不了卡师身份高贵,儒生高高在上。
  作为唯一一位女儒生何必和重崖居士一般见识。
  掌柜也是做了多年生意的人,怎么可能看不出惊鸿仙子眼中的恶意,这是一种怒火冲天的嫉妒和不可置信的妒恨。
  可重崖居士一个普通人,和惊鸿仙子地位天差地别,本就不是一类人,为何惊鸿仙子会有这般态度?
  除非惊鸿仙子把重崖居士当做她一般的人,可她明明是儒生啊!
  掌柜有点后悔将重崖居士的书推荐给惊鸿仙子了。
  “没事,你不是说这本书最好看吗,给我包起来,我要了。”
  “是,是大人。”
  掌柜不敢得罪惊鸿仙子,乖乖借着打包书册的机会,溜了。
  曹琇莹付了书资,准备带着《荼蘼录》一共六卷回家,没想到正好看见书社运书的马车停到了书社门口。
  “你们运的是什么书?”
  洛阳的书社出书都是上午,不可能会下午送书过来,只有可能是从外地采买的书。
  “禀姑娘,是重崖居士《荼蘼录》的第七卷。”提起《荼蘼录》,小厮脸上笑开了花,这次能采购到这么多书册,让他非常自豪,因为《荼蘼录》第六卷的火热,书社已经进过不止一次前面五卷的书册了。
  这次能第一时间抢到第七卷,他的功劳可不小,看着马车上数量庞大的书册,掌柜的一定会很满意的。
  《荼蘼录》吗?
  “给我一本。”既然买了前六卷,又遇上第七卷,曹琇莹没有不买的道理。
  她心中有个奢望,也许这本书在第七卷便完结了,那自然不会打破她唯一百万巨制的名头,她也不用担心自己的地位。
  “好嘞,您稍等,小的马上给你包好。”
  这书还没有上架,就已经卖出了一本,该说不愧是重崖居士啊!